书城励志励志羊皮卷(下)
10761000000019

第19章 勇于向压力挑战

当一个人脑海中装有太多的焦虑、烦恼时,就等于是一辆超载的卡车,它会停下来,直到你卸下一部分货物,才能重新启动。例如,在办公室跟同事处不好,回家后跟家人处不好,这些压力、这些情绪,其实跟你的工作并没有关系,但都全部被加到你的工作里面去。

对于这些人来讲,心理学家并不主张马上把他们原来的主题负载减少,要减少的是他们的垃圾负载。心理学家为一位处在焦虑中的女主管开了三个处方:

第一个处方是运动,因为运动可以刺激脑下垂体分泌脑内啡,使人的心情变好。

第二个处方是尽量表现出开心的样子。他告诉那位女主管每天进办公室前,都深深吸一口气,装一装,假装高兴,感觉自己的胸口松开,把眉毛扬一扬,很高兴,振作起来,再走进办公室,并且要记得跟人打招呼。他解释,一旦你经常这样做,你的行为就会影响你的情绪,你的人也会变得比较快乐。

第三个处方就是笑。因为笑的时候可以产生内脏按摩。而且笑的时候,通常都会深呼吸,也会刺激身体产生令人舒服、愉快的分泌物。

几个星期下来,这位女主管真的有很好的转变,由城她保持运动,心情也变好了,也不再有辞职的念头了。

要勇敢地面对压力,还必须使自己学会宁静而乐观地思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位焦虑过度而病重的士兵向医生求助,医生了解他的情况之后,对他说:“我要你把人生想成一个沙漏,上面虽然堆满了成千上万的沙粒,它们只能一粒一粒、缓慢平均地通过瓶颈。你我都没有办法让一粒以上的沙粒通过瓶颈。你我每一个人都是沙漏。每天早晨,我们都有一大堆该办的事,如果我们不是一件一件慢慢处理,像一粒一粒沙粒通过瓶颈,那么就可能对我们自己的生理或心理系统造成伤害。”

这个沙漏的比喻,点醒了这名焦虑的士兵,不但治好了他的病,战后他也依照这个思考方式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善于使用乐观的思考模式,这也成为他面对压力的最大力量。他在《松下静思录》中提到:“有人常常对我说:你吃过不少苦头吧?我本身从来没有感觉到真正吃过什么苦头,因为从9岁到大阪当学徒至今,我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工作。在大阪码头当学徒时,寒冷的早上,手几近冻僵,仍要用冷水擦洗门窗,或是做错事挨老板打骂,有时简直吃不消。但随即转念一想,吃苦就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能够过得幸福,痛苦反而变为喜悦了。从学徒时养成的乐观想法,给我带来许多终生受用的正面影响。例如景气不佳时,我仍不会叹气,反而以积极的心态认为,不景气正是改善企业体质的好机会。这样的看法和想法,不但有助于克服压力和苦恼,而且能丰富内心。”

◎应付压力的原则

现在有关压力及如何应付压力的文章愈来愈多,其激增速度有如野火燎原一般。当乘客登上飞机,总会有些教乘客如何处理压力的杂志;当你在报事驻足浏览时,你会看见报纸的某个标题以粗黑字体写着:“你可以除掉生活中的压力!”但当你急切地读完这些文章后,会感到有些失望。或许这些文章会对你有点帮助,但这份振奋不过是暂时的,其效果就好像脱敏药一样,没有真正的治疗效能。

我们认为在种种建议方法中,可归纳出三项基本主旨:

(1)改变你对压力环境的观念。这种改变是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的,借此帮助你对困扰自己的事情有一个新的看法。

(2)练习放松的技巧。想象一个美丽的平原,平原的尽头是一座高山,峰顶覆盖着皑皑白雪,附近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溪畔布满美丽的花朵。另外,尝试聆听一些抚慰人心灵的音乐,然后作一个深呼吸。一些丰富的视觉刺激都是属于这个范畴的。做一些运动吧,例如缓步跑、游泳、踏自行车、散步、跳健康舞等等都可以。

(3)药物治疗。大量镇静剂能对中枢神经起作用,亦能使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减低紧张的程度。

上述建议都是有帮助的。然而,除此之外,难道就别无他法吗?我们是否有额外的工具应付压力?实际上,一些好的典籍中的亮光也能帮助你应付压力。这些亮光可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1)向大师学习。

要知道大师的观点如何,首先必须要从压力的处境中退下来,然后将这处境和大师正确地放在一起。我们经常太接近那些导致压力的事情,从而使看不见大师的风范,亦不能正确了解问题。我们因为站得太近而见树不见林,压力似乎叫我们在生活中把大师摒诸门外。

当你觉得自己深陷压力不能自拔时,不妨出外走走,仰视挂在漆黑天际的星星,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你的心胸会。慢慢开阔起来。你也会因此而渐渐忘掉压力。

在一个电脑软件中,有这样一句说:“谨记,这些都会过去的……”这句话时常提醒我们要把事情看得合乎中道。我们经常会忘掉了一个事实,就是今天看来极其重大的事情,10年后,甚至是10天之后,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

那些导致压力重重的事情,在大师的眼里不过是一件工具,为的是要成就一些永恒而有价值的事。

(2)你要有信仰。

《新约·希伯来书》的作者说:“我们的信仰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作者以船为比喻,表示船只不用仰赖暴风的慈悲,皆因船只本身已被锚牢牢抓住,断不会翻沉——同样,人也并不是仰赖环境的慈悲,而是依靠自身的信仰不断前行的。

当你靠信仰在引致压力的混乱中保持镇静,即使你感受到暴风的影响,亦不致漂来荡去,被礁石摧毁。

坦白说,即使是大师,也从未说过假若我们有充足的信心。就能除去生活中的压力。他们会说你将要经历这些,正如耶稣所强调的:“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信仰会在我们有压力的时候,降临到我们当中,好像锚一样,赐给我们力量用来面对现实的人生。

(3)在那些导致压力的处境中应用生活的原则。

如果你的压力是源于与某人有冲突——是你激怒对方。抑或对方反对你可以拿出勇气,与那人对抗,借此减轻压力。对抗,开始时或许有压力,却可以解除你以后长久的压力。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压力是现代生活中很平常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压力,忽略它,它就可能会成为你前进的阻力;接受它,并且积极地解决它,压力也将会变成动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压力变成动力呢?

第一,要意识到一些压力是有益处的。它能提供行为的动机。例如,如果没有来自支付生活费用的压力,某些人是不会工作的。第二,应当认识到,压力拖久了,将是很麻烦的、棘手的问题。

汤姆斯·荷马斯通过对压力所作的研究发现,造成压力的最大的原因是许多的“改变”同时发生,如果,“生活改变单位量”累积达到或超过300个单位时就意味着是“超载”。在他的衡量刻度中丧偶占100个单位,离婚占73个单位,分居占65个单位,结婚占50个单位等等。

第三,越早辨明征兆越好。弗瑞德·史丹伯瑞在《生活》杂志上说:“压力将引发许多疾病,诸如,癌症、关节炎、心脏和呼吸器官的疾病、偏头痛、敏感症,以及其他心理和生理上的官能障碍。”

其他的压力症状有:肌肉痉挛;肩、背、颈酸痛;失眠;疲劳;厌倦;沮丧;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缺乏喜好:饮酒过多;摄食过多或过少;腹泻;经痛;便秘;心悸;恐惧;烦躁。

第四,辨明症结所在。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改变”是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生活中每天的烦恼的积累可以造成的“高压”远甚于一个单纯的外伤。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的:“一些琐事搅扰我们,并且把我们送上拷问台;你可以坐在山上,却不能坐在针尖上。”

不管是什么导致了压力,找出它来才可以针对它做些什么。

第五,寻找可行的治疗途径。

(1)变压力为动力的出发点是减轻你的“负载”。80%的治疗可通过写下你所看重的和你所背负的责任来进行,然后设置轻重缓急的级别。放下那些不重要的。

(2)请记住:超人只存在于滑稽剧和影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应认识、接受你自己的“有限”,并且在达到你的限度之前停下来。

(3)伴随着压力而来的有被压抑的感觉,找你所信赖的朋友或者心理辅导者来诉说你的感受,直接减轻你压抑的感觉,这有益于你客观、冷静地思考和计划。

(4)放弃改变你不能改变的环境。正像一个爸爸告诉他那急躁的年少的儿子所说的那样:“除非你意识到并且接受生活的残酷,问题才会变得简单。”学会适应和斗争之上生活,才会使我们成长并成熟。

(5)尽量避免重大的人生转变发生在你的单身时期。

(6)如果你对某人怀有怨恨,应及时解决造成问题的分歧,“生气不可到日落”。

(7)用一些时间来休息和娱乐。

(8)注意你的饮食习惯。当我们在压力之下时,我们常趋向于过量饮食,尤其是一些只会使压力增加的、无利于营养的食物。均衡地摄取蛋白质、维他命、植物纤维,有利于排除白糖,咖啡因、多余的脂肪、酒精和烟碱,这是减轻压力和其他影响所必需的。

(9)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这能使你更健康,并且有利于消耗掉多余的肾上腺素,它能引发压力和伴随而来的焦虑。

(10)变压力为动力的最根本的答案是:靠信念,并且与它对你每天生活的旨意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