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11250400000005

第5章 乾 坤——易之门

“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易经·系辞下》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易经·系辞上》

乾、坤是“《易》之门”,也是“《易》之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然后乾坤都有其动象与静象。《系辞传》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安静的时候就专,动的时候就直,所以就有最大的生产能力。坤呢,“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安静的时候就闭合,动的时候就张开,所以就有最广的生产能力。这个观念很重要,换句话说,阳刚如乾的事物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动的,也有相当时候是安静的、沉潜的、闭关的,乾里面有静、动,静的时候能专,动的时候能直,所以就可以“大生”;再者,阴柔如坤的事物也不尽是闭锁、沉默、包容,大部分时间它是闭锁的,可是它也有动的时候,正如阴极转阳、柔中蕴刚,时机成熟了,它就爆发出来,那个力量比乾的动能还要强,立刻打开一个新世界,所以能“广生”。

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与《易经》的象数即“大衍之数”有关。占卦时会有六、七、八、九这四个数。“九”是老阳,阳极转阴,阳的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要爆发,最后阳极能量释放完转阴,“九”变成“八”,变成安静的少阴“八”,老阳转少阴。一般的阴大部分是“八”,阴的能量保育久了,阴极转阳,能量要释放了,“其动也辟”,“八”变成“六”,“六”叫老阴,阴到极点了,阴极转阳,能量一释放之后,老阴转少阳,变成“七”,“七”就是“其静也专”的时候,就是少阳,然后“七”慢慢累积能量又到“九”,就是这么一个循环。所有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阴变阳、阳变阴是质变,本质发生变化;少阳变成老阳,累积阳,少阴变成老阴,累积阴,是量变,可是还没变质,即阴阳没有变性。但是一般人有时候会产生误解,以为阳刚的东西就是动的,阴柔的东西都是安静的,世界如果是这样,那就完蛋了,阴阳之间不会互动,也没有物极必反了。可是有些名家一样会犯这种理解的错误,像理学派开山鼻祖、我的湖南老乡周敦颐,他的《太极图说》中就有点这个味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里就把阳刚的东西当成是动态的,阴柔的东西当成是静态的。一般人要是不了解就会误解,但作者本身不可能不知道,只是这个写法,人家会以为阳动阴静,显然不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