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白话华严经 (套装全6册)
11253100000002

第2章 佛境菩萨行

《华严经》是一切众生成佛的典范,是不退转菩萨的皈命之处。基于宿缘,《华严经》也一直是我修学佛法的力量与明灯,希望在未来的生生世世当中,能够永不退转地护持着《华严经》,并成就伟大的普贤行愿。

《华严经》直显圆满的佛果妙境,至究竟,至微妙;依不坏信心信解如来的真实境界,并依普贤菩萨行持修证者,终将成就毗卢遮那佛的庄严境界。所以《华严经》可说是以“佛境菩萨行”来作为吾等信解、依皈、修证、成就的圆满开示。

在修学华严的过程当中,我体认到《华严经》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前的法界;我们所存在的这个法界,乃至于每一个众生,都是华藏世界海的示现,所以我们都活在《华严经》中。就另一个意义而言,《华严经》就是法界中每一个众生从初发心、勤修普贤行愿,到圆满毗卢遮那佛果的修证记载,是每一个众生孜孜矻矻于菩提大道的生命奋斗史!所以,每一个发菩提心的人都是善财童子,也就是未来《华严经》中的主角“毗卢遮那佛”。

法界就是现前的《华严经》,如果愿意承担,我们的一生就在实践《华严经》,就是在圆满普贤的行愿。在这一刹那,我们可以现前了悟华藏世界海,就是我们所安立的世界,其清净与杂染,也就在一心当中了。此时,我们能够彻见四周一切的国土与众生,现前证入华严法界,现前示现圆满佛果。这样的感受庶几相应于《华严经》中究竟的“海印三昧”了。

《华严经》也可以将之视为法界的大剧本,以毗卢遮那佛为中心,以普贤行作为贯串。因此,《华严经》中首先以一切的世主的赞诵来彰显伟大的毗卢遮那如来,接着以如来的示现来标举众生依皈的如来果地,并以普贤三昧导引出无尽圆满的华严世界海。而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定、十通等菩萨阶位,解说趣入佛果的境界因缘。最后翻入《入法界品》,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来实践前述的佛境。

因此,我们要了知普贤在《华严经》中的殊胜。普贤因即为众生的清净佛性;普贤行即为一切的菩萨行,而以普贤菩萨为示现;普贤果即一切众生圆满成就的毗卢遮那佛果位。落实到人间的修习即以善财为表征,当其发起菩提心,即具足圆满普贤因,开始实践普贤行;而其成就的依皈,即是在菩提场中始成正觉的“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

在面对《华严经》时,千万勿与《华严经》切割,而必须以炽诚的信解,将自身融入《华严经》中,这或许是证入“海印三昧”最适当的方法了。

为了使大众能够亲近《华严经》,不会因为其广大深远而无缘亲近,因此于一九九三年,笔者首次将《华严经》完整译成现代白话文,希望帮助读者跨越文字的障碍,并作为了悟《华严经》的因缘。二〇一二年,进而将白话语译加上注释与原经文对照,以更完整的格式呈现。希望《白话华严经》的出版,能够使大家无碍地趣入华严原典,并期望法界众生共同证入华严法界。

在《白话华严经》的翻译过程当中,尽量以加字的译解方式,希望不要失去《华严经》的原味,而且许多用语的精确、微妙与意味,都要仔细掌握。有些文句看来意思相同,但要体会其意味的境界与微妙,却又必须以加字解释比较恰当。因此,在翻译的文句上如果牺牲了一些流畅程度,依然是值得的。另外,为了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佛法的法相能够自然地了悟,因此常用同义的叠句,使读者自然地去除文字的障碍,更轻松自在地阅读《白话华严经》。

在佛陀大悲恩德的加持下,而有此因缘来完成《白话华严经》。

祈愿一切生命皆能

圆成 毗卢遮那佛果

并庄严 莲华藏世界海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洪启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