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行“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其实,我完全理解“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什么意思。父母们都想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多给孩子一些准备,一些助力,让他们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但是,看着很多家长的做法,我又特别担心他们“推娃”进入了误区,最终事与愿违。
横向vs纵向
如果定一条看不见的起跑线,必定是家长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对孩子的期许,可能还会有一些所谓的榜样或假想敌为参照物,不自觉地将自家孩子与其作比较。起跑线是一种与他人的横向性比较,这个标准的设定,多以家长的主观意愿为准,现实和梦想往往容易偏移。
会不会由于父母的局限和眼界,低估或限制了孩子的突破性和创新力呢?比如,一个孩子可能更适合成为一个主持人,而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却想当然地要把他打造成科学家。或者,会不会父母将眼光只放在万人瞩目的强人和精英身上,没有脚踏实地地认真分析审视孩子自身的素质,把孩子推向遥不可及的目标,让其永远活在“不可能完成之使命”的压力和阴影下。
显而易见,横向对比的坏处,就是给自己强加了“错误”的靶子。个人成长,是一个发展过程,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阶段性和设立的目标,进行纵向比较和分析,这样才能让其增强自我认知、明确定位,并在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评估中,反观自省、建立自信,达到自强独立。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较。比较,也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必要技能,但是比较的参照和准则得切实可行。
有一句名言说,如果你以爬树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将一辈子认为自己是个笨蛋。同样,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如果你用错误的标准,定一条荒谬的起跑线,从一开始,就注定将会输得离谱。
起点vs过程
对孩子的教育,不该过于看重起点而该侧重过程。
我很喜欢动物世界里,一个讲述小企鹅Ben成长的故事。
小企鹅Ben生来就有些先天不足,身形比其他新生企鹅小了不少。柔弱的它,在企鹅迁徙的过程中常掉队,就连自己的妈妈也会不小心漏掉它。南极的严寒天气,小企鹅们还无法抵御寒冷,需要躲在妈妈的臂膀下取暖才能存活。和妈妈走散的Ben被风雪吹得东倒西歪,走到其他企鹅妈妈处借暖,会被赶走,因为妈妈只能保护自己的孩子。Ben为了生存,常趁人不备,在陌生的企鹅群中暂时取暖,直到被发觉而被驱赶,再去寻找下一个避难所。
如此不断尝试生存的可能,Ben创造了奇迹,很多有父母庇护且身形比它健硕的小企鹅都在严寒中死去了,但它活了下来并且找到了妈妈。开春了,冰河化冻,小企鹅们的“成人礼”就是奋力跳入冰河游泳,和自己的父母分别,开始自己的生活并组建家庭。Ben依然比大多数同龄的企鹅矮了一头,但是比起它们推推搡搡不敢跳入冰河的窘态,Ben明显多了几分坚定和自信,它和妈妈道别,走到最前面,毅然跳入冰河,居然后来居上,成为第一个完成“成人礼”的企鹅。
很多孩子,就像那只叫Ben的企鹅,虽然一开始并不如人,但是在成长的路途中一路应付危机,承担挫折,在不断的跌倒爬起、自我纠错中认清了自己,建立了自信。而起初被保护得太好,处处顺境的,可能太过依赖,反而无法自己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正如很多人说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点的优势,并不能代替行进过程中的规划和奋斗。别忘了,龟兔赛跑,输的是占尽先机的兔子。
利益vs价值
如果仅是将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他人的成功上,未免显得过于表面化和标签化。他人的模式,不见得适合自己。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在现实漫长的旅途中打磨和发掘,更要不断依据实际状况纠偏和调整。
将某条基线作为起跑点,或是想去成为某个榜样性人物,反而容易一叶障目,过于在意单一化的利益,而忽略了深层次的价值。过于利益化,不免短视,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耐心实现自己的价值,却需要长期的努力。
人生,最怕给自己设限。在框架中,总会滋长惰性,无法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思考。生活不是考卷,没有唯一答案,而是要寻求多方位的角度,去体己察人知社会。
很多时候,在学习时,我们过分聚焦成绩;在工作时,我们过分在意金钱。对这些利益的执着,让我们忽略了人生中沿途的风景,跋涉中停停走走的乐趣。
我们常羡慕和称赞某某可以跨界取得成就,但要想如此,恰恰就是不能专注于某个利益点,而要把格局打开,多仰望星空,关心外部世界,不计回报地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即,不见得会在短期内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事。这可能是你看似和主业或学习无关的爱好,也可能是参加一次跨圈子的社交活动等。
我有个华裔的老师,夫妻俩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可独生子总是成绩平平。这让望子成龙的父母很是焦急,担心孩子找好工作无望。他们的儿子是个很有社会责任感,喜欢分享爱心的人,一有时间就去做公益志愿活动。父母起初觉得孩子这样太浪费时间,对提高学习无益,更希望孩子利用假期补习功课;后来劝不住,也就管得松一些了。这孩子关注国际问题,参与的社会公益多,几大NGO和联合国的事务都做过,社交圈很广,积累了重要的人脉和游说力。要知道,混公益慈善业的不乏富商和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大腕儿。结果,这孩子最终成为一个著名基金会在荷兰的头号代表,与荷兰和欧洲几国的水利部合作,为开发良好的水资源而努力。被委以重任的他,调度着数十亿资金,接触的都是各国商业领袖和政要,生活圈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他父母当年希望他找个高级白领工作的预想。关键是,他做着自己喜爱并有存在感的事情,生活得愉快而厚重。
当然,这只是个案。不过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以想当然的利益和常规思维去规划人生,使人生失去了另一种可能性。
中国有句古话,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无心之事,也是一种对生活和未来的准备和态度。当你经历了丰富的人生,拥有了全面的素质和情趣,除了自己更快乐外,也能成就多维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中国人都不太快乐,孩子的压力也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过分追求成为人才了。
其实,人才是一时的,人生是一世的。成了人才,丢了人生,也是枉然。
所以,不用作茧自缚,给自己和孩子定个起跑线,还非要赢。有时,太想赢,你就输了。
你对孩子的赞美有效吗?
在我年幼时,刚有些西方教育的观点引入中国。听闻最多的,就是中国家长和老师不懂得表扬孩子。
好像的确如此。
我妈对我实行的教育原则一直是:优点不用夸,反正都摆在那儿了,缺点必须提,因为要督促你改正!
老师也吝啬赞扬,怕引起孩子的骄傲自满、恃才傲物。记得小学时,我连续考了几次100分,老师看不过,把一张明明是满分的考卷改成99.5分,对我说:“降0.5是为了帮助你进步,否则你老得100分,没动力不加油学习怎么办?”
我妈深以为然,边在考卷上签字边叮咛:“老师太好了,严格要求!你不要翘尾巴!”
我们就这么长大了。
但不知是西方教育的“赞美理念”已深入人心,还是“缺乏被肯定”的我们成为家长后,想把自己曾缺少的给孩子恶补回来,我发现如今大城市的很多中国家长,尤其是妈妈们,对孩子的褒奖肯定,比欧美的家长还夸张。
在中国,你随处可以听到妈妈们这般表扬孩子:“宝贝,你是最棒的!”“儿子,妈妈太为你骄傲了!”“妈妈爱你,你是妈妈的命根子!”
不得不说,这种赞美方式,有点矫枉过正。
其实,欧美教育界和儿童心理行为研究的专家,于20世纪60年代中旬到80年代,特别注重去纠正的误区就是要求西方的家长和老师们,杜绝“空洞的溢美”,学会“有效的赞美”。
空洞的溢美,指的是判断性和评价性的赞扬。比如,“你是个好孩子”、“你真乖”、“你太争气了”、“你表现得真好”、“你是最有才华的”。
这类赞扬是无效甚至是反效的,需要避免。因为这种空洞而缺少定位的话,会给孩子产生以下几种不良影响:
1.言之无物的赞扬会让孩子觉得敷衍,从而产生怀疑,质疑自己被称赞的品行,唤起防御和叛逆心理,甚至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2.孩子会产生焦虑、压力和紧张,不清楚笼统的评价中具体可称赞之处在哪里,从而不知道自己下次能否达到该水平,导致行为失当。
3.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和不安全感,总是刻意寻求外界和他人的认可。
4.让孩子感觉被软性控制,担心是否家长要从赞扬中换取什么东西。
这对培养孩子自立、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不受外界看法影响的自我意识和品质,没有任何帮助。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在其1965年出版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里,专门提到“称赞,就像抗生素一样,不能随意用药,要有一定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需要谨慎小心,否则会引起过敏反应”。
称赞并非都是令人愉悦的,言不达意或夸大其词,依然会引人不快。
有效的赞美,是指对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具体的描述性赞扬,而非对品性和人格的笼统性溢美。比如,“今天你洗的碗特别干净,我见你把油渍的地方仔细清洗了两遍。谢谢你!”“你给我画的贺卡,颜色搭配和谐,还特别画了只可爱的小猫,我很喜欢。”
在称赞时,使用明确详尽的描述性语句,需要家长的细致观察和努力才能做到。孩子从中受益,远比对其品格的笼统定性溢美,如“你最棒,我爱你”,要有效得多。
描述性的赞美,言之有物,可以让孩子从中找到具体的定位,对自己得到称赞的细则做出结论,事后容易重申和重复这些言行,能使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理性、正面和积极的认识。
有一次在飞机上,我就看到有位妈妈,用华丽的溢美之词哄她大约两三岁的女儿吃下几块水果。
“宝宝,来吃一块!你是最听话的!”
女儿咬了一口水果,随即吐了出来:“好酸,我不要吃!”
“吃了水果才健康,你是妈妈的乖女儿!”
女儿不作回应,扭头玩拿在手里的玩具。
“来,吃一口,你是妈妈的小天使,我知道你一定能行的!”
孩子最后没有吃水果,还把盛水果的小饭盒扬手打翻。妈妈嘴上说着生气了,但把东西收拾好之后,也没怎么样。
我感觉这位妈妈和孩子的交流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妈妈的夸奖和实际指令毫无联系,而女儿说水果酸,妈妈也不回应,用刻意的称赞作为交换,希望孩子吃水果。
这属于无效赞扬,让孩子反感,也没有达到目的。
如果只是想让孩子吃水果,直接表明反而效果更好。孩子若不吃,可以约定过一会儿再说,或是干脆尊重孩子的意愿,越逼着吃,孩子的逆反心越重。
赞扬的本质,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自尊,拥有真实的自我认知和正面的自我形象。教育的所有理念和技巧,不外乎是在帮助孩子成为并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我们对孩子的感受表示尊重,给他们机会做选择或解决问题,都是为了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认识和评价自己。
上文提到的海姆·吉诺特博士有两个爱徒,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她俩都是鼎鼎大名的亲子沟通专家,所著《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30年来美国乃至全球家教类图书累计销量第一名。她们将“有效赞美”总结成一个宗旨,三个技巧。
一个宗旨:用描述性语言代替评论性措辞。
三个技巧:
1.描述你所看见的
“你已经收拾好房间了,被子叠好了,地扫干净了,书桌上的书摆放整齐了。”
2.描述你的感受
“走进干净的房间,觉得好亮堂,神清气爽。”
3.把孩子值得称赞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我看你先叠被子、再擦桌子,最后打扫地面,有条有理,这叫‘有规划’。”
“你已经连续一周每天背10个英语单词了,这叫‘有坚持性’。”
很多时候,我们要通过描述性的赞扬,打开与孩子交流的渠道和建立相互理解的可能。
记得我一个朋友跟我抱怨过,说她女儿对她给予的赞扬毫不领情。
一天,女儿回家了,怏怏不乐地说:“我真难看,和Lisa站在一起,我就是个丑小鸭。”
妈妈立马说:“谁说你丑了,你是最美的!”
女儿二话没说,转身走进房间就把门关了,不再搭理妈妈。
我想女儿一定不在乎妈妈这句“你最美”。一来,女儿觉得妈妈没有理解自己的烦恼,想当然来句评价性的赞美,敷衍了事。二来,女儿觉得自己的妈妈理所应当会说自己好看,这个赞美充满了私心,也没有说服力。
如果妈妈用描述性的具体分析来交流,情况可能会不同。
妈妈:“你的同学Lisa今天穿的那条红裙子,配上她的栗色头发和白皮肤的确非常漂亮。不过,你难道不觉得,你的强项是你的大眼睛和长腿吗?你上次穿那条牛仔裤搭配简单的白T恤,显出你修长的腿,既大方又经典,不是广受好评吗?”
“那我是不是不适合穿裙子?”如果女儿觉得被理解,就会敞开心扉。
“这也不见得,找到适合的样式就会好看。我们去看看你的衣柜吧,一起来搭配一下。其实,每个人的长相都有特色,要了解自己。这叫‘各有所长’,美丽也是如此。”
夸奖也需要适应对方的年龄和能力。
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四岁的孩子,看到他能自己系好鞋带,你去鼓励她是很好的事情。可如果这个孩子已经八九岁了,就不用特别强调于此了,否则孩子会觉得大人低估了自己。
总之,没称赞到点子上,还不如不称赞。学会有效的赞美,杜绝空洞的溢美,才是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和培养自信的好办法。
尊重孩子的隐私,关乎信任和承诺
尊重隐私,已经成了现代社会每一个文明人拥有的意识。但“尊重隐私”有时并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尤其是当对象为自己的孩子时。一方面,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言行,参与其成长过程;另一方面,又不能干涉太多,得让孩子拥有空间和属于自己的“秘密”,更不能随意将孩子的私事在亲人间分享,让孩子把父母当成“泄密者”,失去对家人的信任。这里面的分寸拿捏和微妙界限,还真不好把握。
欧美的亲子互动专家,总会讨论一个命题:孩子的某些犯错或违规行为,不是在公开场合发生的,而是在自己的房间等私密场所悄悄做的,却被家长无意中发现了。此时,家长应该直接闯入房间制止吗?比如,家长在孩子虚掩的门缝中,看到孩子没有按照说好的在做作业而是在打游戏,该怎么办?
可能很多中国父母不会认为这是个值得犹豫的问题,会立马进门喝止孩子,让其专心学习,并且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可这样的事在欧美国家,却被家长、教育专家、老师和所有人,认为是非常棘手、不好解决的“两难困境”。若家长擅自闯入孩子房间发号施令,侵犯孩子隐私、不尊重其私人空间的警报已经拉响;若家长不提醒和阻止,似乎又没有尽到做家长监督孩子学习的责任。
在上面的情况中,相对好的做法是先敲门,哪怕是虚掩的门,然后再应对状况。如果孩子快速藏起了手中玩的游戏,开始做作业,那么家长可以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不要立马责备,因为让孩子做作业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当然,之后家长不妨找个恰当的时间跟孩子谈谈“偷打游戏,逃避作业”的问题。如果孩子告诉家长,作业早就做完了,所以才开始打游戏,那么可以尊重孩子的安排。
有些中国家长可能不理解这大费周章的讨论,但这的确很有必要!因为一个很简单很人性的道理,对家庭来说,一件事除了正确与否,还有对彼此间信任的影响。
就算正义站在你的一边,也不等于你就是正义本身。惩罚和说教孩子很容易,可如果界限和方式没有把握好,破坏了家人间相互的信任和凝聚力,就得不偿失了。
维系一个正常健康的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就是信任!这种信任的建立和维护,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个人能否拥有自己的秘密,隐私的空间能否得到尊重,这是我们安全感的来源。
很多时候,我们中国人不太看重也不会把握这个界限。不少中国家长会打着“为你好”、“关心你”的口号,认为跨越孩子隐私的界限理所应当。可是,在欧美,人人都把家庭间的“保密”和“跨界”看得很重要,也会在交流中,不断修正不当的言行,给彼此多一份体谅。
我刚来荷兰时,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感悟良多,至今历历在目。
我先生的外甥女和我特别投缘。当年12岁的她,因为父母离异,心情不好,放假常到我家里玩,和我的关系很亲密。
有个周末,她在我家遇到了她作为女孩子的一件大事:月经初潮。整个过程,是我去洗手间帮她处理的。之后,她让我保密,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她妈。我答应了。后来她妈妈打电话来,我顺嘴就把孩子的事说了。我们一起开心着也感慨着,小姑娘长大了。
第二天她妈妈就来了,买了很多礼物,祝贺女儿在生理上迈向成熟女人的一大步。我永远记得孩子发现我泄密时,对我的那个眼神和受伤的表情,她质问我:“你答应了不要告诉我妈妈,为什么不守信?”
她妈妈和我先生得知了来龙去脉后,都说我不该泄密,伤了孩子的隐私,也违背了她对我的信任。
其实我很后悔,可还是嘴硬:“我又没告诉其他人,只是告诉她亲妈,这种事能瞒着亲妈吗?”
“你要是觉得这件事女儿应该告诉妈妈,你可以当下和她商量。她不想告诉妈妈,一定有她的理由,你也可以问她。你有什么权利不经过孩子同意,随意散布她的隐私呢?”我先生指责我。
我很真诚地去和孩子道歉,她原谅了我,也告诉我为何她不愿和妈妈分享秘密。
她说:“爸妈闹离婚时,妈妈对爸爸说了很难听的话,我不愿意相信这么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我还在慢慢接受妈妈,我还需要一些时间。”
很多家庭中发生的事情背后,都有对隐私的尊重和对信任的考量。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捍卫言论的自由,更要维护保持沉默的权利。一个人,说不说什么,什么时机说,以什么方式说,需要思考来权衡,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是对他人和生活负责与稳重的表现。
说,与不说之间,我们必须了解,话语权,不是责骂诋毁;监督权,不是干涉泄密。在社会,该如此,在家庭,也是如此!
说,是因为勇敢和承担;不说,是给予尊重和信任!
定个时间点,接纳孩子的缺点为特点
孩子,总会有些毛病,懒散、拖沓、怯懦、吵闹等。父母在孩子身旁耳畔,从小到大,不断指点并纠正这些瑕疵。这乃是教育的一部分,无可厚非。但毕竟有些缺点不可能全部改正,它们会磨灭不掉地伴随终生。那么,家长需要明白,在某个时间点,得停止说教,去接纳孩子的缺点为特点。
很多欧美家长,都有一个逐步放弃“监督”孩子改正缺点的过程。有些品性是十二岁就不再提醒了,有些则是十五六岁就不再干涉了。家人会将这些缺点视为孩子的特点,调整自己去跟这些“特点”共处,引导孩子意识到不完美的习惯秉性,让其自己面对,任生活去打磨它们。
Mia从小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上幼儿园时,午餐盒常带去就拿不回家了。长大后,背包、梳子、毛巾等也是随带随丢。她若来我家过周末走后,我一定会在浴室发现她落下的洗发香波或面霜,这里或那里会有她的耳环和扎头发的橡皮筋,尽管我每次都不厌其烦地提醒她把物品收好带走:“浴室检查一下哦,床边再看看……”
全家人都在很长时间里督促着Mia改掉忘东忘西的毛病,也采取了不少办法训练。后来,情况有好转,但Mia对随身物品的规划管理性还是低于平均水平。
在Mia十二三岁时,家人好像突然达成了某种共识,对Mia掉东西的指正变少了,而到了Mia十六岁时,几乎已没人去责怪她忘性大,而是各自发展出一套应对方式。
Mia十二岁时,自行车钥匙找不到了,小时候,大家都会帮她找或是回忆可能落在哪里,找到后,为她想一个放钥匙的地方,提醒她以后别忘了。可现在,她妈妈就算看着Mia到处找钥匙有可能误了上学时间,也不管,自己该吃早饭就吃早饭,该上班就上班。
Mia没被车钥匙的问题难住,她搭哥哥的自行车去了学校,放学后,去自行车行换了锁,有了几把新钥匙。Mia自己留了一把钥匙,然后把其他钥匙做了分配,闺蜜那里放一把,让妈妈保管一把,以防哪天找不到了,能有备用的。
Mia在亲戚家做客遗落的物件,以前我们都帮她留着。我家就有个小箱子,专门放她落下的零碎东西。她十五六岁时,我婆婆代表家人对她说,遗落在别人家的东西,只要一周内她没要求保留或索取,我们有权自行处理。
大家说到做到。我就见到我婆婆把Mia落下的衣服打包捐给难民了。后来Mia找那些衣服,我婆婆一板一眼地回答:“你在一周期限内没告诉我要帮你留着,我就处理了。”
有次Mia要去旅游,来找我借小巧携带方便的微单相机。据她说,已经找两三个亲友借了,但人家都拒绝了,怕有借无还,而我则答应借她了。当晚她妈妈知道了,要求谈一下物品借还规则,建议我跟Mia讲清楚,相机或是附件弄丢了,要用零花钱赔偿。我说不用那么严格,但Mia妈坚持,说只有定好了规矩,才能不给他人添麻烦,更重要的是真正帮助Mia学会承担责任。
Mia旅游结束后,相机倒是完璧归赵,但充电的USB线不见了。她来还相机时,边道歉边说,会在一周内想办法给我另找一条USB线。Mia没有食言,过了两天就把线找给我了。因为三星电子产品的线可以共用,她找到一些三星手机多余的USB线,看到接口跟我的相机一致,就拿来给我了,也算是善始善终,有借有还。
这种方式,看似狠心,但仔细分析,是更利于孩子成长和家庭和睦的。
不是所有的缺点都能改掉,不是所有的尝试都有用,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圆满解决。那么我们要适时承认有的努力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给孩子也给自己留条退路,并建立一种新的处事交往模式。
就说Mia吧,作为家长的我们和她自身都花了十几年去处理她丢三落四的问题,但依然无法将Mia培养成一个井井有条的人。我们可以继续指责纠正Mia的毛病,也可以叫停这些“无用之功”,让孩子带着这个“缺点”跟自己的人生相处,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和代价,并在与社会和周遭人情世故的碰撞中,找到弥补、预防和处理的方式。
如今的Mia用智能手机的提醒功能和拍照存档来辅助自己对物品的管理,出门或造访亲友,离开时都对着手机里的清单检查是否遗漏了什么。小东西放在何处记不清了,就查她拍的照片。这不失为一种适合她的解决方案。
一辈子批评着孩子改不了的毛病,不懂放过,父母会变成讨厌而不识时务的“唠叨鬼”。我挺反感某些家长说“不怕你现在恨我,将来你肯定会理解并感谢我的”。很遗憾,说这些话的家长结果都是事与愿违,助长孩子的依赖心或逆反性,到最后,除了情绪的宣泄和家人的疏离,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在现代管理和领导力的培训上,要接受的基础理念就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很多时候,处理自身短板的方法,不用刻意克服,而是通过与团队互补合作或是利用工具来建立缓冲平台,照样能掌控局面。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懂得适可而止。既然我们跟不了孩子一辈子,何不找一个时间点,逐渐接纳孩子的缺点为特点?只要尽过力了,就退步抽身,让孩子做独立的自己,而我们,做孩子生命中的旁观者和支持者就好,而非评判者和仲裁者。
限制,不是保护的方式
自由,是西方教育中,必须得让孩子在思维和生活中树立起来的意识和人格。我相信,无论身处何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建立和拥有自由与自主。因此,培养孩子对自由的认知和定义,非常重要。
自由,不是放纵散漫,其实,自由,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在这种责任和意识中,我们不去强制他人,也尽可能地不让他人来强制我们。在保持自己人格尊严、选择自由度和生活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对他人释放善意。
孩子们要拥有“自我自由观”,必须先了解其间的界限,去守护自由,并有理有据地坚持自我。在一次荷兰孩子的中国游中,我很欣慰地看到了孩子们保护和争取属于自己自由的那份坚持和理智。
暑假来了,我们家Clarien和其他10个十二三岁的荷兰女孩儿应邀去参加中国某市举办的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表演舞蹈。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中国是遥远神秘的所在,她们特别愿意近距离地去感受中国。况且,参加这次活动的包括几十个国家的青少年,总共几千人,她们也期待和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流。
可是,到了中国,孩子们以为能在表演之余到处看看的愿望立即破灭了,因为国际代表队们都被组委会“禁足”了,孩子们的满腔兴奋犹如被兜头泼下一盆凉水。
根据组委会规定,孩子们和团队人员在起床用餐后会被车接到会场,禁止外出。晚上会有班车把她们送回酒店,不允许她们再出去,直到第二天再被接到会场。理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太多了,出任何危险都是国际事端,为了她们的安全,一切都由组委会安排管控。
长达一周的活动,也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日程安排,日程都是每日发给大家一个大概的安排,具体的安排必须等当下的通知。
常常,排练结束,到表演之前,孩子们需要在休息室等五六个小时,无所事事。
孩子们很焦虑,试着与配给的翻译交涉。
“我们去马路对面的商场看看,行吗?”
“不行!领导说了,出了危险,不好办。”
“有什么危险呢?”
“危险,是说不清的状况。这是为了你们的安全考虑。”
“我们在休息室的6个小时干什么呢?”
“你们可以休息,睡觉。”
“可是,我们睡不着。”
“那就试着睡。”
“我们能回酒店睡吗?”
“不行!班车只有晚上有。”
“不用班车,我们可以自己坐车回去,保证准时回来。”
“不行,自己坐车,出了危险,谁负责?”
“坐车会有什么危险?”
“在这里休息,是为了你们的安全考虑。”
“那我们能去看其他团队的彩排吗?”
“你们只能看安排你们去看的彩排,没有权利去看别的彩排。彩排地点有领导和很多媒体,你们不能想去就去。”
“为什么有领导和媒体,我们就不能去?”
“你们会扰乱秩序,会有危险。”
“那你告诉我们,如何遵守秩序,我们会照做的!我们不会打扰他们的。”
“不行!这是为了你们的安全考虑。”
最初的两三天,这样走入死胡同的谈话,不断重复着。
她们很难理解这种用“保护”作为借口来“限制”行动自由的方式。
一是,她们十二三岁了,自我意识已经很强,不容易被糊弄。
二是,她们生活在自由开放的阿姆斯特丹,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此举办人数高达几万的演唱会、派对、体育比赛;时不时就会有超过城市人口半数的大型国际性活动举行,她们的日常生活从未受过影响,更别说限制行动。
Clarien晚上和我聊天:“除了顺从,我们别无选择。在这里,你的声音,太难被人听到或认真对待。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听天由命的无所事事。”
“我们受不了继续被关在‘隔离房’了(孩子们给休息室取了个名字)。明天要好好和组委会商量,争取我们的自由。”在第三日晚上,Clarien她们忍无可忍了。
“那你们可要注意态度。否则,明年你们不会被邀请了。”我有点担心。
“放心吧,我们会和领队老师商量好策略,注意语气和方式。”
“你们还希望再被邀请吗?”
“当然希望再被邀请了!虽然这里有不好的地方,但我们会提出建议,不放弃商讨,给对方改善的机会。明年,希望会有其他孩子来看到进步。总不能一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就封堵再次发现和审视的可能性吧?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很感动,觉得Clarien长大了,有着超过她年龄的包容心和耐心。她只有十二岁,去了一个文化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在遭受并不令人开心的待遇后,没有忌恨,不去抱怨,而是想办法理解现状,化解矛盾,争取权益和自由,真的很不简单。
第二天,她们把团队的要求理清后就开始了谈判:“我们接受你们为我们的安全考虑,不允许我们到处走。可是,我们在这休息室里憋得太难受了。要不,你们给我们安排些活动或游戏,只要是你们认为安全的,也能打发我们的时间,就最好不过了。”
组委会被说服了,专门在休息室安排了一些文艺训练,请人来教孩子们中国的书法、剪纸和画画。孩子们很开心,非常喜欢这些活动,每个人都学到点手艺。
再后来,组委会还应她们的要求,允许她们在翻译的带领下,离开会场2小时,去大型商厦购物娱乐。
所有的问题,都被孩子们理智地处理好了,连组委会的翻译都很佩服她们,说:“看来‘自由’需要认真争取啊,否则别人不会给你。”
Clarien对我说她不同意这话:“自由,不是别人给的!自由,本来就属于你自己。你需要保护它,不让别人轻易拿走!”
孩子,你说得很对!虽然,自由,需要责任来守护,不是轻飘飘的无拘无束;自由,也需要规矩来约束,必须以不伤害他人为边界。但是,自由,的确,本来就是属于你的!
培养爱好要有的放矢
由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BBC野生动物杂志联办的“年度野生动物摄影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WPY)是国际摄影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从1964年举办至今,该赛事被誉为摄影界最有声望的竞赛。它分为许多类别,其中有三个类别是专为18岁以下的孩子而设置的,分为“10岁以下”,“11~14岁”和“15~17岁”几个年龄组。我每年都会去观赏该赛事的获奖作品展。
我一直记得一个叫欧文的13岁英国男孩于2012年的获奖作品,是一张名叫《航迹》的照片,摄下的影像是一只飞翔的老鹰和远处飞机的投影。气势、构图和灵光一闪的画面捕捉,让人称叹不已。
欧文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岁时,他得到了一台数码傻瓜相机作为圣诞礼物,从此爱上摄影。家里没一个人懂摄影,他就一边拿着相机练习拍照,一边在网络上看各种视频自学,并进入摄影论坛向他人取经。一年后,他觉得有必要升级相机了,就将傻瓜相机换成了二手的Nikon-D90单反。这个升级是他打了很多工并卖掉了傻瓜相机得来的。之后,为了买镜头,他卖掉了所有的玩具,把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在祖父母的牧场,捕捉灵感和拍照。三年后,他就用这台二手的Nikon-D90,拍下了《航迹》,赢得了野生摄影界最大的奖项。记者采访,问他长大后想干什么。欧文说:“如果能做专业的摄影师当然很好,可是当一个农民而把摄影作为爱好也会让我非常开心。”
这是一个英国普通的农家男孩,从9岁到13岁,努力追求爱好的故事,他的平淡朴实、理智独立、脚踏实地让人印象深刻。
可咱们对待孩子的爱好,经常不这么平静。
国内有个熟人说她读高一的儿子想玩摄影。平时连200元一双的鞋都舍不得买的她,为了支持儿子,立马买了台Nikon-D300给儿子,相机配上镜头要2万人民币。结果儿子却说不喜欢Nikon相机,要佳能的。她又急又歉疚地跟我说:“都怪我,问也没问清楚就瞎买。花了钱也没让儿子开心,小小的爱好都满足不了他。我们夫妻俩是啥都不懂啊,又没本事,儿子生在我们家都给耽误了。”
说实话,我真没感觉到那个儿子怎么被“耽误”了,从母亲认为砸锅卖铁也要全力满足孩子的那种理所应当中,我只看到了对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
我还看到很多父母不喜欢孩子的某些爱好而武断拒绝的情况,以及有些父母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也非让孩子学些才艺。最多的是逼孩子学钢琴,考级。家长陪着上课,守着练琴,钢琴声伴着骂声和孩子的哭声,练得孩子和家长都是一肚子委屈,听不到孩子对音乐的爱和诠释。
可否用一个平常理性的态度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识别和培养呢?父母不妨多和孩子讨论其爱好,多了解这个爱好的实质内容,多分析实现爱好的可能性及利弊。而孩子要懂得在追求爱好的路途上,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耐心、恒心和责任心。
除了逼迫,中国家长还尤其在意设备的投资。要学钢琴的,一出手就是几万块的进口高档钢琴;要学摄影的,不管有没有必要,先买个单反再说。欧洲街头,中国游客或留学生,几乎人手一台优质单反。而欧洲这边更关注爱好的本质,以及努力的方向。
我开始玩摄影的时候,进了个国内的论坛,整版整篇都是介绍新手要买什么样的单反。我接着进了国外的摄影入门论坛,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取景。
我的博士导师,除了是自然科学界的泰斗之外,也是国际上拍野生鸟类的大牛人,数次获得“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大奖。
我咨询他该买什么相机入门。
他问:“你主要拍什么?”
“旅游时用,拍风景。”
“那基本是静物了。你不用买任何相机,用你的手机和数码相机练习构图和对光线的感觉吧。你要首先练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的摄影入门,是从手机拍照一步步练起的。
欧洲这边家庭初买钢琴大多是二手的,家里没买琴的,孩子就在公共琴房练习。我很少见到欧美父母守着练琴的,我很喜欢在那里看老师和孩子们在课后玩的随故事情节即兴演奏的游戏。
孩子坐到琴前,老师就开始说故事:“小矮人在森林里快乐地走路,突然来了只大灰狼。小矮人跑啊跑,摔倒了再爬起来。突然,气喘吁吁的小矮人眼前出现了一片美丽的花园……”
孩子边听故事边切入适当的琴声,随着故事的起承转合变化,时而急促紧张,时而柔和梦幻。一曲结束,大家开心地为弹琴的孩子鼓掌,其他的孩子争先恐后,想开始下一轮即兴配乐演奏。
无论是开始或是放弃一个爱好,家长应该首先让孩子充分认识和尝试这项爱好,让其对此有兴趣并懂得自己要为此付出的时间、努力和责任。为此,家长应该了解这项爱好的实质,而不是想当然地先买设备然后逼着孩子达到某种级别。
一对荷兰朋友六七岁的女儿,很想学花样滑冰。孩子妈心里很不愿意让女儿学它,她本能地觉得花样滑冰的旋转动作很危险,孩子容易受伤。但是,她并没有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担忧去阻止女儿,而是和孩子爸一起,先去咨询花样滑冰训练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夫妻俩了解到,原来孩子在做那些复杂的动作之前,要学习很多基本的平衡和肢体训练。这些训练很安全,也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体质全面发展。今后若是孩子练到复杂和有危险系数的动作,也会学习很多保障技巧。夫妻俩放心了,并把这一切和女儿分享。于是,孩子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心地去练滑冰。
来自德国的雷昂,他爸爸就是自然风光和野生主题的摄影师。他从刚会走路开始就加入了爸爸的摄影之旅,自然而然地爱上摄影。三岁时爸爸给了他一台袖珍相机后,他就开始不停地拍照了。如今,他已拥有自己的单反相机,独立地进行摄影创作了。
雷昂喜欢拍摄鸟类。灰鹤如小号般的鸣叫总萦绕在雷昂的耳畔,他特别希望能拍到一张让自己满意的飞鹤照片。为此,他花了近一年时间准备,了解鹤的习性、动态、迁徙路线,也学着如何隐藏埋伏自己。
德国北部的Galenbecker湖,是著名的水鸟迁徙补给站,有很多灰鹤。雷昂和爸爸来到这里,隐蔽在合适的地方。因为光线和天气,他们什么都看不清,几天都一无所获。雷昂不气馁,依然每天凌晨4点天不亮就起床,在湖畔的埋伏点一动不动地趴着,坚守着一个适当的机会。终于,在一个拂晓,云雾缭绕,晨曦初破,一队灰鹤从淡金色的湖面飞起,雷昂按下了快门,诞生了这张2014年“BBC年度野生动物摄影赛”10岁内年龄段的摄影决赛大奖《晨曦飞鹤》(Cranes at dawn)。
八岁的希腊男孩利昂在2014年的“BBC年度野生动物摄影赛”中以一张名为《警惕的非洲豹》(The watchful cheetah)的照片获奖。利昂很小就知道,要拍摄行动中的野生动物,必须学会使用长焦镜头。可小小的他,连镜头都举不稳,怎么办呢?在一次和爸爸遛狗的时候,他发现,拍摄狗追回抛出的网球是个练习使用长焦镜头的好办法。之后,每天和爸爸遛狗时,他都坚持不懈地捕捉狗追球的各种动态。长时间的练习,不仅让他的手稳了,也让他的眼神对动态和速度有了准确的判断。
8岁的利昂和爸爸一起去了肯尼亚国家自然保护区,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游猎摄影。一天,利昂他们乘坐的车遇到一只刚吃完黑斑羚的母非洲豹。车上的大人都爬到车顶去拍摄。利昂个头小,就从车的侧窗挤出去,在豹子抬眼时,平视拍摄,是唯一拍到地面高度视角的佳作。除了热爱野生摄影,利昂还是个自然资源保护者。小小年纪的他是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希腊的志愿者。在取得了这次摄影大奖后,利昂已筹备了自己的影展和照片售卖,为在肯尼亚建一所学校而募资。他把收入的每一分钱都捐出来盖这所学校,为了非洲的孩子也能像自己一样有生活,有爱好!
爱好,不是松散的喜悦,它是一种责任和能力,需要学习。一个人要从爱好里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快乐,必须要经历自己去创造机会、解决问题到最后达到目标的整个过程。欧洲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就是这样关注爱好的内容本质,确定努力的方向,用平常心一步步追求爱好的。
放弃,比坚持更需要勇气
坚持,是人人挂在嘴边的必备优秀品质。但我总觉得,不能因为过分强调坚持,而忘了教孩子学会放弃。
坚持和放弃都是一种选择,其间的平衡,自有深意。很多时候,学会放弃,比懂得坚持更需要智慧、耐心和勇气。正因为难度大,大家都只愿追随看似绝对正确的“坚持”,一旦出现不符合既定安排的现象,就贴上“你怎么这么没坚持性”或是“不懂得坚持,还会有什么修为”的标签。
孩子小时候,如果没有学会放弃和坚持的理性权衡,好像恶果并不明显。但是一到进入大学和社会,人生就会走样和乱套。
在此,先举大孩子的例子,让大家知道从小不懂放弃,日积月累造成的人生不如意乃至悲剧。
比如,一个孩子读到大三了,总算肯定也有勇气去承认自己不爱这个专业,想转去另一个学科。大多数的中国家长都会劝:再坚持一年这个专业就读完了,能拿到本科文凭。现在放弃,你前三年不就白费了吗?先拿了这个专业的文凭,再去换专业岂不没损失?
这些错误的逻辑,在孩子小时候,可能只是让孩子坚持一个不擅长的才艺训练,对人生的影响甚微;孩子大了再一味强调坚持,就有可能造成人生重大抉择的错位。
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机会和时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听起来,好像到了大三再坚持一年拿了文凭,比从头来过浪费了三年要讨巧。但是,若真不愿学的东西,拿了文凭也是空纸白字,无甚用处,不如早一年开始新的追求。
我有个熟人,是个学霸型的天之骄女,获得名牌大学的理工博士学位后,顺利进入世界500强之一的荷兰飞利浦公司工作。表面上,她从来都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学习的榜样;可暗地里,只有我们这些朋友知道,她所学的专业、所干的工作都是自己不喜欢的。
她是个软弱却难违父母之命的人,在光环下度日如年地坚持着虚设的繁华。每一次想放弃,都被劝说需咬牙坚持。一路走来,她几乎没有感受过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快乐,周一去上班浑身冒冷汗,然后就一天天盼望周五到来,周而复始,苦不堪言。坚持得太久,离旧梦太远,时光荏苒,她身心俱疲,不堪重负,得了胃溃疡和严重的抑郁症,不成人样。
治疗时,医生觉得她回国与家人相伴对恢复更好,但她母亲认为女儿这样子回去让人笑话,再加上女儿还未婚嫁,怕回国后别人见她成了“精神病”对日后终身大事无益,于是只身来荷照顾女儿。
我去看她,她母亲夸口自己的“英明决策”:“亏得当年我让女儿多读书进好公司,你看,生病了不用上班,医药费全归公司管,还会出钱让我俩去欧洲旅游散心,为了让她好好康复,等着她回去呢。要是在不好的公司和环境,她这个样子,谁管啊?”
这是因果倒置,如果她女儿能早点放弃不喜欢的专业和工作,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根本不会落到这步田地,遭这份罪。
某种程度上,在教育和成才思维里,我们过度宣扬了“轻易放弃自己不该放弃的”之坏处,却很少谈到“固执坚持了自己不该坚持的”之痛苦。
前面的例子,都可以看到家长们惧怕改变,没有倾听孩子放弃的原由,也没有详细了解另一条路的情况,想当然地认为坚持才是两全其美。
为了避免长大后的种种不堪无奈,家长一定要从小着手,让孩子意识到,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未必所有的事都值得坚持,放弃有时是及时止损,更是另一个高效的开始。坚持和前进固然可贵,后退和抽身也未尝可悲。放弃后重整再来,走出的可以是一片更辽阔的天地。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督促的坚持常与爱好和才艺相关。
比如,让孩子学钢琴就希望他能练到一个水平,其间想换方向就不由分说地指责他没坚持性。
曾经,我也是这样的。先生家族里的孩子换个爱好或是想尝试的事一多,我就会责怪他们没常性,缺少自制力。这让我与荷兰的家人矛盾重重。其实,不是他们不在乎孩子的坚持性,而是他们更愿意耐心地了解孩子放弃的理由,抱着更开放的态度,鼓励孩子多去尝试。
侄女Mabel可谓爱好众多,或者拿我当初的话来评论就是,她自己不清楚喜欢啥,又没恒心。
她说想学钢琴,家长专门把奶奶的名牌钢琴搬来并调好给她练,请的是海牙艺术学院的教授每周一次来上课,才学了两个月,她就不愿继续了,说是已经报了曲棍球训练。她还同时学着绘画和跳舞。做家长的,除了周末和课余时间开车陪送她参与这些兴趣活动,还要关注她的突发奇想,不断冒出的想尝试的新爱好。
在一次全家出动观看了她的曲棍球比赛后,她又说要放弃曲棍球,想去学体操。我当时二话没说就开骂:“你就是个不懂坚持、不会感恩的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要学什么,大家都支持你,陪着你上课比赛,到处跑。你不对你自己负责,是否也该考虑下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太不懂事了!”
Mabel没被人说过这么重的话,立马就哭了。在场的家人当下并没说什么,回到家后就来跟我私下谈话,觉得我言辞欠妥:“孩子这个年龄,不清楚爱好,无法定性,本是常态。多去尝试,我们该支持。她说不想继续,咱们就问清原因,和她分析再做决定,哪至于扣那么多品德性的大帽子。再说,我们去看孩子的比赛给她加油,陪孩子参加兴趣班,是自愿的,不需要她感恩,和她懂不懂事更没关系。”
Mabel说放弃钢琴,奶奶去跟她谈话,仔细询问她对待钢琴的心态,然后又去了解曲棍球的时间安排,和孩子商量,先把钢琴学习的频率降到一个月两次。因为奶奶听出来Mabel依然对钢琴有兴趣,只是担心会影响其他的爱好,就帮她做了合理的调整。
对于放弃曲棍球,Mabel爸爸除了听她的感受,还去咨询了教练,之后又去体操班那边了解训练模式,然后跟她就这些信息慎重谈了一次,跟她讲解放弃意味着什么,梳理新爱好的具体计划怎样,最后爸爸说:“你如果要继续打曲棍球,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若确定不练了,我们就不再提这件事,你好好学体操!”
Mabel立马点头。
爸爸对她说:“你最好先考虑两天,再告诉我是否确定放弃。”
两天后,Mabel放弃的态度很坚定,但还不忘问了一句:“如果一两年后,我又想练曲棍球了,能行吗?”
她爸爸没有讽刺和威胁她,说什么“哪有那么便宜的事,现在放弃了就别指望吃回头草”这类的话,而是告诉Mabel:“以后你想练习,我们会支持你的。但是,正如我们前两天谈到的,今后重拾,训练有断层,你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补课,再加上年龄的增长,有些基本功没练到,可能进步慢,达不到预期。你对此有个心理准备就可以了。”
Mabel点头认同,毫无负担地投入到体操爱好中去了。
后来,她没有再打曲棍球,没有坚持体操,钢琴也在练了两年后放弃了。此外,她还尝试过鸟类观察和马术,也没长久。反而是绘画和舞蹈一直坚持着,是她真心喜欢的。
如今Mabel已经17岁了,在舞蹈方面的成就达到了专业水平,受邀参加荷兰电视台的许多表演,也会为商业演出伴舞,课余时间她还指导小朋友跳芭蕾,收入颇丰。
那些被她放弃的爱好似乎都没有被浪费。钢琴练习让她乐感极好,编舞跳舞悟性高,体操训练让她的平衡性协调性很强,马术和曲棍球让她对自己的体能和肌肉强度知之甚深。为了观察鸟类走到大自然中去的游历,除了令她的生物学知识丰富、生存力强之外,更让她有了许多绘画的素材,创作了很多好画。
Mabel放弃淘汰了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而坚持下来的是自己的人生。看到孩子能够如此快乐地成长,爱好是真正的乐趣而非负担,大家都甚是欣慰。
放弃,并不等于浪费,更不意味着软弱,有时反而说明你足够坚强懂得取舍。只要我们了解孩子放弃的理由,引导并和孩子共同分析放弃的后果,做好准备,所做的决定必是理性的。
退,是寻求转弯和另行前进的必要条件。人生的选择,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筛选、放弃再拾起的过程。没有放弃和选择,何来最后对自我的了解?关闭孩子放弃的可能,又会让其有多少遗憾?
中国有句古话,有所为,就有所不为。坚持和放弃,虽都很重要,但学会放弃,更是艺术,取舍间才得人生的乐趣和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