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11254400000007

第7章 丰卦《彖传》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丰,大也”,《彖传》也是用“大”来解释丰。“明以动,故丰”,“明以动”三个字,说明内卦离一定要有智慧光明,并依据这个明去动,不要妄动。倘若外卦震的动都是依据文明的法则、智慧的判断,这样当然会成功。几次成功之后,累积相当的资源,自然就丰了,势也起来了。可见,盲目的动不会丰,动要有明作灯塔和指导法则,所以,一个大国的硬实力(震卦)一定要服膺于软实力(离卦)的指导。只有光明而没有动,当然也不行,就像只有脑袋而没有肌肉骨骼就无法行动。明以动,故丰,“说以动,归妹”,“巽以动,恒”,这三个卦,内卦从少女到中女、到长女,外卦都是震,成就不一样。下卦的动力来源如果是感情冲动的少女,结果就是归妹卦;“说以动,所归妹也”。如果少女变成中女,那就成熟了,下卦离的动就成为丰卦。但“丰”通常很短暂,恒卦则是“巽以动”,是深入而低调的动;“丰”很难长久,但“永丰”,就是“恒丰”。自古以来,丰卦盛极一时的强权霸业不知有多少,纳粹德国也是丰,最后一样难逃覆亡的结局;中国历史上帝王霸业的丰也不少,但就如老子所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一阵狂风暴雨之后,俱往矣,只有恒卦能日积月累、永远存在;能够长久留存的,还是那几本经典。

“明以动,故丰”,人生想要成就丰功伟业,就要永远记住“明以动”,内明外动;不可以采取愚民政策,因为老百姓也要有智慧才能,才能藏富于民、藏智于民,这是历代先贤再三强调的。所以内卦是明,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交织的网络,才可以支撑上层的震卦,而形成丰的大格局。如果老百姓普遍愚昧,那么永远不会丰,即使是丰,也都是假象。明、动相资,交相为用;明需要动、动需要明,行动需要智慧的指引,高明的想法需要有落实的做法,这就是丰的秘诀。像张良“明”,刘邦就懂得“动”,明与动配合无间,如鱼得水,成就了汉朝的丰功伟业。有些人是明,却没有动的资源和实力;有的人一天到晚乱闯,却没学问智慧,这都不能成丰。

“王假之,尚大也”,心向往之曰“尚”,人往往好大喜功,永远不满足,只想着还有比自己更大、更好的,人比人气死人,他就想再成长,追求更多的钱、更丰厚的资源与势力,这就是“尚大也”。这种成长动力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导致败亡。所以领导人很重要,一定要能“假之”,具备“格”的能力,才可以继续追求成长。如果没有适当的接班人,权力交接出去就可能出问题。古往今来,许多枭雄英明一世,“尚大也”,孰料接班人却糟糕透顶。所以,要追求成长,又要求均衡并不容易。

“尚”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很重要的成长动力。要是不想“大”,就不可能丰。人心中有所向往,再怎么样的坎也不怕,所以坎卦说“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尚书》主张天下为公的政治制度,是跟“至禹而德衰”之后的家天下比较,我们到底要“尚”父子相传的专制那一套,还是要“尚”尧舜禅让那一套?这就关乎人心的向往了。人有心仪、向往的物件,有高尚的情操,就活得有劲、就会努力;如果没有“尚”,就会浑浑噩噩一生。一个人遭遇危厄的时候,因为有所尚,就不会失去节制,因为他不会自怨自艾,会奋斗脱险。《系辞传》也标榜“尚”:“《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然后下面还有:“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最后一个字就是向往的向。心向往之就叫“尚”,还没做到,但是想到了。这一段是讲占卦,我们有任何想法,有所行动,就去问卦;心中想什么,易占的结果就会出现一个象,这就是“其受命也如向”。不管未来的发展如何,“无有远近幽深”,完全可以预先知道,所以这是天下最精密的学问,不然怎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系辞传》这段文字,有的版本把向往的“向”写成“响”,把“其受命也如向”解释成占卦时答案紧扣问题,如响斯应,也有意思。我认为应该是向往的向,指心力的运作,心之所感,卦象就出现了,可以超越任何时空阻碍,给出圆满的答案。

好,我们接着看《彖传》的下文:“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这是天下为公的意思,领导人绝对要弃私从公,如果天天担心自己的得失利害,那就不对了。所以“勿忧”之后省略的受词应为“己私”就很清楚了。“勿忧,宜日中”绝对要经得起检验,而且“宜照天下”,不是照你家,而是“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是日正当中的“黄离元吉”。

“日中则昃”是离卦第三爻的概念。换句话说,日中到了高点,之后就得往下,这是不变的道理,所以要小心“满招损”。“月盈则食”,亢龙就是“盈不可久”,所以月亮满了,接下来就是缺,好像被阴影吃掉一大块,光芒越来越暗淡。“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是抛出问题,让我们自己去想,刺激我们去想历史、想自己、想周遭的事,然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确实讲得对,这就是自然法则,天地人鬼神都在其中。能够兼顾天地人鬼神的均衡,所以谦卦卦爻全吉,是最好的一个卦,“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谦受益是一定的。丰就招损,因为它很可能不只是与人为敌,而是以天地人鬼神为敌,即使做到匪寇婚媾、天下无敌,还可能会输,因为破坏自然环境,导致自然界反扑;或者做了亏心事,造业太多,天地不容,鬼神都会盯住你!所以丰卦的丰功伟业只是人间的成就,很可能是与天地人鬼神为敌,最后不“旅”,不“涣”才怪!谦卦就是以天地人鬼神为友,故“君子有终”。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周全,不能只考虑人,还要考虑天地人之间的平衡,以及鬼神、历史的问题。不论有形、无形,都要做整体考虑,求其均衡。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消”跟“息”、“盈”跟“虚”都是相反的;天地是“与时消息”,日月有消长盈虚,天地人鬼神都得服膺自然法则,不会有例外,所以人千万不要迷信一时的丰、强、大,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彖传》不讲教条,而是用提问的方式,让你自己去思考、印证,所以特别启发人。

关于天地人鬼神的两个卦,一个是第十五卦谦卦,其九宫数都是平衡的。一个是第五十五卦丰卦。五十五是天地之数,占卦的时候用来确定爻变的主变量与次变量,所以要考虑天地人鬼神的整体影响,作为判断各种变化结果的依据。《易经》要修大人之学,《大学》也就是兼顾天地人鬼神的大人之学。乾卦《文言传》清楚告诉我们什么是大人,这是《易经》的最高标准,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社会国家,需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奉天时”,这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完全是同一个调。益卦集体决策的模式,也是全面考虑,不能只有君王本身的看法,要听高官干部的参谋,要参访民意,还要参考“十朋之龟,弗克违”所显示的天意,这才能得到最好的决策。《易经》之所以屹立不摇,就是考虑周全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