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成绩优异但霸道强势……
朋友告诉我,她女儿Gina班里一个叫Nora的学霸女孩被劝退学了。
其实,依照某些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定义,Nora算是“天之骄女”。Nora的丹麦父亲和立陶宛母亲都是律师,收入丰厚,家世良好。她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兼学了七八种才艺,样样精湛。Nora妈对女儿的要求极高,无论是功课还是爱好,都得出类拔萃,而Nora的确都做到了。
我不知Nora妈对女儿的期许,是不是因为她自己是移民的关系。身为移民的我,了解在异国他乡咬牙负重为争“出头天”的艰辛,和随时处在战斗竞争中的紧张状态。并不是每个移民都能寻求真实恰当的定位而放软身段,活得从容、放松、坦然。一些移民们对社会地位和事业成功志在必得,深谙跋涉攀援之道,不懂怡然静赏风景之美,从而不知不觉对孩子的教育也会以“优异完美”为标准。
这是一种选择,无可厚非,也不乏皆大欢喜的案例。但是,为什么Nora这样的学霸,会被某些标准尊崇为榜样,在哥本哈根却落得个退学的下场呢?
不难想象,Nora要取得这些出众拔尖的成绩,个性肯定是争强好胜的。在欧美鼓励个性和特立独行的大环境下,强势并不是缺点,但得有限度。他人的权益和生存发展空间要被尊重,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必须要具备的。
总的来说,Nora是个知书达礼的人,对老师、家长和同学有礼貌。你若初次见到Nora并与其聊天,会不由得欣赏她,觉得她待人接物的社交能力和礼数非常到位,无可挑剔。这源于Nora训练有素的教养,甚至可以说是其优渥的家世背景令她必备的某种世故和心机,但这只是表象,并非是她真实的内在。只要和她接触时间一长,她的傲慢、专断,以及对同学们利益和价值的漠视就掩饰不住了。
从入学第一天开始,Nora就在只有二十余人的班级里与同学间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冲突纷争。无论是与同学的共同学习任务、交流讨论还是玩乐游戏,任何事情都必须听Nora的,行事规则都要她说了算。Nora没有合作包容的态度,从不考量小伙伴与她不同的想法和建议。性格懦弱、反应慢或是成绩一般的同学常被她打压和嘲讽。出了问题,她会找“替罪羊”并巧妙地规避自己的责任。全班每个同学都多多少少和Nora有矛盾。
我朋友的女儿Gina,品学兼优,美丽自信,又是独生女,也是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的孩子,再加上从小训练马术,喜欢驾驭,和Nora的“强强竞争”尤其严重。Gina成了同学间唯一能跟Nora交涉辩论的孩子。
相较之下,Gina毕竟不是个对他人的喜好需求不管不顾的人,她有原则和底线,不会去抹杀同学的价值。Nora的语言能力极强,反应超快,能言善辩,偷梁换柱的诡辩技巧也足够,Gina常在交锋时不是对手,扭转不了局势,对Nora无法制衡。Gina也时不时因此变得沮丧和沉默寡言,一方面是被打击了自信,另一方面也觉得没有保护和帮助好团队。
Gina的父母非常理解她,建议她扩充知识面,提升语言上的说服力,多团结有共同想法的同学,才能棋逢对手地面对冲突,捍卫权利,与Nora斡旋并找到与其相处的平衡点。
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都意识到Nora给全班带来的问题,在从Nora入学后到三年级的几年间,不断寻找各类解决方式和训练途径。比如,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开了无数次交流会,分析情况,梳理情绪,制订解决方案;对弱势的孩子及家长安抚关注、鼓励打气;让Nora和父母就诊心理医生,寻求儿童行为发展指导;经常请处理儿童冲突问题的教育专家给孩子们上课,培训其解决纷争的能力和办法。
很遗憾,Nora的性情和处事方式,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被劝令退学的导火线是孩子们三年级时的一次游戏活动。
如往常一样,只要是玩游戏,Nora总要修改规矩。她会先否定一些既定条款,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无视他人的意愿去制定新的游戏规则。那次订出的新规则,可能会触犯学校禁令,同学们都反对,Gina更是带头不同意。但Nora肯定听不进去,她自信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敏,不会违规:“只要你们听我的,怕什么?”
Gina见状,决定和几个同学拒绝参加游戏。眼见一些畏惧Nora的同学已在她的吆喝下接受部署了,Gina只得说:“好吧,我希望一切顺利,但如果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你要知道你是‘主谋’,得负起责任。”
Nora不以为意地走了。
结果孩子们的违规行为被发现了,在去老师办公室解释的路上,Nora把责任推到两个最先听她的指令并开始游戏的同伴身上。这两个孩子本来就胆小软弱,常被Nora呼来喝去当枪使,此刻更是吓得委屈地哭了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Gina站出来,要求Nora不要推卸责任,承担该承担的后果。
Nora愤愤地说:“我只是指挥他们,我什么都没干,凭什么去认错?是他们自己笨。”
Gina打了个比方:“我们遛狗,狗拉屎了,主人有义务要清理干净,维护环境整洁。狗屎也不是主人拉的,但我们不也要负责吗?为什么听从你的决定,追随你的人,反而要帮你背黑锅呢?大家答应你,是选择信任你,你们是一个团队,要共同承受结局。你遇到事情就抛弃你的同伴,是不对的。”
Nora哑口无言。
所有的同学都愤怒了,拒绝以不公平的方式被Nora如此对待。
在老师和校长的办公室,孩子们纷纷陈述着对Nora的不满和自身的压抑,人人深受其扰。接着,家委会介入,所有家长和老师开会商议,协调解决。
大家一致认为,孩子的性格强些、自主些或者有领袖风范气度,是值得肯定的。领导力,是一种令人凝聚并促发自身闪光点的正面能量。有冲突和竞争很正常,但竞争不是欺压,竞争应该是势均力敌的良性博弈。当分歧出现时,不是靠武力和威胁让人屈从,而是兼听不同声音,用言论表达和谈判思辨的能力,中和后说服大家,彼此相应妥协,最后通过理解互谅来让大家心甘情愿地接受实施方案。领袖的决断力,要和其承担力、责任心挂钩,要善于团结不同的人,并且提携保护大家。
老师和同学们普遍感觉,Nora的方式不是领导力,而是用独裁的方式,霸道地凌驾于他人的价值和公共规范之上。Nora唯我独尊,不懂包容不同的声音,不给弱者空间,破坏了班级里的合作与和谐相处。
于是,家委会和学校做了几轮讨论,决定全体家长们联名投票,裁定是否劝令Nora离开学校。
这是个两难的决定,天下父母心,将心比心,觉得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从学校请出去,怕给她造成阴影。但若听之任之,会继续对班里其他孩子造成负面身心影响。毕竟,家长和学校已经努力了几年,尝试了各种办法来帮助Nora以平等的方式融入大家,也引导过孩子们找到与Nora的相处之道,但是都失败了。
二十几位学生的家长,在针对Nora退学的投票中,绝大部分赞成,两三个家长反对,而五位家长弃权,不愿以这种方式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希望再想想办法,给Nora留些余地,多些宽容和时间。不过,少数服从多数,Nora就这样离校了。也许,这个经历,会让Nora和其父母多一些自省反思,说不定在孩子今后的成长之路上,会坏事变好事。
学霸孩子被退学的事,展现了教育中的许多层面:学校师生和家长应该如何对待成绩优秀但目中无人和操控他人的孩子?孩子们强弱间应该怎样调和,强强间该如何竞争,团队间应如何并肩合作或处理冲突?
像Nora这样学习能力强,有企图心,擅长无数才艺,并愿意把任何事情都做好的“优等生”,在不同的教育思维下会被不同地对待。在把课业成绩视作重要因素的教育体制下,Nora可能会相当受重视和保护。但在欧洲这个看重“协同性自强和共享关系”的教育系统下,Nora却因其过强而被淘汰和边缘化,因为她不能和环境融合,并与同侪保持平衡关系和良性互动。
在欧美的心理咨询治疗中,有一种是针对培训极度优秀人才的,协调的就是专业能力超强但与人相处合作欠佳的人。的确,过度强势到缺乏对他人的包容体谅,是一种病态,需要帮助和治疗。不是所有“天才”的怪癖和自私都能被接受和原谅,当今社会是个网络多元化、互动频繁的时代,拓宽人类的同理心和协同力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杰里米·里夫金曾在他著的《欧洲梦》一书中谈到欧洲文化和教育秉承的目的,是让人获得自由,能够进入到与他人和自然之间无数种彼此依赖的关系之中。欧洲文化认为,一个人有途径进入越多的共同体,就有越多的选择权,广泛的关系带来的是包容性,包容性又带来安全。这就是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的“互利、双赢”。
所以在教育孩子和发展自我时,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存发展。一个好的教育和社会,不仅要有强者追逐梦想的平台,常人提升自我的空间,更要有弱者实现心愿的可能。
担当意味着什么?
校长室外的走廊尽头,摆着一张沙发,给访客或是师生准备的。学校明文规定,沙发只用于坐着休息,孩子们不能在上面踩跳。一来沙发有专门的用途,二来摆放位置和沙发质地都不适合孩子跳,容易跌下来摔着或崴脚。
我朋友的女儿Gina六岁那年,违规了。老师发现时,Gina正和同班的一个男同学把那张沙发当作弹簧床,开心地疯跳取乐。于是,两人被请去校长室。
在讲述事情原委时,Gina委屈地申辩道:“不是我!我知道这是不允许的!我说了不让他跳,可他不听非要跳,还边跳边不停地拉我上去一起跳,我拗不过才跳的。”
校长重申了规矩并告诫一番,就让俩孩子离开了。
Gina的丹麦奶奶是学校的副校长,一辈子从事儿童教育,路过校长室时听到了孙女的辩解,也了解了来龙去脉。
回到家,Gina奶奶和Gina妈说起这事,Gina妈最初没把这当成个事儿,认为孩子违了点规,已被教导了,下不为例就好。可Gina奶奶却认为事情后面隐藏着一个不得不说的大问题,和违规无关,而是Gina事后推卸责任的态度。
和Gina妈商量并取得共识后,Gina奶奶在晚饭后就此事和Gina交谈起来。Gina说起进校长室时,难掩对另一男孩的责怪,认为被带累受训。
Gina奶奶说:“违规受训不是我想谈的重点,因为你对此已有认识。我不同意你被连累的说法。你们俩在一起玩,你是他的伙伴,也明白规矩。虽然你最初尝试阻止,但后来你明知违规,仍然在他央求后,决定加入他。如果你真要阻止他,我想他不会跳;或者你若没侥幸心理,遵守规矩,至少你自己不会跳。明明你做了‘当同党’的选择参与其中,事发后却推卸责任,把错全怪在别人身上。知道吗,同伴一起做的事,有相互的分享,也有共担的责任。一出事就明哲保身,如此对待自己的朋友,你觉得对同学公平吗,对事情有帮助吗?”
Gina如被说中心事般,从刚才的掩饰转变为一种真实的不忍心:“我也觉得不该这样对待朋友,但我怕你们觉得我不是乖孩子了,所以……”
Gina奶奶说:“其实,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而心安理得,绝对比当别人眼中的乖孩子更重要。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爱你,你要相信这一点。除家人之外,你也要学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为此,你必须懂得平等、承担、坚持和勇敢,而我相信你有这些品质。”
Gina似乎多了些信心,说:“是的,我明天要先去给同伴一个拥抱,表示我与他同在;再去告诉校长我也该承担的错误。”
Gina奶奶搂着她,继续说:“对,就是这样才叫担当。你知道吗,奶奶最不喜欢的一个行为就是,孩子们或是任何人遇事被问到‘谁干的’,就说‘不是我’来推诿。其实,犯了错或是承担错误并不可怕。面对问题,并不是去寻找‘替罪羊’,而是大家能抱着开放的态度,分析事情原委,了解为何有些事情不能做,或是为何出现了不妥,从而清楚认识一切,并共同找到以后避免和防范的办法。成功时得到的认可,和失败时总结的教训一样重要!”
在学校生活、团队合作中,理性地分配任务,追问权责,共同承担后果,是必须要具备的成熟应对力。否则,自己定位不清,自识不明,消极怠工,遇事推诿,无法融入与人沟通协作的社会,令人生厌不说,关键是自己也不快乐。
培养责任心和承担力,是教会孩子与自己及外界的相处和平衡。
孩子班里的“熊孩子”,该和他玩吗?
如果你儿女班级里有个“熊孩子”,调皮捣乱,还时不时动手欺负人,作为家长,你如何教孩子跟这位同学相处呢?
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应对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父母:他欺负你没有?
孩子:没有!
父母:那就好!离他远点!
父母:他打你了?
孩子:嗯。
父母:告诉老师没有?他打你,你就要打回来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咱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孩子:知道了!
父母:别再跟他玩!咱惹不起,躲得起。
这些中国家长选择的做法,是“隔离”式的,即,尽可能地将孩子跟任何“不良”的人、事和影响绝缘,以此来保证孩子世界的安全、稳定。
在国外定居后,我发现欧洲的家长对此的处理方式和中国特别不同。
欧洲家长在了解孩子之间纷争的原委,并讲解是非曲直后,常会追问孩子一句:你明天还会和这个同学玩吗?
在气头上或是受了委屈的孩子,直接反应大都是:不,我才不要和他玩!
这种时候,欧洲家长们的做法大都是劝说自家孩子要和“熊孩子”同学玩,理由并不是“同学间要搞好关系,相亲相爱”这类套话,而是跟孩子具体分析如何与不同亲疏的人建立不同层次的关系、确立帮助分享的平衡点以及“孤立”的坏处。
家长们会告诉孩子,当拒绝任何一种联系后,不仅是孤立了他人,更孤立了自己,而在不愉快中寻求某种适度的相处关系是更好的办法。同学间,根据性格习惯不同,总有关系更好的和一般的之区别,要学会找到跟不同人的连接点。其实,给予“熊孩子”的应该是帮助,而非冷落。让孩子有意识地帮助这类“社交障碍”的同学提升与团体的融入感,于他人有利,更于孩子自己有利。这种方式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跟他人和外部环境的互动带来的正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我朋友生活在哥本哈根,10岁的Gina是她和丹麦老公的独生女。Gina班里就有一个喜欢打人的女同学叫艾拉。
其实,艾拉很漂亮,生长在一个优裕的家庭,父母都是医生,但是因为工作忙碌,艾拉几乎是被家里的菲佣带大的。
不知是由于菲佣对小姐艾拉奉养般的溺爱,还是长期缺乏正常亲子间的交流互动,艾拉是个极度需要安全感和他人注意力的孩子。一旦艾拉感觉焦点没在她身上,就会动手伤人打人,好像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到关注。
这种时时发作的“社交行为失常和暴力倾向”,导致艾拉成了班里不受欢迎的孩子,但因为还没到问题儿童的程度,校方、老师和家长商量后,都决定引导孩子们接纳艾拉这种“特殊孩子”,并且帮助艾拉合群。
最初,我朋友Gina妈也是理所应当地用中国式办法处理。她问Gina有没有被艾拉打过,Gina回答没有,并告诉妈妈艾拉打人也看人。Gina是个自信漂亮很受欢迎的女孩,所以艾拉不会惹Gina,而是去找“软柿子捏”。
Gina妈听完后,放心了,觉得没打自己孩子就行了,一副不关己事的样子。
可Gina爸的态度不同,他依然就此和女儿进行交谈。
“Gina,你还会和艾拉做朋友吗?”
“不要,我讨厌艾拉的行为,我不要跟她玩。”
“那你想怎么对待艾拉呢?”
“我希望她离开我们班,能把她赶走就好了!”
Gina妈听到这里,也觉得女儿说的话有点情绪太强了,准备制止女儿时,Gina爸开口了:“生活在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位子。遇到不喜欢的人或是坏人,不是把他们赶尽杀绝,天下就太平了。如果你能想到办法,帮助他们与人为善或是融入社会,才是上策。艾拉,不是坏孩子,她只是有些她的问题。既然她不打你,说明你在某种程度上治得了她。那么,你为什么不想想办法,主动帮助艾拉呢?告诉她问题在哪里,指引她怎么能和同学们一起玩?今天发生的不愉快,我希望你能像翻书一样翻过去,不要耿耿于怀,明天依然把艾拉当成朋友,好吗?把精力花在生气上,是很无能也很无聊的。和他人有矛盾和纠纷非常正常,要学会通过沟通来改善。当你关上跟人交往的门,就等于把自己锁起来,限于孤立之地了。只知道抱怨和疏离,算什么本事啊?如果你能思考,找到处理解决不良局面的办法,才是能干呢!”
Gina妈很赞同丈夫的做法,也身体力行这种教育方式,用“相互关照”的态度来引导女儿。
今年夏天,Gina妈牵头举办女儿班里一年一度的周末露营活动。班里的孩子们会在Gina家的花园里搭上帐篷留宿,然后参加Gina家长设计出的一系列团队活动,有游戏,也有在花园后面的小森林探险等。
活动空档,孩子们有些疲惫各自在休息时,艾拉觉得无趣,伸手就打了班里一个木讷温吞的女孩玛莎,玛莎当时就哭了。
Gina和同学们见状,立即聚过来安慰玛莎,并且异口同声批评艾拉不该动手欺负玛莎,让艾拉道歉。
艾拉又羞又恼,不愿道歉,在随即开始的森林探险项目中,赌气拒绝参加小组活动。
孩子们此时完全可以一走了之,把这个给大家带来不愉快的艾拉抛之脑后,可是Gina带头与大家商议,觉得不应该孤立艾拉。
孩子们都同意Gina的建议,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艾拉之所以犯了老毛病打人,是因为希望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可适得其反。而森林探险是一个增加团队协作的好机会,只有让艾拉参与,和同学们有了同甘共苦的共同经历,才能建立真正的体谅和相互分享。有了可分享的经历,才能真心地彼此关注。
于是,孩子们走向艾拉,邀请她参加活动。
艾拉气鼓鼓地说:“我不去!你们都讨厌我,刚才都在指责我,我不要和你们一起!”
同学们没有气馁,继续劝说:“艾拉,无论刚才的事情谁对谁错,我们留到明天再谈。现在,我们都希望你能跟我们一起去森林探险!一来,Gina的家长费心安排了这么好的活动,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就是积极参与,不要辜负了他们的好意和准备。二来,我们在活动中会有很多有趣的经历,你不参加就体会不了,太可惜了。三来,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是一个团队,而你是团队的一员,我们不想和你分开,我们也需要你的帮助。来吧!”
孩子们拉着艾拉的手,艾拉半推半就地挪着步子,跟大家一起走向森林。
一个小时的森林探险活动结束后,Gina妈看到孩子们唱着歌开心地走回了花园,边走边谈着经历的趣事。艾拉牵着同伴的手,蹦蹦跳跳地笑着聊着,浑然忘却了之前的不快。
孩子们对Gina父母道谢,吃着水果点心,准备就寝。
北欧的天空,暮色略显苍茫,艾拉趁大家不注意时,走向玛莎,轻声但慎重地说:“玛莎,对不起!刚才我不该打你!我错了!我们还能是好朋友吗?”
玛莎点点头,握着艾拉的手,两个女孩拥抱在一起。
其他的孩子见了,也非常高兴地过来,相互拥抱,一派轻松惬意。
Gina妈看到了这一切,非常感慨,也为Gina和孩子们的处理方式感到骄傲欣慰。
当孩子们发现同伴被欺负时,能分清是非,站出来保护弱者,制止错误粗暴的言行;当大家该团结面对任务时,又能不计前嫌,一致用善意的沟通化解矛盾,不去冷落任何一个成员,最终用现代人理性的态度解决了纠纷,和乐融融地相处。
虽然,一次集体活动可能不能完全治好艾拉的暴力倾向和情绪问题,但是孩子们营造起如此宽容的环境和集体,想办法让艾拉重新融入团队,在伙伴们的接纳中,艾拉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由衷地道歉,日积月累,相信一切定会越来越好。
Gina妈在看到孩子们的这些成长后,不断地跟我说,让孩子把心打开,接纳“熊孩子”同学,不是多此一举,更不是把孩子暴露在伤害中。事实证明,孩子能更好地体谅弱者,看清争议分歧,在换位思考中,建立同理心和处事本领,反而能更好地维护权利,保护自己。
的确,让孩子有同理心,不是一句简单的教条,而是要在日常点滴和冲突中逐渐学会面对和体会。
动则就把孩子跟“麻烦的人”或“棘手的事”隔离开,看似是保护,其实会让孩子的世界变得窄小狭隘。
人生中给自己的障碍设得越多,能拥有的空间和格局就会越小,选择和可能性也就越少,生活、工作、学习中能享受到的满足感和放松性也会随之降低。
电影《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和纳粹德国军官讨论何为权力,很多人认为“杀戮”是权力,其实真正的权力是“赦免”!
仔细想想,的确如此,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杀伤别人,而有能力去赦免他人罪责的人却屈指可数,一定是凌驾于上层建筑之上的。
同理,让人烦恼和生气,谁都做得到;而让人开心和愉悦,却非易事,要经过训练和意识转换才能达到。
宽容,是远比决裂要更高层次的能力。只有抱着容纳的心胸,才能解决问题。
就如Gina爸爸所说,当你关上跟人交往的门,也把自己锁起来,你就限于孤立之地了。只知道抱怨和疏离,不算本事;只有找到处理不良局面的办法,才是能干,才能成长!
所以,若孩子班级里有个“熊孩子”,家长们别急着架起隔离墙,不妨试着多问一句:“你明天还会和他玩吗?”
当孩子在学校被霸凌
我家外甥女Femke六岁那年,在学校遭到了霸凌。
不知是不是因为Femke棕黑的头发和眼睛,身为荷兰和意大利混血儿的她被认为长得像中国人而受到讥讽。
有几个同学只要见到她,就用编好的儿歌对她嘲弄:“Femke,中国人,黑头发细眼睛,真难看。Femke,中国人,没礼貌,乱吐痰……”那些孩子撕扯她的头发、推搡她,踢她的肚子。严重时,会把她刚吃的早饭踢到呕吐出来。有时在校园里,趁老师不注意,那伙孩子会把Femke一个人反锁在阴暗的储物间长达半个多小时。
我们发现后,马上去找校方和老师。
荷兰的每个学校都有一个针对孩子被霸凌的应对方案,包含对霸凌程度的分级评估、详细预警通报规定,和具体的处理流程。一旦遭受到霸凌,孩子和家长就应向校方报告,启动霸凌处理方案,对被欺负的孩子进行保护。
Femke的状况被定为中级霸凌,对身心都已造成伤害。老师直接介入,召开三方家长会,由老师、霸凌实施者的家长和被霸凌孩子的家长参与,声明处理办法。对欺负Femke的那些孩子,老师和他们的家长会教育他们,严令其不能如此。在学校,各位老师也会对Femke的行踪状况进行密切监控,她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太长时间,否则必须要找到孩子,以防她又被关起来;与同学互动时,老师也会特别关照,避免有人刻意孤立她。
但是,这只是处理孩子被霸凌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不能完全依赖。首先,欺负人的孩子不是被教育一下就能改正的;而他们的父母就算觉得抱歉,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错并批评了他们,也不可能随时跟在孩子身边制止孩子欺负别人。还有,这个学校的霸凌方案只能在校内和老师有意识的监控下实行,如果在上下学的途中或是老师一个疏忽,学校没办法管到,孩子依然会被欺负。
校方也意识到难有万全之策,所以会给家长推荐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和处理霸凌问题的专家,建议家长和孩子向其咨商,找到具体办法,疗愈孩子的创伤并走出被霸凌的状态。
第一次去心理专家那里,专家让Femke讲述一下被欺负的经历和自己的感受。
专家问Femke:“他们打你,你会应对吗?”
Femke平静地回答:“我不做应对。我任他们打,因为我打不过他们。他们打累了就不打了。”
我和我婆婆一听这话,眼泪就止不住下来了,Femke妈倒还相对镇定。
Femke继续说:“其实我不怕被打,习惯了也不觉得疼。但是我最怕被关起来,黑黑的,没人理我。”
看着一个才六岁的孩子,小小的身影,弱弱的声音,那么认命地诉说她的遭遇,我们都心疼得发紧。
比起身体上的伤害,孩子更难接受的是被同侪孤立和隔离的冷暴力。我都不敢想象,她被关在黑漆漆的储物室里,那种孤立无援,度日如年。半个小时,每分每秒,对于她是多么漫长可怕,孩子要承受多大的心理恐惧和折磨啊。
遭遇霸凌对Femke来说是雪上加霜,因为当时Femke正处在自己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和适应期。她的父母刚离婚几个月,爸爸回到意大利,Femke只有放假时才能与爸爸相见。妈妈离婚后换了工作,非常忙碌,Femke常常是被我婆婆照顾,有时我也会帮把手。这些变故导致孩子闷闷不乐,成绩下降,于是留了一级。她现在所处的状况是,曾经的同学升级了,而她在重读,和比她小一岁的孩子们在一起。
其实,Femke非常美丽,而且只要中国人看她,肯定不会觉得她像中国人。为此,我有些莫名的自责,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偶尔陪我婆婆去接送她,令嘲笑她的同学把Femke和中国人联系了起来。我不愿再去学校接她,怕人家看到我更会讥笑她是中国人。
我希望孩子早日脱离这种局面,建议能否告诉那些欺负Femke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家长,Femke没有中国血统。我过于简单地认为,既然笑你是中国人,你申明你不是就完了,况且你本来就不是中国人啊。
该想法马上被心理专家否决了,因为这治标不治本。霸凌有很多深层复杂的原因,要处理它并且重建孩子的信心,需要时间、耐心和正确的方法,不能为了杜绝某一因素,用偏驳的方式处理。澄清其血统和种族,并不是问题症结所在。还有,就算Femke是百分之百的中国孩子,难道中国人就该被歧视和霸凌吗?
专家分析,Femke被欺负的最大原因,应该是因为她是空降的留级生。小孩子五六岁时,身高和体能在半年一年间的生理变化是很大的。Femke比现在班里的同学年长了整整一岁,相较看起来,是个大块头。Femke与自己的同龄人断代,与目前班里的同学都不熟悉,没有朋友,大家就把她当成个异类。在孩子的世界里,表达的方式有时会很直接而残酷,对跟自己不一样的,就排斥欺负。
和专家多次交流咨询后,在专家的建议指导和老师学校的协助下,在全家多方搜集参考处理孩子被霸凌的书籍和信息后,我们开始了一段陪伴Femke走出被霸凌经历的路程,其间有起伏波折,好在最后皆大欢喜。
总结这段历程,需要把握“三个原则”和“四个措施”。
原则一:绝对不能以暴制暴
儿童心理行为专家当时跟我们商量,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愿意如何让孩子反击,或是最大应对反击的强度能到多少?家长接受以暴制暴吗?
我们都不接受用暴力还击的方式。
儿童行为专家说,以暴制暴的方式是最不好,也是最无效的。
很多家长有个误区,一见到孩子被欺负,就让他们去学搏击,希望孩子能打回来,并且提高身体素质不再挨打。
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的效果,不尽人意。
很多时候,被欺负一方本就是弱势,如我家Femke,根本无力还击。就算学搏击,也要一段时间才能掌握,其间如何处理被欺负的问题?而且,学会搏击,就算打回来,也只是一时缓解,霸凌者会集结更多的人来,或是找更强壮的人来帮忙,怎么办?最重要的是,以暴制暴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杜绝不了被霸凌的源头,反而会造成更多的伤害。
武力和反击并不意味着强大,只是饮鸩止渴。况且很多体格健壮的人,一样会被欺负。终结霸凌的方式,是从自身和心理层面入手,让被霸凌者站起来,建立自信。
最后,我们确立了用申斥立场的方式,这是一种友好但坚定的有效方法。
原则二:绝对不能用爱和保护把孩子孤立
专家跟我们讲,就Femke这种被霸凌的状况,不太建议转学或者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密集保护办法。
这是让当下的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孩子已经被欺负了,而且上下学路上是学校霸凌方案覆盖不了的最薄弱环节,我们做家长的不保驾护航,难道让孩子暴露在欺负中吗?
但专家的解释,说服了我。
①Femke这种状况没有严重到不能自己应对。
②转学的话,也是在这个片区,抬头不见低头见,依然会在路上和公共场所遇到欺负她的人。
③转学是一种逃避,没有解决问题。孩子本来就是因为空降到一个班级,没被接纳而受到排挤,难道能保证孩子去了新的学校和班级不会有同等的遭遇吗?
家和学校距离只需要步行10分钟,平时我们也只是偶尔接送下孩子,其余时间都是Femke自己上下学。专家建议我们依然保持现状,不要每天接送孩子,但可以远远跟随,观察状况,切忌让孩子发觉。
借来的强大,不是自己的强大。做家长的,一旦发现孩子遭遇不好的事情,就陪在她身边保护,那她自己永远无法在别人打她或是对她叫嚣时,培养起应对的态度。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我保护的能力,一辈子都有可能暴露在处理不了的危险中。家长不可能陪伴保护他们一生一世,孩子若没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被霸凌的阴影会伴随终生,甚至在长大后还会重复遭受不公平的对待。
Femke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融入同侪而被孤立。若家长接送她,就更让孩子孤立了。我们不能用爱和保护把孩子孤立起来,将她隔离在本应加入的群体之外。同侪的接纳和认可,对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认知建立非常重要。
原则三:培养孩子赢得人心的能力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除了有亲人的爱之外,还能有爱别人和赢得爱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赢得人心的能力。
以暴制暴,是在孩子内心播下怨恨的种子。心怀怨毒的人,是不会幸福的。只有懂得爱,并能够获得爱的人,才会永远被温暖幸福包围。
有了这些原则,帮助Femke走出霸凌的措施有四个。
措施一:建立自信
孩子遭遇霸凌,学习强身健体的技能是有用的,但不是最有用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建立自信心。
为此,要支持孩子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发掘其爱好和兴趣,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跟孩子强调并肯定她的优点和与众不同之处,并去展现它们。
当孩子做着让自己愉悦的事情,对自己及所处的外界环境都开始有认识的时候,会呈现出一种气场和自信。柿子都是捡软的来捏,欺负别人的人是“看人下菜碟”的。当你的自信心提高时,言行举止都会不同,新的自我角色一经建立,欺负你的人就会有感觉,从而不再来惹你。
措施二:理解被霸凌的原因并用抗议表明立场
我们开诚布公地跟Femke聊她的情绪和感受,告诉她被霸凌的原因,分析危险和侵害来自何处。我们跟她讲,那些孩子会欺负她,是因为她与他们不同,年龄大一些,和大家没交集。在这个世界里,很多时候,当你被看成是异类,就会被抗拒排斥。其实,打压欺负别人的人,并不光彩也不强大,他们反而更需要帮助。我们可以帮他们看到别人的特色,教他们杜绝用拳头和谩骂来表达内心的不安。
我们让Femke不用怕那些人,不用不理他们或是刻意躲开,要站起来直面一切,用不同的方式应对不同的霸凌侵犯。
被嘲笑讥讽时,可以通过语言跟他们交流,问他们“你们叫我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你们很讨厌中国人吗?为什么呢?”。如果有肢体冲突,就把他们推开,大声制止并用强烈的语气表达抗议:“我不喜欢你们这样子做!你们不要再对我这样,我不接受!”
不要小看这抗议的举措,大声坚定地表明立场,这是确定你信心和界限的第一步,也是站起来的第一步。
措施三:建立属于自己的朋友圈
我们鼓励Femke结交发展自己的新朋友,能有一些跟自己关系好的同伴。你的朋友越来越多,除了可以增进集体对你的了解接纳外,大家还可以结伴上下学,用友情的屏障将霸凌挡在外面。
措施四:化敌为友
敌意,很多时候是因为不了解和无知。而任何的挑衅,都可能是一个机会,因为它透露了问题所在。我们可以利用挑衅,去展现自己,给予答案,找到破冰的契机,从而化解分歧。
Femke妈希望那些欺负女儿的人,也能跟女儿做朋友,为此,要增加孩子们的互知互动。Femke妈在家里举办派对,邀请班里的小朋友来玩,也包括那些欺负Femke的人。Femke妈觉得,那些孩子用“中国人”嘲笑别人,根结在于他们不懂事,对中国及其美好无知,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了解,让他们对中国不陌生不讨厌。于是,Femke妈特意让我准备一些有中国元素的东西,并做了糖醋排骨、扬州炒饭等中国饭菜。
这个派对,可谓是一个多文化融合的派对,除了荷兰本土菜之外,还有Femke爸爸从意大利带来的特色美味。Femke妈还安排了用荷兰语、英语、意大利语和中文这些不同语言唱生日快乐歌的桥段。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临走时,有个欺负Femke的男孩,还用新学会的中文跟我说了句再见。
我们就这样“四管其下”,效果显著。但是,处理霸凌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会有反复,要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人心和行为是最难预测的,那些欺负Femke的孩子,会和她言归于好一段时间,可有时过了一个假期或是不知什么原因,又会不理睬或是欺负她,好在程度越来越轻。我们不断重复以上的举措,历经近一年,总算让Femke彻底告别了霸凌。
孩子被霸凌,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全家都被霸凌着的过程。我忘不了,我们远远跟着Femke看她上下学的煎熬。她被推倒,然后自己在嘲笑中爬起来;她的小辫被拆散,孤零零地站在原地把辫子扎好。她早上会跟妈妈讲:“不用编辫子,随便扎上就行。多给我几根橡皮筋,他们弄坏我的头发,我方便扎好。”那些血液倒流、心痛如绞、度日如年的日子,我们不断地鼓励她安慰她,但谁都不确认孩子是否真的会反击,会站起来。
其实,情况是在一周后出现变化的,虽然我们都觉得很漫长。
当一个小男孩扯坏了Femke的头发,她没有自己扎起来,而是对着男孩子的嬉笑嘲弄说:“我不喜欢你弄乱我的头发,而我要一再地把它扎好。我就这样去上课,让老师帮我扎吧。”她头发凌乱地走过发愣的男孩。有几个女同学问起Femke的头发,她指着男孩说“是他弄坏的!”那几个女孩回头对着男孩说:“你真无聊!”到了校门口,迎接孩子的老师立马注意到了Femke的头发,一边给她重新梳头,一边勒令男孩子给Femke道歉。之后,Femke会在有人试图接近她时就大声说:“你们要干什么?离我远点!”
老师还告诉我们,她亲眼见到,有一次Femke带到学校的加餐饭盒被藏起来了,她镇定地走到那几个人面前说:“请你们把我的饭盒拿出来;或者我们叫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来找!”于是,饭盒被还回来了。
局面改观了,Femke逐渐懂得如何应对欺负。不过,我觉得Femke能走出来,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成长。她强化优点,展现爱好,自信和自我价值逐步建立,成为班里特别受欢迎的人。
Femke的演讲和口才很好,反应快,说服力强,学校演说都是选她做代表。她也很会体谅他人、与人为善。她的歌声甜美,舞技曼妙。本来就漂亮的她,开始精通时尚,越来越会打扮自己,跟同学们分享她从意大利买回的饰品和服装。这些表现,让崇拜她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跟她做朋友,她就这样一步步摆脱了被霸凌的经历,并且没有留下阴影。
Femke如今已经16岁了,出落成了个亭亭玉立的万人迷,追求者无数。她因为唱跳俱佳,正奋斗在成为音乐剧女演员的路上。
每个被霸凌的孩子身后,都有一群无知的成年人
在中国,大家对校园霸凌现象越来越关注,我读到了很多读者留言和案例分享,这些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一方面,国内的学校霸凌程度远超过我的想象;另一方面,国内对霸凌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几乎为零,导致很多家长和老师对霸凌的认识和应对方式过于表面化。
《纽约时报》曾撰文以“每个被霸凌的孩子身后,都有一群无知的成年人”为题目,来强调人们对孩子霸凌创伤的低估和误解。
我也想就这两天我看到的几千条读者留言来说说我们对孩子被霸凌的解读和应对误区。
误区一:孩子被霸凌,打不回来可以教孩子使用武器反击
引用两条家长留言:
“什么叫不以暴制暴?难道眼睁睁地看孩子挨打?打不回来还有防身的武器呢。我就让孩子带上刀反击。于是,孩子在被欺负时,掏出刀去追那些欺负他的人。他们吓坏了,从此再也没有欺负过我家孩子。就算捅死砍伤那些坏孩子也没什么,谁让他们先欺负人的,我们这是正当防卫。再说了,孩子小,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哪个家长会有时间有理智花一年时间放长线带孩子走出霸凌现象。没那么多废话,快刀斩乱麻,带上家伙,有板砖,有棍子,还可以弄来点硫酸!”
在我看到的中国家长留言中,包括在荷兰及其他海外居住的中国家长,大部分都是支持和赞同“以暴制暴”的,而且以暴制暴的方式很多都是教孩子要用凶器,包括刀、砖、硫酸这类危险系数极高的凶器。
根据欧美孩子校内被霸凌的数据来看,超过85%的受害者致伤、致残、致死事件,是发生在受害者使用武器反击时,武器被施霸者夺取后反过来伤害被霸凌者造成的。
这些武器包括:刀、玻璃瓶、棍棒、金属器皿、石块、笔、书包、皮带等。可见,使用武器成功反击的状况,只占很小的比例。若有个案通过武器杜绝了“霸凌”,也不能说这就是正确的方式。绝大部分情况,施害者会抢夺和利用武器,加剧对受害者的伤害。
这也是我们家在向荷兰的儿童行为专家咨询这类事件时,专家告知我们的。其实,被霸凌事件中要采取“以暴制暴”一定要分析状况,所以专家一开始就和我们分析暴力反击的程度和级别:赤手空拳地打,还是用武器?或是像我们采用的推开肇事者和大声呵斥及申明立场的方式?
据霸凌事件的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用武器反击的弊端,是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危险性升级!受害者手上有把刀,对施害者的威胁的确升级了,可是同时对受害者的危害也一样升级了。
在此,我把荷兰专家对我们说的话,送给众多家长:“如果家长认为要用武器防身或反击,一定要教会孩子熟练正确地使用武器,并且要确保武器不被施霸者夺走。”否则,受害者受到更大程度甚至无可挽回的侵害时,作为施害者的孩子也可能因为年龄而不会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以暴制暴,有其复杂性和危险性分级,容易误伤,并不是像有的家长认为的,打回来、动用武器杀伤或威胁他人是理所应当的,一定要慎重。霸凌事件,切忌以受害者的家长凭着愤怒和心疼,用“原始脑”的情绪驱使来做处理和应对。
若没有合理计划和对暴力及其引火烧身危险性的认识,一味地认为“兔子急了就要咬人”,而猝不及防造成几个家庭的悲剧,就太令人痛心了。
还有,家长仅是简单地对孩子说:“他们打你,你就打回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结果却常会事与愿违。
因为孩子在实际状况中,并不能保证当下出手反击,他们会因为自己无力反抗或是没有做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羞愧和增加挫败感,甚至会从此对受到欺负的事情缄口不言,不再寻求帮助。一些被霸凌孩子的自杀悲剧就是这样酿成的。
所以,处理这类事件,不能过于单一绝对,而是要多跟孩子交流,倾听,耐心理解孩子的敏感和脆弱。
误区二:孩子霸道,总比被人欺负好
引用一条家长留言:
很感谢你对孩子霸凌的分享。我想补充一点,霸凌应该防患于未然。比如,我家女儿从小就很泼辣,喜欢咬人、抓人和打人,常抓咬她爷爷奶奶。上了幼儿园,老师常说我女儿欺负其他小朋友,要我们管管。我和我先生以及家里两边的老人都觉得,不用管孩子。看了你的文章,我们全家更坚定我们的做法了,决定不去管教她。我们家是女儿,本来就是弱者,容易被欺负。她现在欺负别人打别人,总比让别人打她好!她这样,我们也放心,至少别人不敢欺负他!
其实,从现实情况看来,并非霸道的孩子就会远离霸凌和暴力伤害。相反,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会诱发他人的暴力反噬,也非常容易被同学排挤和遭受冷暴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同样不利。
如果发现孩子有暴力表现,家长最好立即制止,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和同伴,与大家和睦快乐、有情有爱地相处,并且教会孩子其他舒缓焦虑的方式,不要仅用暴力面对和解决问题。
请家长们将心比心!如果像这位家长一样认为自家孩子打别人没什么关系,请参照我前面引用的那些孩子受欺负家长的留言和其反击的决绝态度。
若谁家的孩子欺负他人,被残暴地反抗,后果将不堪设想!
误区三:校园霸凌,并不是普遍现象
不少中国家长和老师,认为校园霸凌只是少数,不是普遍现象;他们觉得小孩子能有多残酷呢,无需危言耸听。
还有一些人,说欧美有“霸凌”现象不奇怪,因为他们野蛮黑暗自私,而我们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教育中崇尚集体团结,所以中国不至于如此。
我的确查不到国内对校园霸凌事件的统计数据,或是伤害评估指标。
美国的数据是每年有1300万孩子在遭遇校园霸凌,而这个数字被有关部门认为会有低估。因为这是被申报的数据,有些默默承受霸凌的情况没有被纳入其中。
而荷兰官方公布的校园霸凌普遍性是:“每一所中小学的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程度的校园霸凌,连幼儿园也有!”
仔细看一下荷兰对校园霸凌的分级和描述,在幼儿园三岁的孩子间就有霸凌了,其表现是:某些孩子反复强制占有玩具,针对性地不让另一孩子玩;或是有意让某一孩子过度消耗体力来玩游戏。比如,一些孩子在玩球,不让某一位孩子玩,并只让这个孩子反复跑动捡球。这类现象在荷兰被定义成幼儿园霸凌,可以要求启动霸凌方案来应对。
三岁的孩子已经会这样做了,真的不要小看霸凌。而荷兰11~12岁的高小学生校园霸凌,程度就更为严重。荷兰11~12岁的男孩,发育早些的,身高1.8米、1.9米以上的不在少数,他们霸凌同学,甚至霸凌老师的事件都时常发生。
荷兰每年会统计和公布每个城市中小学生最常用的辱骂语言排行榜,让家长、学校和专家来认识、分析孩子辱骂他人背后的动机和心态,以防止语言暴力。
比如,2014年阿姆斯特丹小学生骂人的话里,名列榜首的就是“基佬”和“犹太佬”。这个信息公布出来后,引起社会不小的震动,因为阿姆斯特丹是全荷兰最多犹太人居住的城市,也是对同性恋包容度最高的城市,结果小孩子们却用这两个族群作为咒骂语。当年,阿姆斯特丹专门在小学开展犹太文化教育,带孩子参观犹太区和著名犹太成功人士的作品展览,也让孩子和家长一起了解同性恋、同性家庭等。之所以邀请家长一同来参加这类文化科普活动,是因为教育专家认为,如果小孩子骂这些话,多半是听家长平时这么说的,所以一定要消除文化歧视和隔阂。
荷兰是一个对霸凌的关注和咨询协助体系很完善的国家,但是其校园霸凌的现象依然不容小觑。虽然中国目前缺乏校园霸凌的统计数据,但是我认为其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有数据公布出来,一定会让人震惊。
从无数读者留言当中,看到已经身为父母,甚至为人祖父母的人,谈到儿时遭受的霸凌经历和现在目睹的校园霸凌而无处申诉,我觉得程度是很严重的。
这些现象,包括在欧美霸凌中存在的语言侵犯、外号讥笑、愚弄嘲讽、冷暴力排斥、肢体暴力,还有些我在欧美案例中相对少见的“变态性羞辱”。
一个读者写到在初中时目睹班里的某女生小群体霸凌一位女同学的状况:
“她们总是将她拉到厕所里,把带血的脏卫生巾塞到她嘴里,辱骂她,抡她耳光。我知道那很过分,但是我们谁都没敢告诉老师,我们害怕自己会被那样对待。”
误区四:女孩子只会是霸凌受害者,不会是霸凌实施者,而男孩子不会被女孩子霸凌
在此引用一条男性读者的留言:
我中学时长得胖,老出汗,班里的几个女生就给我取外号嘲弄我;她们每天拿书包丢我,用文具盒敲我脑袋,用皮鞋踢我下体,我疼得蹲下来,她们笑着说:“你下面也有东西啊?我还以为只有肥肉呢。”她们有时会在我爬楼梯时,把我推下去,看着我狼狈滚下楼再爬起来。我回家告诉我父母,我爸笑我,说你一个男孩子,怎么可能会被女孩子打呢?我妈说我太没出息,被女生欺负以后肯定连老婆也找不到。我现在不胖了,也工作几年了,从来没有谈恋爱,对女生有阴影。有点怕我真会像我妈说的,找不到老婆。
无论是上面这位男性读者的诉说,还是前面那个“卫生巾”羞辱案例,都是女孩子对同性和异性的霸凌。
据国外的霸凌案例显示,校园内女孩子实施的霸凌事件,高于男孩子实施的霸凌。甚至,女孩子领导的霸凌,其持久持续性、羞辱和暴力程度、复杂性和残酷度均高于男孩子间的霸凌。
比如,女孩子对同学“心尖撒盐”的刺激和辱骂,一般都比男孩子持续时间更长,她们可以坚持骂某同学“你爸爸是杀人犯”、“你是个被爸爸抛弃的人”长达几年,而男孩子往往吵嚷个几周就停了。
前段时间,举世震惊的中国留学生间的霸凌事件在美国宣判,带头者就是女孩子。她带着同伴对另一女同学的霸凌,经常是长达数小时,包括烧头发、扒光衣服拍裸照、烟头烫身体,让人学狗趴并且殴打踢踏。在这段时间里,她可以不厌其烦地发号施令,并拍下视频取乐,还威胁受害者不能声张,否则会变本加厉。
该事件的判决传到中国时,我看到评论中,有不少人认为孩子间相互欺负大事化小不就完了吗?值得判那么多年的监禁吗?有些人虽然赞同判决,也并没有把焦点放在霸凌的反思上,而是放在富二代的道德沦丧和家教败坏上,因为仇富而幸灾乐祸地认为其活该。
大家一定要意识到,女孩子,同样可能是霸凌的实施者。而孩子间的欺负,不是小事!
想想那个被霸凌的女孩子,每次经历如此身心摧残的几个小时,会是多么漫长、生不如死的感觉啊!如果她是你的女儿,你的亲人,你心里会认为这是小事而过得去吗?
误区五:小孩子间打打闹闹是常态,长大了就好了
有一些读者,认为孩子之间的打闹不用那么大惊小怪,长大了懂事了就好了。其实,儿时受到霸凌,如果没有走出来,长大后重复受到霸凌的事件层出不穷。成人间职场上的霸凌也很多见。
说一个成年人的案例,是我先生诊所里的一个病人,就用Pieter来称呼他吧。
Pieter身高2.05米,体格健硕,年龄32岁,是一位货车司机。他来到诊所时,被诊断为创伤后综合征,丧失了一些身体协调功能,饮食和睡眠机能也受到严重影响,需要康复训练。
Pieter的创伤后综合征就是被霸凌引起的。他小时候就常被欺负,父母为此带着他转了4次学,但是每次转了学还是反复受到新同学的霸凌。追溯起来,应该是因为Pieter的大个子再加上成绩差,看起来有些呆呆的。霸凌状况在最后一次转学时有所好转,同学只是有些疏远他,没有太严重,所以家里也就不了了之了。但Pieter并没有真正从这些经历中找到应对办法,从而建立自信走出来,尽管他的生活有一段平静期,工作、结婚、生子。
可是,在他就职的小运输公司被另一家公司兼并后,他遭受到了新同事的合伙欺负。这些同事都是二三十岁的男性员工,他们把他的手机丢到厕所里;在他检查车况的时候关上灯吓他;把错误的排班表给他,害他在寒冷的冬夜等上数小时。
让Pieter彻底崩溃的事件,是发生在一次公司团队聚会后。本来是很愉快的公司派对,大家喝酒聊天,之后Pieter步行回家。可是,另两位同事策划了一起愚弄Pieter的“抢劫案”。他们拿着仿真枪到他身后,暴力“打劫”他,在他不明状况跌坐在地上时,一人装着说“你的钱太少了”,然后把枪对着他的头要射击,他吓得不知所措,那人“咯嘣”放了空枪,然后哄笑着跑走了。
Pieter完全被吓懵了。他妻子带着两岁的儿子在半夜找到他时,他以同一个姿势毫无知觉地坐在地上,身下是被吓到失禁的大小便……
Pieter之后丧失了一些语言能力,后来慢慢恢复了。来我先生的诊所做针对性康复时,他已经做了几期心理治疗,主要是想恢复身体运动和饮食的一些功能。他是在治疗了两年后才重返工作岗位的。
从外形上来看,Pieter一点也不弱,至少比那些欺负他的同事都高大强壮。Pieter也有练拳击,但是这并不能让他在受到欺侮时临场发挥出来,因为在心理上,他是软弱的。
像Pieter这样成年后再次被霸凌的事,就是因为大家对被霸凌者的心态并不了解,总以为长大了强壮了,就好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越早找到被霸凌的原因症结,并从根上解决,才是长久之计。更多的时候,大家高估了受害者的反抗性,以为“农奴振臂一呼,转眼就能翻身做主人”。可是,弱和强之间的转换,哪能一蹴而就,站起来的过程真的很艰难,要有长期准备,也要知道中间会有反复。
误区六:孩子受到霸凌,会说出来求助
我们去参加了无数荷兰专业机构和专家举办的霸凌案例分析讨论会,也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
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大多数时候,在受到霸凌时,孩子不会说出来主动求助!
因为,幼小的孩子,对遭受的不愉快待遇,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不公平的。他们对伤害的理解和界定感还不强,不会诉说或是认为应该求助。
而10岁以上的孩子,或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遭遇霸凌,已经懂事了,会由于羞耻感和痛苦,不愿提及被欺辱的经历,而选择默默承受。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起案例,是个十二岁的荷兰男孩遭遇霸凌,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有一次,他随身携带了一支笔防身,这个笔的一端有触摸就产生微电的功能,会让人被电到而有瞬时不适感。当他拿出笔来戳欺负他的人时,被人抢去朝着他的太阳穴和眉骨猛击,鲜血直涌。欺负他的孩子,不知轻重,看到血也吓着了,丢下他就跑走了。
可是,就连受了伤,他也没有求救,而是爬到附近的草丛中躲了起来,不愿见人,直到几小时后被老师和家人找到。
孩子被送去医院时,因为血在眼睛中淤积过久,那只眼睛彻底瞎了。医生说,如果孩子当下就求救,治疗及时,眼睛绝不会失明。
为什么孩子不求救?就是源于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羞愧感、恐惧感。谁也不愿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给别人,谁也不知道如何将自己最无助的一面展示出来。
所以,孩子遭遇霸凌,家长跟其交流的方式和观察力很重要。如果孩子能主动说,最好,家长听到后千万要冷静,不要乱教孩子应对方式,而是先用家庭的温情建立一种理解力和安全感。
如果孩子没告诉家里被霸凌的情况,千万不要焦急地指责:你怎么不跟我们家长说呢?也不要简单地讲:你如果受到欺负了,一定记得要告诉我们!
这两种说法都很难让孩子敞开心扉。
父母首先要意识到,霸凌可能会在孩子自己都没有意识时发生,所以要观察孩子,如果孩子抗拒上学,或是装病不上学;如果孩子情绪低落,衣服和发型脏乱,要多去和孩子聊聊。
聊天时,不要直接就问:“是不是同学欺负你了?”
而是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聊天:
“今天在学校里,有什么趣事啊?”
“今天过得开心吗?”
“和小伙伴们玩了什么啊?”
小孩子不太会说谎,如果被欺负了还强颜欢笑说一切都好,家长一般都看得出来。
一旦证实孩子被欺负了,不要贬低孩子的应对力,说:“你傻啊?任人欺负?你怎么不反抗呢?”
也不要给孩子许空愿:“不要担心,都是小伙伴,要团结,一切都会好的!”
家长务必要保持冷静,并稳住孩子的情绪,用简单的问话理清事实经过,告知孩子,这不是他/她的错,大家会一起多渠道寻求解决办法。
误区七:老师和家长不会引导和造成霸凌
老师和家长应该是校园霸凌的阻止者,孩子的支持者。但很遗憾,有时,老师和家长有意无意间,恰恰就是霸凌的直接或间接造成者。
这也是荷兰每个学校霸凌评估方案中,首先要界定老师和校方直接及间接责任和防范意识的原因。比如,某个学生在老师视线范围消失了一个课时,老师都没有主动询问原因和去寻找,而孩子在这期间无论是自愿待在某个地方或是被他人关在某个地方,都是老师的失职,这就是校园霸凌的隐患。
有些老师的行为举止本身就有暴力成分,这也会导致学生学样而去欺负他人。比如,老师对待某些学生的言语若轻蔑,讽刺,胡乱指责甚至体罚,都会导致其他同学对这位同学的不尊重和嘲笑,诱发校园霸凌。
还有,许多老师和家长对霸凌事件很漠然,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这在中国挺多见!
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回忆自己儿时被欺负:
我小学时就因为近视佩戴了眼镜,同学常为此嘲笑我,把我的眼镜强摘下来玩,撕扯我的头发。我的成绩一般,老师也不太在意我,我去告诉她被同学欺负的事。
老师问我:“你头发被扯掉没有?”
我说没有扯掉但被扯乱了。
她说:“头发扯乱了点也值得你来说?我看你真是太娇气了。和同学要搞好团结,你这么小气难怪不合群。人家都是苦读书成绩好才戴眼镜,也没见你多用功,就戴上眼镜了,电视看多了吧?”
于是,同学对我的欺负更是有恃无恐,也用老师说我不用功学习看电视的话来讥讽我,我打个哈欠,同学就要说:你昨晚又通宵看电视吧?
后来同学把我的眼镜踩坏了,我回家告诉妈妈。我妈一边抱怨要花钱再配眼镜,一边说我:“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就不信你好好的不惹事不惹人家,同学要来整你?女孩子家一点不文静,你老实点吧!”
之后,我再也不相信我妈了,什么事也不想跟她说,省得又被她数落一顿。
遭受霸凌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理解和帮助,亲人间的信任和安全依托。有些时候,亲人间、师生间的相互支持,就在这不经意有一句没一句的埋怨中,消失殆尽了。而这些言行,恰恰让孩子失去了最后一道应付霸凌的安全屏障。有的孩子侥幸自己走出来了,更多的孩子没有,在家长和老师的错愕和惋惜中,有了不可挽回的创伤。
这个例子是一个成年人的回忆,说的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我希望当今的状况不要像过去一样,老师和家长尽量少地成为霸凌的直接或间接助长者。
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遭受网络霸凌
我的一个女友11岁的女儿豆豆和班里的十几个女孩子建了个学习分享群,至少建群的目的是这样的。但是,豆豆现在很抗拒去群里和小伙伴讨论课业。
豆妈觉得不解,就拿起女儿的手机去群里看了一下,看完后有些不爽,因为群里的氛围很奇怪,孩子们多在嘲讽豆豆和另外一个女同学。除了议论她俩的成绩外,还有很多她俩日常生活中的照片被拍下来,上传到群里分享。豆豆去上厕所,豆豆在体育课跑步摔倒了,豆豆在放学路上买了冰淇淋吃……每张照片下面,都有很多议论,有的中性,有的恶意。
豆妈有些担心,但并没有太以为意,她跟我说:“我让豆豆别放在心上,同学拍照是关注你,说明你好!还是要进群多和同学交流,搞好团结。哎哟,你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啊,真是啥都懂,啥都说,拍照跟踪啥都能来!”
我听着不对,让豆妈截几张图给我,看完吓了一跳,除了上面说到那些对豆豆的“偷拍”,针对另一个女生,完全就是狗仔队般的“监控”。那女孩子好像和一个男孩子上下学,群里好多追这对孩子的照片,还有那些对他俩“恋情”的猜测、评论和嘲弄。
我对豆妈说:“这可不是简单的学习分享群,这是个‘偷窥群’。豆豆和那个女同学都很危险,这已经是很严重的网络霸凌和隐私侵害了。”
很多中国家长,就像我的朋友豆妈一样,对互联网使用中的霸凌现象知之甚少。中国学校和老师对此也没什么意识去防范和警觉。
但是,对幼儿和青少年的网络霸凌,可是欧美社会教育体系中讨论的重中之重。孩子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间,会对他人及其家庭造成直接或间接的身心伤害,这也是一种霸凌。
试想一下,成年人若被如此“人肉搜索”并当作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都会难以承受,何况是两个11岁的女孩子,那是多么大的精神压力啊!
欧洲各个小学老师和家长都会接受网络安全的教育,其中首要明令禁止的是,孩子们在聊天群或是社交私信空间里擅自议论或恶意用语言暴力侵犯同学。
大家不要小看在社交群组里的随意评论,这很像当年班级里的那些小群体,只是现在被移到了网上。欧洲学校有不少案例,孩子建立聊天群,孤立嘲笑某一同学,拍下其照片,品头论足。这都属于网络霸凌,会给当事者带来极大的伤害和阴影。不少孩子,因为受不了网络霸凌,患了心理疾病,甚至有自杀的悲剧。
如果欧洲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学校和专家会明确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危害,并且要求家长和老师共同对此监管。因为对他人的基本尊重就是不要在背后议论和发泄不满。教会孩子,若对谁有看法,可以当面直说,注意方式方法就好,绝对不能以恶意中伤和攻击他人为目的来建立社交群。
这类通过网络传播的“偷窥”方式,也是对个人隐私的侵害。在这个信息随意交流和生活公开分享的网络时代,隐私,被称为是一种自由和财富。网上供人免费使用的资源,是用我们的爱好、个人信息、点击率等隐私来交换的。只有掌握好对私人信息分享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和界限,才能在这个时代拥有自由,保障我们生活中的安全感。
互联网的安全,是个新问题,我们没有经验可循,但必须重视,也要警醒和不断学习,引导孩子正确适度地使用网络,尊重他人,保护隐私,维护网络秩序。
有的家长一听到这类不良网络事件,就选择直接禁止孩子使用网络。其实,这样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时代在发展,根本禁不了网络的,家长过度地防范和禁令,只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叛逆感,出现更多的违规事件。
数据显示,有网瘾的孩子,反而更多来自于禁网的家庭,因为这些父母不懂制定收放适度的规则,也没建立起与孩子的沟通渠道。
疏导,胜于堵塞。
最好的办法,就是告知孩子,如何善用互联网,网络安全意味着什么,隐私界限在哪里,如何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只有一点点树立孩子的正确网络意识和习惯,才能让他们坦然舒适地生活在当下。
在欧洲学校里和专家们建议的互联网安全注意事项,除了上面谈到的“网络霸凌”外,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使用互联网、智能电子产品学习和娱乐的平衡及时间限制
孩子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中会广泛地用到网络。学习中的信息搜索,和同学建群讨论课业,很常见;同时,游戏社交聊天也无法避免。
对此,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下用互联网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平衡,开诚布公地谈好,可以打多久时间的游戏,看多少视频等。
当然了,孩子不是立马就能做到,所以家长得有耐心,不断观察、商议和调整,任何规矩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时间。保证一个开放的态度,绝对比禁止好。
树立孩子的隐私安全观念
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隐私安全观念,提醒孩子并和他一起分析某些行为可能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影响。
例如,孩子在使用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照片和视频时,要让其注意不要把私密信息泄露。一些孩子在回家路上自拍,直播,把家庭住址暴露得一览无余,这是有危险的,家长要让孩子了解这点。
跟孩子分享一些网络案例,让孩子明白用网络群组的方式偷窥议论他人或是同学,都是会中伤别人的恶意行为。
不妨将有关机构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规范条例直接跟孩子分享。如,很多欧洲国家都明文规定,为了保护孩子隐私,就算是父母也不能不知会孩子就将其正面照放上网。学校用于公共宣传的照片,都不能有孩子正面近距离照,而是从后面或远距离拍照。
网络搭讪和骚扰
告诉孩子,如果在网络上遭遇骚扰和言辞上的恶意侵犯,要立马告诉家长和老师或是提起网络申诉,寻求解决。
比较难解决的是网络搭讪和交友,尤其是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一定要细细地跟他们分析沟通。
如果陌生人在网络上打招呼,并要求做朋友,是否加好友?如果加了,交流尺度怎么把握?如果被要求见面怎么办?
家长的底线是一定不能同意见面,这个真的太可怕了。
我看过一次网络安全实例调查,男主持人用注册账号在网上搭讪几个年仅12岁的女孩子并约见面。另外,还跟拍家长,每个父母都信心满满,说知会过女儿这些事,孩子绝对不会见陌生人的。但是,大部分的女孩子都同意见面了,有的跟父母说要出门遛狗而去见面,有的居然允许在父母入睡后直接登门拜访。电视里的父母又惊又气,我们看得胆战心惊。
专家后来分析总结,主要原因是父母对此说得不细不透。大多数家长很笼统地说:“不要和陌生人见面哦,很危险呢!”这种方式是不太会让孩子有印象和触动的。这种沟通要细一些,形象些,可以用实例和新闻事件举例,可以开放性地与孩子讨论她的想法,也可以跟孩子进行情景表演,让其对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有切实的意识。
会不会同意让孩子玩/看与之年龄不符的游戏/影像视频
其实,在欧美各国,对游戏、视频、电影都有年龄级别限制,有很清晰地标注哪个年龄段以上才能玩某些游戏看某些视频。对于为何作此限制,也有图标说明原因,一般就是几个方面:暴力、色情、恐怖、粗俗用语等。
按照这些规定和图标,家长操作起来有据可循,问题不大,但是在年龄的临界点时,也有商讨的余地。如,一个限制级为12岁以上的游戏,如果你的孩子还差几个月满12岁,他很想玩,你是否考虑?
我觉得这也因人而异吧。
我们家对这种临界点年龄的状况,大部分情况是会给孩子开绿灯的。我个人特别反对暴力的元素,若看到年龄限制的原因是暴力,我绝对会让孩子达到或超过年龄再说。
要严格遵守社交网络的年龄限制吗?
Facebook允许孩子从13岁起注册登记自己的网页,该规定的监督主要靠家长。调查显示,很多孩子在更小的年龄便已经开始使用社交网络了。所以,关于社会网络,欧美的讨论热点集中在:这个年龄限制必要吗?需要严格遵守吗?
专家对此的建议是,没有定论,因人而异,主要是根据孩子的成熟度和对社交网络的使用目的。
为此,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下对社交网络想如何使用,定位是什么。有的孩子纯粹是私人分享,那么要让其了解隐私安全事项。而有的孩子用此来为自己的爱好做宣传,如,练马术的孩子分享骑术影像资料,爱摄影的孩子将作品公布,是吸引更多专业人士关注和对接资源的好办法。
互联网礼仪清单
与我们不同,我们的孩子们完全出生成长在一个互联网数据化的新时代,被包围在各类信息的分享中。他们的交流和娱乐方式,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
针对此种状况,在欧美国家,学校和社会讨论最多的就是互联网对孩子生活、学习和社交带来的影响,以及家长们对此该如何考量和应对。学校常会找来专家,跟家长、孩子和老师展开对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使用注意的交流会,让各自抒发想法和建议。这类议题新颖,且非常个体化,大家都不觉得要有个统一的解决方案,而是提出思考角度和注意的点,通过咨商讨论,找到适合各自家庭的方式。
关于网络时代的社交礼仪就讨论了好几次,因为这已是当下需要侧重培养的修养品行。
孩子们很小就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和iPad了,用此查询信息、打发时间、分享生活,进行社交互动,孩子们对此可谓驾轻就熟。而在公共网络平台上发言评论,分享照片的分寸界限把握,则是一种修养的体现。
网络信息时代,为我们增加了更多更便利的交流渠道后,其内容方式、社交礼仪和对他人的尊重是否该有变化?在交流的时候,我们是否不用加称呼了,不用问候语了?对着手机语音,是否不注意音量影响到身边的人了?这等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在智能信息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在网络互动中,保持基本和特有的礼仪,尊重他人的隐私、空间和界限。
我姑且用清单式列出欧洲关于青少年互联网社交礼仪的讨论要点和角度,并逐一分享下见解。
1.在欧洲,明令禁止的是孩子们通过建立聊天群或是社交私信空间,在里面擅自议论或用语言暴力侵犯同学。
学校和专家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危害,并且要求家长要对此监管。因为在背后议论他人和发泄不满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告诉孩子,若对谁有看法,可以当面直说,但方式方法要得当,绝对不能以恶意中伤和攻击他人为目的来建立社交群。
2.表情符号的使用。
孩子们使用起表情符号是非常顺溜的,有时孩子发来的聊天信息里全是表情符号,不仔细反应一下,还真理解不了。
对此,家长应尝试学习提高自己,但也可以提醒孩子跟我们合作,在交流时注意对象,比如,对表情符号知之甚少的爷爷奶奶,是否体谅他们,相应减少表情符号的使用。教孩子懂得,对不同的人应该找到适当的交流互动模式,也是一种同理心的培养。
表情符号,还派生出一个问题,就是强烈的情绪是通过表情符号来表达,还是正面交涉。比如,当你和朋友吵架和争执时,发送无数个“生气”的表情符号,的确帮你表明了不满的立场,但能否真正解决纷争呢?或是交流时仅以表情符号示人,会夸大还是会降低你真实感受的表达呢?这没有特定的答案或好坏之分,但孩子们要了解其间的轻重和考量,找到适宜的方式。
3.在餐厅、博物馆等密闭型的公共场所拍照要注意什么。
关闭闪光灯、使用消音模式、征求允许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几点。
比如,博物馆拍照应该按规定关掉闪光灯,并且用消音模式,不要有啪啪的照相声。在餐厅用餐,拍摄可能会带到邻桌,应该告知并征得同意。有的欧洲家长,是完全禁止孩子在用餐时拍照的,但也有不少家长和孩子愿意分享菜品、饮料等,只要不影响他人就可以了。
4.滑照片和看视频。
别人把自己的手机给你看其照片时,不要擅自滑前后的照片,或是一定要征得允许再滑。这是对别人隐私的尊重,不该看的照片不要看。
要给别人看视频时,最好告知一下长度。谁都不喜欢在不知情时硬看五分钟你家孩子跳舞唱歌的视频,小朋友们自己也不喜欢未征求同意就被迫看10分钟同伴踢足球的长视频。
5.影像视频分享。
朋友的照片或是自己跟朋友的合影,要放上网分享,得征求同意,这也包括视频。
父母未经自己小孩允许,随意将孩子的影像发到社交网络或是朋友圈,让孩子很反感。很多孩子抱怨说,父母有时是偷拍他们或是自拍时带到他们,未经同意就分享出去,令孩子很不开心。
在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国,都对未成年孩子的影像分享有严格具体的管控,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就算是父母也不能不知会孩子就将其清楚的正面照放上网。针对幼儿园和学校,分享孩子照片也有明文规定。比如,现在任何机构都有自己的网页,但若是用于公共宣传的孩子照片,都不能有近照或是露正面的脸,可以从后面或远距离拍照。而孩子的露脸照,正面大头照,只能通过专有密闭的“家长对接门户”寄给孩子的父母。
6.在公共场所,聊天、看视频、打游戏以及做直播,要控制音量,不要制造噪音,影响他人。
7.网络交流时的称呼和问候。
网络时代的社交聊天,越来越方便和随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礼貌。收发聊天信息,还是要有称呼和问候语为好。如果孩子在网上聊天或发信息时,给别人一个称呼,先问声好,事情说完了,给个结语道声谢,行事风度修养会明显不同,也会给人与人之间多一份温情礼貌。
8.与父母在社交网络上互加好友。
孩子其实没有必要非得和父母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朋友。有的家长很想跟孩子互动,希望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得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强加。
很多家长的态度都是,不用非要与孩子互加好友,如果孩子愿意和父母分享的就分享,其余的互不干涉。
9.在孩子跟小伙伴一起玩或与家人交流时,能否自顾自玩手机?
其实,完全沉浸在手机世界里对外界毫不关心,这几乎都是被认为不礼貌的。但也要分情况来看。有的家长,比如我们,就觉得反正时代变了,如果家里一群人在交流,没有直接对孩子说话,他要看看手机,也没什么;但我们跟他说话时,希望他能面对我们,专心聊天。其实,不是所有的聊天内容都值得专心致志对待的,轻松些没什么。况且,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挺有一心二用的本领,大家说话,他边看手机也能顾及我们,还时不时根据聊天内容从网上调些图片和信息给我们看。不过也有很多家庭,严禁孩子在家庭聚会时玩手机。我觉得,各有选择和家规,只要跟孩子讲清楚就可以了。
10.能否戴着耳机回答问题及跟人交流。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孩子戴着耳机回答问题,非常不礼貌。应该告知和规范孩子在跟人说话时取下耳机,以示尊重对方。
11.留言和转发互动。
欧美社会非常注重社交网络的留言评论和转发互动要有尊重感和礼貌。这边的网络警察会监控两大内容:网络暴力霸凌和网络欺诈。
在留言评论时,不要去谩骂或人身攻击。在转发信息时,不要用诅咒和恐吓的方式。
我非常反感一些威胁式的转发诉求,比如,“转给20个人,没转的出门都被车撞死了”,“谁不转就不是中国人”,“深度好文,不点开后悔一辈子”。最过分的是,母亲节时,给妈妈送祝福的信息,赫然写着“爱妈妈的转起来,不转妈妈必有大难”。
分享和祝福,不该有强迫,应是自由自愿的。
这些网络上的交流方式和礼仪,并没有什么是必须如是操作的,只是总结出来让大家多一些系统的思考点和角度,至于如何选择,因人而异。无论网络怎么发展,有一点不变,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应有的善意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