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平心平天下
11255600000019

第19章 以文化成,文明以止

——四知书屋“中华文化复兴之路”系列研讨会启动

2017新年伊始,四观书院廖彬宇院长以《周易?系辞》中“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精神意蕴为基,偕同仁发起大型公益文化交流平台——“四知书屋?四知读书”,旨在凝聚更多有识有志之士,学习践行中华优秀文化。四知书屋甫一创办,即于近期成功举办“中华文化复兴之路”系列研讨会第一、二期,受到了书院导师和学员的热烈响应,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论坛第一期上,著名国民素质专家解思忠教授、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李永忠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王能宪教授、中央党校王杰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柯春晖书记、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主任张践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毛佩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黄朴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海彬院长等书院导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刘鹏书记、马汉跃主任出席论坛。

不久后举办的论坛第二期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先生、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先生、民革中央宣传部长吴先宁先生、清华大学法学院崔建远教授、中国科协王国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宪实教授、中国红色保健研究院院长闫民川先生、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李晓教授、中国文化书院秘书长苑天舒先生、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邓相军主任、独立学者蔡亮华教授、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王伟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义桅教授等书院导师莅临并先后发言。

两期研讨会的举办受到与会导师和学员的一致好评。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书院导师均为各领域的知名学者和资深专家,大家围绕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历史启示、适合路径、存在问题、对策措施、目标蓝图、顶层设计、全球视野等宏观、微观各层面话题直抒己见、畅所欲言,讨论中不时迸发出思想火花,真知灼见迭出不穷,现场经常响起掌声。导师们表示,这样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聚在一起酣畅交流,真是过瘾,各位老师都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成就,但又都十分谦和虚心,能够在学问上相互欣赏,人格上相互尊重,精神上放松愉悦,探讨有针对性,批判有独到性,建议有实操性,即使观点有分歧也态度友好,氛围融洽,最后还能形成有思想含金量的成果,这才是真正高质量的研讨会。

两期研讨会均由四观书院副院长王一先生主持,由院长廖彬宇先生进行学术总结。

廖彬宇先生在总结中提出:“中华文化复兴之路这个主题,其实包含和体现着‘四个自信’的内容。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自信’之外创造性地拓展、补充了‘文化自信’,有极为深远重大的意义。我认为,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重要源泉和根本因子。因为文化自信而产生理论自信,因为理论自信而有制度自信,以文化自信为引导,以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保障,那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条路径就必然是一条光明之路、通达之路。这就是‘道路自信’。而中华文化的复兴之路,就是重建中华文化主体性、重续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这段讲话的深意。中国有句古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文化复兴伟业离不开每一位中国人的努力,‘位卑未敢忘忧国’,各位有识有志之士不论身处什么岗位,都应为此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叫当仁不让。”

彬宇先生还说到,“四个自信”的提出,其实与《易经》中的一句话相呼应,抑或是对《易经》中这句话另一角度的深妙解读。

《易经?系辞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他解释说,要厘清这句话,必须要懂得两个词语,即“文化”与“文明”。

文化与文明两个词语,均出自于《易经》,“文化”的出句是“以文化成”,原句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明”的出句原文为:“见龙在田,文明以止。”

“文化”与“文明”两者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更多的是“无形态化”,即老子概括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方无隅”,文化以无形无象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

文化是文明的前提和基础,文明是文化的表达和载体。“见龙在田”的意思,就包含了“表现”与“呈现”出的一种形态、形状和形象。文明就是文化的形状、形态和形象,两者之间有一种如《道德经》中所言“有无相生”的关系。

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显而易见区别的各种文明,具体到现代,就是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东方文明、古印度文明四大文明,以及由多个文明交会融合形成的俄罗斯文明、土耳其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在某个文明要素上体现出独特性质的亚文明。

无论家族观念、宗教观念和信仰也好,工具、语言、文字也罢,还是法律、经济、物质科技,等等,无不是有形有象的具体表现。

所以“形而上者之谓道”,其精神意蕴就与“文化自信”相通相应。

“化而裁之谓之变”,讲的是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地域进行随机应变、适时调整的道理,这与“理论自信”的意蕴相通。

“推而行之谓之通”,意思是根据前面这样的文化和理论的自信,必然建立出一种畅通无碍、和谐有序、行之有效的运行制度,也就与“制度自信”的意蕴相通。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因为文化、理论、制度的全面自信,最终推导出一条光明大道。这条光明大道,就是举措天下,文明以止,是必然光明的道路,必然自信的道路,那么这就与“道路自信”的意蕴相通。

这就是“中华文化复兴之路”这一主题与“四个自信”在精神意蕴上的呼应与感通。

廖彬宇先生还表示,四知书屋将持续举办“中华文化复兴之路”系列研讨会,采用宏观开放主题与微观专业主题相结合、读书会策划组织与导师个人策划召集相结合、专家封闭探讨与公众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形式和机制,为中华文化复兴这一主题的深入研讨和社会搭建坚实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另悉,四知书屋正在整理讨论内容并将陆续在四观书院公众号和院刊《经世致用》杂志上刊发诸位导师的精彩发言,计划待研讨会内容积累成熟时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