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11253900000020

第20章 乾卦《象传》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接下来,我们看乾卦的《大象传》。乾卦的卦象是上乾下乾(内乾外乾),上下卦皆为三画卦的乾卦,等于是内健外健、上健下健,朝野都是一等一,内外贯穿、浑然一气,这个创造力就很可观。我们不难想象,伏羲氏当时仰观日月星辰的运行,大概感叹于天地伟大的创造力,由此悟出先天八卦,开创了《易经》。所以伏羲画卦是从观察天象开始,观察外面的大宇宙,进而观察我们身心的小宇宙。现代科技可以透过太空望远镜,让我们扩充视野,甚至看到一百几十亿年前瑰丽的宇宙景象。可是让人难堪的是,从前古人能看到的东西那么少,却可以开创伟大的智慧;反观现在,先进的科技工具常犯下愚昧的错误;现在就是把所有诺贝尔奖得主关在一起一年,也写不出像《易经》或《道德经》这么有智慧的著作。为什么?因为现代人的欲望不得了!

既然欲望多,就像蒙卦,“元”被蒙蔽了,根源的创造力一定打折扣。自然的天象运转那么有规律,后面一定有一个永恒的法则在支配,那就是“天行健”。把宇宙的精神运用到人世间,就是“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不能靠谁主宰,一切都得靠自己。这是《易经》的一个大彻大悟——不要依赖任何外在的东西。天体是自动自发、自强不息的,人只有真正找到内在创造的源头,才能像天一样自强不息、无欲乃刚。如果内在是虚的,要靠强大的外力给你保证,都有崩毁的可能;唯有靠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可是要自强并不容易,必须经年累月时刻不得懈怠。然而,只有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才能达到“元亨利贞”的境界。

相对于坤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自我的充实造就,此外,还要接触广土众民,去面对社会现实、山川险阻,所以坤卦讲包容,要“厚德载物”。可见,第一卦乾卦是做好自己,第二卦坤卦是处理好群众关系;第一卦坚持自己奋斗的理想,第二卦则要很能干地做事。

《易经》六十四卦第一卦讲自己,第二卦讲群众。其实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初爻、二爻也类似这个关系。为什么乾卦要先讲自己呢?像乾卦第一爻“潜龙勿用”,自己先修,等到第二爻“见龙在田”,就要展开人际往来、处理群众关系。自己没做好之前,你还是不完整的,处世的智慧一定有问题。从相乘法则来看,要在人际关系、群众合作中获利,自己的学养、智慧越高,若基数是一,交十个朋友,就有一乘十的力量;一百个朋友就有一百的力量;如果基数是零,交一百个朋友还是零。

所以,坤卦拓展群众关系的先决条件,就是乾卦的“自强不息”。第一爻“潜龙勿用”,先充实自己;第二爻才能“见龙在田”,展开自己,然后就是受惠人群。先占住了理,下面就是事的处理。乾卦是很强悍的,从“自强不息”开始就强调“自”。就好比学习的习(習)字,习字上面是小鸟练飞,下面的“白”字以前也是“自”,整个字就是取象于小鸟不断锻炼它的翅膀,By yourself,好的也是你自己干的,坏的也是你自己犯的,一切都在你自己。因此,在困境中,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如何面对,不能幻想依靠别人援救。《系辞传》云:“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正是这个意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人生基本面就这八个字,处理好了就成;处理不好,七折八扣,一定很多问题。

另外,还要说说“以”这个字。这个字在经典中的出现率颇高。“以”就是先看懂了有这么一个东西,然后就要设法把这里面的原则运用出来。天道自然的原则是“行健”,倘若人也要“行健”,那就得自强不息。然后,这个运用还要扩散开来,不能局限在一个地方,同时希望别人也能运用“天行健”的道理。如此,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可以扩大影响别人,人生就会充满蓬勃的生机。可见,“以”就是一个杠杆的支点,由认知到实践,君子以“天行健”的法则“自强不息”。这是乾卦的《象传》,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乾卦的六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