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全六册)
11253800000096

第96章 需卦卦辞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人生经验越丰富,遭遇的考验越多,对需卦卦辞这十个字,就越发觉得温暖踏实。不管遭遇什么重大风险,都可以利涉大川、渡彼岸。靠什么?就靠“有孚”——信望爱。上一代照顾下一代,母鸟照顾小鸟,有信仰、有诚信。虽然现在很糟,半天都过不了河,可是我自己渡过险难充满信心,内心丝毫不动摇;而且不光是自己要过河,还设法让众生一起渡彼岸。这就是“信望爱”——“有孚”的精神能量。

“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这说的是下卦乾的险难,如佛教的渡彼岸、慈航普度。但前提是“有孚”,这是最重要的但书——只要“有孚”,就一定能光明亨通,满足所需。“贞吉”,只要固守正道就吉。“贞者,事之干也”,一步一脚印,没把握就不轻举妄动,如此自然获吉。光明亨通,固守正道,保证“利涉大川”,面对再大的险难都有信心,这是靠“有孚”渡过的。在宗教的需求而言,“利涉大川”就是安渡彼岸、得到终极解脱。那要靠什么渡大川呢?按照佛教的讲法,得靠佛法,靠佛的般若智慧,就是“有孚”。需卦的“光亨”是从有信念、有爱心、对未来有盼望而来的。不管是物质需求或精神、信仰的需求,最强大的利器就是“有孚”。这从卦象上就可以解释清楚了。

上卦坎就是“大川”之险,要涉险过大川的就是下卦乾。乾代表天道,也象征自强不息的心灵能量。险难在前,但精神健旺,自强不息,那就叫“有孚”,有信心。《系辞下传》末章第一句讲的几乎就是需卦的象:“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的本事就是“德行恒易以知险”:简易、变易、不易的“易”,一日心为恒的“恒”。需卦第一爻就有“利用恒,无咎”的说法。德行的积累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有恒为成功之本。乾卦这种自强不息的心灵能量,就会知险。用“至健”去“知险”、“渡险”,这就是需卦的健行遇险。换句话说,外卦坎的风险难不倒内卦乾,它总有一天会过河。所以需卦最后一爻的“入于穴”,不就安然渡河了吗?

总的来说,不能急躁,只要辨识风险,就知道哪里有地雷,哪些股票不能买,哪个地方不能投资。若内卦不是这么有智慧的乾,不知险在何处,瞎闯乱闯,终究会淹死在外卦坎险中。好在乾是“天下之至健”,“德行恒易以知险”。健行遇险就是典型的需卦,人生一切需求,就看你是不是乾,是乾你就不怕外面的坎;否则,内卦被欲望遮蔽、习气污染,非但不能知险,更不必讲利涉大川了。可见,需卦首先标榜“有孚”,如此才能保证“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下一卦讼卦,卦辞前两个字还是“有孚”,但关系已经破裂了,双方为了各有所需而争。争了之后,要解决问题,互信还是很重要,否则信用破产,“讼”没摆平,下面就是兵戎相见的“师”。在那生死相争之时,跟敌人讲诚信,就是对自己残忍,必须兵不厌诈,以胜利为第一要义,所以在师卦的卦、爻辞之中绝对找不到“孚”字;换句话说,到了师卦,就如人间地狱一样,没有“孚”、没有“信望爱”。因此,在发展成那种惨烈的状态之前,要想办法用“孚”化解讼卦的纷争。不管是需——我们互相需要,还是讼——我们互相争执,都要“有孚”,那是最重要的。

从需卦上、下卦的关系来看,需卦上卦为坎水,水一定往下流;下卦乾一定是往上冲、往外顶的,所以需卦上卦往下、下卦往上,越来越靠近。男女也是一样,因为互相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互补,就会越走越近。讼卦就相反了,下卦坎险往下流,可是上卦乾继续往上往外发展,越走越远、越吵越凶。讼最后有可能发展成“师”,因为渐行渐远,不像需卦越走越近,就像当前的两岸关系,因为互相需要,所以越走越近。如果演变成讼,那就不理智了;甚至发展到师卦,就更不理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