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长河沧浪
10890000000087

第87章 富川告急

【成立志原创,起点独家首发,阅文集团旗下创世中文、云起书院、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言情小说吧等网站同步转载!】

1998年注定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人们在电视屏幕听到新当选的总理***那掷地有声的“义无返顾,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语,看到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艳闻并关注他6月下旬对我国的国事访问……但是入夏以来,人们看了世界杯足球赛,看电视就只看一个节目了,那就是关于长江、松花江和嫩江地区连降暴雨,造成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其降雨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洪峰袭击的次数之多,水位之高和退水期水位之缓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这个汛期像一部没完没了的电视剧,布满悬念,高潮迭起,朝朝暮暮的牵动着老百姓的心。每天早起者的“早间新闻”,中午看的“新闻30分”,晚上看“新闻联播”,看的是洪水,看的是水位,看的是抗洪前线的英雄壮举。

7月18日,长江第二次洪峰进入湖北,这次洪峰持续时间42小时,被称为肥大蜂。千湖之省的湖北,富川乃百湖之县,抗洪的形势虽没有公安、石首、洪湖和监利严峻,但由于6月份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多好几成,此时,西塞山市百里长江大堤军民正严阵以待。

前不久,富川县暴雨骤降山洪暴发,导致石牛镇山茶水库溃口,冲毁下游的许多房屋和桥梁,一辆农用三轮车冲上断桥猝不及防掉到水里,司机被洪水卷走;还有山茶乡中学的俞校长为了让学生转到安全地带,自己最后撤离被洪水围困。

黎小牛自调到石牛镇后,治安形势日见好转,如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和持枪伤人,还有盗窃耕牛等案件原来是屡屡发生,现在却难得一见。

黎小牛手里正拿着一份7月22日的《西塞山晚报》,上面头版头条赫然是《建国以来最大暴雨袭击我市》的标题;另一个醒目位置是《****要求沿长江各省市作好迎战洪峰的准备》。

《西塞山晚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整版都是有关抗洪的报道。通过报纸,黎小牛知道,西塞市山已经有人为抗洪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像富川的吴作为、铜都市的彭志龙等;记得有一篇署名为黛玉,题目叫《大山作证》的文章,写的是石牛镇一位叫俞贤林的管理员为防汛而英勇牺牲的事迹。

这位俞贤林正是俞文辉的父亲,他是水库的管水员兼护林员,有空的时候会修鞋。

那是6月中旬的一天,富川县和江西交界的石牛镇一带大雨滂沱,俞贤林和另一个同伴一起到山茶水库溢洪道清理石头,不想山体大面积滑坡,把他给冲走掩埋。经过200个壮劳力的掏挖,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才在一块巨石下面发现他的遗体。据俞家沟村的支书说,俞贤林一年的工资也就500元的样子。

这篇报道是林思思写的,她现在已经调到《西塞山晚报》去了,专驻富川记者站。俞贤林牺牲后,俞文辉和俞文惠兄妹俩哭得伤心欲绝。林思思找到他们采访的时候,都有点于心不忍,因为讲述亲人的离去,如同揭开心里那道还未曾愈合的创伤,这是有点残忍的事情。

林思思那天去俞家沟采访,碰到在石牛镇工作过黎小牛。从那时起,黎小牛才知道《西塞山晚报》署名黛玉的这个记者是个美女。

这天早上,黎小牛刚看完世界杯足球赛,嘴里在骂着裁判并替意大利惋惜着,就把频道调到中央电视台有关今年长江讯情的新闻播报上来。

今年不知是怎么回事,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好像发疯了一般,洪峰一个接着一个,水位则居高不下,而老百姓的心里也是悬着。作为一个偏僻乡镇的派出所代所长,黎小牛总感觉这场洪水有点不寻常,一直通过电视报纸关注有关富川、湖北、乃至全国的抗洪态势。

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松一口气,7月24日长江第三次洪峰到达湖北。26日,根据省市防汛抗洪指挥部的意见,富川人民扒开坚守了20多天的海口大堤分洪段,炸开了牧羊湖堤。顷刻间,两万多亩耕地被洪水吞噬,15000灾民离开家园。

2天后,富川县境内再遭暴雨袭击,不堪重负的富水水库于28日下午泄洪,富河水位顿时猛涨,洪水直逼半壁镇长江大堤。要命的是,这场大雨一直持续至7月29日上午,富川县城水位达23.29米,超警戒水位0.79米;半壁镇外江水位24.19米,内河水位23.06米。同时,上游通羊县又降大雨,洪水涌入富河上游,库容有限的富水水库必将泄洪,这使得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富河两岸大堤更加难以承受。

此刻,西塞山长江大堤已经历近40天的高水位运行后达到26.14米,直逼1954年26.39米的最高水位,遭受着造成内外相逼的压力,富河沿河两岸和富川城关危在旦夕。

在这危急时刻,为保长江大堤,保富水水库,保富川县城安全,富川县委、县政府从大局出发,果断作出决定:炸网湖堤分洪。根据此前预案,分洪区内的129户、1100多名群众已被安全转移。

网湖炸堤,富川电视台进行了报道。7月29日下午3时,随着12声炮响,滔滔富河水沿着刚刚撕开的30米大豁口涌入养殖区。湖内近8万亩水产品和农作物顿时化着一片汪洋。位于长江南岸的网湖堤炸开后,富河水位下降1.2米,缓解了长江大堤的燃眉之急。

富川县防汛战略退守最后一道防线,县城算是保住了。然而,网湖分洪后,靠长江之滨的半壁镇除了镇中心区的一块土地还露出水面,四周一片泽国。陆路交通全部中断,水路也不能畅达,从富川县城坐船到半壁镇得三个小时。

半壁镇,黎小牛在那里短暂的工作过,所以他关注有加。看完央视长江汛情报道,黎小牛又把电视调到西塞山电视台上,这时,电视正在报道西塞山市50公里长江干堤的抗洪情势。

整个干堤分成了三个区域,其中富川县防区最为严峻。

在半壁镇5.7公里的长江干堤上,与之相连的富河大闸、半壁电排站构成了半壁镇防汛必须严防死守的三大要塞。三大要塞其中任何一个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它的后面是富川县的19个乡镇(场)、50万亩土地和6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

责任重于泰山,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在这个孤岛上轰轰烈烈而又鲜为人知的展开。

其实,不光是在半壁镇,整个富川县的30公里长江大堤上近千名党员带头奋战在险堤险段,立下军令状,树起生死牌,60名局级以上干部包堤段,扛责任,与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抢险、同生死!

看完报道,黎小牛有点坐不住了,他想去县城看看,想去半壁镇看看。

原本在石牛镇呆长了,便有一种闷得慌的感觉,黎小牛掐算着时间,心想米琼应该到放假的时候了,于是他抽个了空回到富川县城。吉普车从106国道开到佛图镇路段就过不去了,前面有一只小船在渡人,还要收费。

国道边上有一家饭店,前几年因勾结长途大巴司机强迫过路旅客吃饭,被《富川报》曝光后,公安机关打击过。黎小牛把车停在饭店的院子里,下来步行前进。

黎小牛不看好上官致远和米琼之间的前景,但他并不想趁人之危,充当不光彩的第三者的角色。现在升职了应该成熟起来,他懂得一个成熟稳健并且事业有成的男人对女孩是很有杀伤力的。他有着足够的耐心和精力来等待自己和米琼之间的瓜熟蒂落和水到渠成。

但是说句心里话,黎小牛也不敢回到到家里,因为他爸爸和妈妈老是在他的耳边唠叨,什么时候娶媳妇啊,都老大不小了,事业也小有成就,该是考虑个人婚事的时候。二老着急是因为他们想抱孙子,还有他们听说左嘉嘉去给书记当秘书了,怕她接触更优秀的男人会飞走。而他们哪里知道黎小牛和左嘉嘉似乎没有什么进展。左嘉嘉心里还是喜欢黎小牛,但见黎小牛不冷不热的,若即若离的于是一气之下和黎小牛在事业上较上了劲。而黎小牛知道左嘉嘉将来肯定大有前途,照她的性格从政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兴国大道,大部分地方已经积水,小车根本无法通行,大车开过,如同舟行水中,黎小牛感觉今年的水势确实很大。

荷花池一带积水非常严重,生意也大受影响。黎家的利源批发部里,有些布匹已经被水浸渍,黎婶见生意清淡已经在家里歇着了。黎小龙正在看电视上的解放军抗洪抢险的新闻,一直想去当兵的他此刻更是热血沸腾。

此刻,电视里正在播放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向奋战在全省抗洪第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发出的慰问电。

“哥,当兵很光荣,我今年无论如何得去当兵!”黎小龙抬头看到哥哥道。

“行,我支持你,不过你得通过妈妈那一关。”黎小牛说。

“咱爸已经同意了,他说,不能让赖天光那小子总压着我,让我也去部队学点功夫回来。”黎小龙说。

赖天光已经关押在富川看守所,黎小牛知道这他不是个善茬,迟早有一天,他是会出来的,出来后,也不知道会整出什么事情来。

黎小牛还记得赖天光被押上警车时,看着他的那恨恨的眼神,这黎家和赖家算是彻底的铆上了。

抓捕赖天光,左嘉嘉算是立了一大功。黎小牛听说,林思思专门去县政府采访过她。

林思思家就在前面的实验小学旁,五一前夕,黎小牛在那儿遇到过她。但让他没想到,这次去乘船去半壁镇又遇上了林思思。

“黎警官,怎么有空去半壁啊?”林思思是去那里的长江干堤采访的。

“我在半壁镇工作过,想去看看。”黎小牛见林思思一副精干的打扮,身上丝毫没有林黛玉的那种柔弱,不知怎么就取了“黛玉”这个有着脂粉气的笔名。

此时的富河,河面比往常宽了好几倍,河水浑黄一路向东,作为长江的支流尚且如此,可以想见长江现在是汪洋大海了。

半壁镇就在眼前了,远远望去,就像一叶沧海飘浮的孤舟。雨水乒乓作响打在船身上,到了入江口,河面陡地宽阔起来。只见长江之上云水苍茫天地混沌惊涛拍岸浊浪滔天。黎小牛一下船就参与了抗洪抢险。林思思则在忙着采访,她站在大腿深的大水中,只想把这抗洪一线的真实情况采写出来,让全市人民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孤岛。让林思思没有想到的是,西塞山电视台也在拍摄,她一不小心就成了电台记者报道的对象。

此情此景,让林思思一下子想起“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不过,《断章》的意境隐晦而婉约,此刻的抢险现场是金戈铁马大江东去。

百里江堤上,险情迭出,鏖战不断。经过1966年改造的半壁江堤又高高厚貎似坚固,其实是外强中干。防汛专家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一段凶险的江堤,因为它的底部是沙质的。

这时,有一段江堤发生了管涌,黎小牛和500名抢险队员冲了过去,在堤内脚做成了导滤围井并在堤外迎水坡做成长40米、宽15米的“截漏戗体”,仅此一战完成土石方2500立方米。

林思思除了亲眼看到抢险惊心动魄的场面,还采写到了近日半壁电排站出现险情的素材。

半壁镇电排站是富水流域和富水水库配套的枢纽工程,也是西塞山市最大的排涝泵站。而自6月下旬,电排站运转以来它已经创了三个历史纪录:运行时间、排水总量、超驼峰作业。尤其是超驼峰运行被省市领导和水利专家称为是创造了奇迹。

林思思的文章发表在《西塞山晚报》上,名为《孤岛不孤——富河大闸抢险纪实》。

黎小牛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到了8月初了,长江的第四次洪峰已经进入湖北境内,98年长江防汛最为严峻的时刻不期而至。

【成立志原创,起点独家首发,阅文集团旗下创世中文、云起书院、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言情小说吧等网站同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