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下)
10764200000018

第18章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初到伦敦

我们的早饭吃得很利落。

十点刚过,摩梯末医生带着年轻的准男爵就来了。

这个年轻人穿着一身发红的苏格兰服装。他有三十岁左右,矮小身材,很结实。长着一双黑眼睛,看上去人很精神,肯定是个坚强而又沉着的人。

医生把他介绍给我们。

他倒开门见山地称呼福尔摩斯:

“我听说您擅长推断小事情。我得请您帮忙,今天早上我就遇上这么件小事情。”

“先请坐吧。只是件小事?”

“对,可能是开玩笑。看,我收到这么一封信。”

信放在了桌子上,信封是灰色的,地址是“诺桑勃兰旅馆”,字迹潦草,邮戳是“查林十字街”,发信时间是头一天傍晚。

福尔摩斯盯住来人问:“谁知道您要去那儿呢?”

“谁也不知道。我跟摩梯末医生见面之后才打算去那住的。”

“哦,医生肯定去过那儿了。”

医生急忙说:“我没去过那儿。”

“那就说明有人很关心你们!”福尔摩斯说着就掏出了信纸。

信纸是半张13×17英寸的纸,叠成了四折。他打开来平铺在桌子上。文字是剪贴而成的:

你如果想活命就离那沼泽远点。

其中“沼泽”是用墨水写的。

“福尔摩斯先生,您可以告诉我了吧,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人干的?”

“摩梯末医生,对此您有何高见?这信绝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但寄信人肯定知道那个神怪的故事。”

亨利奇怪地问:

“什么故事?我觉得您二位应该有话直说,别打哑谜了。”

福尔摩斯说:

“我保证过一会儿你就知道一切了。但现在咱们先说这封短信。哎,华生,有昨天的《泰晤士报》吗?”

我拿给了他,他从报纸上找了篇社论读了起来:

如果你被花言巧语所蛊惑,那么你们会相信保护税对你的命运有所改变。然而若从真正的理性上来看,这种立法将使国家远离富足,减低进口总价值,并降低此岛国的平均生活水平。

福尔摩斯十分高兴地举起双手:

“好好,太好了!华生。”

我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面面相觑。

亨利忍不住了:“怎么会好呢?怕是离题了吧?”

“没有离题,没有离题。你们看这是信中的单词——你,活命,远离……”

“哦,您真是聪明绝顶!”亨利脱口而出。

摩梯末也惊奇不已:

“您怎么就能确定地知道是这份报纸呢?”

“医生,这很简单,您肯定一下子就能看出黑人与爱斯基摩人的不同吧?”

“当然了。”

“那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是医生,我爱研究人的头骨。”

“道理是相同的。我一眼就看出那字体是《泰晤士报》评论栏常用的字体。”

亨利又问:

“那么这个人是用剪刀剪贴的吗?”

“是用指甲刀剪的。”

“用浆糊贴的吗?”

“不,是用胶水。”

“为什么‘沼泽’这俩字又是手写的呢?”

“这俩字不常见,报纸上没有。”

“福尔摩斯先生,您还能从这信里看出什么呢?”

“从地址上看,写得很草,像是没有文化的人写的,但《泰晤士报》又是有文化的人们喜欢的报,所以说这个人假装自己没受过教育。另外,他可能是您认识的人,他怕您认出他的笔迹来。再有,他贴得不齐,证明他当时很激动很紧张,他怕被熟人看见——这熟人是谁呢?”

摩梯末医生接过话头:“这不是在瞎猜吗?”

“这是选择最可能的可能;这其间运用了科学的推断。还有一点,我敢肯定:这信址是在一家旅馆里写的。”

“怎么这么肯定?”

“您看,写了一个字之后笔尖就挂住了纸面,而且溅出了墨点儿。这么短的一个地址,墨水就干了三次,说明墨水很少了。这肯定不是在私人专门的书房里写的。对了,咱们去查林十字街附近的旅馆查查字纸篓,一旦发现那份被剪了的《泰晤士报》,便也就发现写信的人了。哦,这是什么呢?”

他把信纸拿到眼跟前仔仔细细地看。

“哦,没什么。这是半张白信纸,连个水印都没有!哦,亨利爵士,您到了伦敦之后还碰上其他的事了吗?”

“没有。”

“您没有发现有人盯您的梢?”

“没有。我有什么好盯的?真像是小说情节了!”

“不是小说,是你经历或体验的真事!”

“我的真事?那就多了,不过都很正常。”

“正常的不用说,反常的一定得说。”

亨利笑了笑说:

“我对英国还不太熟悉,由于我一直在加拿大。我不知道,丢了只皮鞋是不是反常?”

“您丢了一只皮鞋?”

摩梯末医生插嘴了:

“爵士,肯定是放错了地方吧,回去好好找找准能找到。别拿这小事耽误福尔摩斯先生宝贵的时间了。”

“我不是有意的,他在问我嘛。”

福尔摩斯非常感兴趣地追问:

“您真的丢了一只皮鞋?”

“昨晚我把鞋放在门外,早晨起来就剩了一只。这双鞋是新的,我昨晚刚从河滨路买来的。后来,我问那个擦皮鞋的,他什么也不知道。”

“新皮鞋还放在门外等着擦?”

“我买的皮鞋是双浅棕色高筒鞋,还没有上油呢,所以我就把它放在外边了。”

“也就是说,您昨天一到伦敦就去买了一双新鞋?”

“买了很多东西,摩梯末医生陪我去的。既然要去大庄园里过日子,总得穿得像个样子吧。在加拿大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已经不习惯英国乡下的生活了。我买了许多东西,这双皮鞋花了六块钱,可一次还没穿就丢了一只。”

福尔摩斯说:

“谁会偷一只鞋呢?偷去也没有用呀。我和医生的看法一样,回旅馆再好好找找吧,丢不了。”

“好吧,好吧。”亨利很固执地说,“我算说完了。对,现在该你们说了,把那故事说给我吧。”

“当然,您的要求很合理。”福尔摩斯郑重地回答,“摩梯末医生,跟昨天一样,您再讲一遍吧。”

因此,医生又拿出了那份祖传的家书,从头到尾地把事情讲了一遍。

亨利听完了之后,意味深长地说:

“看来我继承了债务。小时候,我听说过这只狗的故事,我才不信呢!说起来也让人难受,我伯父的死我弄不清楚,真不知是该找警察还是该找牧师。”

“的确如此。”

“再加上我这封短信,唉,肯定是和这事有关。”

医生肯定地说:

“这说明,对沼泽上发生的事,有人比我们知道的多。”

福尔摩斯轻松地指出:

“寄信的人不坏,他只是在提醒您。”

“也许别有用心,他想把我吓跑。”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眼下的问题是:你去不去庄园。”

“我去。”

“那里似乎不安全。”

“不安全是指那只狗呢,还是指什么人呢?”

“这正是我们要弄清的。”

“福尔摩斯先生,弄清也好,弄不清也好,我肯定要去庄园的。那儿是我的家!”他说着这话,浓浓的眉毛皱了起来,满脸通红。“我想,经过闭门静思之后,我会作出最后的决定。福尔摩斯先生,现在十一点半了,我得回旅馆了。我请您两位在两点钟共进午餐,能光临吗?”

“华生,你方便吗?”

“方便。”

“那我们一定去。我给您叫一辆马车?”

“不用了,我想溜达着回去。”

医生也随声附和:“我也想陪您溜达溜达。”

“那就这么说定了,两点钟见。再见了!”

他俩下楼去了。

福尔摩斯精神振奋地对我说:

“穿戴好,咱们出发!抓紧时间!”

他进了卧室,几秒钟就脱下了睡衣换好了外套。

我俩快步下楼,眨眼来到了大街上。

在牛津街的那边,走着医生和爵士,离我们有二百码的距离。

“我叫住他们?”

“不!华生,你陪着我好好走吧!看看,今天早上多适合散步呀!”

福尔摩斯加快了脚步,我也紧随其后。

我俩离前边的那两位保持着一百码的距离。从牛津街到摄政街,在一个橱窗前面,福尔摩斯忽然就发现了一个行迹可疑的男人——他坐在马车里正盯着爵士的背影。

“这就是那个人,华生,咱们好好看看他!”

这当口儿,那个男人正打开车窗朝车夫说着什么。只见他长着络腮黑胡,眼睛明亮有神。

我们刚想朝马车靠近些,可那马车却加快了速度朝前奔驰而去。

福尔摩斯想叫一辆马车,可偏巧附近就没有,他急了,甩开步子就往前追。

由于马车的速度太快,一会就消失在人流里了。

福尔摩斯恼怒地抱怨:

“真够倒霉的了!华生,华生,咱们的运气不好啊!”

我望着上气不接下气的福尔摩斯问:

“那人是谁?”

“我也不知道。”

“肯定是盯梢的?”

“差不多。根据种种迹象推测,是盯梢的,而且从昨天就开始盯了。不知你留意没有,当他们在我的房间里时,我到窗子前边去了两次呢。”

“我留意了。”

“我到窗前看街上是否有闲逛的人,可一个也没有。看来咱们的对手很狡猾。华生,他为自己准备了马车,这很方便盯梢,但也有一点不利。”

“受制于车夫。”

“对。”

“唉,真可惜,没把刚才那辆马车的号记下来。”

“你以为我那么笨?我早就记下来了:2704,但目前这号还没有用处。”

“真看不出你在那么急的情况下还能把车号记住。”

“唉,刚才咱们是有点操之过急了,怕是引起了那个人的注意。”

“本应从从容容地叫一辆马车,尾随其后的。”

我们继续往前走,可是看不到爵士和医生的影子了。

福尔摩斯略带沮丧地说:

“咱们再跟下去也没有意义了,还是考虑下一步的办法吧。华生,你记住那家伙的长相了吧?”

“记住了他那络腮胡子。”

“那可能是假的。你想,他不会不伪装自己的。华生,进来!”

他走进一家职业介绍所,跟经理打着招呼:

“啊,维尔森,没忘了我吧?”

“哪会忘了您呢;您救了我,保护了我的名誉。您是我的恩人!”

“你又夸张了!我记得你手下有个叫卡特莱的孩子,很机灵的。”

“对,他还在这里。”

“劳驾您叫他一下!谢谢。对了,顺便帮我把这张五镑的钞票换成零钱。”

不一会,出来一个聪明灵秀的男孩,看上去有十四五岁。

福尔摩斯说:

“把那本旅馆指南给我,谢谢!卡特莱,这有二十三家旅馆,全都在查林十字街附近。看见这些名字了吗?”

“看见了,先生!”

“你每进一家,就拿一个先令给看门的。这总共是二十三先令。”

“好的,先生。”

“你要找的是一张剪出洞的《泰晤士报》;喏,这有一张样子,是在这个地方有洞。记清了吗?”

“记清了,先生。”

“看门人肯定要把客厅领班叫来问询,你也给他一个先令。好,再给你二十三个先令。这二十三家旅馆中,大多数会把昨天的报纸扔了或是烧了,只有三四家还留着。你就在废报纸堆里找这张报,当然也可能找不到了。”

“再给你十个先令以备急需。在傍晚时,你向贝克街我的住处发一个电报,说明寻找的结果就可以了。”

“华生,咱们得去打电报查那辆马车去。车号,2704;然后去逛逛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