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
11254100000008

第8章 或与或求

《杂卦传》说:“临观之义,或与或求。”这说明在人生如戏的过程里,我们不仅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你在台上演戏,那叫临;你在台下做观众,那是观。“大佬”是观,“老大”就得临。“大佬”有时候“观”不下去了,就会想起他以前“临”的经验,他可能就会提出很多批评。所以人不会纯粹是观众,也是演员;即使在台下,也在扮演某一个角色。整个生存情境就是如此。

临卦跟观卦有个特色,即天地人三才之位都是同性的。临卦初爻和二爻、三爻和四爻、五爻和上爻可以把它看成一个三画卦的震卦,所以临卦就像一个放大的震卦,有大震之象。这跟《大象传》把上、下卦分开来看有所不同。这也是传统易学就有的部分。换句话说,临卦跟震卦有共通之处,震卦充满积极的活力,“帝出乎震”,生命有主宰;“万物出乎震”,众生皆有主宰,从蛊卦的威权垄断,进入临卦的全民参政、主权在民,所以初爻、二爻是临卦的管理核心,叫“咸临”,全部参与管理。以此类推,观卦六爻浓缩成三画卦就是艮卦,观卦就有大艮之象,艮卦的止欲修行,直接就是观卦的内涵——止观法门。要是没有禅定、打坐、静思的功夫,怎么可能冷静观察呢?所以“止”是“观”的前提,艮卦的止欲修行到位,对事物的观察能够尽量避开情欲、私心、业障的干扰,才能看得清楚、看得透彻。观卦有大艮之象,临卦有大震之象,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这两个卦到底在讲什么,一个是震动,一个是静止,人生的行止动静全在其中。

临卦要有面对事情而能积极参与、处理的能量;观卦就要冷静地袖手旁观,而且要止得住,才能深入、完整地观察。所以艮卦或观卦代表人生修行的极致,就叫“孤峰绝顶”,在孤峰顶上看人生、看世界。震卦就是置身在红尘浪里。然而不论红尘浪里或孤峰顶上,其实是一体的两面,上山之后还要下到人间来吃苦受挫、累积经验,再上山闭关清修时,就有了最好的题材。人生的动静、行止,社会的政教,宇宙的天与人,全都在其中,这就是大震、大艮之象的真义。

想要入门先得艮止,把一身业障留在门外再进去,“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就是这个意思。人生无非施与受,基督教讲“施比受有福”,佛教特别重视布施,法施、财施、无畏施都是布施,受就是接受。一边是给,一边是接受,给的一方往往也同时接受了某些东西,这一定是双向的。其实不管是政还是教,都有施和受的双向关系。政府要为人民服务、造福民众,所以要推动很多政治措施;然而,政府要运作,就必须征税,国民有纳税的义务。宗教也是一样,我们从宗教得到法喜的安定力量,可是三不五时得捐一点钱;它给我们法布施,我们给他们财布施,这就是施与受,一个叫“与”,一个叫“求”。临、观两卦都有与、求的两面。

所以在《杂卦传》中,临观两卦的卦序就是第五、第六:“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然后才是“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