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情商交际学
11235400000008

第8章 内向性格≠消极应对

我们在线下(也就是真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必改变自己的性格,却有必要清楚地认知自己的性格优势,把优势发挥出来。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个画家很希望自己能画一幅被所有人喜爱的画,他先很认真地画好一幅画,然后把这幅画放到了大街上,并在画的旁边放上一支笔和一张纸。纸上写着:请你在认为不完美的地方做个记号。

等到画家去取画的时候,他惊呆了,自己的画被标满了记号。可是,他想了想,觉得再不好的画也不至于如此一无是处吧?于是,他重新临摹了同样的一幅画,放到大街上,在画的旁边依旧放上一支笔和一张纸。纸上写着:请你在认为最满意的地方做个记号。

画家取画的时候,再次惊呆了,因为画上又标满了记号。原来,有些人不满意的地方,正是一些人满意的地方。

内向的人不要让内向成为自己的借口,内向也可以是你的优势,不要自卑,认为自己人微言轻。你实践过,你努力过,你准备好,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你的语言优势就是存在的,你的语言就是有力的,你的话就会传到对方心中。

当然,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在社交策略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对于内向的人来说,社交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越是如此,越应该精减社交的数量,提高质量。精减数量对内向的人是一种保护和调整,内向的人享受独处的时光。实际上,把自己的生活中塞满了交际的人,容易泯灭自身性格中的闪光之处。

如果内向的人能学会在少的时间内关注少的人,提高交际的质量,就会得到更好的资源。况且,我一直强调,交往的人太多,不见得一定是好事。不是你接触的所有人,你都会和他们发展成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如果你把每个接触的人都记住,都发展成稳定、密切的人际关系,你会觉得特别辛苦——身心俱疲。

接触一个人的时候,如果那时候你很需要帮忙,或者他给你的感觉很好,才可以继续保持一些联系。逢人就交往、套近乎,这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因为没有考虑别人是否有交往的需要。

交往意味着你要占用别人的时间。当然,别人也要占用你的时间。你需要用时间来接触他、了解他,还要用很多时间来体味你们这段时间的交往。所以,你要精简数量、提高质量,因为你分享的是自己的生命。

不必东奔西走地交际,而是要找准精确目标。

当找准目标,参加目的性强的活动时,你要学会全力以赴。还要加深这种交往,让关系变得坚固、紧密、可靠。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包容活跃的人,即使是那些与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不能共事并不意味着不能彼此欣赏。

总之,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人们都会适应并接受,人们不能接受的是不好的态度。

无论性格如何,与一个人谈话的时候,你对他的态度是冷淡还是欣赏,这一点对方是能够感受到的。

如果你内心不重视、心不在焉,你的沉默寡言就会被看成是一种蔑视。当然,如果你认真倾听,只是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对方也会从你的眼中读出欣赏。

我就是因为曾被人误会过,才有了这样的感悟。

我一向就是个话不多的人。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会议,由于会议前我花了大量时间赶一个项目,开会时,我深深地感到自己体力不支。所以,开会的时候,我没有发言,还是和以前一样话少。我装作倾听的样子,其实来参加这个会的确有些力不从心。

事后我才知道,有人对我的态度有些不满意。这令当时的我很吃惊,我竟然还以为对方不会察觉到我的心不在焉。

我漫不经心的态度令发言的人感觉很不舒服,所幸我平时口碑还不错,有人帮我,这才没有引发对方对我的太强抵触。

后来,我就告诫自己,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尽量不要去敷衍别人。当你不能保证用很好的状态倾听对方发言的时候,就向对方老老实实地解释,不要取巧。

如果你处于对方的注视下,至少要保证你的思想也同时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