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白话华严经 (套装全6册)
11253100000024

第24章 如来名号品第七

【原典】

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妙悟皆满,二行永绝,达无相法,住于佛住,得佛平等,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立不思议,普见三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莫不皆是一生补处,悉从他方而共来集,普善观察诸众生界、法界世界、涅槃界诸业果报、心行次第、一切文义,世、出世间,有为、无为,过、现、未来。

时,诸菩萨作是思惟:“若世尊见愍我等,愿随所乐,开示佛刹、佛住、佛刹庄严、佛法性、佛刹清净、佛所说法、佛刹体性、佛威德、佛刹成就、佛大菩提。如十方一切世界诸佛世尊,为成就一切菩萨故,令如来种性不断故,救护一切众生故,令诸众生永离一切烦恼故,了知一切诸行故,演说一切诸法故,净除一切杂染故,永断一切疑网故,拔除一切希望故,灭坏一切爱著处故,说诸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通、十顶,及说如来地、如来境界、如来神力、如来所行、如来力、如来无畏、如来三昧、如来神通、如来自在、如来无碍、如来眼、如来耳、如来鼻、如来舌、如来身、如来意、如来辩才、如来智慧、如来最胜。愿佛世尊,亦为我说!”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各随其类为现神通。现神通已,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金色,佛号不动智。彼世界中,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已作礼,即于东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妙色,佛号无碍智。彼有菩萨,名曰觉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已作礼,即于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西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莲华色,佛号灭暗智。彼有菩萨名曰财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已作礼,即于西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薝卜华色,佛号威仪智。彼有菩萨,名曰宝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已作礼,即于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东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优钵罗华色,佛号明相智。彼有菩萨,名功德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已作礼,即于东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东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金色,佛号究竟智。彼有菩萨,名目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已作礼,即于东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西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宝色,佛号最胜智。彼有菩萨,名精进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已作礼,即于西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西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金刚色,佛号自在智。彼有菩萨,名法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已作礼,即于西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下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玻璃色,佛号梵智。彼有菩萨,名智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已作礼,即于下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上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平等色,佛号观察智。彼有菩萨,名贤首,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到已作礼,即于上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菩萨众会,而作是言“此诸菩萨,甚为希有!诸佛子!佛国土不可思议,佛住、佛刹庄严、佛法性、佛刹清净、佛说法、佛出现、佛刹成就、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可思议。何以故?诸佛子!十方世界一切诸佛,知诸众生乐欲不同,随其所应,说法调伏,如是乃至等法界、虚空界。诸佛子!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种种身、种种名、种种色相、种种修短、种种寿量、种种处所、种种诸根、种种生处、种种语业、种种观察,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或名最胜,或名导师。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四天下东,次有世界名为善护。如来于彼,或名金刚,或名自在,或名有智慧,或名难胜,或名云王,或名无诤,或名能为主,或名心欢喜,或名无与等,或名断言论。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四天下南,次有世界名为难忍。如来于彼,或名帝释,或名宝称,或名离垢,或名实语,或名能调伏,或名具足喜,或名大名称,或名能利益,或名无边,或名最胜。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四天下西,次有世界名为亲慧。如来于彼,或名水天,或名喜见,或名最胜王,或名调伏天,或名真实慧,或名到究竟,或名欢喜,或名法慧,或名所作已办,或名善住。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四天下北,次有世界名有师子。如来于彼,或名大牟尼,或名苦行,或名世所尊,或名最胜田,或名一切智,或名善意,或名清净,或名瑿罗跋那,或名最上施,或名苦行得。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四天下东北方,次有世界名妙观察。如来于彼,或名调伏魔,或名成就,或名息灭,或名贤天,或名离贪,或名胜慧,或名心平等,或名无能胜,或名智慧音,或名难出现。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四天下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喜乐。如来于彼,或名极威严,或名光焰聚,或名遍知,或名秘密,或名解脱,或名性安住,或名如法行,或名净眼王,或名大勇健,或名精进力。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四天下西南方,次有世界名甚坚牢。如来于彼,或名安住,或名智王,或名圆满,或名不动,或名妙眼,或名顶王,或名自在音,或名一切施,或名持众仙,或名胜须弥。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四天下西北方,次有世界名为妙地。如来于彼,或名普遍,或名光焰,或名摩尼髻,或名可忆念,或名无上义,或名常喜乐,或名性清净,或名圆满光,或名修臂,或名住本。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四天下次下方,有世界名为焰慧。如来于彼,或名集善根,或名师子相,或名猛利慧,或名金色焰,或名一切知识,或名究竟音,或名作利益,或名到究竟,或名真实天,或名普遍胜。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四天下次上方,有世界名曰持地。如(1)来于彼,或名有智慧,或名清净面,或名觉慧,或名上首,或名行庄严,或名发欢喜,或名意成满,或名如盛火,或名持戒,或名一道。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如来于中,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次有世界名为密训。如来于彼,或名平等,或名殊胜,或名安慰,或名开晓意,或名闻慧(2),或名真实语,或名得自在,或名最胜身,或名大勇猛,或名无等智。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南,次有世界名曰丰溢。如来于彼,或名本性,或名勤意,或名无上尊,或名大智炬,或名无所依,或名光明藏,或名智慧藏,或名福德藏,或名天中天,或名大自在(3)。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次有世界名为离垢。如来于彼,或名意成,或名知道,或名安住本,或名能解缚,或名通达义,或名乐分别,或名最胜见,或名调伏行,或名众苦行,或名具足力。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北,次有世界名曰丰乐。如来于彼,或名薝卜华色,或名日藏,或名善住,或名现神通,或名性超迈,或名慧日,或名无碍,或名如月现,或名迅疾风,或名清净身。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北方,次有世界名为摄取。如来于彼,或名永离苦,或名普解脱,或名大伏藏,或名解脱智,或名过去藏,或名宝光明,或名离世间,或名无碍地,或名净信藏,或名心不动。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饶益。如来于彼,或名现光明,或名尽智,或名美音,或名胜根,或名庄严盖,或名精进根,或名到分别彼岸,或名胜定,或名简言辞,或名智慧海。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南方,次有世界名为鲜少。如来于彼,或名牟尼主,或名具众宝,或名世解脱,或名遍知根,或名胜言辞,或名明了见,或名根自在,或名大仙师,或名开导业,或名金刚师子。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北方,次有世界名为欢喜。如来于彼,或名妙华聚,或名栴檀盖,或名莲华藏,或名超越诸法,或名法宝,或名复出生,或名净妙盖,或名广大眼,或名有善法,或名专念法,或名网藏。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次下方,有世界名为关钥。如来于彼,或名发起焰,或名调伏毒,或名帝释弓,或名无常所,或名觉悟本,或名断增长,或名大速疾,或名常乐施,或名分别道,或名摧伏幢。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次上方,有世界名曰振音。如来于彼,或名勇猛幢,或名无量宝,或名乐大施,或名天光,或名吉兴,或名超境界,或名一切主,或名不退轮,或名离众恶,或名一切智。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诸佛子!如娑婆世界,如是东方百千亿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诸世界中,如来名号,种种不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如世尊昔为菩萨时,以种种谈论、种种语言、种种音声,种种业,种种报,种种处,种种方便、种种根、种种信解、种种地位而得成熟,亦令众生如是知见而为说法。”

注释

(1)“如”,大正本原作“名”,今依前后文意改之。

(2)大正本原无“或名闻慧”四字,今依明、宫本增之。

(3)大正本原无“或名无上……在”四十字,今依元、明、宫本增之。

【白话语译】

当时,世尊在摩竭提国的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刚刚成就了正觉,圆满成佛,安坐于普光明殿中莲华藏师子宝座上。佛陀微妙的觉悟都已经圆满,烦恼障与所知障二行也已永远断绝,达到了无相法的成就,安住于佛所安住的境界。他已得到诸佛所证的平等妙果,到达无障碍之境,证入了不可动摇之法,所行一切都已无障碍。他安立于不可思议、超越一切言说思虑的境界,能普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这时,佛陀与十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共聚。从他方世界共同前来参加法会的这些菩萨莫不皆是一生补处(1),即候补佛位的菩萨。他们普遍善于观察一切的众生界、法界、世界与涅槃界等等的诸业果报及心行次第,也善于观察一切的文章义理,以及世间、出世间,有为、无为,过去、现在、未来等。

此时,诸菩萨心中生起了如此的思惟:“如果世尊体恤我们,但愿能随着吾人心所向往,为我们开示佛刹、佛住、佛刹的庄严、佛陀的法性、佛刹的清净、佛所说法、佛刹的体性、佛的威德、佛刹的成就、佛的大菩提等等。就好像十方一切世界中,诸佛世尊为了成就一切菩萨的缘故,为了使如来的种性永不断绝的缘故,为了救护一切众生的缘故,为了使一切众生永离烦恼的缘故,为了通晓一切诸行的缘故,为了演说一切诸法的缘故,为了清除一切杂染的缘故,为了永断一切疑网的缘故,为了拔除一切希望期待的缘故,也为了销毁一切爱着之处的缘故,而演说一切菩萨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通、十顶的境界,也演说如来地、如来的境界、如来的神力、如来所行、如来之力、如来的无畏、如来的三昧、如来的神通、如来的自在、如来的无碍、如来的眼、如来的耳、如来的鼻、如来的舌、如来的身、如来的意、如来的辩才、如来的智慧、如来最殊胜之处等等。希望世尊也能为我们如此开示!”

这时,世尊明白诸菩萨的心念,便依照他们各种不同的心意,示现神通。

示现神通之后,在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世界,名为金色世界。金色世界的佛,号为不动智如来。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位菩萨,名为文殊师利菩萨。他与十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一起,来到了佛陀的处所。他恭敬地向佛陀顶礼,并在东方化现出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安坐其上。

在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世界,名为妙色世界。妙色世界的佛,号为无碍智如来。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位菩萨,名为觉首菩萨,也与十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一起,来到了佛陀所在之处。到达之后,他们恭敬地向佛陀顶礼,旋即在南方化现出莲华藏师子之座,并结跏趺安坐其上。

在西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世界,名为莲华色世界。莲华色世界的佛,号为灭暗智如来。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位菩萨,名为财首菩萨。他也与十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一起,来同来拜诣佛陀。到达之后作礼致敬,在西方化现出莲华藏师子之座,并结跏趺安坐其上。

在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世界,名为薝卜(2)华色世界。其世界的佛,号为威仪智如来。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位菩萨,名为宝首菩萨。他与十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一起,前来拜诣佛陀。到达之后,作礼致敬一番,就立即在道场北方化现出莲华藏师子之座,并结跏趺安坐其上。

在东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世界,名为优钵罗华色世界。其世界的佛,号为明相智如来。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位菩萨,名为功德首菩萨。他与十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共同前来参拜佛陀。他恭敬地向佛陀顶礼之后,立即于道场东北方化现出莲华藏师子之座,并结跏趺安坐其上。

在东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世界,名为金色世界。其世界的佛,号为究竟智如来。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位菩萨,名为目首菩萨。他与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共同前来拜诣佛陀。他到达之后,向佛陀作礼致敬,便立即在道场的东南方化现出莲华藏师子之座,并结跏趺安坐其上。

在西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世界,名为宝色世界。其世界的佛,号为最胜智如来。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位菩萨,名为精进首菩萨。他与十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一起,共同来参诣佛陀。他到达之后,向佛陀作礼致敬,并立即在道场的西南方化现出莲华藏师子之座,并结跏趺安坐其上。

在西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世界,名为金刚色世界。其世界的佛,号为自在智如来。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位菩萨,名为法首菩萨。他与十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共同前来参拜佛陀。到达之后,向佛陀作礼致敬,就在道场的西北方化现出莲华藏师子之座,并结跏趺安坐其上。

在下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世界,号为玻璃色世界,这个世界的佛,号为梵智如来。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位菩萨,名智首菩萨。他与十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一起,共同来参拜佛陀。到达之后,他向佛陀作礼致敬,就在道场的下方,化现出莲华藏师子之座,并结跏趺安坐其上。

在上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世界,名为平等色世界。其世界的佛,号为观察智如来。在这个世界中,有一位菩萨,名为贤首菩萨。他与十佛刹微尘数的诸菩萨一起,来到佛陀之处,参诣佛陀。到达之后,他向佛陀作礼致敬,旋即在道场的上方化现出莲华藏师子之座,并结跏趺安坐其上。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承着佛陀威神力的加持,普遍观察诸菩萨的法会,向大家宣说:“这些从十方世界前来的诸菩萨真是很难得。

“诸佛子啊!佛陀的国土实在是不可思议,而佛所安住、佛刹的庄严、佛的法性、佛刹的清净、佛所说法、佛的出现、佛刹的成就,乃至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也都是不可思议。为什么呢?诸佛子啊!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知道众生们的喜乐意欲不同,所以能与之相应,为他们说法,来加以调伏。如此不断地进行教化,遍及等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

“诸佛子啊!佛陀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一切四天下中,有各种的身体、名号、形貌、高矮大小、寿命长短、居住处所、诸种身根,及各种的出生处所、语业、观察,使众生能够随自己的因缘来分别了知。

“诸佛子啊!佛陀在这个四天下中,或是名为一切义成(3),或是名为圆满月,或是名为师子吼,或是名为释迦牟尼,或是名为第七仙,有时名为毗卢遮那,或是名为瞿昙(4)氏,或是名为大沙门(5),或是名为最胜,或是名为导师。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个,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这个四天下的东方,依次有一个世界,名为善护世界。如来在那个世界,或是名为金刚,或是名为自在,或是名为有智慧,或是名为难胜,或是名为云王,或是名为无诤,或是名为能为主,或是名为心欢喜,或是名为无与等,或是名为断言论。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个,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这个四天下的南方,依次有一个世界,名为难忍世界。如来在那个世界,或是名为帝释,或是名为宝称,或是名为离垢,或是名为实语,或是名为能调伏,或是名为具足喜,或是名为大名称,或是名为能利益,或是名为无边,或是名为最胜。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种,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这个四天下的西方,依次有一个世界,名为亲慧世界。如来在那个世界,或是名为水天,或是名为喜见,或是名为最胜王,或是名为调伏天,或是名为真实慧,或是名为到究竟,或是名为欢喜,或是名为法慧,或是名为所作已办,或是名为善住。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种,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这个四天下的北方,依次有一个世界,名为有师子世界。如来在那个世界,或是名为大牟尼,或是名为苦行,或是名为世尊,或是名为最胜田,或是名为一切知,或是名为善意,或是名为清净,或是名为瑿罗跋那(6),或是名为最上施,或是名为苦行得。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种,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这个四天下的东北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妙观察世界。如来在那个世界,或是名为调伏魔,或是名为成就,或是名为息灭,或是名为贤天,或是名为离贪,或是名为胜慧,或是名为心平等,或是名为无能胜,或是名为智慧音,或是名为难出现。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种,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这个四天下的东南方,依次又世界,名为喜乐世界。如来在那个世界,或是名为极威严,或是名为光焰聚,或是名为遍知,或是名为秘密,或是名为解脱,或是名为性安住,或是名为如法行,或是名为净眼王,或是名为大勇健,或是名为精进力。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种,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这个四天下的西南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甚坚牢世界。如来在那个世界,或是名为安住,或是名为智王,或是名为圆满,或是名为不动,或是名为妙眼,或是名为顶王,或是名为自在音,或是名为一切施,或是名为持众仙,或是名为胜须弥。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种,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这个四天下的西北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妙地世界。如来在那个世界,或是名为普遍,或是名为光焰,或是名为摩尼髻,或是名为可忆念,或是名为无上义,或是名为常喜乐,或是名为性清净,或是名为圆满光,或是名为修臂,或是名为住本。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种,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这个四天下的下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焰慧世界。如来在那个世界,或是名为集善根,或是名为师子相,或是名为猛利慧,或是名为金色焰,或是名为一切知识,或是名为究竟音,或是名为作利益,或是名为到究竟,或是名为真实天,或是名为普遍胜。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种,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这个四天下的上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持地世界。如来在那个世界,或是名为有智慧,或是名为清净面,或是名为觉慧,或是名为上首,或是名为行庄严,或是名为发欢喜,或是名为意成满,或是名为如盛火,或是名为持戒,或是名为一道。如此种种的名号,数量不下万种,这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娑婆世界共有百亿个四天下,如来在当中共有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一切的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娑婆世界的东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密训世界。如来在密训世界中,或是名为平等,或是名为殊胜,或是名为安慰,或是名为开晓意,或是名为闻慧,或是名为真实语,或是名为得自在,或是名为最胜身,或是名为大勇猛,或是名为无等智。如此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娑婆世界的南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丰溢世界。如来在丰溢世界中,或是名为本性,或是名为勤意,或是名为无上尊,或是名为大智炬,或是名为无所依,或是名为光明藏,或是名为智慧藏,或是名为福德藏,或是名为天中天,或是名为大自在。如此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娑婆世界的西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离垢世界。如来在离垢世界中,或是名为意成,或是名为知道,或是名为安住本,或是名为能解缚,或是名为通达义,或是名为乐分别,或是名为最胜见,或是名为调伏行,或是名为众苦行,或是名为具足力。如此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娑婆世界的北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丰乐世界。如来在丰乐世界中,或是名为薝卜华色,或是名为日藏,或是名为善住,或是名为现神通,或是名为性超迈,或是名为慧日,或是名为无碍,或是名为如月现,或是名为迅疾风,或是名为清净身。如此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娑婆世界的东北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摄取世界。如来在摄取世界中,或是名为永离苦,或是名为普解脱,或是名为大伏藏,或是名为解脱智,或是名为过去藏,或是名为宝光明,或是名为离世间,或是名为无碍地,或是名为净信藏,或是名为心不动。如此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娑婆世界的东南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饶益世界。如来在饶益世界中,或是名为现光明,或是名为尽智,或是名为美音,或是名为胜根,或是名为庄严盖,或是名为精进根,或是名为到分别彼岸,或是名为胜定,或是名为简言辞,或是名为智慧海。如此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娑婆世界的西南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鲜少世界。如来在鲜少世界中,或是名为牟尼王,或是名为具众宝,或是名为世解脱,或是名为遍知根,或是名为胜言辞,或是名为明了见,或是名为根自在,或是名为大仙师,或是名为开导业,或是名为金刚师子。如此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娑婆世界的西北方,依次又有世界,名为欢喜世界。如来在欢喜世界中,或是名为妙华聚,或是名为栴檀盖,或是名为莲华藏,或是名为超越诸法,或是名为法宝,或是名为复出生,或是名为净妙盖,或是名为广大眼,或是名为有善法,或是名为专念法,或是名为网藏。如此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娑婆世界的下方,有一个世界,名为关钥世界。如来在关钥世界中,或是名为发起焰,或是名为调伏毒,或是名为帝释弓,或是名为无常所,或是名为觉悟本,或是名为断增长,或是名为大速疾,或是名为常乐施,或是名为分别道,或是名为摧伏幢。如此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在娑婆世界的上方,有一个世界,名为振音世界。如来在振音世界中,或是名为勇猛幢,或是名为无量宝,或是名为乐大施,或是名为天光,或是名为吉兴,或是名为超境界,或是名为一切主,或是名为不退轮,或是名为离众恶,或是名为一切智。如上百亿万种不同的名号,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

“诸佛子啊!就如娑婆世界一般,在东方百千亿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的诸世界中,如来也有各种不同的名号,而南方、西方、北方,以及四维上下,均是如此。

“犹如世尊往昔身为菩萨之时,以各种的谈论、各种的语言、各种的音声、各种的业行、各种的报得、各种的处所、各种的方便、各种的身根、各种的信解、各种的地位来修行,终得圆满成熟,同样的,如此无量的如来名号,是为了使众生都得以各别认识如来,以接受各种的说法教化,而得圆满成熟。”

【注释】

(1)一生补处:指等觉位之最后身菩萨,后补佛位,隔一生即将成佛。

(2)薝卜:意译作“金色花树”。产于印度的山地森林,树身高大,叶面光滑,所生金色香花,灿然若金,香闻数里。

(3)一切义成:即“悉达多”之意译。释尊身为太子时之名。

(4)瞿昙:梵语Gautama,为印度刹帝利种姓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姓氏。

(5)沙门:梵语?ramana,意译作“息恶”、“净志”等,为出家修行者的称呼。

(6)瑿罗跋那:正确应作“瑿湿弗罗跋那”,是梵语ī?varavāna的音译,即自在音声之义,指佛之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