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棺材放到镇长的炕上
11266000000003

第3章 孩丑全靠娘打扮

早上起来,张镇长对老婆说这几天吃饭不必等他,他在政府招待所吃。睡觉也不必等,事儿缠手的话很可能一点也捞不着睡。张镇长心里的安排则是这几天腾不出时间跟女人玩儿,可骨子里又十分渴念,不一一睡过这心就会老虚着,于是就决定这几天不回家,见缝插针地玩儿。

走出家门,张镇长朝赵玉珠家走去。赵玉珠家离政府大院最近。张镇长逢到公事缠手,而又想念女友的时候,就去招呼玉珠。张镇长站在赵家的屋山头上出点声音,有时吆喝狗,有时咳嗽几声,一支烟的工夫,玉珠就会大大方方地走进镇长的办公室。玉珠面相美,脾性柴,不喜钱,不惧威,张镇长拿她费了一点事。玉珠生下孩子后,屋不够住了,要宅基地起屋。公事走进镇政府,张镇长给压了下来。男人、公公轮番来求,张镇长只是不松口。终于玉珠出动,求到第三回上,张镇长用困药将她弄翻,在办公室里间的卧室里把她给做了。醒转后张镇长羞恼不堪,说她出卖色相,用手段占了他的身子,要绑她去派出所。玉珠稀里糊涂地软下来,从此成了张镇长手里的面团儿,爱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

镇长办公室里,张镇长和玉珠睡了一个多钟头。玉珠离去后,张镇长进招待所自己做了点饭吃了,然后回到办公室,吩咐秘书吆喝副镇长王世标、赵德兴立马过来开会。

这两个副镇长是前年冬天才提拔起来的。先前的那个朱副镇长,样样都好,就是啥子事情都要插一嘴,什么好处都想劈一份子,没有把正副的位置关系搞清楚。作派又浮躁得很,上台没几天就忙活着购置享用品,好像当副镇长发财很容易似的,居然弄了一套家庭影院回来,是张镇长眼热了许久刚刚列入计划的。张镇长也知道他没几个钱,那些钱都是借来的,但张镇长还是觉得十分的碍眼,因此就跟崔县长通了通气,撤了他的职。另一位马副镇长没啥过错,只是跟镇委高书记跟得紧了些。明明知道高书记整年在医院里养病,权柄已名存实亡,可他还是要紧跟,几乎成了高书记的腿子。张镇长就顺便也让他挪了窝。

这个王世标第一副镇长,做普通干部时就挺殷勤,使唤起来挺顺手。隔三岔五地来张镇长家串门,瞅到活计挽一挽袖子就动手,烧火择莱也干,清猪圈掏茅房也干,脏累不嫌。从下边搞到只野鸡野兔什么的,总是给张镇长送来,或者再添加几个菜,拉张镇长去他家喝几盅。提了副镇长之后,来张镇长家串门基本上一日一趟,还是瞅到活计就下手干,吩咐个事儿转身就走,一点儿镇长架子也没有。工作方面,大小事情都向张镇长汇报,大小事情都要由张镇长做主。张镇长有时也挺烦的,屁大个事情也来请示,骂他天生是一个腿子货,扶不上架的地瓜秧。第二副镇长赵德兴则是一个精明,精明得麻雀翘一下尾巴他就知道它要朝哪里飞。但他是张镇长老家的一个姑家表弟,胳膊肘子不会往外拐,精明一些没坏处。两年时间用下来,果然件件事情都让张镇长放心。

王世标和赵德兴前后脚来到镇长办公室。张镇长一人撂给他一盒烟,问这七天里发生没发生什么事?郡说役有。张镇长淡淡地道:“发生过一件的,只不过你们还不知道罢了。镇驻地东头的三有媳妇,想图赖我的那头老母猪哩!他娘的,也怪我那臊娘们儿吵着嚷着要养老母猪,我又贪图省事,老母猪买下来一直养在县种猪场里卜…”

王世标瞪眼说:“这个臭娘们儿,平日里瞧着怪文静的,想不到还能干出这号事!别人的东西,想图赖就能图赖到啦?”

赵德兴沉吟说:“这事怕是有些来头吧?有人说,三有媳妇两年不改嫁,是吃一回亏长一回见识,打定主意要嫁一个干部。是不是她的脚伸进了上头,镇里的二愣子们想借着她闹点事啊……”

张镇长打断说:“没那么玄乎,我有办法处理的,只不过给你们打声招呼就是了。现在找你们来是有大事情的,省政府组织的文明乡镇参观团后天到咱们镇,咱们得抓紧做好准备。”

赵德兴立时发起急来:“表哥你咋不打回个电话,做个美容还得小半天哩!”张镇长说:“打也是白打,这个决定是散会时才宣布的。”赵德兴道:“时间抓得这样紧,说不定参观是假,检查是真。听说徐副省长最会来这一手了!”张镇长有些烦地说:“徐副省长真想打假,他连一声都不会吭的。不理论这些吧,不管是检查还是参观,咱们都得赶紧梳洗打扮起来。”

张镇长开始派活,让赵德兴负责整理办公室。镇政府里除常设的几十个办公室外,还有法律普及中心,镇民代表议事会,反腐倡廉领导小组,多种经营办公室,招商引资联络处,村镇企业发展中心,科技兴农促进会等等二十三个办公场所。这些场所是供年终总结汇报和上头下来参观检查时用的。平常里不开门,开门也是镇里来客多了用于会个餐什么的,所以屋子里灰尘较多,桌椅比较乱,非清扫整理不中。张镇长让赵德兴找十来个人过来,该擦抹的擦抹,该更换的更换。再把那些会长组长主任喊上来,各就各位。这一次坐班时间为三天,每人每天六十块。

赵德兴说我这就去办,转身,要走,张镇长喊住他,说还有文明村庄的事情,“文明村庄我在大会上念的数字是三十八个,你派个人去县机械厂,看看文明村庄的大铁牌子还有没有存货?没有的话,请他们赶紧做,做五十个。价钱无所谓,只是不能误了咱们明天下午往村子里挂。”赵德兴说:“这个也好办。还有其它的事广张镇长说有,“咱们往县里报的人均收人数是三千八?”赵德兴说:“三千八。”张镇长说:“这个数字不行,改成四千八百六。我的发言稿和县政府那里都已改过来。”赵德兴答应着。张镇长又说:“还有就是吃喝的问题。你给刘金通打个招呼,从现在开始,排骨肘子猪下水都给咱们留下来。”赵德兴疑惑道:“就只预备大路货?”张镇长说:“稀罕菜先不忙置办。‘我已问过崔县长,招待参观团只能四菜一汤,徐副省长几个头头,明里咋招待黑地里咋打点,到时候摸摸情况再另说。”

打发走赵德兴,张镇长吩咐王世标通知政府全体成员、各村大小干部,组织一千个劳力过来,分段包干,争取半天时间把大街上的土饼子揭掉、运走,把柏油街面冲洗干净。再雇十辆汽车,去县城拉做花坛用的水泥预制板,去泊里苗圃拉花草。花草主要是冬青、松柏和梅花几类,只要是栽下去三五天晒不干巴的就成。花坛要在天黑前做出来,因明天容易看破。说到这里张镇长喝了一口茶水,皱眉总结道:“这次梳洗装扮起来,须派几个人看守才好,来了用场洒扫一下就可以用,省着这样一回一回地大返工!这笔钱省下来他娘的不划算哩!”

说完街道,张镇长接着说图书阅览室的事儿。图书阅览室是张镇长上任的第二年办起来的,二百多平米的屋场,百多种报纸,三百多份杂志,一万多本图书,花了近九十万块钱。黄花县的乡镇图书室有许多,但没有这大规模的,因此县里听说后很高兴,给了张镇长一个精神文明奖。奖过之后县里再没顾得上下来查看,一来二去的,眼下图书阅览室里只剩下了一些小人书。张镇长让王世标跑一趟县新华书店,租借他们五千册图书,扔限为四天,一册书,天给他五毛。王世标说:“书店的吴呆子这几年就叫苦,有时候几天卖不掉一本书,这件事保管瓷煞他个狗日的!”张镇长又道:“光新书还不行,你再跑几家书社,租他三千本旧书。”王世标说:“书社我常去,认识的不少,可他们手里大多都是些武侠,还有黄不拉几的。”张镇长:“那就多跑几个县城。实在不行的话,就去一趟省城。”

说到这里,潘和推门走进来,张镇长只得打住了话头。潘和是镇子里的老镇长,今年八十多岁、了,患有哮喘病,离开拐棍儿下不得炕,轻易不出屋的。老家伙的突然出现,张镇长已经感到够意外,更为意外的是旁边还跟着个三有媳妇,她搀着潘和的胳膊,一副找到了主心骨的样子,显然是奔着老母猪的事情来的。张镇长肚子里敲起了鼓,一时没有说出话来。

潘和是张镇长不敢轻视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