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4辑)
11254200000015

第15章 天人相应的自然法则

下经的人间世一开始就很热闹,离合悲欢、爱恨情愁的推演发展,非常复杂,几乎主导了大多数人的一生。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下经的发展结构?首先当然是对人性、人情的描绘。对于人性人情,下经自咸卦伊始,描绘非常深刻、细腻。这种活的智慧,用在我们的人生行事上,能够趋吉避凶,尽量少犯错误。人情的法则、人性的弱点,主导绝大部分人的行事、思维,下经三十四个卦中,前十个卦统统在人情的漩涡中轮回,很少有人能从这里跳脱。从咸、恒二卦开始,经遁卦、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睽卦、蹇卦,最后是解卦;第十个卦是解,也就告诉我们,在人情的轮回到第十个卦时,才得以解脱,了解人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的历练,可谓是分分合合,像家人、睽和蹇、解就是如此。家人、睽二卦是由亲如一家人到反目成仇,然后是带来人生步步艰难的蹇卦,最后恍然大悟,要寻求和解。这就是情执过深、情障太重,对人的伤害,其消耗是非常大的。前面的卦咸、恒二卦也是如此,经历感情的海誓山盟的热烈和举案齐眉的平淡之后,接着就是遁卦的遁退,然后又是一代接一代的大壮卦,再后来就是晋卦与明夷卦的日出日落。直到解卦时才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告一段落了,不能如此放纵情欲,一定要有所节制。前面九个卦在茫茫人海中看看别人、体会自己,然后与别人擦出火花等互动、恩怨,致使我们步步难行,解卦作为总结,就是要解决前面的蹇卦中种种的难题。蹇卦和解卦就是《易经》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即问和答。

蹇卦这样困难的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当然是从咸、恒一直下去,关系有亲疏远近,有离合悲欢,随着时间的变化,很多人情会褪色、会变质而来的。这种难题要怎么解呢?不管它多难,一定有解决之道,解卦就完全是针对蹇卦的难题。人生这种人情造成的复杂难解的问题,解法就要非常高明,解卦就是作为答案。到了解卦之后,人们才大彻大悟,理性开始抬头,不再完全沉溺在感性的漩涡中。

理性一抬头就有冷静的计算。人生的每一个步骤不会只考虑当下,会考虑到中长期,这时损、益二卦出现。蹇、解之后的损、益二卦是很明显的理性抬头,有了损益之后,我们人生的决策,就会根据前十个卦感性的轮回体验,做精明的计算或者说冷静的智慧考量,所以后面是夬卦。

解决问题的“解”是解卦,解决问题的“决”是夬卦,解卦跟夬卦之间就是损、益二卦的冷静计算,用感性的体验加上静理性的大势的观察、推演,先损后益或先益后损,在此间求损益平衡,然后就做决策,这就是夬卦。在《系辞下传》第二章讲文明的发展的十三个卦,最后一卦就是“夬”;也就是说,人生一定要在很多的无奈中,面对自然的演变、人世的分合,杀出一条血路,要寻求突破。突破就是《杂卦传》最后一卦夬卦所说的“君子道长,小人道忧”。

整个下经大的结构,尤其前面所谓人情的十卦,其实是呼应上经的。下经到损、益二卦理性开始抬头,要去制衡感性,上经也是到第十一、十二卦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泰、否二卦就是天旋地转。上经由乾、坤开始,经历屯、蒙、需、讼、师、比的坎险不断,又到小畜、履二卦的“密云不雨”、“履险如夷”,演变到最后来一个天翻地覆的泰、否,泰、否之后才进入同人、大有,然后是谦卦,让我们在天地人鬼神的情境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

上经前面十几个卦的上卦或下卦,是先有坎卦,再有离卦,也就是先有“云行雨施”,才有“大明终始”,这里面就有无限的道理在其中,值得我们去体会。由此看来,上经跟下经其实还是天人相应的,人道的演变其实也是天道演变的比较特殊的范例,所以上经跟下经处处呼应。从下经这种人的小宇宙的高智慧的生命发展中,人的一些行为模式完全可以看出自然的法则,而这个自然法则在上经大概都有模式可循,像大过卦在下经呼应的就是小过卦,上经倒数第三卦是大过卦,下经倒数第三卦是小过卦,小过卦后面是最后的既济、未济卦,既济、未济二卦又跟上经的坎、离完全呼应。然后小过卦前面的中孚卦就呼应上经的颐卦。这些对应还不只是意义上的对应,从理气象数来看,完全是一个整体,你用符号去推,用卦去衍也是如此。所以它是非常严密的。

从结构面来看,像咸卦那么热闹,却不跟我们谈太多的形而上的感情,而是与最实际的肉身相关。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的感应,这是人最清楚也最亲切的,至少会陪你走这一辈子。没有哪一个卦像咸卦这样爱惜自己的身体,如此重视自己的身体每一个最细腻的感应。由脚的大拇趾那一特殊的感应,揭开咸卦的序幕,“观其所感”,然后“天地万物之情可见”。咸、恒二卦呼应乾、坤,几乎不言而喻。乾、坤是个大宇宙,而咸、恒是个小宇宙,涉及夫妇、父子、上下等家庭伦理、社会礼仪,这些都是人类社会的组成,它就是一个小天地。这个小天地就从少男少女恋爱开始,然后结成夫妇要长久过日子。我们常说“曾经拥有,天长地久”,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咸、恒二卦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也正好呼应上经的乾、坤之天地。

由情侣到夫妇,由恋爱到婚姻,人人都希望长长久久,但是《易经》很快就告诉我们底牌,恒卦后面是遁卦,不可能长久。人都想追求永恒,追求长久,却统统不能久。为什么?因为所有感情的卦没有“元”,“元者,善之长也”,有“元”才能创造生生不息的能量。乾、坤都有“元”,咸、恒只有“亨利贞”,都缺“元”,没有“元”怎么会长久呢?“贞”下不能启“元”,然后还会受人情、欲望的羁绊,不可能长久。像有钱有势者,死后带不走,甚至有时候亡国败家,所以就有局限性。在人的必然的局限性中,追求无限和永恒就成了不可能。这些感情的卦中,有的卦卦辞讲得四平八稳,到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真是白辛苦。下经一开始就是卦吉、爻凶,然后全部又跟心有关,无心之感、有心之恒都是麻烦一大堆。人有心、有情、有气,就有追求、得失、痛苦。

人与自然到底差在哪里?就差在“元”。毛泽东说“天若有情天亦老”,还好天地没有情,天地如果有情也会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而天地永远是那样,永远不衰老,永远运转,因为它没有情。可见,情左右了人的一生,所以很多宗教学派都叫我们从执著中跳脱,也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