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2辑)
11254000000011

第11章 我的本命卦——“比之匪人”

我们先不讲第五爻和第一爻,先从第三爻的“比之匪人”切入,讲解一下《河洛理数》的“本命卦”。本命卦就是每个人的先天命理,是从八卦演化而来的,但可以用后天的修为改善运势。我的本命卦就是“比之匪人”,经常会交错朋友、交不是“人”的朋友,而且深受其害,也不会吸取教训。我自己也觉得奇怪,常常跟“匪人”自然而然有一段接触,然后“不亦伤乎”,伤痕累累,虽然是笑话,却是真的。这就是本命卦对一个人先天属性的影响。拿我来说,我跟这些“匪人”经常有缘分,他们都是来度我、帮助我修行的。这好像是佛教的讲法,讲起来是不是很阿Q?其实“匪人”不是你第一眼就看得出来的,刚开始觉得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其实却深受其苦。

那么,“比之匪人”是不是一定坏呢?不一定。说不定还是好的。所以《象传》讲“不亦伤乎”,这话讲得太早了。你再细看经文爻辞,其实并没有讲吉凶。注意,《易经》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如果没有明言“吉凶”,只是对事态的发展做客观陈述,它就不会下论断,也就是说,当吉凶未定时,是吉是凶,就看你后天的修为与智慧;你可以决定它吉,也可以决定它凶。当然,比卦“六三”的《象传》是从世俗的普遍角度归纳出来的,一般交到坏朋友一定受伤,如果是菩萨之类的大智慧者,他反而会长进,说不定是吉。不是常有人说,失恋让人变得成熟,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说不定他是你的恩人,他用另一种方式刺激你。

可见,“比之匪人”这一爻辞并没有断定吉凶,吉凶在乎自取,在乎个人修为,所以不要仓促下论断。人生在这个时候就是关键的修行时刻,一般凶的,你可以把它变成吉;不然,吉也可能转凶。像剥卦上爻就讲得比较明显,“君子得舆,小人剥庐”,是君子还是小人,最终由智慧、德行决定。像恒卦第五爻是“妇人吉,夫子凶”,男女有别,女子“恒其德”是吉,大丈夫“恒其德”就是凶,都要看一个爻的主体修为而定。所以“比之匪人”不是绝对的,你可以挣脱宿命的规律,看你能不能在一个不好的情境下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增加福报与智慧。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我也必须这样讲才能自我安慰,不然,我的本命是“比之匪人”,如果我乖乖接受“不亦伤乎”的定论,那这一辈子不就完了?

好,我们进入《河洛理数》的本命卦。《河洛理数》认为,每一个人一定有某一个卦某一个爻是性格中最猛、最强的性向。这叫“先天本命”,是由出生年月日时辰推算出来的,像先天八卦一样,这是“体”,会影响一辈子。然后其中也有等于是爻变的概念,像“比之匪人”,是吉是凶,就看你后天的造化。民间常说“三岁看老”,有点像生命的DNA,这个爻对你影响就非常大,你所感染的气,会影响一辈子,这个最关键的爻,也叫作“先天本命元堂”。本命卦还有“大运流年”的概念,阴爻走六年,阳爻走九年。以我来讲,零岁到六岁就是比卦三爻“比之匪人”的时限,走完了这个爻,六岁以后继续往比卦四爻走。四爻再走六年,就走那个还不错的“外比之,贞吉”的运,因为是阳爻,要走九年,十二岁到二十一岁都走在比卦第五爻。第五爻我们还没细讲。理论上二十一岁以后就有点糟,因为是六年的“比之无首,凶”。到了二十七岁,比卦走完了,再回头从初爻开始。因为我的入口是第三爻,所以三、四、五、上走完,还得回头把初、二爻历练完,然后又是两个六年,第一爻也还没讲,第二爻是“比之自内,贞吉”。于是前半辈子都在“比之匪人”的属性笼罩下,不论你走到哪一个爻,都会受到他的深刻影响。以我来讲,“先天本命卦”就是比卦,花多少年走完了呢?等走到第二爻,到了三十九岁,比卦服役期满,于是进入“后天本命卦”,开始下半辈子的历练。

后天也有一个入口,从哪个卦、哪个爻进去,那就叫“后天元堂”,那是影响后半辈子最重要的爻辞。在转换的时候,先天的“比之匪人”对上半辈子的影响会更多一点,对下半辈子的影响,因为有“后天元堂”的作用,就会比较浅一些。而后天那个爻就会影响后半辈子每一年的运势。“先天元堂”从前六岁或前九岁开始,那个影响是很深远的,像很多人童年时期的成长经验,几乎就注定了后面的格局,就像宇宙开天辟地的前三分钟,决定往后一百多亿年的格局。

“后天元堂”是由先天转后天变过来的,结合爻变与上下卦相交对调的观念,有公式可以套,不必查表。以我的“先天元堂”为例,是比卦第三爻动,第三爻爻变是蹇卦,但蹇卦并不是你的“后天本命卦”,还要上下对调相交,转过来。水山蹇上下卦对调为山水蒙卦,所以我的后天本命卦是蒙卦,哪个爻呢?比卦第三爻到了“后天”就是蒙卦上爻,这个爻就是影响后半辈子的“后天元堂”入口,这个爻的爻辞是:“击蒙。利御寇,不利为寇。”这就是我后半辈子最重要的一个爻。看出来没有?我的先天是比卦“比之匪人”,后天是“击蒙。利御寇,不利为寇”。比卦卦辞讲“原筮”,蒙卦卦辞讲“初筮”,六十四卦只有这两个卦的卦辞出现“筮”,蒙卦不就是启蒙、教学相长吗?看来我这辈子跟《易经》有不可解的缘分,从“原筮”开始“比之匪人”,跟一些说不清楚的“匪人”打交道;进入后天就从“击蒙”开始,教学风格严厉,若能体罚,一定打得大家哇哇叫。现在流年不同了,进入“包蒙”的阶段,所以你们特别吃香,但有时候恨铁不成钢,偶尔也会有点“击蒙”的味道。“击蒙”是严厉管教,是“不利为寇,利御寇”,我的后半生大概都会受“击蒙”的影响,至少九年,从三十九到四十八岁,那时候的学生都恨我,因为被“击蒙”,当头棒喝,不好受的!跟各位讲,我就是四十岁开始在台湾讲《易经》,刚好是从比卦跨进后半生“击蒙”的蒙卦,一年都不差。四十八岁以后,花九年走完上爻,回头再从初爻开始走,这下轮到我也“蒙”了,得“利用刑人”发蒙,找个老师来救我,带我解脱;从一个自以为是的老师变成学生,而且得重修六年。所以从四十九岁到五十四岁这段期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并没耽误,继续教书,但自己也“蒙”了,然后又得到重新的启发。还好这个时间已经混过去了。五十五岁之后进入“包蒙”元年,目前正是“包蒙”中期,至少要混满九年,所以这九年我是有教无类,特别温和慈祥,但有时候还藏着一点“击蒙”的意思。“包蒙”之后我就不敢想了,“见金夫,不有躬”,“困蒙”,还有十二年在那边等着,不知道是什么考验?再混过去,最后是返璞归真、返老还童。好,这是借着奚落我自己,帮助各位了解一下本命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