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平心平天下
11255600000004

第4章 中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节在南宁听廖彬宇讲国学

2014年5月8日,《广西日报》《法制快报》《南国早报》等媒体发表题目为《中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节在南宁听廖彬宇讲国学》的整版专题报道。兹全文转载。

2014年的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发表讲话。当编者看到这则新闻时,异常感动。因为这其中大有深意。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第一,为什么选择去北大?第二,为什么选择在五四当天?这是问题的关键!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的思潮就是在北大兴起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胡适先生的带领下开始白话文运动。五四学生运动,所掀起的思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文化开始逐渐走向边缘。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的一个重要核心是:“中国的青年学生应自觉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我们相信,这应该是新时代的五四精神!

2013年年底,上千名清华大学EMBA班同学自五湖四海,齐聚南宁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年会。青年学者廖彬宇为该年会作了一场题为《国学旨归——天人视野下的终极关怀》的主题演讲,引起广西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2014年5月4日,“中华传统文化高层论坛”在南宁召开。主办方又专门邀请廖彬宇为此次论坛活动的主讲嘉宾。

听众大多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当然更多的是广西本地的各界精英人士。

廖彬宇在讲座中提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中国文化是培养人的文化

彬宇先生谈到,中国文化是培养人的文化,中国文化历来都重视内圣的修养。内圣其实就是关于心性的教育、关于美德的教育。有了内圣修养的高度之后,就能达到与社会的高度和谐。说到小处,是成就个人这一个体;说到大处,就是对集体与国家的贡献。个人、集体、国家这三者,都能因为内圣修养而达到高度和谐。内圣是升华境界、促进修为、开阔心胸、启迪智慧。中国文化是知行合一的文化。所谓知,就是升华境界;所谓行,就是践行理论。知行合一,就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完善理论。换言之,就是用智慧来指导修为,又用修为来圆满智慧,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追求。实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把人培养为有道德情操、有远大理想、有责任与担当的人。

没有道德情操与远大理想,没有责任与担当,这样的人在古代叫作“小人”。所谓小人,就是格局狭小的人。而中国文化,就是要把“小人”培养成“大人”的文化。

他进一步解释“大”字:“从‘大’字的外形上看,是一个人,加一横。人是顶天立地的形象,中间一横,就是担子。敢于把担子挑在肩上,有担当的人,才能为‘大’!”

他引用《易经》的文字说,“大人”源于《易大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与天地合其德”,是说人的道德情操与人格素养要像天一样高远,超迈绝伦,不随波逐流;像大地一样沉稳厚实,能够有承载之力与包容之心。

“与日月合其明”,是说人的内心修养,光明磊落,要有太阳般的热情,充满朝气;又要有月亮般的温情,让人感到亲切。做到这一点,在人的气象上,就是孔子讲的“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俨然”就是日的形象,“温”就是月的状态。

“与四时合其序”,就是说人的修为,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根据自然规律来调节人体节律,是修养身心的重要条件。

《易经》里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的记载,说明了人文是本于天文而来,人道循于天道。说明道与人,是不二的。

孔子晚而喜《易》,并通过《易经》的天道,感悟、挖掘出了《易经》的人文精神,由此开创了以人(仁)为本的孔氏儒学。

《论语》中记载孔子的话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中庸》又记载孔子的话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而荀子在《儒效》中则继承并发挥了这个思想:“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

可见,道是与人自身密切相关的。宋儒邵雍在他的诗里也这样说:“神仙亦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

所以儒家文化,严格意义来说,是培养人的文化。我们来看“儒”字,一个树立起来的“人”,一个“需”。

有三重含义,第一重,是“文化儒”——需要你做人。儒家的文化,是“需要你做人”。今天的教科书对人的定义,是“懂得制造并使用工具的称之为人”。我在初中时就向老师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完全不能作为“人”的定义。

因为这个定义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猜想得出的,猜想人在一个漫长的时间里,从古猿人通过不断制造和使用工具得以逐渐进化成为人。

然而,达尔文自己也不承认人类的诞生符合“进化论”。在《物种起源》发表之际,达尔文曾说:“只有人类的进化,怎么都不可能用我的进化论来说明。”

况且这个定义还有歧义,什么歧义呢?我当时向老师提出来,按这个定义,刚出生的婴儿,他就不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那么婴儿是人吗?老师就说,婴儿长大了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就是人了。我又问:“如果他长大了是白痴、智障或者精神病患者呢?不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那就不是人了吗?”

我当时就有个担忧,因为我隐隐感到,当我们对人的定义出了问题,那么就会有一些相应的社会现象会发生。这种相应现象,就是《易经》提出来的“相应”原则,荣格称之为“同时性原理”(当然《易经》所包含的这种相应原则,其内涵远远超过荣格根据《易经》的思想而感悟到的“同时性原理”。关于“相应”原则的详细论述,请参考廖彬宇著《国学旨归?干支哲学》)。《易经》里的原文叫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等现象均是源于这个“相应”原理。

后来我果然看到了很多社会现象,关于婴儿的,就是前所未有的大量的堕胎和弃婴事件在今天不断地上演;然后又看到关于西方的化妆品公司,到非洲大量购买活婴死婴来做化妆品原料的报道,胎儿、婴儿遭到了非人的待遇。精神病人呢?同样如此!我们今天骂一个正常人,就骂他“精神病”,这是不是把他们不当人看,是不是认为他们就低人一等呢?甚至这种嘲弄“精神病”患者的现象,被公然搬上荧屏,变成小品、电影,许多人还为之叫好。可悲、可叹!

我当时向老师提出来,当有一天,科技极度发展的时候,高等工具也可以懂得制造并使用工具了(这种现象,其实已经出现端倪了),那么,按照这个对人的定义,是不是高等工具也是人呢?

我当时还有一个担忧,就是对人的定义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在培养人的教育和方法上也必然会出问题。

因为按这个定义,高等工具也可以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那么高等工具也是人,机器人也是人。那我们的教育可能就是培养“工具”。换言之,是培养“高等工具”。

任何一个脱离了“人格”而谈人的定义,都一定是错误的。所以儒家的文化产生了、兴盛了,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人类之需。就好比人的粮食,需要它,它就产生了。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对人的定义都远比教科书上对“人”的定义要正确和准确: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这段描述人所以为人的文字,精彩、完整无歧义,无懈可击。

所以儒的第一重含义,儒家文化是应人类之需的文化,这是“文化儒”;第二重含义,需要你做人!你看看我们今天很多人,不是因为你活了八十岁九十岁你就是人了,孔子还骂他儿童时代的玩伴呢,孔子在晚年回到故乡,看到他当年的玩伴还在“啃老”,孔子就感叹说:“老而不死,是为贼。”今天我们骂人老不死是什么概念?就是骂他老了,对家庭还没有好的作用,更别说社会了,所以骂他不是人。需要你做人,这就是儒家“君子”的概念。“君子”,就是一个合格的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

第三重含义,做社会需要的人。这是什么人?就是大人、圣人、贤人。社会都需要你,说明你对社会的意义极为重大。这就是大人。

所以“儒”字含三义:

文化儒——儒学是社会需要的文化。

君子儒——儒学是培养人格的文化。

大人儒——儒学是成就圣贤的文化。

把“君子”作为一个坐标,往下,就是小人;往上,就是圣人、大人。而君子本身则是美人。

二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彬宇先生把中国文化比喻成一株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的参天大树。种子是《易经》,他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如果说唯一能代表西方文化的经典,是《圣经》。那么唯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经典就是《易经》。《圣经》是信仰之学,《易经》则是智慧之学。从《易经》开始,生根发芽,树干就是儒、释、道。儒、释、道三家,从三个方面来成就一个人,儒家让人有责任有担当,让我们提得起;道家让人超脱超然,让我们放得下;佛家让人破除执着,不被假象所迷惑,让我们看得开。树皮就是中医,保护这株树木不受伤害,生命得以延续,犹如中医几千年来救死扶伤的精神;树枝是诸子百家思想;花朵果叶,就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易经》是揭示天道的,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们去研究天道变化的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调节与指导自身的状态与生活,所以从“天文”进而发生了人文的关怀。于是人就要遵循天道,甚至要向天学习。人能向天学习,就是把自我放大为天一般大的格局。这就是司马迁所谓的“究天人之际”,成天人之人。

向天学习,又叫作法象天地。《黄帝内经》里叫作“法于阴阳,合于术数”;老子叫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师法自然,就是向天地自然之道学习。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具备着“法”与“道”的追求:

譬如练字叫书法,舞剑叫剑法,弹琴有指法,用兵有兵法,这些是法天地自然之势;又如下棋有棋道,燃香有香道,喝茶有茶道,插花有花道,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一切的行为来悟道、修道、证道。

这就是孔子所讲过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就是立志要求道。道是中国文化中的永恒追求与最高准则。他让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要有最远大的抱负与追求。任何远大的抱负与追求,都不如求道。因为道是究竟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都是艺,“游于艺”,就是通对艺术的熏陶来达到对道的参悟。重点在一个“游”字上,说明它不是一种终极目标,只是一种求道的手段。

三 立志与发愿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奥妙,儒家叫作立志,佛家叫作发愿。让人立远大的志向,就不会被无聊的事情所牵绊,不会虚耗光阴,就能朝着这个远大的目标前进。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取法乎上,而得乎其中;取法乎中,而得乎其下”。这就是中国文化,要打开人的格局,让人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人”,成为大格局的人!

俗一点说,什么是大格局的人呢?就是心胸大的人,叫作大人;心胸小的人,叫作小人。

小人在古代并非骂人的话,只是相对中性意义的一种形容。每一个大人都是从小人成长起来的。当小人成长为大人以后,回头看从前就会生出怜悯之心。当看到别人还是跟自己从前很像的时候,就想去帮助他成长为和自己一样的人。这就是佛家讲的慈悲之心,儒家讲的仁者之心。这也正是传统文化中“己达而达人”的理念。

自己达到这样的境界与高度了,要让别人也达到这样的境界与高度。这个“达”字,不仅仅是世俗意义上物质层面的发达。

所以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视人文的教育。人文的教育,就离不开每一个人。最终落实在一个“我”字上。

四 自我、本我、超我

物质的发达,刺激着人的欲望的膨胀。人被欲望所牵引,从而迷失了自我。如何从迷失中找到自我,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文化,就是要让人突破自我,回归本我,成就超我。西方的弗洛伊德讲的自我,就是中国文化里的“我执”“自是”“自见”“自伐”等;而他所讲的超我,就是中国文化里的“忘我”“无我”。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做到忘我与无我。忘我就是投入,就是尽忠;饶恕就是宽容,去除了“自是”“自见”“自伐”乃至“我执”,就是无我。只有真正做到无我,才能真正做到宽容。

所以他认为“自我”是小我,“超我”是大我。小我是小格局,大我是大格局。成为一个大我,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实现的个人价值同时也越大。

拥有了大我的人,就没有了小我。儒家叫“民胞物与之量”,佛家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个人,只有拥有大我,才能成就大业。而一个人也只有时时刻刻告诫自己要成为一个大我的人,才会成就大我。

廖彬宇很信奉北宋大儒张载的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把这句话称为应该作为中国人的“四为精神”。这“四为”当中,没有一个是为自己。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为万世,其实都是为公。为公,就是成就大我的唯一方法和途径!

所以《大学》才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当你一心为公的时候,就离大道不远了!

五 听众反映

廖彬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让所有听众耳目一新,有振聋发聩之感。他不光从传统典籍中旁征博引,还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来揭示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内涵,讲的时候妙语连珠,台下掌声不断。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在场的听众,都一直在认真地做笔记。

廖彬宇的讲座,并没有准备课件,几个小时的演讲,信手拈来,任意挥洒,显示出他非同一般的博闻强识。记者问他,你为什么总是不断地引用经典?他回答说:“这个问题曾经也有人同样问过孟子。因为孟子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也总是引经据典。这并不是他在掉书袋子,也不是卖弄学识。古人有句话:‘君子取四重。重言,重行,重好,重貌。’什么意思呢?‘言重则有据,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君子不重则不威。’‘言重则有据’,是指说话要有依据,引经据典就是一种方法,说明并不是信口开河的。”

台下坐着《广西日报》副总编辑吴文贾先生。吴文贾先生激动地说:“我是廖彬宇老师《国学旨归》的读者,并深深为他的学识所折服。我是五零后,对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研究,所以并不盲从,他的书籍给我的启发太大了。”

广西电视台副台长凌红女士在讲座结束后,还上台发表了一段感言。她说:“廖老师的讲座真的太好了,让我很受益。希望将来他能多到广西讲学,让更多的人受益。”

赵桂莲女士是南宁一家形象美学设计公司的董事长,她在听课时做了整整四页密集的笔记。她告诉记者,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廖彬宇讲课。她说每一次听廖彬宇的讲座,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她说廖彬宇把有修为的人分成四个阶段。

孟子云:“充实之谓美,美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神,神而不可知之之谓圣。”廖彬宇说,有修为的人被分成“大美神圣”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美人,第二个阶段是大人,第三个阶段是神人,第四个阶段是圣人。

充实是指内心的充实,一个内心充实的人,就是知足的人。内心充实,就不会虚浮,也不会浮躁。充实与空虚相对,内心空虚的人,就拼命攫取名利来填充,结果烦恼重重,同时也极为浮躁。那么内心究竟怎样才能充实起来呢?他认为就是要“养浩然之气”,通过阅读经典、多做善事来充实内心。

美人的阶段产生了气质,大人的阶段产生了气场,神人的阶段产生了气势,圣人的阶段则形成了气象。这种气象,就是“大象无形”的表现。

赵女士说,她做了很多年的形象美学设计,原来“美人”在传统中是这样的定义。让她很受益。

中厚教育集团的董事长说:“‘中厚’一词,我们是在廖彬宇老师那里获得了很好的诠释——中厚,就是指大中至正,厚德载物!”

因为听众中的企业家很多,廖彬宇在讲座时提出,希望广大的企业家们,能够多做公益事业,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格局。他送了四句话给企业家们:

上承天意,下接地气。

左手治企,右手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