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2辑)
11254000000020

第20章 小畜,寡也;履,不处也

“小畜,寡也;履,不处也”,这是《杂卦传》对这两个卦的精简评价。“寡”字很值得研究。为什么小畜卦会在“密云不雨”的夹缝中?因为它是小国寡民,资源有限,不是那种幅员辽阔、资源充沛的大国,所以有现实条件的限制。“寡”就要有“寡”的立足之道。如果你真的是“寡”,现实的资源不能自给自足,绝对不能锁国,必须“匪寇婚媾”,跟外界主动接触,以世界的市场为市场、世界的资源为资源,如此你的“寡”就不寡了。可见,小国寡民、资源不足,只要运用智慧,“众”可以为“寡”所用。说到底,还是坤卦的智慧——以柔克刚、以弱击强、以小博大。

那么,“小畜,寡也”,在小畜卦中,唯一的阴爻“六四”就是“寡”。其余环伺在阴爻周围的都是实力强大、资源充足的阳爻。可是“六四”为什么可以站在这么高的位置上,成为战略要地?因为阳爻需要阴爻互补,唯一的阴爻就成为一家有女百家求的宝贝,“寡”反而占便宜。“六四”既然是唯一的阴爻,万绿丛中一点红,就可以运用这个优势跟阳爻们互动,“承乘应与”各方面都处理好,那不就是个宝吗?虽然是“寡”,反而取得相对的优势,大家都争相跟你来往,所以一个小国夹处在众强之间依然可以生存。换言之,你虽然是“寡”,本身资源不够,但是善于运用“众”的矛盾,善用“众”的资源,你可能会争取到最高的发展条件。因为寡,所以要懂得装可爱、发挥特色。小公司跟大公司竞争,小国跟大国合作,小的一方一定要有特色,才有独立的价值。如果小的跟大的完全一样,要小的干什么?一阴五阳的奥妙就在这里。你看“六四”跟“九五”的关系,“九五”是小畜卦的君位强权,拥有庞大的资源,可是“六四”靠着阴承阳、柔承刚的关系,跟它和平相处,五爻的资源就可以为四爻所用,倒过来也是一样。为什么一定要抗争呢?然后“六四”还有一个优点,它跟小畜卦的初爻——广大的基层——“初九”相应与,所以它上承“九五”,下应“初九”,左右逢源,两个阳爻都兜得转。一个是小畜卦的基层,一个是最高层,它都可以处理得很好,都有利于“六四”的生存发展。可见,“寡”不足为患,天地间有那么多资源,不一定什么资源自己都得具备,只要那个资源可以借着好的关系供自己调度,哪会是“寡”呢?

从师卦、比卦到小畜卦、履卦,到泰卦、否卦,一直到同人卦、大有卦,总共八个卦,将来读完这八个卦之后,我们会发现里面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大原则,在《论语?季氏篇》第一章,孔子全部都讲出来了,而且用字、用词也在这八个卦里面出现过。这是历代经典中千锤百炼的一段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我们具体分析这一段。“有国有家者”,师、比二卦说的不就是国家吗?“不患寡而患不均”,“均”即平均、均衡,这个“均”不仅体现了同人、大有两卦的精神,后面的谦卦、豫卦也强调均衡发展的概念。国家有大小,资源有多寡,这很正常,所以不要担心“寡”,应该担心“不均”;所以要致力于促进国际势力的平衡发展。“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担心资源不足,就担心不安定。一个理想的国家,就是后面这九个字:“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做到了“均”就没有贫穷可言;和平相处、和谐互动,就没有“寡”的问题;能让社会安定,国家就不会灭亡。这段话把师卦、比卦到同人卦、大有卦,甚至一直到谦卦、豫卦十个卦的精神都串起来了;不论是经营企业、经营国家、立足世界,全部都照应到。所以不要怕“寡”,要发挥“寡”的优势,以寡击众,以小博大。

我们回到《杂卦传》。《杂卦传》说:“履,不处也。”“履”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进,不会停止不动。干一天就有一天的收获,修行一天就有一天的蕴养,这就叫“履”。正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如老子所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处”就是停着不动,像没有官位、不在岗位上继续累积履历的,那就叫“处士”。“处士”者,因为不在其职,所以发表言论就比较自由,像古代就有“处士横议”的说法。相反,还在岗位上,讲话就要注意立场、分寸,因为你是团队的一部分,不能因为言论而影响大局。

“履”就是还在岗位上累积工作经验,还在组织中履行职责,所以叫“不处也”。小畜卦最后一爻就有“处”字——“既雨既处”。因为前面“密云不雨”,五个爻绷得好紧,差一点擦枪走火、爆发流血冲突,到最后雨下下来了,和平解决,大家可以歇口气,有一个短暂的闲暇进行停顿休养。但这是小畜卦最后一爻,周旋得不错,所以有一段休息时间;可是没多久,下面马上进入履卦,又得开始做事了,而且从初爻到上爻一直往前走、一直在实践。这就是人生的节奏。所以从小畜卦最后一爻再到履卦,人生的路还长呢!“不处也”,继续奋斗。

以上就是《杂卦传》分别对小畜卦和履卦的精简概括。此外,小畜卦与履卦都是竭力希望和平的,因为下面要准备开“泰”了。《易经》从师、比、小畜、履到泰,甚至到最后的同人、大有、谦,始终不放弃和平的呼吁。所以它是一以贯之的,从乾卦的天理“万国咸宁”,到坤卦“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冲突,最后还是要“和”,和平依然是最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