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毓老师说老子
11255700000009

第9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王弼注】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

【严复批】形气之合莫不毁者,天下有自生之物而长生者乎?此采精炼神之家所不待攻,而其说破也。凡读《易》《老》诸书,遇“天地”字面,只宜作物化观念,不可死向苍苍抟抟者作想,苟如是必不可通矣。如遇圣人,亦只宜作聪明睿智有道之人观,不必具汉、宋诸儒成见,若四霛(简体字为灵,此处为特殊用法,故不简化)为物,古有今无,或竟千世不一见也。

【宋龙渊注】此章经旨,本是引喻大道长久之义。盖以天地有时而混沌,此是天地之一静也。混沌之后,天地再判,仍旧高明,仍旧博厚,所以“能长且久”,不问可知。切思天为大父,地为大母。父之道,能生育万物;母之道,能长养万物。生育者施之而不匮,长养者化之而不劳。施而不匮者,天道之无私也;化而不劳者,地道之无私也。“以其无私”,所以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再看看自生之人又如何呢?严批举例子说:“此采精炼神之家所不待攻,而其说破也。”许多道家说采精炼神能长生不老,可是发明的没有长生不老,炼的也没有长生不老。像老师不信宗教,有缘故。祖父好炼丹,死时腹硬如石。父母好佛,也走了。所以我信“心”,但求无愧于心。宗教不要迷,一迷就坏,人尽人的责任就好。宗教流行有时代的背景、时代的原因。

“霛”字,写灵位必如严批之写法,不可写成“靈”字,写“靈”字,中间有五个人,不吉,所以避之。

王注言“自生则与物争”,与物争就不行了。简单地说,自生就是加人工叫他生,不自生就是顺自然之生。

此处当见宋注。宋注平实而能明道,不言刺激之话。尤其后面说学道之人应如何如何,那更是给清圣祖看的。是故逢此处只要看一半就够了。

学术就是这样,只要有所顾虑,就完了。因此学者千万不能好名,一好名就得违背自己的良知,不要名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想想看,宋龙渊的本子有御序,那得皇帝如何高兴才会赐啊!那想要得这个序,难免有阿谀顺时违背良心之言。

反之熊十力老夫子就有骨气,在那环境中,《原儒》书中还说,社会改革之时可用些非常手段,但长久下去也不会好。所以学人就是学人,不能好名,好名就完了。到任何时候,该说啥说啥,说完后,当道之人,他对我们怎样,那是他的事,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怎么说。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王弼注】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宋龙渊注】圣人之德性,本是一诚而已。诚则无私,所以无人无我,无先无后,惟知“后其身”“外其身”,一如天地之不自生光明正大,普泽无遗,所以能随方施德,成就家国天下人物万有之私。故曰“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二句。无私成私,圣人与天地有同揆,观天地则知圣人,观圣人则知天地,圣人天地一而已。

此处参见宋注,特别清楚。

王弼注:“无私者,无为于身也。”告诉我们什么叫无私,最恳切的说法就是:“无为于身。”看看我们自己,天天有为于身的多么多——自己不是圣人,点缀自己像圣人;自己不是英雄,点缀自己像英雄。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非”是语词、虚词,不能做“不是”解。

什么是《内经图》?

《内经图》以山水画的形式,依照人体经络绘制而成。一说源自《内经》,《内经》亦名《黄帝内经》,为我国最古之医书。一说源自《黄庭内景经》,实则亦不尽相同。

本图以人体经络穴位内景绘成,自头顶泥丸宫(又称上丹田),经中丹田、下丹田,至阴蹻,再并行经督脉上行,经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而达百会穴。

现流传在外有武当山版、五台山版、北京白云观版、清宫如意馆版等版本。其中以清宫如意馆版最为精确。

有人认为湖北武当山宫观布局及浙江武义郭洞村是按照《》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