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大嫂谣
11059500000004

第4章

其实是我自己不愿意回去。那是一家娱乐报,每天津津乐道的,就是男女明星的绯闻,以及某女明星顺利产下了三胞胎之类的话题。编这样的报纸,不需要实地采访,只从网上下载,或者从其他报纸上改头换面地抄录就是了,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我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下了班就跟同事出去喝酒,更多的是打牌。那是一个难以抽身的漩涡。我们的报纸隶属于某局,局长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约报社的人打牌。他给了报社一点特殊政策,就是部分广告收入可以不报财务,而是用来发奖金,于是他认为自己对报社有恩,同时认为报社的人都很有钱。报社一共只有七个人,其中四个是女性,局长从不跟女人打牌,他说跟女人打牌坏手气,这样一来,我不去也得去了。我不想得罪同事,更不敢得罪局长,就跟他们通夜通夜地耗。局长从头天吃罢晚饭就上桌,打到第二天早上九点,被人从桌上叫下去吃了早饭,还能在大会上讲一天半天,而且讲得头头是道。这是他做局长的本事。我就不行了,我觉得自己是在往深渊里坠,我觉得大嫂含辛茹苦地送我上了大学,结果我把学来的知识全都扔到粪坑里沤烂了,我太对不起大嫂了。

于是我干脆辞职走人,不跟他们发生任何关系。

我想对得起大嫂,结果是更加对不起她。在报社上班的时候,每次回老家,我必然先去镇中学找到清华(那时他在那里念初中),给他一些钱,这样,大嫂就可以很长时间不为儿子的生活费焦心了(清华跟他哥完全两样,他从不乱花钱),自从辞了职,我就再没给清华拿过钱。

我给大嫂买袋冰糖什么的,对她究竟有什么帮助呢?即使我给她,她也合不得吃,她会背着我去卖给村里人,村里人不要,就拿到街上去,找熟识的百货店帮她卖。这些事情我都知道……

大哥说,我怕清华将来读了大学没用,现在又把你大嫂累垮了,那就划不着了,可你大嫂是个死脑筋,总是听不进油盐。

我嗫嚅着说,读大学也不是没用……

我看就是没用!大哥断然地打断我,要是有用,你就不该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在家乡人看来,特别是在家乡的亲人看来,我一定过得很惨。

想想吧,一个没有工作在城里混着的人,怎么不惨呢?

大哥又说,其实,家里没有谁指望你支持钱,你大嫂多次对我说,千万不要找夏至要钱,她说看起来城里人手头随时都有钱,乡里人不卖粮食,不卖鸡蛋,就一年半载见不到钱,但城里不比乡下,城里上厕所都要钱,过日子不容易。我们从来没想到让你支持钱,可你要把自己当人看,不要过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大哥的话触到了我的一些痛楚,我低下头,说我知道。

一凡(我儿子)该读三年级了吧?

我说三年级了。

现在还是小学,听说一年就要交好几千?以后上了中学,看你拿啥去供他,你总不能跑去给校长拍手板,校长就答应给你儿子减免书学费?

大哥的话让我心里一阵阵发紧。这些事情。我在城里也经常想,主要是躺在床上,把书一放,把灯一关,要睡觉之前想。但我没想得那么远。对生活上的困境,我从来不会想得太远,现在被大哥这么揭示出来,我突然觉得现实真是很严峻。

你这人,为啥总是跟我们想得不一样呢?大哥摇了摇头,好好的正事不做,辞了职在家里搞写作,要是写作能像胡贵那样挣钱也好,听你说来又挣不到钱,这不是胡闹吗?你呀,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写作的事说出去,免得让村里人听了笑话。

我说我不会说出去。

大哥很怜悯地看着我。

大嫂出发前,把张老师和我的电话都记下的,可四天过去,她既没给张老师打电话,也没给我的手机上打电话。我打电话到城里的家中,问大嫂有信儿没有,妻子说没有啊,妻子说你采访得如何啊?我怒气冲冲地把电话挂断了。

我这次回来,是想去看看老君山顶上的一座古墓,那墓里曾埋着一个在清乾隆年间做过四川提督的人。“文革”中,墓被红卫兵挖开了,内棺里的水银全部倾进山涧里去了,被水银养着的那具庞大身躯,迅速风干,半小时不到,就缩成一堆婴儿大小的腐肉。不过,十多年前,当地百姓又照原样把坟墓修了起来。据说墓里的主人是一个疾恶如仇心怀慈悲的好官,成都有名的文殊院就是他捐资修建的。做官之前,他曾是啸聚山林的土匪,身怀绝技,杀富济贫。老君山头,有许许多多关于他的传说,我本想把这些传说采访回去,写成一部长篇小说的。我甚至幻想这部小说能够改变我窘迫的处境。

计算车程,大嫂最晚在一天前就该到佛山了。

大哥急得捂住胸口咳嗽,好像他咳嗽不是用肺和喉咙,而是用全身,仿佛他的小腿肚也能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