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11256200000004

第4章 遁卦第三十三

(天山遁 乾上艮下)

“天山遁”,天与山不同类;“地山谦”,地与山同类。

遁卦卦体:乾为天,艮为山,天下有山,山渐高,天不可逾也,遁。

卦德:山虽高,其性止;天行健,上进,违避而去,遁,退也,退避也。当退则退,遁;不当退而退,逃。当遁则遁,成不世之业;当遁不遁,害民。

《序卦》:“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遁者,退也”,遁卦有避祸之义。

做事有当务之急,与今天无关的,于人有何意义?当务之为急,必要有识时之智。视智慧,得识时,我的言外之意何在?要避祸。

《杂卦》:“遁则退也。”

遁就退,“遁世而无闷”,识时,有兴就有衰,有进就有退,“知进退存亡而不知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不见是而不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易经·乾卦·文言》)

遁,亨,小利贞。

遁之时,小人浸长,君子当退避而亨,隐居以求其志,以退为进。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

当退而退,才能亨其道,遁能亨也。

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九五”“嘉遁”,当位而应,审时度势,与时偕行,其介如石,一点私心也无,刚直无私。

小利贞,浸而长也。

“浸”,渐,润,“浸而长”,阴慢慢地长,虽小而利于正。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当遁则遁,是养志,不一定是避祸。

遁之时义大矣哉!

有智慧,当遁则遁,顺时以动,动而得时,“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德高也要小心,也有盛德之累。

我真爱国,死也做中国鬼,大节不能亏,“可与适道,未可与权”。

人做善事才有精神,遇事必要冷静。我对慈济说:“看你们的人性之美,非看人情之美!”老太太极热诚,屋中的鞋绝非有价值的那双,可惜那双鞋已经丢掉了。证严仍在菩萨境界,尚未超凡。应知怎么看问题。没有超凡,就不能入圣。练达看事,听说话即可知其人。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yuàn)小人,不恶(wù)而严。

“天下有山”,王弼注:“阴长之象。”小人渐长。

遁,不是厌世,“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大过卦》),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远小人”,“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远,如解为躲远,则仍是对立,你一感冒,他又回来了。应是“仁者无敌”,因人皆有“见贤思齐”的心,“举皋陶”,用正直之人;“不仁者远矣”,使不仁之事皆远离不仁之人。真是仁者,则人人见贤思齐,都成为仁者,“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不恶而严”,不讨厌他人,而能严己身,严以律己。

你们如走在前头,教的人就有劲。《易》超时的东西。21世纪了,还这么呆,还不明白《易》在说些什么。

时之骤变,聪明人都难以应付。自己必要努力,谁也帮不上你的忙。我们不找人,人会找来,还天天喊,应不强求。

愚,下功夫,人一己百,人十己千,“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困而不学,斯为下矣”(《论语·季氏》)!这么愚,“难矣哉”(《论语·阳货》)!今后想好好活下去,都不容易。

必要如电波,稍有动静,就有反应。将来成为“拒绝往来户”,又有何办法?似有不祥之兆当头。人说话都已失去常规,开门见山就不好。

在学生时代就没有用脑的时间,那将来干什么?刚说完的话何以无反应?不能动脑也。暗示都不知所以然。另辟新境要自何处入手?不知审时度势,又如何避祸?“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太史公自序》),真想有所作为,得做,见之于行事,不必讲理论,理论也是空言。

得审时度势,势不足也不能左右时代。根未深就想叶茂,有些人的脑子太可怜!

自绝于日月,又何伤于日月?真懂,有智,应乘势,可以予取予夺,要什么给什么。成天资不足,应人一己百,必要下功夫。

读书不能解决问题,得吸收精华,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许多大儒净写书,而自己生活一点也没改变。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在改变器质。《学》《庸》稍加玩味,得利大。每句话,必要知其所以。

注解皆一家之言。读到境界了,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必要有根据。依经解经,是以夏学讲中国之学。

有人以孔、孟、荀、董为第一阶段,此看法太窄。儒“源于道”,自道出,愈衍愈致密,最后成儒唯我独尊的局面。孔子弘道,振起儒家,后人以之为“儒宗”,此为自然趋势。

宋明理学自“禅宗”脱胎。魏晋受道家影响,不能解决当时的问题,只领一时之风骚。

儒家之学,“文革”时受到重击,但仍回来,真理即理,正的即正,真的即真,虽有一时之偏差,最后仍必回去。要有建树不易,得超凡入圣。

有人写董子的书,却没有看过《春秋繁露》。自己必要真了悟,好好努力。我以前讲八子,现在同学的程度低。教书,学生愈是灵活,教的人才有劲。

立名不一,其心机一也,此即“大同”,不曰“常同”。所以用“夏学”,是在“融异”。

不成才者,“疾之已甚”(《论语·泰伯》)则成仇。

“克己复礼”(《论语·颜渊》),“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以礼约身,无可议之隙,而凛然不可犯也。孔子“望之俨然”(《论语·子张》),“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做了四年的圣人。

对任何人都要待之以礼,而守己之节。做事必做到节骨眼上,才能中节。时过境迁,都是废话。

许多人对事情都臆测,大事绝不可用臆测,有想法,应以事实印证。从观念就错,正使对方有一警醒。

得有“明哲保身”之智和“其介如石”(《易经·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之勇。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尾”,系后,遁而在后。“遁尾”,如同“后夫凶”,因遁得太慢,乃危厉。

“初六”居艮初位,处遁之始,遁尾不前。遁得晚,后且危,“后夫凶”(《易经·比卦》),退不及时,恋栈,危也。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往何灾也?”识时,太难!

不“后夫”,就不凶;不成“遁尾”,就不厉。

应审时度势,有人遁,有人乘机。

晦时,含章,不显章美,有美含之!有智,自求多福;无智,自求多灾。今天即自求多灾。

审时度势特别重要,一个时,但成就不同。天天留心,习以为常,看事马上知道趋势之所在。种菜的天天看,就自然知道,习惯了亦能成事,知水如何淌,而不会大惊小怪。

最普通的智慧,念兹在兹即不二法门,亦即精一。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曰“定于一”,《易》曰“贞夫一者也”“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明白,即可以应付。接受古圣先贤的智慧,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六二。执(固结)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脱)。

“黄牛之革”,革,兽皮去毛经过加工;黄,中色;牛,性顺。黄牛的革坚固,愈浸水愈坚固。昔日高级人家用牛皮,皮线用水泡,干了比什么都坚固。用药泡,可以不生虫子。

“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六二”与“九五”皆中正相与,既是贤才得想方设法好好系住。

昔日建筑,没用钉子,但样式少,一个桌子用两百年还好好的。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固志”,固他的志,给他好的环境,他还会跑?

“六二”与“九五”应与,是应与都得“固志”,况以外乎?

政治真得惊醒,没有比政治再残酷、再现实的。权势,只要有破之术,马上使他一文不值。别看今天谁优势,只要有破之术,优势即成为劣势。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xù,好也)臣妾,吉。

“九三”一变,则遁卦象变否。

“系遁”,本应遁,却有所系,当遁不遁,只有加强他人的嫉妒心。

“九三”居艮之上,处遁之时,与“六二”相比,对臣妾有所系恋。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困病)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有疾惫”,有疾困病,不能远害。“畜臣妾”,亦为臣妾所畜,不可大事也。

“九三”居艮之极,遁而有所系念。

必要把欲与利看轻了,才能谈其他。多少英雄一有系念,私情难胜。打蛇,得打三寸(蛇的三寸,是脊椎骨最脆弱的地方,易断),得捉“圆圆”,不是大太太。枭雄都脱不了系念,看《捉放曹》。要对付一人,应自何处下手?自其所系念处下手,要看清什么是他最爱之物。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好遁”,当遁之时,发自内心想遁。

“九四”阳刚,居乾健之始,与“初六”正应,但在遁之时,能远小人。

“君子吉”,君子断然而退,能固其志;“小人否”,小人则做不到,因循苟且。当退不退,遗臭万年!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迷念权势,古今一也。

不对付一人则可,必使他无回头咬你的机会,“无所不用其极、无入而不自得”。

敌人也想达到目的,岂不决之以力?如力不足……一到牌桌上,绝对有输赢。出、处、去、就。你要打人,必考虑人家回你一拳时,你是否受得了?

九五。嘉遁,贞吉。

嘉,《尔雅·释诂》释:“嘉,美也。”“亨者,嘉之会也”,美遁,正固之吉。

“九五”阳刚中正,治遁之才。

《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九四”与“六二”正应,“六二”固志,“九五”正志。君臣皆中正,按志行。“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不恶而严”,严己身,正固而吉,遁之嘉也。

上九。肥遁,无不利。

“肥”,饶裕也,大也,代表宽松、自由,没有约束。衣服肥大,自由、方便,应用方便。

“上九”处遁之极,“肥遁”,心广体胖,优哉游哉之遁,无所系恋。虽遁,而仍以宽博自处,自愿隐退。宽博,雍容貌。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当遁则遁,动而得时。必到“无所疑”的境界,才是定知定见。“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即“肥遁”。“无不利”,改变一个方式,没什么不好。

对社会事看得清楚明白,自愿隐退,于己行事“无所疑也”。力有所不及,则非压死不可。看清楚了,当隐则隐,就隐居以求己志。要好好学,看看熊先生的东西,其智高;不能接受,是你智低。

权势无定论,所以才要审时度势。中节与否则视智慧。看《三国演义》等斗术之书,多少有点帮助。

下棋,一子摆错后果严重。下错,必要有弥补之道,不能坐等输。摆法不同,棋谱亦不同。

能干的母亲会造就笨女儿,太能干的教授也教不出聪明的学生。

乾、坤、屯三卦讲些什么?行健不息,在“时乘六龙以御天”;“厚德载物”,没有分别心,显出社会热闹,缺一不可。乾、坤二卦是基础,德之基也。屯建侯以经纶天下,有层次。人无生而贵者,但得建侯。“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社稷都可以变置,况诸侯乎?天下如太平,何要用你经纶?就因为“屯”,才要经纶。大自国,小至家,都要经纶,即一部《大学》。经纶的方法,即一部《中庸》。

社会必有妓女,但人都不喜自己的女儿当妓女。社会形形色色,都同一重要。

手中无几个子,就乱扯。扯了一阵子,都白扯,钱都白花了。早知你们早晚必再吃甘薯。有钱也不会花,报纸净胡扯,对方会用子,你们也要会用棋子,有脑子不必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宇宙间就是一盘棋,一子摆正了,全盘皆赢。在乎怎么做。

以此为鉴,必要摆棋子,叫他们出门必带小弟,以显祖宗有德,才光彩。

圣人不能生时,时至而不失之。应学会怎么用。“自强不息”,“时乘六龙以御天”,“首出庶物”。

智勇不能双全,没有用。应懂得怎么造就自己、锻炼自己的脑子。人家做了,必要追根究底,了解其来龙去脉。

我们应学摆子,叫大哥出门必带小弟。

真是智者,活法就不同。天无绝人之路,就看你怎么走。近百余年,中国是睡狮,一旦醒了,就不得了!

要好自为之,并非没有前途。就怕脑子没有办法,唯有脑子没有替代品。初中教育以后没有办法,你们笔下什么也不能写。何以不往前求?必要认真,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光知自强不息也没用,头脑不开窍,用什么方法教都没用。昔日国子监,不过学习三年,而造就了不知多少惊天动地的人才,何以现在一年也教不出开窍的人才?

三天的变化这么厉害。不要浪费时间,要用于己之所需,有许多可以不看。醒了,就不要恋床;困了,就睡。玩,就玩;玩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整天在“入眠”状态中,多没出息!现在年轻人最缺的是精神,就不知自己缺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