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承德避暑山庄散记
11293600000002

第2章 中国版图的“缩影”

中国版图是西高东低,北雄南秀,北方崇山峻岭,南方锦绣水乡;北有内蒙草原,西有黄土高原,南方多湖泊,中原多平地。避暑山庄西北高峻,向东南低缓。占地564余万平方米,约8400亩,宫墙长20华里。在这偌大园林里,有高山,有平原,有高岗,有河流,有湖泊,有森林,有草地。

春季到来,万紫千红百花开。

夏天酷暑里,也有雷声阵阵,雨绵绵。

秋高气爽时,满湖莲藕菱角熟,遍山杉叶亦红透。

到了寒冬,竟有一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

康熙、乾隆下江南,每遇名园胜景,便命移建避暑山庄,诸如仿浙江嘉兴烟雨楼的“烟雨楼”,仿江苏镇江金山的“金山岛”,仿杭州六合塔和南京报恩寺塔的“舍利塔”,仿杭州西湖苏堤的“芝径云堤”,仿苏州狮子林的“文园狮子林”和沧浪亭的“沧浪屿”,仿宁波天一阁的“文津阁”,仿江苏寒山千尺雪的“千尺雪”等等。许许多多江南景物风光,都在避暑山庄里重现。

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有一对离休夫妇骑自行车旅游。他们历时两年,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海南三亚到黑水之畔,走遍了祖国名山大川,游览了各处名胜古城。他们最后一站来到承德,告别时对我说:“看了承德,真像游了全国。早知承德风光这么美、这么多,何必跋山涉水跑全国!”

避暑山庄分四个景区: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和西南宫殿区。

山区,占避暑山庄五分之四面积,自北而南有松云峡、梨树峪、松林峪、榛子峪几条沟,幽谷深壑,山脉连绵,杨柳成荫,古松蔽日,瀑泉溪涧,或隐或现,狐兔出没,野鹿成群,百花争艳,百鸟齐鸣。好一派北国风光,好一种山野情趣!山区里原有38组古建筑。山上还有人造果园,桃、梨、杏、红果、苹果等。每当菓花盛开,引蜂招蝶,养蜂人忙着收蜜。看园人还在果园里栽种蔬菜,施的是鹿粪不施化肥,有的居民最爱买他们的菜。

湖区,有八湖五岛。湖有澄湖、上湖、下湖、如意湖、银湖、镜湖等。岛有如意洲、月色江声、环碧、青莲岛和金山岛。湖区土山多为人工所堆,蜿蜒起伏状如真山,绿水相绕,湖面如镜,风来波涌,龙舟竞渡,群鱼漫游,野鸭竞飞,好一派江南风光,好一种水乡情趣!

平原区,位于避暑山庄北部,其西、北临山,南接湖水,面积840多亩,占山庄总面积近十分之一,俗称“千亩草原”。广阔平地芳草如茵,古木参天,又有一组蒙古包群,大有内蒙草原风光。这里有万树园、试马埭、永佑寺、文津阁、半月湖等20多处景点。

宫殿区,位于避暑山庄西南部,占地150多亩,是山庄总面积的五十分之一。面积虽小,古建颇多。高岗地上建有九进院落的“正宫”、踞岗临湖的“万鹤松风”和八进院落的“松鹤斋”,高岗下是皇帝宴请群臣、批阅奏章的“东宫”。东宫前殿寛11楹,是山庄里最大的殿堂。其后是三层大戏楼“清音阁”,和北京的“畅音阁”、“德和园”并称清代三大戏楼,是皇帝接见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和外国使节看戏、宴会和赏赐的地方。东宫原有与北京故宫的养心殿、圆明园的勤政殿相似的“勤政殿”,是皇帝处理政务、接见群臣、发布政令的地方,可惜被日本侵略者烧毁了。如今,偌大的东宫只在最北边湖畔修复一处“卷阿胜境”,其余全是裸露的遗址。

避暑山庄苑景布局合理,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山峦沟壑,平原草地,森林湖泊,地貌俱全。北国风光,江南景色,尽在其中。避暑山庄全貌真的是中国地理地貌版图的小“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