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太想赢你就输了
11440600000004

第4章 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多的选择

欧洲家长如何给孩子择校

教育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选择方向不同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在寻求一种所谓“最好”的教育方式,就像面对考试时要去找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一样。

我始终认为,教育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多的选择。若一个环境,能给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不同形态的选择,拥有各类教育模板,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发展,就是因材施教。

想要有聪明的孩子,先得有善于学习的父母。这种学习不是教条死板地去学技巧和做法,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拓展思维,增加观察角度,提高判断力,从而找到那条合适孩子的路。

其实,如果达成“教育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选择方向不同”的共识后,家长就会迫使自己持续地去思考追问,观察借鉴:什么是孩子想要的,什么是适合孩子的。这其实比对某种教育技巧不加判断地言听计从对家长的挑战大得多。

在欧洲,公私立教育类型众多,不按学费高低,而是依学校所选的教育方式和特点来区别。如,荷兰对正常儿童的教育分为公立综合学校、个体教育学校(即一般所说的私立学校)、综合-个体联合学校三大类。个体教育学校中有十几种教育模式供选择,包括蒙氏(注:蒙台梭利教育法,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其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道尔顿(注:道尔顿教育模式,一种彻底适应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自由、自然、平和、发展方向、瑟谷教育(注:瑟谷教育基于对人的信任,相信人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接受速度等差异。该教育没有课程设置,不在学习和玩耍之间人为地划界线。)等。每种模式下还有其各自具体的办学愿景。这些愿景,都是看似简单并与日常密切相关的话,不空不远,各有特色。

我朋友孩子就读幼儿园的愿景是:“我们帮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接触生活和大自然,将生活和生命的真实与孩子拉近,让他们亲身体验和经历生活的种种,从而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独立和自主。”为此老师带孩子“走出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去大自然、博物馆、开药、购物等。

我家孩子们所在学校的愿景是:“懂得何为健康:健康的身体、心理和思想。”针对健康的身体,老师和健康卫生机构合作,与孩子身体力行健康理念,比如,体验各种锻炼和运动方式;每周两日为蔬果清水日,孩子老师们只吃蔬果喝白水,杜绝碳酸饮料;参观有机农场、药厂,了解食药来源。为培养健康的心理,学校带孩子接触不同文化,走出学校接触各类群体,鼓励孩子多维思考、平衡包容。

这些学校的办学侧重点都立足于学生,针对的是学生的个体规划,强调如何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个性行为特点和学习习惯。例如,帮助不擅长某学科的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腼腆的孩子学会交际等。

学校培养孩子的方式会非常具体地落在生活的点滴中。就拿孩子们午饭的餐桌来说,若A是个羞涩腼腆的孩子,那么老师就会刻意安排活泼健谈的B与之相邻而坐,互补两人的性格,在潜移默化中借鉴彼此的特点,从而使A能开朗些,B能稳重些。

班级的外出活动,最容易显现孩子的性格,谁有领导力,谁受欢迎,谁会服从,一目了然。这会让孩子更了解自己,发挥优势的同时,也有意识弥补不足之处。老师通过观察,也会给孩子们创造机会完善自己。

中国注重学校的成功,而欧美偏重学生的成功

欧洲的综合教育,与中国的统一教育不是一码事。就说荷兰的语文课吧,荷兰教育部会有审定的小学语文教材,但统一教材不是全国只有一本,而是有十多本达到荷兰语教学标准的教材可供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选择,而且每一两年都会有新的教材加入,旧的被淘汰。学校一般会选择1~2册课本教学,若某个学生不喜欢备选的基本教材,或是用此教材学习荷兰语效果不佳,那么老师会建议,让孩子选用其他荷兰语教材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其他学科也是如此。总之,选择很多,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调整。

在这种基础教育体制下,学校都不给孩子们横向排名次和谈论“升学率”。当然,孩子也有及格达标线,但是判断孩子的成就标准并不仅由成绩好分数高决定,孩子的社会责任心、分享能力、口才思辨、处理纷争冲突、敢于挑战权威、慈善助人等都是衡量范围。孩子们受到的关注,不会因为成绩优劣而被区别对待;孩子们对成功成才的认知,也不会那么单一和表面化。

如果将升学率作为教育达标的唯一标准,必然会导致老师偏向少数“优等生”,因其是学校名誉和水平的保障。如此一来,多数孩子会成为“优等生”的陪读,很难寻求自我完善成长。有人评价,这种为了培养“少数”而让“大多数”带着心灵创伤走出校门的教育,本质上是反教育的。

其实,有的孩子在成绩上后进些,或是性格过于独特,并不应该受到区别对待,反而是这些孩子,才更需要关注和个性化的指导。教育之目的,不应该仅仅是提高考分,还应培育性格的成长,提高生活的质量,关注人与外界的互动平衡。

欧洲家长如何给孩子择校?

在给孩子选择学校和教养理念时,家长得持续发现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并且不断自我调整和学习。

在国外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和学校,是一个不断认识孩子的过程。除了参观校舍环境,了解教育理念,老师、家长和孩子三方面谈之外,还会有问卷和表格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填写,问题都是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学校/老师给你的第一印象如何?你喜欢课间休息吗?更喜欢户外还是户内活动?和小伙伴玩游戏,你喜欢制定游戏规则吗?发现老师犯了错,你会指出来吗……细致繁多的问题分类,让家长对孩子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学校的选择也能契合孩子的个性。

热衷公共事务孩子所选的“平和式”教育模式

邻居的孩子Kelly是个很喜欢公共事务、慈善助人的孩子。但是,Kelly的自信心不强,导致其语言表达和说服力一般。为此,父母为她选择了采用“平和教育”模式的学校。

“平和式”教育,是一个培养小学生社交能力和民主公民意识的完整系统,其目的是教孩子:

·用正面和关怀的方式彼此相处;

·用民主的方式交流、权衡、妥协并做出决定;

·建设性地化解矛盾;

·为彼此、为社会承担责任;

·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和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这个教育模式不仅教给孩子社交技能,而且通过教育和行为调节,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一步步创建一个积极的社会道德环境。它将教室和学校模拟成一个社会,作为“训练场”,让孩子充分体会“被倾听、勤发现、去感受、能表达”这些板块,从而学习共同做决定、解决冲突、相互制衡,确立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其课程文化之一就是用团队课程的方式,给孩子赋予任务和责任,如,成为同学间问题的调解员,审视学校附近的环境和交通状况并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引导孩子思考自己所在的社会环境,在那里找到其定位、权责,并认识自己的核心力量,驾驭其发言权、演讲力,掌握各种在民主社会中需要的生存和说服技能。

据说Kelly和父母去学校参观和面试时,就喜欢上那里了。

当Kelly在老师的带领下穿过学校的走廊时,她看到那里陈列着不少孩子们的手工制品。她指着一件窗台上的手工摆设说:“这个一点也不好看,为什么放在那里呢?”

老师没有用大道理的方式制止她,说什么“别这么没礼貌,要尊重他人成果,你这样评价很不友好”。

老师只是微笑着说:“是吗?你觉得它不怎么漂亮。其实,在这里,不是每个人都要做出完美的手工制品,如果你喜欢,也可以制作不怎么好看的,你有自由去抒发和表达。”

Kelly很满意这个答案。

其实在她的问题背后,隐藏的那层含义是:“若一个孩子做出了并不精美的手工制品,会怎么样?老师是会接纳还是评判?”Kelly不是很自信的孩子,得到这个答案,对于她很重要。

到了游戏室,Kelly看到一个箱子,里面放着好些坏了的玩具,她又问:“是谁弄坏了这些东西?”

老师没有借机说“你们要爱惜玩具”,或是“你不用管弄坏玩具的人,反正跟你说了你也不认识”。

老师的回答很简单:“玩具就是拿来玩的,有时候它会坏,如此而已。我们把坏了的玩具放在这里,如果有其他小朋友看到了,愿意自告奋勇来修理,我们很鼓励。如果一个月后无人问津的,我们就处理掉。”

其实,Kelly关心的并不是那个弄坏玩具的人名,而是弄坏玩具的人会被如何对待。

Kelly很自然地喜欢上了这所学校,因为老师很好,即使做不出漂亮的手工作品或是弄坏了玩具,也不会受到指责惩罚。Kelly觉得在这里很安全很踏实。她还模模糊糊地感觉到了该怎样去倾听他人话语后面的意思,而这种交流技能是多么重要。

可想而知,Kelly在那里可谓如鱼得水,每天都开心地去上学,其自信心和表达力也在一点点地建立。

学校一直鼓励孩子们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找到渠道确立自己的发言权,很重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学校每周都会给予孩子们一个思考讨论的话题,涵盖面五花八门。话题可以是老师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学生们自己在日常生活、新闻事件中看到听到的。

比如,对周围的环境,最让你不满或困扰的是什么?吃素到底健康吗?网络时代的教育变革该怎么做?皇室该被取缔吗?从苏格兰公投来看国家的概念和独立自主等。

Kelly还来“采访”过我,因为那期的讨论话题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开放二胎”。看着才12岁的Kelly,带着密密麻麻写满独生子女政策来龙去脉的笔记本,准备充分地跟我探讨对此的感受和利弊分析,我由衷叹服。

有一次,我受邀与Kelly的家人一起去参加他们学校的演讲会,命题是“如果你有一分钟让全世界听你说”。看这个题目就知道,肯定是政治主张表述了,要让全世界都来听的,肯定是与大家息息相关的,而非小孩子想要什么玩具之类的个人诉求。

这些11~12岁的孩子们,关心着国际局势和身边的问题,并且对此有见解和主张。

Kelly探讨的是“荷兰作为一个富裕的国家,它能为贫穷国家的人做些什么”,她阐述了荷兰过往援助非洲的成绩,也说了在没有了解当地文化前提下想当然给予资助的弊端和浪费。

一个男孩子讲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分裂世界”,表明全球化的应该是一些共同关注的价值观,但在疆土国界上要准备好面对分裂独立。不知这是否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还有个女孩子自己成立了一个组织,与荷兰难民署合作,专门与在校的难民孩子互动并跟他们一起学习。这个孩子的演讲,倡导对难民孩子的教育和心理关注。

当天的我大开眼界,感慨万千,这些孩子从小就被训练去思考和解决社会问题,并确立自己的参与感和思辨力,将来长大了,他们不去改变世界,谁去改变呢?

体育尖子生的择校考量

当然,“平和式”教育只是众多教育模式中的一种而已,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它。就说我们家的孩子Daan,对公共议题兴趣不大,爱好体育,尤其是足球,想往专业方向发展。

Daan就读的是一般的公共综合学校,他从4岁就开始踢足球了,训练和赛事逐年增加。随着年龄增长,课业加重,我们需要寻找一所能把孩子的体育爱好和日常教育平衡起来的学校。欧洲没有什么体育学校的说法,从事体育的孩子们,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都和所有人一样,只是在教学安排上有所调整,来配合孩子的体育训练和赛季。

我们找到了另一所公共综合学校,收纳体育生,很适合Daan。

这所学校是怎么把体育和课业平衡的呢?

孩子的课业要求和强度与其他中小学完全一样,不会降低水平,只是课程和考试安排不同而已。比如,除了统一上课,学校会有“重复授课”的安排,针对孩子因为去打比赛而误了的平时课程。至于考试,则采用“灵活考试时间”的办法,即,考试时间不固定,学校会说这几门考试,请在这几个星期内完成。孩子在欧洲巡回比赛或是封闭集训结束后,可以补课后跟老师商议哪天考试。订下考试时间,老师会把试卷放在孩子的信箱中,孩子拿出来去考就是了。很多时候,是网络考试,在预定的时间上网答完试题即可。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考试,不就方便作弊吗?去问问先考的同学就知道试题了。其实,孩子们的考试都有难度相同的5套不同试卷,谁也不知道你会抽到哪一份卷子。若是机考,会有个大题库,每个人的题目都不尽相同,问他人也是白问。再加上考试的问题,很多都是开放式的,没有标准固定答案,知道了别人的答案也不管用。比如,你觉得这篇文章在人文伦理讨论中没有表达到的点有哪些?请解读你所看到的数据,分析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有何联系?

有很多中国家长觉得外国孩子学的东西比中国孩子简单,其实这真的是一种误区。先看看Daan作为一个从事体育的孩子,在中学里的课程列表。

语言类必修课:荷兰语、英语、德语和法语(Daan选修了西班牙语,因为他非常喜欢西班牙的足球俱乐部,也常去那里集训度假,想为自己今后铺路)。

其他必修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经济学、信息学(计算机和网络)、社会学、绘画、音乐和手工。

体育类课程:一般体育、专业体育(这是从事体育的孩子额外要修的)

这些课程并不简单,但很接地气。经济学,可能就是观察一支股票或是写个小的投资计划,音乐课则是自己作曲或是像DJ一样串烧歌曲。学英语,除了课本内容,最重要的是两三个月看一本当代英语的畅销书,依此考试。老师不是指定一本英文小说来读,而是开个10本书的单子,孩子根据简介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来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平时考试的个体化强,因为孩子们连选书都是不同的,考试内容肯定也不同。孩子们一年大概能读3~4本英文原著。我也常去借阅孩子们的书单,从中挑些自己喜欢的来读。有时恰好和孩子选到相同的书,就一起阅读和交流。比如,美国著名的青春小说作家约翰·葛林的《寻找阿拉斯加》和《纸上城市》我都是和Daan共同阅读和讨论的,很开心难忘。

有必要说一下,Daan所学的这些不算荷兰具有学术思维想做硕士博士的孩子们要达到的水平,那些孩子要学的理论会更深入,光语言类还要加上拉丁文,理化、文化、社会学的逻辑和分析批判教育也会加强很多。

虽然Daan读不到那个水平,但只要按照他自己的能力来,并从事喜欢的体育,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就可以了。

给孩子选择教育模式,不是赶时髦

有一回,我看到一位家长听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国外办学甚广,不去了解其理念也不管适不适合,就给自家孩子报名就读了。后来效果不好,她就180度大转变,说蒙氏教育骗人,奉劝其他家长别让孩子参加。

这又是走入选择教育只求唯一“最好”方式的误区。教育选择,不是赶时髦,更不是跟风,得对孩子和教育思维两方面都有认识,再做规划,关键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做选择。

蒙氏育儿的宗旨是“对生命的协助”,主张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工具,给予其安全感、爱和信任,让他们自己探索,从而协助其发掘和发挥内在的潜能。蒙氏育儿批驳的是,认为孩子是大人“教会”的这种观点。这种成人育儿的“优越感”,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物,大人要么帮孩子做很多事情,要么自以为是地阻止孩子行事,这些都没有起到“协助生命成长”的作用。

但蒙氏教育和任何教育体系一样,会有其不足。比如,蒙氏用各种工作区的秩序环境,培育孩子的专注和自立,但缺少了幼儿天性的启发和自然随性的嬉闹欢快感。

蒙氏用几百种道具来给孩子营造自主和有利的感官刺激,但多样是优点,也是弱点,就是这些工具限制了孩子打破框架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想象力。

参观过蒙氏学校的人都知道,孩子们非常安静,自律,懂得协同合作,遵守规则。但如果你的孩子是个特立独行,喜欢建立规则,推陈出新,突破固化思维的人,那么选择蒙氏就会显得沉闷了,孩子的独创性和通过交流改变现状的能力可能会受到某种压抑。所以说,虽然蒙氏有自己的优势,但也并非适应所有人。

教育,需要针对个案,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这才是因材施教。在选择教育方式中,可以结合互补一些模式,也要允许“试错”的可能性,多尝试多体会,才能增进对孩子能力的认识。

教育不是精神崇拜,应该多些批判和怀疑

在国外众多的教育模式中,绝对不会特别推崇某一种理念,而是提倡百花齐放。不是中国人才不满意自己的教育,在欧美,人们更是不断批判和思考教育体制和方式。他们认为,教育、医疗、政府,本来就是要通过批判来监督,并持续改进的。

教育不是精神崇拜,原应该批判多一些,不该有感恩和唱颂歌的心态。只有在批判中,各种教育的利弊才能被透明公开地讨论,增强大众对此的了解。很多新兴的教育,就是看到了曾经教育方式的不足而诞生的。

比如,最近一些西欧国家在探讨“大混龄”班级的教育方式,顾名思义,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同班受教育。其实,混龄教学早就应用在很多教育模式中了,刚才提到的蒙氏教育就采取3~6岁的孩子混班的方式,为的是模拟真实社会中,不同年龄的人在工作和团队中的互动。

而目前的“大混龄”讨论的是在孩子更大之后,把混班的年龄差再加大,比如从已有的8~12岁或10~14岁混班,变成12~18岁混班是否可行。人的大脑和行为发展,在12~18岁间,并非明显按年龄进程递增,所以传统的按年龄分年级的办法导致了很多对孩子评估的失误。“大混龄”教育中,增加了个体化的教学进度和跨年龄互动,不失为一种会新的探索方式。

当然,这个办法还在讨论中,没有定论。你若问这个方式好不好,我无法回答,我只想说,多一种选择,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好的。

最后,用我的一位读者妈妈的留言来结尾,她是位有着睿智开放心态、兼容并包的妈妈,把我想传递的意思表达得很到位:育儿确实有很多流派,有时还互相打脸,但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从各种信息中吸取对自己(或孩子)有利的经验,不能今天看这个观点觉得好,照着做;明天看到另外一个观点(可能与昨天的相悖),你就改变教育方式了。最终原因,还是你自己对教育没有深入研究,抓不住重点,内心不坚定,容易跑偏。其实,在教育方面,尽管流派众多,文章无数,你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只要能给孩子提供自由宽松、充满爱的环境,采取什么方式都可以。我倒觉得大家在教育孩子方面都要畅所欲言,这样才能给妈妈们提供思考的机会,去鉴别,去发现,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放手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

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动手能力,逐渐学会一切独立自理,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事情。

很多家长对此有个误区,就是总以教导者的身份,很刻意地教孩子做事。比如,不管孩子的兴趣在哪里,就让孩子进厨房做菜洗碗或大扫除,与父母一起做家务。

这本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一定要多了解孩子的喜好。孩子只有对有兴趣的事或是与家庭活动互动多的事,才会学得快,动得勤,并且有成就感,事半功倍。

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应该是为了让其成为父母的小帮手。恰恰相反,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要作为孩子成长的协助者,帮助孩子成为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人。孩子无论是学厨艺还是修电器,都要依靠家长做孩子成长的推手和帮手。

所以,家长们不妨把目光打开点,如果孩子对厨房的家务事没兴趣,无需勉强或是觉得孩子不勤快。孩子不喜欢和爸爸一起洗车,没准愿意和妈妈一同上超市;孩子不愿意学做饭,没准愿意烤蛋糕。其实,别把目光局限在家庭之内,家长会发现,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筹划力。比如,制作一次家庭旅游计划,淘宝给爷爷奶奶挑个按摩椅,参与自己玩具柜的挑选和组装等。这些都是欧美孩子从四五岁起,就在不同程度参与的。这些事情,都能让孩子建立多重学习和处事能力。

就拿我们家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筹备家庭聚会派对。这是一个复杂并且考量很多的任务,从中能建立起来的不仅是孩子的动手力,还有洞察力、金钱预算力、艺术音乐鉴赏力、餐饮选择力、统筹协调力、社交能力等总体素质。

荷兰的派对传统

我们所在的荷兰,是个派对国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类大中小型派对,在海滩开的,在体育馆内开的,游船上的,酒吧里的,私人的,公共的,主题的,随意的,应有尽有。

荷兰的孩子从小就开始体验、参与、筹备和享受这种派对文化。派对大体分为两大类:私人家庭派对(如:生日派对,家庭聚会)和公共社交派对(买票进场的主题派对或纯消遣派对)。荷兰的私人家庭派对,不仅仅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就算了,很多家庭派对对派对主题、餐饮、着装和音乐的要求很高。比如,很多私人派对会请DJ、乐队、歌手等来表演。

拿一个孩子的生日派对来举例,在荷兰这边,家人朋友都很喜欢参与孩子的成长,所以派对邀请的亲朋好友比较多。再加上孩子自己的同学朋友及其家人,一个派对大人孩子加在一起经常会有四五十个之多。在派对里,除了共同分享的时段(比如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吃蛋糕),大人和孩子还有各自的活动和交流范围,大家尽情享受和朋友相处的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大人围着孩子转,或是孩子只能听大人的安排在大人眼皮下行事。

大人在筹划派对时,会让孩子列出自己在派对上的活动要求,比如想打游戏的、想体育运动的、想听歌跳舞的各有多少人,饮食有何具体要求等,再一起讨论要怎么安排空间和准备设备。但这种倾听绝不是给孩子“漫天要价”的机会,大人也会告诉孩子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交通安排、经费预算,以及派对结束之后的清理整理等。这种讨论其实就是让孩子能够耳濡目染,逐渐培养起对聚会统筹安排的意识和能力。

派对从预算、采购、节目安排全由俩孩子统筹

我先生家是典型的荷兰大家庭,家里亲戚的孩子非常多,特别喜欢聚会和派对。每一次都会指定2~3个家人来筹办。

有一次,我们准备办一个只有10个家人朋友的小型烧烤会,统筹这次派对的任务落在12岁的Vivian和10岁的Marcus姐弟俩身上,我是这次聚会的成年人协助者,我婆婆则是聚会的发起者和“赞助商”。

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派对,可我还是见识到了先生这个家庭里孩子们的独立和规划能力。

我们四个人在聚会前两周开了个小会,敲定客人名单和预算。婆婆讲了一下她那边的客人名单,姐姐Vivian说想邀请一个自己的同学,于是我们写下了10个列席的人名和联系方式,两个孩子马上说会致电确认出席和告知当日安排。

客人名单确定,接下来该确定饮食了。大家最终讨论认为电磁炉烧烤最合适,婆婆也给出了预算,100~150欧元搞定。也就是说平均每人10~15欧元预算,牛猪鸡肉、虾、三文鱼、蔬菜、饮料这些都要有。

婆婆说话时,俩孩子都认认真真地做着笔记,然后说会去询价。

姐姐Vivian对弟弟Marcus说:“你最会算给每人预备的餐量,到时候你算清楚,我们照着你算好的买。”Marcus拍着小胸脯说没有问题,再次向我婆婆确认了客人对饮料和肉类的喜好,就散会了。

两天后,孩子们来电话说,客人都已通知并确认出席,而且他们已经到几个超市看了价钱,计算了之后,平均一个人8欧元饮食预算(含饭后甜点),再加2欧元饮料就够了,也就是说平均每人10欧元预算。精明的Marcus还是要求能拿到120欧元总预算,即每人12欧元,以备不时之需。我婆婆很满意,爽快给钱。

派对计划里竟还写明席间谁要讲笑话

作为成人协助者的我,主要任务就是检查孩子们制订的派对计划,提出改进建议,并在最后购物的时候开车帮助运食材。

拿到孩子俩的派对计划,我真的感叹他们的周到细致,除了食物和饮料之外,他们还写明了饭前、席间及饭后的背景音乐,席间谁要讲笑话,饭后哪些人清理桌面,哪些人准备甜点等。

我费尽心思,才提出了一个小建议:Vivian在她制作的派对邀请函里,需要注明客人停车的指导以及衣物间信息,方便客人到了之后挂衣服和存东西。

派对当天,我按照指定时间接上姐弟俩和他们的一个朋友,一起去超市买东西。

Marcus拿出几份详细的购物清单,开始分派任务:“你们照我写的量买。姐姐这给你,你负责肉类;你负责蔬菜;你负责酒水和酱料;我自己负责甜点和剩余的东西。”俨然一副大人样子,完全不用我操心。

大人收拾桌面,孩子奖励大人甜点

可以想象,我们的派对很愉快。

席间除了大人聊天之外,孩子们轮流给大人讲故事、讲笑话。

吃完了饭,该上餐后甜点了,按照Marcus的安排,大人的任务是清理桌面,把碗盘收到洗碗机里。

他说:“我们三个孩子筹办了派对,要去楼上稍微放松一下,我们会放我们喜欢的音乐跳一会儿舞。你们收拾桌面。15分钟后我们下来,给你们收拾桌面的奖励就是我们为你们准备的饭后甜点。”

美味的甜点吃完后,我婆婆对她这些孙儿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和骄傲,提议全家给孩子们热烈鼓掌以示感谢,一派欢声笑语。

在派对后的对账会议里,孩子们开始报账,总共花费106.90欧元,而且孩子还给我结算了2.30欧元的汽油费(按照油价和公里数算的),是我接他们和运食材的费用。

我说油费我就不要了,可孩子们执意让我收下,说:“如果我们自己坐公共汽车操办这些东西,要来回3趟,我们算了费用一共要12.8欧元。有你开车既帮我们省了钱又省了时间,我们非常感谢,不能让你再花油钱。”

最后,Vivian还贴心地给她奶奶列了个清单贴在冰箱上,上面写着没有吃完的食材以及它们的过期日期,提醒奶奶要记着吃。

这场聚会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不需要再替孩子们收尾,客人不需要我送。连我以为派对散场后,大人默默清理现场的工作,也早在孩子们的“甜品诱惑”下完成了。我这个助手,还意外赚了2欧元的车马费。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能无方,但求无为!

创造力,是指想象力、独创性、思维发散力、解决问题并产出成果之能力的综合素质。它不仅是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也体现在科学、社交、生活情感体验与资源整合上。

创造力,在欧美国家已被纳入幼儿教育的基本能力培养重点之一,被誉为是“通向一切成功和快乐的钥匙”。

研究证明,有创造力的人,思维灵活,擅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更能感知和协调周围的新事物和变化,从而发现机会、建立联系,适应性和幸福感更强。

创造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养成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重点,说简单点,就八字箴言:不能无方,但求无为!

无为,是指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教条化地干涉孩子的奇思妙想。

如何让人心甘情愿地吃下烤糊的饼干

那年Julie只有八岁,学校的亲子活动日,要求孩子自发设计饼干的样式,与家长合作把饼干烘烤出来,想好卖点和广告词,拿到学校搭好的“饼干店”去,看谁的饼干最受欢迎!

我婆婆是Julie的合作者,我自告奋勇加入她们,一来觉得这个活动有趣,二来想跟着学学烘培。Julie的设计主要是在饼干的模子和烤好后的点缀修饰上下功夫,了解她的意图后,在婆婆的带领下,我们分工行事。

很遗憾,不知是黄油用量还是烤箱温度没有控制好,饼干烤失败了,干散伴着点焦糊,原本打算的饼干点缀无法进行。学校的活动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要开始了,我们没时间重烤。大家都很失望,寻思着怎么办!

我自作聪明地建议了个“歪”点子:我去糕饼店买些饼干吧,反正拆了包装谁也看不出是不是咱烤的?再在饼干上加点修饰,不就完美了吗?拿到学校肯定混得过去!

我婆婆急了:“这不是骗人吗?让Julie以这种方式做事,老师同学知道了,都不会尊重她的。”

Julie说:“不,我不骗人!没烤好,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没人吃我的饼干吗?用买的饼干充数,就算卖得多,我也不会开心的。老师说,这次活动主要是烘培设计、亲子合作和卖点宣传。我们可以想想卖点啊!”

我也意识到自己的方式太自欺欺人,挺惭愧的:“就是,谁都会犯错,就拿糊的去卖吧,不过怎么宣传呢?”

我婆婆说:“要不我们用奶油旋个花盖住饼干,看不出是糊的!”

Julie品尝着烤失败的饼干:“干吗非要遮住糊的呢?遮住了还是吃得出来!其实味道并不糟。蔻蔻,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甘愿吃糊了的饼干?”

“有时,我烤饼干失败了,就自己把烤糊的吃了,不想让别人承担我的错误!”我说。

Julie突然得到灵感:“你犯的错,你愿意吃下去?对,谁都会犯错失误,不如咱们就用这些糊饼干来代表现实中的‘错误’,销售词就用‘吃下你的错误’,谁吃了这种饼干,就象征清零后一切重来……”

我婆婆挺赞同:“好!咱们押韵点,‘吃下你的错,一切重来过’,怎么样?”

就这样,我们打着“吃下你的错,一切重来过”的广告词,用略带焦糊的饼干参展。

孩子们都觉得Julie的想法新奇,根本顾不上去吃那些烘烤精致美味的饼干了,都凑到我们的“摊位”前,争抢着那些烤糊了的饼干,像玩游戏似的叽叽喳喳。

“这个大点,我吃了,代表吃下个大错误,万事大吉!”

“我吃这个小的,代表以后连小错也不犯!”

很快,我们那些歪七裂八的饼干被一扫而空,成为当日最佳“卖家”!

我深深叹服,孩子凭借创造力的巧思,换一个角度,竟能反败为胜!

谁说睡着觉不能赚钱?

很多时候,成人对事情的解读会不自觉地陷入循规蹈矩的僵局,阻碍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孩子反而不拘泥,有种天然的灵性。此时,我们要放开思维,理解并支持孩子!

荷兰女王或国王生日那天,举国欢庆,有一个传统,是王室送给民众的礼物,即每人都能在所在城市划定的区域里,摆摊买卖东西,进行表演,当天的收益全归个人所有,不用交税。

有一年女王日,一个年仅5岁的男孩,在阿姆斯特丹街头,仅用一小时,净赚2500多欧元(约2万元人民币)。

可能你不会相信,这孩子用了个极简单的方法赚得这笔钱:在大庭广众下睡觉!

据说这小男孩的爸爸常念叨儿子打瞌睡:你以为一天到晚睡觉能学到东西,能挣到钱吗?

听多了,孩子就反其道而行之地想,睡觉难道不能赚钱吗?

他问妈妈:“我的强项就是随时能睡着,睡得很香,如果我表演睡觉,别人会不会给我钱?”

妈妈没有打击儿子的积极性,顺着他的思路:“那得有好多人看你睡觉,才会有人愿意给钱吧。我们试试女王日,那天的人多。还有,你知道在公众面前睡觉其实很难吗?咱们得做好准备,也得练习!”

于是,女王日那天,孩子就在阿姆斯特丹街头的一张长椅上铺了软垫,睡下了,旁边立着牌子:睡着觉,也能变有钱!

荷兰女王日,街头人潮涌动,来往频繁,一个五岁孩子可爱的睡姿和边上的牌子,让人忍俊不禁,构成一道引人注目的“行为艺术”。人们纷纷向孩子睡椅前的盒子里撒钱。我那天两次经过这个孩子,每次都为他的睡态可掬送上5欧元,共10欧元。

我在晚间的电视新闻里看到对孩子和妈妈的街头采访,得知来龙去脉。孩子妈说,完全没料到能收入这么多,起初只是想陪儿子玩玩。小男孩也说,原想得到百八欧元能买些玩具就很开心了,谁知成“富翁”了。

当然,孩子的创造力,不是家长听之任之就会自然形成的。培养创造力,不能无方,而是得合情合理有分寸地进行!

一堵五颜六色的扣子墙

在Julie的小学里,孩子们拉扯玩闹,衣服上的扣子常掉落。清洁工捡到就放在一个纸盒里,以备失主回来找。扣子越积越多,清洁工就与老师商量,想找个妥当的方式处置。

大家都不愿把扣子丢弃,觉得说不定会有人需要它们,老师索性成立了个“扣子项目”,让孩子们集思广益,商量出安置办法。

老师提出要求,用一个简便又直观的方式存扣子,谁想找扣子了,可以自行其是。

一个男同学的方案脱颖而出:把扣子放入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糖果罐里,在学校公共活动空间的墙上安几排板架,将这些盛着五颜六色扣子的罐儿放在架子上陈列起来。谁需要扣子,直接在各个扣子罐里找;谁捡到扣子,往扣子罐里一放就好,省事方便!

如此一来,各色各样的扣子被放在罐子里,浑然便捷地自成一格。学校的“扣子墙”逐渐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扣子的增减,伴着新鲜的变化组合。有的孩子们没遗落扣子,也会扯下扣子,贡献给“扣子墙”。

这绝对称得上是一种成功的“可持续性创新产品”!

老师在发掘孩子创造力上,就用了“有方但无为”的理念!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老师给了明确的游戏规则,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孩子们自由发挥。几个方案出台后,放到桌面上一起讨论,哪个好,为什么好。

比如,另一个孩子也有“陈列扣子”的概念,但她的方案是将扣子一排排钉在旧牛仔裤上挂起来。这虽然也有一目了然的美感,但多了道钉扣子的程序,会麻烦很多,不如“扣子罐”易于操作。

孩子们选出最佳方案后,既学到设计背后的考量,又有参与感!

如何做到“有方无为”?

要做到“有方而无为”,得对创造力形成的基本规律有一定认识。

孩子的创造力,并非仅指与艺术相关的造诣,也体现在科学逻辑方面;更不是非要从无到有发明什么大物件,而是散落在生活的平常微小处,点滴可见。“扣子墙”就是个用创造力解决日常问题的案例。

人人都具备创新潜能,虽然创造力的程度和维度各有不同,但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式,每个人都能在其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式内,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创新表现。

大量研究发现,培养创造力最重要的,不是单向的技巧学习,而是有意识地与周围的人和物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首要的,是强调在日常生活里与成年人和同龄人的互动,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比较权衡不同的想法和行动、解构矛盾、包容异议、通过谈判化解冲突等。

建立联系,在知识和技巧范畴,是指举一反三的能力。它要求孩子能在引导下,逐步学会扩展理解力和观察力,把这个领域的知识点延伸到其他领域。

只有建立联系,才能有发散思维,在信息碰撞中产生新的想法和行动方向,即为原始创新力!

举个例子。

很多人认为学习绘画就能让孩子有创造力,其实不然。学画画,能让孩子具备绘画技巧,但这不是创造力,很多孩子只学会了临摹。而有的孩子,就算不会画画,却具备联系结构、图像和空间的能力,有设计想法,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创造力。

引导孩子建立联系,也就是为孩子营造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可以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第一,从小处着手,从兴趣开始

找到并鼓励孩子的兴趣是发掘创造力的起点!让孩子从小处着手,增加对生活的感受力!

比如,给孩子表达自己各类想法的时间;跟孩子讨论周末计划,问孩子想做什么事情;用餐的菜品搭配也可以与孩子商量;不时问孩子有哪些心愿,商讨如何达成;等。

这些都能打开孩子的思维和行动力,也能了解和激发孩子的兴趣。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创造和玩乐的空间,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任何空间都能成为其创造的环境,无论是花园草坪、游乐场、卧室、厨房,还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第二,开放式提问

孩子有新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避免用定向的墨守成规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思维。不要评价孩子的想法的好坏,而是针对其想法多问一些开放式问题,如:

你准备怎么实施?

你想到几种方案来做这件事?

我能为你做什么?

你需要什么帮助和材料?

第三,过程重于结果!做孩子创造力的旁观者,而非仲裁者

不用太在意孩子是否达成了目标,多关注孩子实施创造力的进程。

科研显示,若家长更注重孩子的认知过程,而非他们取得的成果,孩子的创造力会得到更明显的长驱发展。因为如此一来,孩子更容易平和地理解过程中的经验细节,打开思维。

父母做个旁观者就好,不要对利弊优劣仲裁,对孩子的行为横加干涉!

第四,做孩子创造力的帮助者,而非执行者

孩子想做什么,让其自己动手动脑,家长不要代办。帮助孩子准备材料,看着孩子练习,提出建议,就可以了。

第五,容忍分歧,鼓励不同

给孩子机会表达各类想法,甚至是分歧,他无需同意你或任何人。培养孩子用多个方式解决同一个问题,让孩子了解,任何局面都会有多种可能性和选择。

第六,支撑创造力的品格

自信心、好奇心、坚持性、同理心、感知力,这些都是支持创造力形成的品格,要综合培养。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创新想法。所以家长要在平日鼓励孩子说出想法,并允许其犯错,肯定其进步,帮助其建立自信。

关于孩子创造力的五大误解

有人说:世界上所有美好的食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

故此,孩子的创造力,在欧美国家已被纳入幼儿教育的基本能力培养重点之一。在中国,这一问题也已引起广泛关注,但我们对它的认识还存在着不少误区,科学地理清关于“创造力”的真相和规律,是培养创造力的第一步!

误解一:创造力是天生的

很多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天生而稀有的禀赋,觉得大多数人生来就没有创新细胞。

其实,科学研究早已证明,创造力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引导、鼓励去发掘和培养,每个孩子都可以找到并形成属于自己的那份创造力!

创造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养成的!

误解二:创造力是一种仅和艺术相关的能力

由于创造力常与艺术创造产出的作品(如,绘画、音乐)相关联,所以很多人误认为创造力仅是一种艺术造诣。

其实,创造力绝不仅局限于艺术领域,它广泛体现在科学、社会、情感、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看看创造力包涵哪些元素,就不难理解其维度和广度了:

·想象力

·独创性

·思维发散力:通过发散性思维持续产生各种不同观点和想法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产出有价值的结果能力

这里的价值,并不是指经济价值,而是指社会、情感和影响力这类软性价值,包括生活体验、资源整合、感知和协调周围的新事物及变化,从而发现机会、建立联系。

误解三:学艺术,就能学会创造力

在把创造力和艺术造诣挂钩的错误认知下,曾经诞生了学习艺术就能学到创造力的培训方式。但是,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通过学习绘画、音乐等艺术,并不能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不是“学成”的,而是“养成”的!

学习一种艺术技能,有时反而会因针对性过强而局限了创造力。因为重复练习,孩子把艺术技巧变成重复性的例行公事,缺少情感共鸣,更何谈创造力?

而“养成”是指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掘。

比如,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虽然不包含在创造力的元素里,但是有自信的孩子,会更大胆地发现不同并敢于表达出来,这是创造力的催化剂!

误解四:应该在玩乐中培养创造力,而严肃认真会扼杀创造力

虽然,游戏和娱乐有助于孩子在舒适的氛围中发现其创造性,但一定要把握“自我放纵”和“轻松认真”的界限。

其实,创造力形成和产出的过程充满了对孩子品性和习惯的挑战。它需要专注力、坚持性和决心来达到最后的成功。现实中,这个过程常伴随着沮丧和挫败,并不都是愉快的。

所以,创造力的培养过程,是严肃而认真的,并非是松散的喜悦!

误解五:创造力和知识无关

很多人误认为,创造力是凭空想象而形成的,不需要知识和技能来达成。

一方面,循规蹈矩或教条化地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确是阻碍创造力的。但另一方面,知识和技能却是创造力的基石。

对现有世界和外部环境的认知,是孩子掌握游戏规则、界限从而去创新的起点,而认知是在孩子的知识结构逐步建立后才形成的。如果没有技能,孩子如何具备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来达成创造力呢?如果没有知识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又谈何独创性和解决问题呢?

所以,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学习,对孩子的创造力非常重要,只是要把握好运用知识的灵活性和教条性之间的平衡!

跟小猫说对不起

我同事Max夫妇带着他们四岁的女儿Sarah来我家做客时,蔻妈蔻爸刚好在荷兰度假。

金发碧眼胖嘟嘟的Sarah很讨蔻妈喜欢,蔻妈做着饭,也不禁时不时地转过脸看看Sarah,赞叹一句:“太可爱了!”小Sarah也特别配合,对蔻妈甜甜一笑,说声“哈喽”。不过Sarah的注意力并不在蔻妈身上,而是在我家的猫咪Marley身上。

Sarah和Marley追跑着,到处洒满了笑声,她不断与大家分享与猫咪的互动:

“妈妈,Marley刚才舔了我的手指头,好痒啊!”

“爸爸,我比Marley跑得快,你看到没有?”

“蔻蔻,Marley藏到床后面去了。”

我家Marley野性未消,她会对你和善,但若你让她不爽,她必反击。Sarah就不小心踩到了Marley的底线,她紧紧抱住猫咪不松手,说:“Marley,我要和你做好朋友……”话音未落,Marley拼命挣脱,返身就是一抓,Sarah白嫩的手指上立刻出现一道血印子,鲜血直流。

随着Sarah放声大哭,蔻妈蔻爸既心疼又自责,一边安慰Sarah,一边对Marley连吼带喝,把猫追打到另一个房间去了。

看到我父母对猫大呼小叫,对Sarah连哄带抱,并对Sarah父母一个劲儿地道歉,Max和太太反而觉得特别不可思议。Max起身礼貌地制止了我父母对Sarah长吁短叹的抚慰,打开房门,把吓得不轻的Marley从另一个房间放进客厅,轻轻地摸了摸Marley的头,说:“好了,Marley,没事的。”然后又对我父母说,“这不能怪猫,是Sarah没有找到与Marley合适的相处方式。”

我和Sarah妈妈一起帮孩子消毒伤口。Sarah妈妈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慌乱和担心,也没有给Sarah特别的关注和同情,她只是在处理伤口的整个过程中给Sarah传达相关的事实描述和提醒:

“Sarah,把手伸开,我们要把血清理干净。”

“Sarah,你的伤口不深,过几天就会好了,不用紧张害怕。现在,得用酒精给伤口消毒,你会感到疼,但只有这样才能杀菌并且让伤口更好地愈合,你要勇敢哦。”

Sarah的伤口处理好并包上创可贴后,蔻妈建议快带孩子打被猫抓咬的预防针,但Max夫妇拒绝了。他俩看了Marley宠物护照上的疫苗纪录,觉得Marley是家养猫,也按时进行着良好的卫生护理,所以没必要去打针。

Marley被整个氛围弄得很不安,小心翼翼地在客厅里走来走去。Sarah的哭声减弱,已平静了不少,她有点胆怯地注视着猫,哽咽着问:“妈妈,Marley是不是不喜欢我,不想跟我做好朋友?”

我正想告诉Sarah不是这样的,我们都喜欢她,话还未出口,就见Sarah妈妈走到女儿面前,紧紧地抱住Sarah不松手。Sarah觉得很不舒服,扭动着身子挣扎着推开妈妈:“妈妈,干吗把我抱那么紧,我都要喘不过气了。”

Sarah妈妈反问女儿:“是吗?你也觉得抱这么紧很不舒服,对吗?那你刚才那么使劲地搂抱Marley,你觉得她享受吗?猫不能说话,只有努力逃跑或反抗,你觉得她过分吗?”

Max也接着说:“Sarah,你如果用一种让朋友不快的举动去宣示友谊,还指望别人或是猫咪接受你、喜欢你,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你要想和Marley做朋友,就得了解猫的习性,尊重她的喜好和感受,找到让彼此都适宜的相处方式。”

Sarah听完,若有所思地看了Marley好一会儿,接着向猫咪招了招手:“Marley好,你能原谅我吗?”

Sarah转过脸来:“我赢得Marley友谊的方式,就从向她招手问候开始吧。”

Sarah接着问:“蔻蔻,你知道怎么用猫的语言说对不起吗?”

“我不知道怎么用猫的语言说对不起,但很多东西除了语言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Marley喜欢吃这个,我们可以一起喂她,你也可以摸摸她的头。还有,Marley和所有的猫一样,喜欢别人抚摸她脖子下面,要是发出呼噜噜的声音,就表示她很舒服愉快。不过,猫咪不喜欢被人拉扯尾巴、揪耳朵或是紧紧抱住限制行动。”我教了Sarah几招。

Sarah点点头,接过我递给她的专门给猫咪吃的糖和零食,尝试接近Marley去喂她。Marley吃着,她就轻轻摸两下Marley的头,也不多摸,还自言自语地说:“我就在旁边看,不烦你。我吃糖的时候也最讨厌被人打扰了。”

之后,Sarah试着抚摸Marley的脖子,看着Marley闭眼伸长脖子陶醉其中,发出愉悦的呼噜声,一副享受状,Sarah特别开心:“Marley,原来呼噜噜就是你的笑声啊。”

经历了这一切,蔻妈先是感慨外国孩子的皮实和家长的放手;接着是不解为何孩子被猫伤了,没人赞成打猫,结果还让孩子给猫道歉;最后是在目睹事态发展后,叹服于这种孩子和动物相互尊重的教养方式。

我们都忘不了,Sarah被抓伤后,在父母的引导下努力寻找与猫咪恰当的相处与和解方式的样子,未干的泪光依稀挂在她的脸庞,她却微笑着,举起那只手指受伤并缠着创可贴的小手,向小猫招手问候。

现在拥有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欧洲,常常能看见遛狗散步的人们。家长领着孩子路遇别人的宠物,有的孩子见到狗或听到狗叫,会害怕;也有一些孩子特别喜欢小动物,想去亲近。

一些中国家长过于保护孩子,见孩子怕狗,立马带着孩子躲得远远的;就算孩子想和狗玩,不少家长也会制止:“别过去,小心,它会咬人哦。”

而欧洲的家长在看到孩子因为狗叫声而胆怯时,则会试图讲解:“不要怕,狗狗叫并不是想伤害你,有时它们叫,是示好和打招呼;有时它们叫,是宣示它们的领域,从它们摇尾巴的方式和眼神可以看出来。但你如果对着狗大叫大嚷乱跑,反而会引发它们的攻击性。其实,狗是很可爱的,它可以跟我们做朋友。”

欧洲家长也不会刻意阻止孩子对动物亲近,而是教孩子怎么做才恰当,“你也觉得这只狗很可爱,对吗?但你可不能随便去打扰它哦。你应该先去问问它的主人,能不能摸它,怎么和它互动,这样才有礼貌。”

其实,欧洲家长的做法是试图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对生命平等的珍视和尊重。

有了尊重意识,首先保护的就是孩子自己。孩子若由于无知而对动物产生莫名的恐惧,留下心理上的阴影不说,还会给生活带来诸多限制。一个怕狗、怕鬼、怕妖怪,什么都怕的孩子,是无法建立起自己与外界的平衡和安全感的。告诉孩子动物的习性及人与动物的相处模式,更能让孩子理性地认识动物的攻击性和亲切感,知道互动的界限在哪里,从而更懂得保护自己。

还有,尊重和关爱生命,不是把人凌驾于动物、植物之上,而是平等体谅地善待一切生灵。哪怕示好,哪怕照料,也要在了解别人的喜好和舒适范围后再行动,对人如此,对动物、对花草树木也该如此。

道理听起来很大,不过做起来也不难,从小处着手即可,从对待亲人的和善语气和耐心起步,从了解动物的脾性上心,也可以像小Sarah一样,赢得猫咪友谊的方式,就从向猫咪招手问候开始。

挣钱是快乐的事

一些家长有一种很矛盾的思维:一方面希望孩子有本事挣大钱,可与此同时,又把积累财富的重担全部包揽,认为“父母辛苦挣钱是为了帮孩子把钱攒够,孩子大了就不用为挣钱疲于奔命、委曲求全”。

天下父母心,本无可非议,但我总觉得这有点本末倒置。若希望孩子有本事挣钱,侧重点应该放在培养“本事”,而不是避免“挣钱”。

我不禁要问,挣钱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吗?挣钱,难道不能是快乐的吗?

授人以渔,胜过赠人以鱼。能让孩子在生活、工作和挣钱中得到乐趣,远比帮他把钱挣得盆满钵满有用。

挣钱和工作是苦还是甜,取决于自己的定位是否对接到了才尽其用的平台。如果你的工作不仅是挣一份工资,更是找到了展示才能发挥创造力的舞台,那你一定会持续快乐的。

身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从小到大不断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定位、强项和短板,让其懂得发挥这些才能自食其力和创造财富,是快乐和骄傲的事。

许多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将孩子与挣钱绝缘,念叨着:“你现在专心学习,把心思多放在课业上,别操心钱的事。学习好,有了本事,不愁以后挣不来大钱。”

这句话里的逻辑漏洞是,挣钱的本事和学习的能力不见得存在因果关系。而且,学习和挣钱不是相互抵触的,完全可以共存。孩子为什么不能从小就自己操心如何挣些钱呢?

欧美的孩子很小就开始挣零花钱理财和创意筹款了。社会和家庭都认为,孩子不能惧怕或逃避挣钱,挣钱的本领,需要培养;挣钱的乐趣,不能剥夺。人只有跟金钱保持合理适度的关系,才能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仆人。

欧美国家是商业社会,很多日常事务都是商业性的,那么为自己的事筹款,是很重要的能力。就拿体育运动来说吧,孩子会列个预算,把球衣球鞋以及教练的指导费都算好,然后去为此筹钱。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是从小自己找训练团队,依靠赞助商支持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Rafael11岁那年,足球已踢到了较高的水平,加入了荷兰知名足球俱乐部的儿童队还被选为队长。队长的其中一项职责,就是要为团队的赛季球衣和饮料等筹款,找到愿意资助这些项目的赞助商。

Rafael回家谈起这事时,我讶异怎么会让这么小的孩子筹款。那时我还有很多中国人对待金钱的观念,觉得筹款不就是求人要钱吗?那不得装孙子受气吗?于是,我立马给孩子解围,说我会让我先生的健身中心来赞助,我们本来就是为运动员提供订制服务的健身会所,对接点很合适。

Rafael爸爸建议Rafael跟我先生把筹款的想法具体约谈一下。谁知面谈后,我先生居然把孩子拒绝了。我觉得自讨没趣,这是他家亲戚,家人间相互帮个忙,让孩子早点完成任务,不很正常吗?

我致电给Rafael和他父母,心想对不住孩子,干脆我来找赞助或者我自掏腰包赞助。谁知Rafael一家完全没有不开心,还特别感谢和我先生交谈后得到的启发。Rafael被拒绝的原因,是他们俱乐部的赛事和我先生的健身中心不在一个城市。就算在赞助球衣上打健身中心的广告也不能赢得很多客户,因为人们都喜欢在离家较近的健身中心做锻炼。

后来我明白,这不是小气,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商业还是慈善,都要达到必要的宣传目的,按照市场效益来衡量利弊选择,而非亲戚间的人情账。只有懂得游戏规则,孩子才能真正学到财富之道。否则,哪个家庭能永远给孩子保驾护航呢?

Rafael轻松地对我说,自己了解到了赞助者的心态。他已在网上把自己俱乐部所在城市的健身中心做了筛选,会去跟选中的几家谈筹款;而且俱乐部成人队有常用赞助商名单,Rafael也会去商谈,看这些赞助商是否愿意赞助儿童队。他妈妈还建议他联系一些政府和慈善组织,看看有没有通过合作换赞助经费的办法。

两周后,Rafael告诉我他已经搞定了所有筹款。球衣被附近的健身中心赞助,饮料被荷兰银行的幼儿体育基金赞助。额外的训练费用,被一所针对儿童自闭症的诊治中心赞助,要求是Rafael带领儿童队每周去该中心和自闭症孩子们踢一小时足球,因为运动有助于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

Rafael对此很自豪也很开心,我们看着他写画的筹款方案,为了谈筹款制作的幻灯片,由衷感到了他在仅仅两周间学到的东西和取得的进步。

Rafael的哥哥Rainer喜欢打篮球,年年入选荷兰国家少年队。可惜荷兰的篮球氛围和训练水平远不及足球,为了提高自己,15岁的Rainer联系了一位西班牙的篮球教练,想去那里特训5天。西班牙是全欧洲篮球业发展最好的国度。特训是需要钱的,Rainer算了一下,路费、食宿费、训练费,还有一双球鞋的费用,加起来要800欧元(合6千元人民币),而他需要自己筹措这笔钱。

对于很多中国家长来说,给孩子出6千元人民币旅游是小意思,何况是支持孩子训练。一个总月收入为3万人民币的中国家庭,愿意给孩子花3万人民币参加暑期出国游或夏令营的比比皆是。但是一个总月收入合20万人民币的欧洲家庭,让父母给孩子花1万人民币旅游,他们绝对会觉得太多了。

这是对钱的观念及社会整体支持度而导致的不同。我们习惯先央求家人,无果才会寻求外力。欧洲恰好相反,都是先在社会公共渠道找支持,最后才是家人。

Rainer和Rafael的父母月收入可以达到合人民币40万,经济实力很宽裕。但对儿子Rainer提到的900欧元费用(800欧元特训+100欧元机动零花),夫妻俩只承诺给孩子资助400欧元,剩余的500欧元额度得在暑假到来之前的两个月自己筹集。

Rainer可以选择打工,但他的时间不允许,他得上课学习,课余要训练,周末要打比赛。按他的话来说,自己必须以智取胜来筹钱。

Rainer有个能力,特别擅于看能源报表。在欧洲,水电气费选择哪家能源公司,每年如何做优效排列组合,可以省下很多钱。他家的能源合同,是他从8岁就开始介入,12岁起就全权管理的。但很多家庭不像Rainer,随时关注能源价格起降,会无故支付过多的能源费用。Rainer决定帮亲戚或邻居重新规划能源合同,要求在省下的钱中抽30%作为报酬。

Rainer利用休息时间,分别帮我先生的公司、我家,还有几个亲戚邻居家看能源合同,做更新计划。他仔细查阅和比较信息后,我先生的公司,按照他的方案一年可以省下1600欧元的能源费。也就是说我先生公司平时不管不顾,每年多花了很多不必要的水电气费。如今根据Rainer的建议,就算分给孩子30%的佣金480欧元,比以前还能省1000多欧元。我家的能源合同也不合理,但是不如公司的消耗大,一年下来能省200欧元,分给Rainer60欧元后,他已经超额完成凑齐500欧元的任务了。后来其他亲戚邻居家的计划做完后,Rainer筹到1200多欧元。他开心地告诉父母,无需提供资助了,他已独立搞定了一切。

顺便说一句,Rainer现在固定的零花钱来源就是帮人做能源合同计划。除了帮亲友邻里之外,他还谈下了为一整栋老年公寓的不同老人住户规划能源合同。老年人对周遭信息的更新和追溯有障碍,很需要这样的服务。他在业内已颇具口碑,连能源公司的销售也会联系他,通过让利,让他推广一些能源计划。Rainer也算同龄人中的小富翁了,享受着创造财富的快乐,所有的钱都是自己凭能力挣来的,也没费很多工夫。

旁观着这哥俩成长,我越来越放心,这应该是所有家长想要的感觉。没人愿意看着孩子长大,却一天天越来越为其担心操心。

如果我们隔绝了孩子与财务的义务,只是单方面地给予金钱,那么孩子对钱的认识是模糊的,对钱的态度是暧昧的。没钱的时候,他们会笼统地归因,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或是钱造成了一切矛盾;而有钱的时候,他们会因不劳而获而不懂珍惜。

孩子能想办法解决问题,或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筹款挣钱方式,会让他们越来越自信和自主,从而愉快并且理性地看待金钱。除此之外,孩子在筹款过程中,还能去发掘和锻炼自身其他的能力,更广泛地认识自我。如果想让孩子掌控财富,何不让其从小接触金钱来去之道,感受到挣钱的快乐?

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以“小国大业”而闻名的荷兰,其举国文化就是“通商和赚钱”,荷兰人绝不掩饰自己的爱财之心,赚钱之道。那么,在荷兰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在整个社会的影响下,荷兰孩子的金钱观念是怎样的呢?

“再给你42欧元?对不起,我做不到。”

中国有不少父母,只要自己力所能及,绝不让孩子吃苦,甚至孩子闯祸了,也不惜用金钱和自己的关系网,以确保孩子的人生能一帆风顺。可在荷兰,父母都不刻意避免让自己的孩子受挫折,也少有父母会用钱来帮孩子摆平问题。

我一个荷兰朋友18岁的女儿读大学一年级,荷兰大学的教科书不强制购买,学生可以选择向图书馆借阅。这女孩为了复习方便,还是花了42欧元买了这本书,可在考试前一周她把书弄丢了,于是她决定向图书馆借书应付考试。

她预约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前去图书馆拿书。考试季节需要借书的人很多,图书馆规定如果谁没有在约定时间取书,那么书会马上顺延给后一个预订者。而她偏偏在取书的前一晚参加一个派对疯到凌晨,第二天睡过头,误了取书的时间,赶去图书馆时,馆存的书已经全部被别人借阅了。

于是她回家后,向爸爸再要42欧元,否则她没书考试肯定过不了。她爸爸在听完事情经过之后,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她。顺便说一下,她爸爸可是个亿万级别的富豪,42欧元对于他来说完全不是事儿。他拒绝女儿的理由是:“你把自己的书弄丢了,已经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的表现;而该去借书的时间你又错过了,再一次不负责任,不遵守承诺。发生了两次这样的行为,你应该接受教训,承担后果。你还想指望别人帮你清理现场?”

当时我在边上为孩子说话:“可孩子没书考试就过不了,她已经知道错了,就给她买书吧。”结果他对我也对着他女儿大声表明态度:“她这次最坏的结果只是过不了一次考试,可是她如果没有承担这个后果并且消化它,她以后就会过不了很多人生的关口。看起来只是一本42欧元的书,可是背后是比42欧元的书严重得多的责任感和规划性问题。她今天这样,觉得家人有能力为她承担这‘42欧元’,如果我们帮她,她今后可能因为缺乏责任感自律性,要承担‘4.2亿欧元’的问题时,谁来管她?”

结果当然是没有给孩子买书。孩子当晚哭了一场,很快就振作起来,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她和另外一个有书的同学谈好,一起复习功课,当同学不用书而复习其他材料时,每天借给她看两小时的书。每天两小时的阅读,无法让她考到一个好成绩,但是她至少考试及格了。我想她应该一辈子都会记得这次经历。

孩子出生后就给办银行卡

和中国人一样,荷兰人喜欢存钱理财。荷兰父母从孩子很小就开始带着他们共同储蓄理财,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孩子办张银行卡和一些长期理财的基金计划,一般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就会教他们使用网络银行,和他们共同探讨理财的计划了。因此在荷兰的家家户户里,不难见到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电脑前梳理账目、讲解商议计划、探讨方案的情景。

当然在这个阶段,孩子关心最多的是他们的零用钱该如何处理,是全部存起来,还是分成几部分做不同用途?父母会和他们一起分析利弊。有时,父母也会带孩子一起去银行咨询理财计划。

荷兰的银行,有很多约见客户的小会议室,里面都放着很多让孩子一目了然的理财玩具和工具,比如很萌的分类存钱罐、卡通图解的理财玩具等,孩子可以像下棋一样做一些排列组合,然后得到理财得失的答案。

等孩子长到十二到十四岁,这张卡基本上就能交给孩子了。因为荷兰的银行卡都是一卡两用,活期账户和储蓄理财账户捆绑在一起,孩子可以自由使用活期账户提款或刷卡,可是储蓄理财账户的钱是无法擅自动用的,这样既保护了理财的延续性,又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一些钱。

总之,凡是和孩子的钱有关的事情,荷兰的家长很早就让孩子一起参与规划,而有了这些锻炼,孩子总会从似懂非懂逐渐形成一些金钱观念并学会对金钱的管理,另外,通过和孩子几年的交流,父母对自己孩子的金钱处理和分配方式也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荷兰家庭的交流里,家长会不时把“慈善”理念灌输给孩子。孩子们都很有同情心,在他们账户的每月花费里,总有一部分是他们自愿定期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的,比如每月1欧元捐给非洲教育机构,让女孩子也可以读书;或50欧分捐给动物保护组织,可以让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驴不负重劳动等等。孩子们也会整理自己的玩具衣物捐献给宗教组织,用来帮助穷困的孩子。

让孩子自己做活动预算表

荷兰孩子对钱的态度是“务实和精细”的。我主要是指荷兰小孩并没有把从家人处取得经济支持当成理所应当。

比如,从小学开始,荷兰孩子的校庆活动都是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自己组织,一般模式是家长和孩子互动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活动的经费预算都是孩子通过团队合作方式自己制定。

老师一般会指定3个小组来做预算,一个小组2~3个孩子,然后PK性价比最高的预算计划来执行。为了被选上,孩子会严格根据活动流程制订一个最划算的详尽计划。活动如果需要请人编排舞蹈,搬运东西,孩子一般会找亲友帮忙,但他们不会把家人的帮助当成“零成本”。对亲友投入的时间,车马费都会算成基本的成本投入。

有一回,因为我任职的营养公司有很多展会留下了不少饮料,我就赞助了老公侄儿校庆活动的所有饮品。后来我看到孩子在预算上清楚注明“所有饮品为×××赞助,市值×××欧元,请明年作预算的同学把这笔费用考虑在内”。

这种做法很理智,很现实,可想而知孩子们做预算的态度从小就是明晰的。如果把亲人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当成无偿的,在经费的成本预算上就会有偏颇。

先自问买它的三个理由

荷兰父母并不把金钱和物质占有进行直接关联。如果孩子看到一个很贵的东西想买,有些中国父母会很生硬地拒绝:“那么贵,没钱买。”这种方式虽然直接,但有一个弊端就是孩子很小就会认为自己的愿望无法达成完全是钱的原因,这样的心态对以后的生活态度很不利。

而荷兰父母更多的是和孩子探讨对这件东西(如玩具,衣服)拥有的原因和必要性。他们会问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啊?”“你给我三个想拥有它的理由。”

在这种看似简单的分析交流中,孩子会更理性地对待这个事物,对购买它的必要性也会有更明确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和逻辑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会思考和审视,分析和考量,对日后孩子做任何决定都有帮助。

一些童言无忌的孩子会看着广告说:“我以后要送我女朋友钻石戒指!”国内的一些父母会马上说:“你要送女朋友钻石戒指,那你就要有钱,想挣钱你就要好好读书。”如此一来,还没有分析该愿望的实质和必要性,父母就把愿望和钱以及学习成绩简单地挂钩了,这样虽然没有全错,但逻辑不完全成立,会给孩子误导和压力。

荷兰的父母一般会这样说:“为什么是钻石呢?她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钻石呀。送女朋友东西最重要的是送她喜欢的,你要花时间和心思去了解她,发现她喜欢什么再送。”

以谈判契约的方式来获取、分配和管理金钱是荷兰人的强项,也影响着荷兰人所有的日常生活模式、思维习惯和对孩子的教育。荷兰人看重钱,但不滥用钱,不夸大钱的力量,对金钱的态度是平和的,那么孩子对钱的态度自然就会是理性的。

小伙伴借了我的钱不还,怎么办?

家长们都越来越关心孩子的“财商”,对此的各类培训体验活动也层出不穷。无论是带孩子参观银行办卡、到证券公司敲钟,还是制订些孩子参与的家庭理财计划等,其内容都大同小异,很形式化,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

我见到最实用的“财商”训练,是荷兰针对孩子办的专题活动:如何要回小伙伴借走不还的钱?

一般来说,若孩子回家向父母抱怨,某位同学借了自己的钱赖账不还。

大部分中国家长的处理方式很简单,就一句话:以后别借钱给这种人!吃一堑,长一智!

说实话,真没觉得这是“吃一堑,长一智”,不就是“吃一堑,认倒霉”吗?还非要自我安慰成“赔钱买教训”!除了舍财和不爽,到底这“一智”长在哪儿了?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不是一个人反复向你借钱,而是不同的人分别找你借钱。

抱着不再借钱给特定某人的态度,并没得到“转败为胜”的成功经验,再次遇到他人赖账的状况,依然是哭天不灵、骂地不应的“认栽”?

虽然我们很喜欢钱、也很在乎钱,但在中国文化里,不善于谈钱讲价。别说孩子了,大人遇到借钱这事,要不回来都是常有的。我们对“人情债”是前思后想顾虑重重,但“经济账”总别别扭扭不好意思算。

很多人日常的理财观念大有问题,不是被动地“守财”,就是狂放地“投机”,没树立一个正确理性对待金钱和债务的态度。

孩子能从小被训练,并有意识地具备和掌握处理债务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是个单纯“借钱还债”、“吃亏认清人品”的事儿,而是以后面对投资借贷的理性分析态度。

市场金融经济下的社会,理性地借钱举债,已经成为工具,并不可耻;而还钱模式也有很多选择。

试想一下,我们储蓄,就是借钱给银行并收取利息;我们做投资组合,也是放债获利;我们买房开公司向银行贷款,说白了都是跟“借钱”相关的话题和考量。甚至,我们跟老板谈加薪或是与客户商讨提成,也都属于财务处理、借贷分利的状况。

孩子应该从借钱给小伙伴并想办法让其还钱的过程中,学到现代金融和债务结构处理以及谈判的方式。

我陪孩子参加完“如何要回小伙伴借走不还的钱”主题训练课之后,自己觉得受益匪浅,更别说孩子了。

这是一个通过实境角色代入表演加案例分析的培训。除了讲授“借贷”理念的定位,最重要的是确立“还钱方式及种类”和“帮助他人还钱”的意识。

最要明确的观念是:借钱不是救助,而是帮助!

帮助是双向的,借贷双方是合作关系而非对立状态。

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应该是相对平等并有法律或规矩制约的理性关系,而非一方占便宜,另一方给压力的情绪联结。

既然债务关系产生了,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需求和责任义务都应被了解。

债权人把钱借出去是希望以财生财的,或是帮助朋友渡过资金危机。而债务人除了理清自己借钱的用途和必要性外,也得了解债权人的需求和利益点,从而明确“借钱”是有代价和要承担义务的。因为没人借钱出去是心甘情愿给人“填窟窿”,既然在社会上借贷要有义务,那么在亲友间也该如此。

这个观念从小树立起来,最起码连孩子也会知道,不要把“钱情搅在一起”,既然有债务关系,就是一个立规矩履行责权的谈判协商过程。

在借钱出去之前,首先得评估借钱的必要性!

在培训实境模拟时,孩子们遇到最多的就是同学借钱买零食或是玩具,他们要学会在做决定之前,问清对方借钱的理由和还钱的可能性。

比如,A很爱吃巧克力,已经吃到过量了,家里给的零花钱用完了,就找朋友B借钱买。那么B可以问问:“你妈妈一周允许你吃多少巧克力?”

爱吃巧克力的A:“3板巧克力。”

B:“那你吃了多少了?”

A:“5板。”

B:“今天是周三,你吃完了5板巧克力,已经超出妈妈的规定了,对吗?”

A:“是的,但我还想吃!”

B:“你是用零花钱买到多吃的巧克力吗?”

A:“我这周的零花钱已经用完了,我是找同学S借钱买的,你也借钱给我买吧,我下周拿到零用钱就还你们!”

这一通问下来,孩子借钱出去要做的考量就集中在以下几点:①是否帮助一个违反家庭零食规定的同伴继续违规;②是否借钱给已经有债务的人;③是否相信透支下一轮零花钱还债的方式。

无论决定是什么,孩子需要这种思考流程来确定双方要承担什么责任和后果。

至于成人世界的借贷理由,我们碰到最多的是对方说资金周转有问题,需要钱救急。这种情况下问问题的方式,不见得就和“透支零花钱买巧克力”的考量有多么大的不同。

资金周转不是小事,因为资金链断了,或者破产,别不分析情况就去“填坑”,最后赔了钱违了规,不但没解决问题,还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此外,孩子要明白自己有没有监督还钱的能力,如果没有,就要重新定义借钱方式或决定是否借钱。

比如,有个孩子才5岁,她说闺蜜找她借1欧元去买糖,买回来也和她分着吃了,说是下周才能还钱,可她自己今天的事明天就忘了,更别说下周提醒人家还钱了。

这种情况,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一下,是不是在某种金额内,不需要用“借钱”模式而是用“出钱分享”的模式。毕竟,亲友间适度馈赠也是常有的事,只要确定一个额度限制,量力而出即可。或是,孩子若觉得自己没有监督还钱的能力,干脆不借钱也行。如此可促进孩子分析自己的实力,对力所不能及的事说“不”,也是自我认识的方式。

有了这种对债务观念的理性认识,和提前评估借钱必要性的思维,孩子才能真正在不断地询问和思量中了解财务和举债的细节,做出合情合理的决定。

还钱的方式和种类很多

在商量如何还钱的时候,不妨把现代金融体系里的借贷观念和方式纳入日常借还款行为。

比如,还钱的期限是多久,一周后,还是一个月以后?是分期还,还是一次性还?是否加利息或是只还本金?是否需要债务公证人和额外的担保费用?是否需要抵押?

孩子一旦明白还钱的种类很多,很快就会上手使用。

培训活动里,一个孩子借出了15欧元给朋友Q买表。他在做决定之前仔细询问Q的零花钱给予间隔和财务状况,商量出先一次性还5欧元,之后每周还2欧元,直到15欧元还清的办法。至于利息,孩子说不需要,但朋友Q每周要把表无偿借给自己戴一天。也有孩子制定出,本金下学期(5个月后)一次性还,但之前每周付少量利息。其实这已有买房时,不还本只还息的放贷思维了。

孩子们大多都选择了自己的哥哥姐姐或是父母来担任公证人,起个监督作用。出不起实际担保费的孩子,知道用劳动给家人提供方便的形式“出力”支付。

看孩子们讨论“抵押品”时,很有趣。

一个7岁孩子Z提出若无法偿还债务,就让同伴Y把一双鞋子给自己穿。给Z当公证人的10岁姐姐立马提醒:“不行!你的还款期限是3个月,你的脚长得那么快,之后还不出钱来,就算得了鞋你也穿不了。这是无效抵押!”

在场的家长都乐了,惊叹孩子居然连“无效抵押”这个词都说得出来,所以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处事和应变能力!

Z另外提出了要把同伴Y的一个变形金刚玩具作为抵押品,Y也按照之前学过的抵押理念,要求对玩具进行估值,他觉得变形金刚及其折旧后的价值,也远远超过他借钱的价格。

培训老师这时也对Y做了提醒,他可以就自己愿意提供的抵押品列一个清单,让Z在其间做选择,而他不愿被抵押的东西完全可以归自己保存。Y立马说,变形金刚不列入抵押品,而提供了其他一些物品作为抵押选择。

好的教育,不是告诉孩子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使其明白解决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借钱还债也是如此!

创造还钱的可能性

很多人不明白和忽略的一个观念,是债权人可以帮助债务人还款,即创造还钱的可能性。

培训课里提到的案例是荷兰Alma(欧曼)国际公司,这是全欧洲最大的亚洲餐馆供货商。很多人想象不到,欧洲中餐馆的最大供货商是一家三代传承的荷兰家族企业。欧曼做到如此规模,除了产品组合量大,质量服务和文化共融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对餐馆债务的处理。

经营餐馆,难免会有赊账和债务,培训债务人的还钱能力令其清债,远比将其划为“敌人”而认亏需要技术含量。

中餐馆的债务有经营模式陈旧造成的,也有经营者好赌偷懒造成的。欧洲有句笑谈“足球赛一结束,中餐馆就易主”,说的就是赌球输掉餐馆的老板。

针对这些情况,欧曼公司采取的方式,一直是合作而非对立!

比如,欧曼会对经营不善的中餐馆提供战略转型计划,并且垫钱资助其重新装修和培训,定位重组后使餐馆从亏损变成盈利。对好赌输掉餐馆的老板,欧曼会评估情况后,借款让其重整旗鼓;或是直接收购、转卖餐馆折现帮其平债,并给原老板提供在餐馆继续工作的机会。

欧曼公司也经历过有人借了欧曼的钱就卷款消失了,但之后赔光了钱又回来找工作。对这些人,欧曼大都会不计前嫌对其再培训,让其重新回到餐馆运营中,既可以持续培养和发展长期客户,又能让其逐步把以前欠的债还清。

欧曼公司并没有因为借钱而亏损,相反,它想方设法给债务人创造还钱的可能,从而最终得到还款,并且一直是行业带头人和富豪家族。

这个案例对我家孩子的影响很深,无论是在培训课上还是回家后,他都不断重复着学到的理念:“可能性,不仅是看到的,更是创造的!”“不要只看到一堵墙,而是要走出一条路!”“不要随意给人扣上懒人或烂人的帽子,而是要制定杜绝懒人或烂人的规矩”……

有了理念做基础,他开始践行各种与人合作及帮人创造还钱可能的方式。比如,他会帮助借他钱的同学找一些打工的零活让其挣钱,或者资助借钱的同学做些生意来平债。

有一次,他同学借了他50欧元,还了15欧元后,有35欧元没法还。他知道这个同学暑期要和家人去香港度假,就决定做一笔“海淘”生意。他俩合计着在香港买10支某牌子的手表,然后提价卖给在荷兰的同学赚差价,价格依然比荷兰买的便宜。他在学校里发起了预付订购,很快就凑齐了保底的钱而不过多承担资金投入的风险。表买回来后,那位同学不仅还清了35欧元的债,他俩还共同赚了钱,更一直是好哥们儿。

我一度担心孩子“钻到钱眼里”耽误学习或是影响同学关系,但老师说孩子数学极好,又有领导力。因为以合作的方式借钱,和同学相处得很愉快,还常常赚了钱就请同学喝饮料吃东西,大家都喜欢他,觉得他善于助人。

这些经历,对我个人的触动很大,我自己也在不断调整,并以更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和转换教养思维。

我曾受到的借钱观念,是“自力更生,尽量不借钱”或是“借出去的钱别指望还,就当打水漂”。我们私下里骂赖账的人是“骗子、小人、赖皮”,然后说“就当赔钱认清一个人”。

其实,在这种情绪里,我们什么都没有学到,也什么都没有处理。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人人都要具备商业感。遇到问题,不应用负面情绪和咒骂来设置障碍,阻碍解决的可能性,而应以公平透明、平等合作的态度,打开交流渠道,分析问题,想办法处理。

我们得知道怎样(向亲友、银行、借贷机构)借钱,更得了解如何还款。

借钱或是还钱,与心胸无妨,与大方无关,无非是一种处理财务的能力和对此制定策略的解决方式!注意培养,让孩子从小真正拥有“财商”。

在商业化、市场化的当今世界,家长应该从小就放手让孩子承担财务责任,而不是包揽财务责任。在成长中,学会安排财务状况,交涉债务难题,孩子才会最终实现经济独立,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