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太想赢你就输了
11440600000002

第2章 教育,比哺育更重要

奶奶姥姥们,别再这样带孩子了

咱们中国人带孩子,少不了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帮助。对老人来说,天伦之乐,就是含饴弄孙,三代同堂是梦寐以求的幸福。

可是,老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确实有待商榷。

我指的不是隔代亲的宠溺,而是我们文化里习以为常,却该杜绝的某些育儿思维!这种教养分歧在海外的华人家庭里尤其多见,不仅让孩子的父母有苦难言,更阻碍了孩子的社会适应力和正常的身心成长。

哄骗式教育

我们特别喜欢哄孩子。

比如,家里规定,孩子一天只能吃两颗糖,配额用完了,孩子继续要,老人狠不下心拒绝,就把糖果藏到柜子里,说:“吃完了,没有了!”

说好了要带孩子去公园,临时因为累或天气的原因要取消,就哄孩子说:“关门了,去不成了!”

孩子们都精着呢,搬把椅子就能踩着从柜子里把糖找出来,拿着iPad就能查到公园没关门,你怎么自圆其说?就算孩子一时被骗了,以后呢?

哄孩子,其实是对自己的执行力和说服力没有信心、无法贯彻而表现出的搪塞和欺骗。

为什么不诚实地向孩子说明不能吃糖果的原因,以及对规矩要遵守的态度?同样的,要取消一个外出的活动,请告诉孩子真实的原因。若是因为天气,就让孩子懂得对自然因素的妥协;若是因为疲惫,就教孩子学会对家人的体谅。

大让小教育

很多时候,老人特别喜欢不问缘由,让大的孩子让着小的孩子。

“让妹妹嘛!你是哥哥要懂事!”

“先让弟弟,他小!”

这些耳朵都听出老茧的裁决,根本没有仔细去询问和考量孩子们争执的具体原因。看似是教导长幼尊卑,其实是乱和稀泥。

如果是因为哥哥姐姐身强力壮,没轻重,要耐心地引导他们注意力道,不要伤了弟弟妹妹。

针对争执的事情,大的孩子如果有理,一定要捍卫;小的如果无理取闹,倚小卖小,一样要批评。

不管在幼儿园、学校还是社会,都没有年龄大的要让年龄小的这类准则。在家里如此操作,会让孩子走出家门后面对纷争无法正确处理问题。这种大让小的教育方式是对“公平公正”的漠视,会直接损害孩子的价值观。对大的孩子来说,会委屈和丧失安全感;对小的孩子来说,没有学会正常捍卫自己的权利,出了家门,将举步维艰。

恐吓式教育

在学习教育行为心理学时,我看的某本相关的书中列举了不同文化中的恐吓方式,中国家庭里的恐吓式教育“荣登榜首”。

别国“恐吓式教育”里那些对孩子的大吼、扬言要暴力惩罚,我国都有;而中国家庭还发明了一种恐吓,集“画面感、故事性及与实际的对接度高”于一体,达到了终极恐怖的效果。

这种“狼外婆式的恐吓”,知道孩子怕什么就专拿什么吓孩子。

“你不听话,就带你去打针!”

“你不睡觉,等会儿老鼠就钻你被窝里!”

我还见过一个更绝的恐吓,是一个奶奶吓孙子的。

六岁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奶奶为了他的健康,就讲了一个故事“鼓励”他吃菜:

还记不记得上次我们一起回农村老家?天阴阴的,走到一条没什么人的小路上,四周传来奇怪吓人的风声。突然,一个很脏的披头散发的姐姐冲出来,把你手上的玩具抢了,还把你的手抓疼了。你吓哭了,非让爸爸开车离开,当夜我们就回城了。那个姐姐是个疯子,专门抓不吃青菜的孩子。你再不吃菜,奶奶就把你丢到老家的那条小街上,不接你回来了,让那个疯姐姐管你。

孩子当时就吓哭了,虽然吃了蔬菜,可饭后就吐了。听孩子妈说,孩子连续几个晚上睡觉都会被吓醒,做梦也在喊“不要疯子姐姐抓我”。

奶奶心疼了,马上改口:“奶奶瞎说的,疯子姐姐不会来!不吃菜就不吃吧,奶奶给你做最爱吃的红烧肉。”

既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教育的方向又前后矛盾!

孩子是有情绪记忆的。埋下一个恐惧的创伤,有时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信奉此等教育之道的家长们,别再这么不负责任地恐吓孩子了。

告老师教育

不要教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告老师,孩子要懂得什么该告老师,什么该自己解决。

在任何社会和文化里,老师、家长和领导都属于等级较高的人际关系,而人最需要的是同侪的认同和支持,能否和同侪良好相容,是我们界定身份、决定归属感、建立安全感并获得喜悦和创造力的根本。

和同侪相处,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自己处理分歧的能力,尽量在平等的关系中相互缓冲和界定自我及彼此存在的空间。这种处事方式,越早培养越好!

告老师,让代表高级别的权威来解决问题,不仅放弃了培养孩子应对冲突的能力,更会丧失同侪的认同和尊重,使得孩子被边缘化。

责任外化教育

孩子摔了碰了,我们除了忙不迭地把孩子扶起来,还有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举动:打地、打桌子板凳,“惩罚”这些“伤害”孩子的物体。

孩子和宠物玩,被抓了,老人也会直接打猫打狗。

这些举动外化了孩子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让他误认为错误都是“别人”的,而处理方式就是责打。说小点,这忽略了让孩子了解今后该如何防范摔碰及怎么跟宠物相处;说大点,这是逃避责任和暴力处事的行为。

我见过一个外婆,就是这样对待外孙女,结果这小女孩在荷兰的幼儿园里,摔倒了就狠狠地踩地打板凳,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笑她孤立她,老师也觉得这孩子有行为问题。

所以,最爱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除了要有一颗爱孙辈的心,还要爱得其法,戒掉这些不良的育儿思维和方式。

孩子,是上天给予我们每个人最好的礼物,不仅给了我们生命最本质的活力和喜悦,也给了我们一个契机,重新审视生活,自省个人的言行。带孩子,是一条和孩子共同修行的路,我们不是领他们成长,而是和他们相伴,一起成长!

尊重,是赢得的,不是给予的

Valda姨妈是个热心肠好出主意的人,这种秉性的优点不少,但分寸若没掌握好,就容易变成“管闲事生是非”。

与Valda姨妈在一起,她会把里里外外都照顾周到。一顿早饭,就算每人点一样菜,她也会不厌其烦地做好。可我们对她的殷勤似乎都没特别的好感,反而因为她对人过度的操心和关注倍感压力。早餐桌上,你只想吃一片吐司面包,她偏要劝你吃两片;你只愿加片奶酪,她非要给你再煎个蛋。你花园里的某株植物长虫子,她不问清楚就给你买一大堆花草除虫剂,既浪费又不对症下药。你身体不舒服,她不管你隐不隐私,就把病情在亲朋好友间一通“宣传”,让大家来关心你……

其实,Valda姨妈对待儿孙满腔关爱又不辞辛劳,就是缺乏些界限感。若在中国我们遇到这样的亲人,就算顶着再大的压力,也会念着她的好和辛苦,对其尊敬有加。但在国外,大家的应对方式可能就不同了。

令我感触颇深的,是我在欧洲定居不久后的一次家庭出游中发生的纠纷。

Valda姨妈在旅途中完全闲不住,一会儿给谁递个三明治吃,一会儿又建议大家坐下喝咖啡,谁要是进个商店,她就鼓捣你买这买那。对于小孩子的行程,她就像是导游似的,给人出谋划策。

Valda姨妈从旅游中心拿了一大堆资料,兴冲冲地对着9岁的外孙Jaco和他5岁的妹妹安排:“这附近有条地下暗河,可以坐船进去看石钟乳,有专门给小孩子讲解的项目。”说完又冲着女儿女婿一努嘴:“你们等会儿就带孩子去,多有趣啊!”

不等人反应,Valda姨妈随即又拿出一张城堡旅游简介,说:“暗河出来就是这个城堡,里面有‘家庭换装游园活动’,家长和孩子都要换上男爵一家的服饰参观城堡。你们快去报个名,晚了就错失良机了!要不,我去帮你们报名?”

Jaco突然站起来,冲着自己的外婆说:“停!您今天对每个人发号施令太多了,说的话提的建议也太多了。您也没有问问我们的想法和意见。从现在起,我决定不听您说了,您的旅游行程我不感兴趣,也不会去!”

虽然我觉得Jaco言之有理,但在那之前,我从未见过一个小孩子敢跟祖父母辈的人如此说话,想都没想就责备Jaco:“你怎么这么不尊重外婆呢?外婆是好心,还不是为了你们能玩好些吗?”

Jaco不甘示弱地跟我顶嘴,说了句让我至今难忘的哲言:“尊重,不是别人给予的,是自己赢得的。我能给的,是容忍,但现在我不想给这样东西。”

我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令我孤立无援的是,在场的所有亲友,包括Valda姨妈和我先生,都说我不该介入这场纷争,并认为我责备Jaco的理由站不住脚。

这件事若要按照西方教育的逻辑来分析,涉及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和包容不是一回事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把“尊重”和“包容”这两个概念混着说。在欧美的文化思维里,如Jaco所言,尊重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赢得的,而不是期待他人给予。你要努力获得别人的尊重才行,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只要你的年龄和地位在这,他人就该自然而然地把尊重给你。

倚老卖老或以势压人,都不用尊重。至于要维持、展现礼数和教养,则是用包容或是容忍的态度。包容,是完全取决于自己是否愿意给予他人的,是一种自我选择;但包容一种处事方式和性格特点,并不等于我们尊重它。

所以,当我责怪Jaco不尊重外婆的时候,在场的人都不同意给孩子扣这个帽子,因为尊重能否呈现出来,更多地取决于Valda姨妈是否赢得了它。Valda姨妈不管不顾他人意愿的“好心”显然令大家不舒服,需要有人纠正。况且Jaco并未使用任何不好不敬的语言,只是比较义正辞严地表明看法而已,这属于各抒己见,不该被指责。

第二,不该责罚孩子的诚实

在西方教育理念中,常讨论一个命题:社会和家长该如何对待那个说出“皇帝新装”真实模样的孩子?由此派生出来的思考角度还有: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模式是愿意多还是少产出这样的孩子?“童言无忌”,该被制止吗?孩子的诚实该被责罚吗?

像“皇帝新装”里的那个孩子旁若无人地说真话,背后有很多教育深意。

一方面,我们都讨厌孩子说谎,可另一方面,想到孩子要承担说真话的后果,我们又希望孩子具备些圆滑,能独善其身。

诚实敢言,绝非简单易行的教育之道。欧美教育家把这列为复杂的难点,原因就是尺度和层面太多。

比如,“童言无忌”除了天真烂漫令人忍俊不禁地一笑之外,还可能不小心违反了礼数,冒犯了别人。忠言逆耳虽是必要的,却要考量他人的感受并把握好度,这需要反复权衡,必须凭借长久的训练和认知才能企及。

西方不会责备孩子的诚实,但会对此做具体的分析和处理,不太像某些中国家长对“童言无忌”笼统对待。

小孩子说了令人尴尬或是侵犯他人的真话,许多中国家长会直接想当然地制止:“别乱说,不懂事!”“说话没礼貌,要尊重长辈!”……其实这些断言,并不会让孩子从中学到分寸和礼仪,相反,会让其困惑,更会因为自己的感受没被理解而产生逆反心理。

我对Jaco的指责就犯了这个忌。我没有倾听他话里的意思,一棒子打死,用空洞的品德去要求他。我也没有建设性地告诉孩子,何为有礼有节的交谈。

敢于诚实表达想法,应该被鼓励!如果觉得话语的内容值得肯定只是方式生硬,可以具体对孩子说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说得很好,但你的表述方式可以再柔缓一些,比如这么说……也可以向孩子指出某种话语表达会刺伤别人,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此一来,孩子才能慢慢学会言辞和建议中的分寸。

第三,独立面对纷争和矛盾

中西方在面对冲突时,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会在“以和为贵”的前提下“和稀泥”,而西方则认为独立直面纷争、化解矛盾是需首要培养的重要能力。我们不会把矛盾搬上桌面,更擅于“发暗箭”,不像西方人会直接“放明枪”。

在孩子与他人出现冲突时,家长要鼓励孩子独立面对,把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明确地表现出来,旁人不要轻易插手。这不是“站干岸儿”,而是让孩子学会在出现分歧时,独立承担并为此据理力争,在交涉和矛盾中逐步成长,理清是非,探索分寸,逐步掌握与人交流往来之道,学会有理有据地谈判,具备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

正如Jaco觉得和外婆相处不畅时,他有权表达,并在他与外婆两人之间找到相处的平衡点和适宜度。如此,才更利于长久的和睦。

很多时候,我们中国家庭喜欢忙不迭地劝架,不太区分“家务事”的是非。“和稀泥”虽能暂缓气氛,但有时真的挺伤人。

我见过一位中国妈妈听到女儿们吵架,为了维持相亲相爱,不问缘由,也不分青红皂白,先各打一钉耙,再当和事佬。对着大女儿说你是姐姐要让妹妹,又对着小女儿说你是妹妹要听姐姐的。结果两个女儿哭得更厉害,都委屈得不得了。

劝人各退一步,有时的确能海阔天空,但也不得不说,不正视矛盾更容易暗里结下梁子,心结越积越多,隔阂也就越来越深。这种劝和但不讲理的方式,很难建立人与人相处张弛有度的界限感,会成为相处的障碍。故而我常觉得中国的家庭关系远不如大家认为的好,表面一团和气,心里暗潮涌动,活得累,彼此间也没有太多的信任。

第四,爱的实质和爱的方式

Valda姨妈和Jaco之间摩擦的结果,是他们就交流方式和对他人感受的体谅谈了许久。Valda姨妈明白,更让人接受的方式,是将旅游的选择传达给家人,而接受与否要留给别人自己决定。而Jaco也意识到要改进的地方,因为在他拒绝外婆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别人的决定。比如,他妹妹就很想去那个“古堡换装游”,但一听哥哥不去,就不敢说要去了。还有,Jaco懂得了,就算表明立场,也要先感谢别人的付出。于是Jaco感谢了外婆帮他们查旅游信息,否则妹妹就不知道这个有趣的行程。

我听到Jaco妈妈跟他聊,我们不能因为爱的实质,而去忽略爱的方式。即,我们感恩外婆一片好心爱孩子的实质,却不能抵消那些令人不快的爱的方式。Valda姨妈的个性已经很难改变了,我们要以包容之心对待,无需期望她全部改掉,而是要在认为不恰当的时候,提醒她注意言行。

Jaco问妈妈,这样有必要吗?

Jaco妈说:“有必要的。外婆也不想成为令人讨厌的人,更不愿大家疏远她,所以我们要告诉外婆真相和原因,而不是搪塞外婆。不妨心平气和地告诉她,我们能接受的尺度在哪里。我采取的方式,就是笑着跟她说‘过界了’。其实,在我们表明界限时,也是在帮助外婆确立分寸。你今天就做得很好,只是别忘了肯定别人的付出,了解他人善意的出发点。”

孝顺不用教,用爱心以身作则最好

荷兰的父母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父母一样,从不把“孝顺”两个字挂在嘴边,也不会列举生孩子养孩子的苦。

在家庭里,你听不到父母说以下这些话:

“你要孝顺爸爸妈妈哦!”

“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你这么不乖,太伤我的心了!”

“我当年生你好痛苦,你又爱哭夜,妈妈月子也没坐好,还落下了病根。你要听话,要爱妈妈。”

欧美有一句俗语:“父母对孩子只有责任,没有权利。”

这是一句“不平等”的宣言,宣扬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一无所求。

这和我们中国人认为的欧美家庭关系出入很大,我们听到得更多的是“子女满了十八岁,欧美父母就赶他们出门,不管了”;“国外的子女也不管父母,把父母丢到养老院”;“国外的祖父母自私不带孙子”……

一言以蔽之,我们认为,欧美人的家庭关系淡薄,远不如我们的家庭关系深厚。

我一点也不质疑咱们的家庭模式和亲人间的温暖。可我今天想说说,欧洲的感恩教育和家人间的情感支持体系是怎样的。

我问过很多荷兰和欧洲的家长,为什么感恩教育里没有孝顺呢?

他们听了都很惊讶,反问我:“为什么要教导孝顺?孩子爱父母,不是只要我们对他们好,孩子自然而然会产生的感情吗?这是天性,为什么要教呢?”

欧美父母从不在孩子面前说生养孩子的辛苦劳累,他们认为将孩子带到世界上,是自己的选择,并非孩子的选择,而养育孩子是这种选择下分内的事,没必要提。

同样的观点,在国家层面,也是如此。比如,在荷兰没有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我在一次活动里和荷兰政府的几位高官谈过这个问题,他们也是如此语调:“爱国不是天性吗?只要你的国家好,你在这里有存在感、满足感,你不是自然而然会爱吗?就算你的心没有那么大去爱国,人总会对故土故乡有一份天生的情感,不就够了吗?这是不用教的。”

那么,欧洲父母不教孩子孝顺自己,他们教孩子什么呢?

在欧洲的文化价值观里,觉得心里有别人,更需要被教导。关于感恩的教育是教你要爱这个世界,爱大自然,爱小动物,关心比你弱小的人,尊重为你服务的人。

这是一种爱和给予的能力!

每个孩子在家里都能得到亲人的爱,而欧洲父母更关注的是,孩子出了家门能否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呢?

我觉得,欧洲人的感恩和温暖无处不在。

最初,触动我的是我公公。

我公公和婆婆在我先生很小时就分开了。后来公公再婚,我先生的继母玛尔达,带着她五岁的儿子亨克嫁过来。玛尔达的前夫,在亨克四岁那年患骨癌去世了。那是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死亡,在此之前的两年,玛尔达的前夫就被癌症折磨得无法行动,每天都要忍受从身体各处莫名冒出来的蚀骨疼痛。玛尔达边带着小亨克边照顾丈夫,陪他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手术和化疗,直到他去世。

当年我和先生结婚时,去拜访公公,亨克已经22岁了,是个高大英俊充满阳光的小伙子,和我公公与玛尔达住在一起。亨克带我去参观他的卧室和电脑房,我发现在这两个房间里都摆放和悬挂着小亨克和一个男人及玛尔达一起玩耍的照片,在公园,在海滩,或是庆祝生日。亨克指着这些照片说:“这是我小时候和去世前的爸爸在一起的照片。”

我来到客厅,在照片陈列橱里,有一层是玛尔达和其前夫的结婚照,他们三人的全家福,以及玛尔达前夫的独照。其他层里是公公、玛尔达、亨克和我先生在一起的很多照片,连我和先生的结婚照也已经摆放在内了。

我对先生说:“亨克那么小他爸爸就走了,啥都记不住。干吗不直接认你爸当爹,全心全意地爱你爸?何必到处放他爸的照片,让亨克念念不忘呢?”

我公公刚好听到了,回答我:“难道非要抹去记忆才能全心全意地爱吗?亨克的爸爸,在儿子两岁后就一病不起,不能陪儿子去游玩度假。亨克才四岁他就和妻儿永别了。我相信,他一定很不舍,一定很珍惜在他身体还好的时候,陪着亨克和玛尔达在一起玩乐的点点滴滴。虽然时光短暂,但是亨克的爸爸,一定希望儿子能记住自己,记住他陪伴过亨克的快乐时光。我们没有权利剥夺本该属于亨克的记忆,以及亨克爸爸对他的爱。”

公公又说到了玛尔达:“玛尔达的前夫是被死神夺走的,他们并不是不相爱了。虽然之后,我和她爱上了彼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她有权去缅怀过去,去思念她曾经的爱人。”

从那年起,我也加入了公公家每年在亨克生父忌日的扫墓活动。亨克每隔一个周末,都会和玛尔达去看奶奶,也就是亨克生父的母亲,几十年如一日,我公公也常会陪同。

让亨克记住自己亲生父亲的举动,并没有割裂他与我公公这个继父及我们大家的关系。相反,因为更宽容透明的爱,亨克和我们相处融洽,对我公公很有孝心。

我公公很喜欢吃我烧的麻婆豆腐,可我们和公公家住得远,一两个月才去看公公一次。于是,亨克就专门来找我学怎么做麻婆豆腐,还让我带他去中国城买了很多佐料。他说他学会了,就可以常常做给我公公吃了。

而玛尔达,至今和我公公已走过近30年的婚姻,相爱相知,非常幸福。

爱斯是我从读硕士起就交到的好友。我们同样热爱夜店、派对和那些“Happy Hour”时段无限量的鸡尾酒。可爱斯总把最疯狂的自己留给周五晚上的派对,周六的她总是玩得很节制,早早就回去休息。因为爱斯每周日雷打不动地要和她的邻居奶奶一起度过,从16岁起就如此。

听爱斯说,这位邻居奶奶终身未婚,帮着爱斯父母带大了她,对她很好。后来奶奶腿脚不太灵便了,她就每周日都去陪奶奶,给奶奶洗换床单衣物,收拾屋子,陪奶奶说话,看电视,上网,晒太阳,散步,购物。

爱斯就这样,从叛逆的青春期开始,无论如何懒散或骚包,十几年来坚持每周拿出周末宝贵的一整天,守候养育她长大的邻居奶奶。我和她一起去陪过奶奶几次,非常温馨的时光。爱斯的妈妈从隔壁的自己家给我们端来她烤的苹果派,而爱斯爸那时会帮奶奶整理花园。

我夸奖爱斯的坚持性,可她说:“我从没觉得我是在尽什么责任或报恩。奶奶很爱我,看奶奶是我心底的一种需要,仅此而已。我非常享受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

这些都是因为自身给予了别人爱,从而自然而然得到爱的故事。

自发的孝心,和教导的孝道,并不完全相同。

爱心和情感若能双向流通,不但孩子会有感受和接纳爱的能力,更具备给予爱的实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同意,孝心,是天性,不用把“孝顺”挂在嘴边提醒。我们要有信心,只要正确地爱孩子,孩子绝对会爱父母,并且关爱这个世界,这是挡都挡不住的。

别让亲情“貌合神离”

我的一个朋友,很苦恼地跟我说起她对亲情的感受:“我理解的爱是让被爱的人快乐。我疑惑父母为什么爱我,而我为什么爱他们?我觉得我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他们更算不上我的朋友。父母一直对我不差,我感谢他们,但不觉得他们可爱,更谈不上爱他们。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吗?还是因为我欠缺爱的能力?”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也和这位朋友一样,有着相同的困扰。

中国家长们对孩子的爱,似乎总在“哺育”,很难上升到“教育”。只是无微不至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不在意孩子的思想轨迹和世界观。父母总是为我们力所能及地挡风遮雨,但却适得其反,丧失了“教育”我们独立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机会。

到头来,中国家庭的亲子文化,好像彼此都缺少真实的交流平台,报喜不报忧,大家心安理得地躲在“代沟”的借口下,维持着“貌合神离”的亲情,无法坦然地承担以家庭为单位的同甘共苦。可能我有些言过了,但我的确常目睹身边的人们在亲情巨大关爱下伴随着的那种巨大压力,无法言说,无可奈何!

所以,我觉得我朋友的感受,完全不是她冷漠,或是她缺乏爱的能力。

恰恰相反,这正是她对情感的认识比较深刻诚实,也比较敏感丰富的表现。

我们中国的传统,把亲情血缘,定义成一种最高的情感,好似它不需要经营、不需要方式。

很多家里的长辈都理所应当地认为,你是我家的孩子,我该爱你,你也该爱我。

这本来没错,但是,他们普遍认为这种亲情的维护不需要学习是不对的。

我们是在成长变化的,可是很多父母一方面希望和我们有更多的情感联结,一方面却拒绝和我们一起成长。

无论我们长多大,他们对我们的好,永远停留在哺育和养育的阶段,只关心我们有没有吃饱穿暖,不关心我们真正在想什么,没有共同语言。

因为与家人没有共鸣,所以,我们会感到很难对他们产生喜爱。

我有个朋友,和我情况一样,成家立业,出国在外。

每年回国,她都希望和妈妈交流谈心,讲讲这一年的变化。

可是妈妈却只忙着给她做好吃的。

常常都是她才和妈妈坐下来说了会儿话,妈妈就突然站起来去厨房,说要看着锅,给她烧爱吃的菜。

其实,她已经出国多年,口味变了,很多妈妈做的菜,她早就吃不惯了,但是她妈妈还是按照她儿时的喜好,在呕心沥血地操劳着,做饭做菜。

她总会把那些饭菜吃下去,因为除此之外,她不知道和妈妈之间还能有什么联系。

如果反驳或以实相告,母亲一定会失望伤心,自己可能会被说成不感恩不孝顺。

这是爱,或者不是爱呢?

说不是爱吧,可父母的确付出了那么多。

说是爱吧,可父母没有来了解我们,也不愿看到我们的改变,彼此间说句真实感受都开不了口。

多么让人泄气啊。

如果是一对夫妻,某一方把爱想当然地建立在不了解之上,逼迫对方承受不愿接受的关怀,并不断宣称自己的牺牲,大家会理解那种压力。

但是,亲子关系却不一样,长辈占据着道德的最高点,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并且一直在为我们操心,无论这些是不是我们选择和需要的,都不能拒绝抱怨。

这真的让人压力极大。

不少中国的家长,喜欢强调爱的实质,却不在意爱的方式。

他们不懂,在没经过别人同意下的给予和任意强加,其实就是一种不尊重,一种自私的控制欲,哪怕是以爱之名。

其实,亲子之间的关系,也没必要非得共同成长和牵连在一起。

孩子成长为他自己了,有可能和父母成为朋友,也有可能完全不能成为朋友,这本来很正常。

在国外,亲子相处陪伴到一个时间点,都会变更相处方式。父母与孩子,以及兄弟姐妹间,合得来则多来往,合不来则少来往。

各方都看得开,谁也不会强求自己,谁也没必要委屈自己。

每个人,首先为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负责,过好自己的日子。

但是,我们的文化,会说国外那样很没人情味,国外的父母不爱孩子。

其实,尊重孩子,尊重自己,给彼此空间,也是一种爱。

非要黏在一起,用亲情困到彼此都不开心,才是人情味吗?

亲人间有些距离感,各自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并不等于疏远和漠视。只是在相处模式上,更尊重彼此的需求罢了。

我先生的姨婆,去美国亲戚家住了一年回到荷兰,邀请亲戚去她家吃饭。

她知道我一直很喜欢吃她做的一道菜,可是毕竟一年未见,她还是专门打电话来问:“蔻蔻,你口味没变吧?还喜欢吃那道菜吗?”

我觉得,问这句话并不是疏远客套,反而是一种体谅,不去想当然地决定一切。

我们肯定是在意我们的亲人的,也感谢他们。在他们有困难时,我们会义不容辞地照顾帮助,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必须和他们亲近。

我觉得,在亲人之间有些界限感,彼此都轻松,而能让人放松的关系,就是好的。

父母的大包大揽,只能让孩子觉得什么都“与我无关”

有一回,我去看一个半商业性的国际儿童舞蹈表演活动,有中西方很多不同国家参加。

孩子们的一些排练,也是公开的。

我和同去的几位荷兰舞蹈老师,刚好赶上一队十岁左右的中国孩子在彩排民族舞,大部分是女孩,漂亮可人。

老师大声而严厉地指导着。

一个女孩,因为动作不对,被老师骂了一顿,勒令出队:“到墙角那儿,重复100遍再归队!”

孩子表情木然地走到角落,开始重复舞蹈动作。

老师盯着她,厉声提醒:“表情呢?微笑!”

一个微笑,随即浮现在孩子的脸上。

看着这个小小的美丽的身影,机械地笑着,转圈,抬手,扭肩,我们都不禁心疼。

接着,去看美国的舞群,全队都是女孩子,年龄和中国孩子相仿,一些人在排练,一些人在就动作和老师讨论。虽然也有排练的紧张,但笑声不断,气氛挺放松。

中国的舞蹈在正式表演时,大气优美。我寻找着那个被惩戒的小女孩,她在舞群里,嘴角牵动的笑容,弧度和之前在角落练习时的一模一样,看不到她内心真实的悲喜。

澳大利亚的孩子们,充满活力地打着鼓,踩着鼓点,独特的笑颜伴随着声声呐喊。

泰国孩子们的舞,祥和静美,明眸交错。

美国女孩们表演的是街舞,逼人的感染力,洋溢着欢乐不羁。

如果认为一位老师的高压管理导致了舞蹈表现力和孩子快乐程度的差异,似乎只是皮毛现象。在整个演出结束的后台,大家卸妆准备离开,中国孩子这边又出现了另一番境况。

刚才严厉排舞的老师,变成了一个不断叮咛孩子清理卸妆台并事必躬亲照顾孩子收拾行装、清理垃圾的老妈妈。她走来穿去,一会儿帮孩子捡起废置的卸妆棉,一会儿又帮孩子叠衣服,话语不停:“这是谁的手机?别乱放,记得收好!弄丢了不好找哦!我这有矿泉水,谁要喝?喝过的矿泉水瓶不要乱丢,先放在这个塑料袋里,等会儿一起丢……”

刚才“听话认命”的孩子们此刻似乎转了性,完全不理老师,事不关己地漠然玩着手机或iPad,相互说笑着,衣服鞋子凌乱地散在地上和椅背上,一次性水杯、矿泉水瓶乱放,起身离开时,卸妆台和地面依然脏乱,而老师们跟在后面边念叨边打理。

我的眼光再次停在之前被责令出队的女孩子身上。她戴着耳机听音乐,对身边的人和事毫不关注,一脚踩到不知是谁乱丢到地上未喝完也没盖紧瓶盖的矿泉水瓶,眼睛都不眨一下,抬脚顺势一踢就走了出去。矿泉水流洒到地上,老师惊呼着赶紧清理。

中国孩子外出表演,一般随行的老师多,被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除了负责排舞的老师,化妆、服装和领队的老师都不少,孩子们化妆卸妆、梳头更衣几乎都有老师帮手代劳。

在隔壁的澳大利亚和荷兰代表队的表现则截然不同。孩子们并没有被照顾,自己动手梳妆,除非要戴复杂的头饰需相互帮助一下,一切都是自己来。老师就一两个人,简单交代下就去做该做的事走开了。孩子们爽利地打包好各自行装,把梳妆区域清理得干干净净,垃圾也分类归好,陆续离开。

这种看似矛盾的关系和团队管理互动的模式,大家不会陌生,它可能体现在学校、家庭和工作等各类环境中。看似强势的领导、老师或家长,一方面专横独断地发号施令,另一方面又操碎了心费尽了力地关照(其实源于心里并不信任对方),最后呕心沥血也不讨好。看似弱势的员工、学生或孩子,表面上顺从不言,但私底下并不买账,弥漫着听天由命的无所事事和不关己任的消极漠然。

出现这种状况,其实是一种教育和管理的失常,教育者不得要领,被教育者误入歧途。

单说教育,老师或家长对孩子责权义务和做事模式的大包大揽,对其过度保护过度管控,会让孩子难以建立自我认知,无法对身边的人事物产生归属感和融入感,觉得一切都“和我无关”。如此一来,孩子以负责任有担当的方式来对社会做出贡献并实现其价值的机会被剥夺了,他们觉得没有能力和动力去把握自己生活的起伏转变,所以很难有主观能动性、参与心和责任感。

与此同时,孩子会养成依赖心和表面上的被动接受与顺从,因为缺少真正展现和锻炼自己能力的平台,孩子会认为逃避、消极怠工、反叛是理所应当,而报复、操纵他人变相为自己服务或承担后果则是得到心理平衡和存在感的方式。如果孩子的聪明才智和精力全用在逃避、叛逆和操控上,他们如何建立为人处事之技能、洞察力、同理心和适应性呢?

美国杰出的教育学家简·尼尔森所著的《正面管教》一书中谈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控制过多或过于娇纵,都无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只有在和善、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孩子才有机会去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价值感、责任心和生活技能。

尼尔森博士在书中总结了成为一个有能力之人所必需的七项感知力:①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②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之贡献价值的感知力;③对自己在生活中影响度的感知力;④内省自律能力;⑤人际沟通合作力;⑥整体掌控平衡力;⑦判断评估力。孩子如果产生了不良行为的问题,常源于家长和老师没有找到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这七项感知力。

如果家长精心为孩子提供机会,允许他们为家庭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与父母并肩做事、边干边学,孩子会感受到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会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可以培养出以上感知力。

尼尔森博士将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分为三种。严厉和娇纵是家长老师最容易走入的误区,而正面引导才是最好的办法。

现在回头来想想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老师的言行,就是在严厉和娇纵两种无效管教方式之间来回摇摆,自始至终都自说自话,没有维护孩子的尊严和感受,故而孩子无论是排练跳舞还是收拾后台都没有参与感。被严管的孩子,除了退缩外还会产生报复的心理;而被娇纵的孩子,会认为这个世界欠他们的,常会愤愤不平。两者均难以培养出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生存能力。

若用尼尔森博士提出的正面引导理论重塑一下当时的状况:孩子如果舞蹈动作不对,老师可以询问,是不是孩子不理解动作要领而需要再度讲解,或是让孩子自己分析下不能完成动作有何原因。有时排舞的动作程序不顺,也会导致舞者难以掌握,可以共同商议修改。而到了后台,老师可以坚定而和善地清楚表明孩子需要如何清理现场,照顾环境,此外,老师应该放手让孩子采取行动,无需在旁边帮忙和叮嘱。只要孩子明确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并且无外力帮助,他们会试着在保持自尊的情况下去改变行为,逐渐独立。

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型和娇纵型的家长是在“教导”孩子不负责任,因为这种方式本身就是放弃教养责任的。无论是冲口而出的责难和羞辱,还是随性而为的纵容,都只会造成一种不健康的相互依赖,而家长没有真正负责任有意识与孩子相互合作,并帮助孩子依靠自己。

正面管教,要在平时的教养中建立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增加孩子对其日常生活事务的参与感,通过合作而共同制定规则,让孩子觉得所作所为是和自己相关的,并且自己有能力对此发生影响产生贡献,承担责任也享受权利,那么孩子会逐步自觉地建立健康的自律性、自信心和积极性。

举几个我将“正面管教”的方式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1.让闹钟叫你起床

很多时候,共同制定的规矩,在执行时,也需要建立缓冲地带。

孩子早上常会赖床,我决定不再每天提供“人工叫醒”服务,并且不在他磨蹭时,喋喋不休地用“品德”给他贴标签:“你连早上按时起床的意志力都没有,以后能干什么大事?动作能不能快点?”

我跟孩子讲明早起是他自己的事情,和他商议以后不再亲自管他起床的事情,而是跟他一起去挑一个他喜欢的闹钟,设定好闹铃以及反复闹醒间隔,让闹钟叫醒孩子。从此,早上闹钟响了,我都不再干涉,等他自己起来。有时看他挣扎不愿起来,最多提醒一句:“你的闹钟响喽!”

闹钟,就是我和孩子使用的工具和缓冲物,我无需针对孩子的品行和他个人进行说教,只要提到“闹钟”就行,避免正面冲突。

2.纸条的魔力

和孩子商量好的任务计划,为了避免唠叨又要督促其完成,我们在家里挂上可以贴纸条或写字的白板。定好的事,一件件写清楚,完成了就划去或是在旁边画朵小花和太阳以示成就感。孩子好像特别喜欢这样,我们大人也把该做的事情或是家庭活动安排都写上,大家齐心协力,和乐融融。

3.尊重孩子,也要尊重自己

这是《正面管教》书中的例子,我常照搬在生活工作中,就将原文引用于此吧。

假设孩子跟你顶嘴。

“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

哈,我都能听见反驳我的声音,“那不就等于放过他啦?”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走开就是你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而且,这样做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你总可以在稍后再找孩子谈,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情绪平静下来。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尼尔森博士说,很多家长认为在生气时就要解决问题。其实,生气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因为那时,人们接通的是只会较劲的“原始脑”,而我们不可能用“原始脑”做出理性的思考,只会说些过后就后悔的话。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有时候,家长决定你要做什么,要比试图让孩子去做什么好得多——至少在孩子愿意合作而不再和你较劲之前是如此。

父母表达爱心和树立权威并不矛盾,学着用正面引导的方式,和善与坚定并行,才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选择。

生老二一定要跟老大商量?

家中添丁,父母若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地迎接弟弟或妹妹出生,并建立起与之和睦相处的良好互动模式,那么一定要与大的孩子,共同做好现实和心理的准备。

不少父母觉得,生老二得跟老大商量。其实这是个误区,常会适得其反。

“想不想要个弟弟或妹妹啊?”

“爸爸妈妈很爱你,想给你添个伴,生个弟弟或妹妹陪你玩,好不好?”

如果孩子立马回你一句:“不好!我不想要弟弟妹妹!”气氛就僵了,想要破冰的交流成本就变大了。

其实,要发扬家庭民主,并非要事事用疑问句寻求建议和征得同意,用肯定的陈述句告知也是一种良性正面的交流。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孩子的决定和认同。当孩子的选择起不了作用也改变不了现状时,采用肯定句通知,是表示尊重的最好做法。跟孩子讲事情之前,应先思索这件事是否可以被选择,如果不可以,避免用疑问句式,而选择陈述句。

决定生老二,是做父母的选择,不需要大孩子批准,只要引导孩子配合并接纳就行了。所以,父母可以直接明了地向孩子宣布:“妈妈会再生一个宝宝了,你将有自己的弟弟或妹妹。”

之后,再根据孩子的具体反应,具体应对。孩子如果有问题就回答,有失落就解释,有难过就关心。见招拆招,简单易行。

像前面那样去问孩子要不要弟弟或妹妹,其答案可以是不,父母听了再去劝说孩子接受生弟弟妹妹的现实,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要求被漠视,反而是一种对孩子的不尊重,既浪费时间,也破坏心情。

说到这里,就要带出第二个误区了。一些家长在告知孩子要生老二后,见其反应是兴高采烈或平静接受,就放心了。他们只担心抗拒弟妹出生的孩子,认为他们在之后与弟弟妹妹的相处中会有更多矛盾。

其实不然。

资料显示,之后相处麻烦和嫉妒弟妹的,相对更多的反倒是先前欣然接受弟妹来临的孩子们。

因为这些孩子之前对弟妹的欢迎,更多源于对弟妹的某种期待,而这些期望值常和现实不符,往往会造成孩子在弟妹出生后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出现问题。比如,孩子听说有了个弟弟,幻想的是有个玩伴。谁知生出个不能跑不能跳整天躺在床上的瞌睡虫,不能陪自己玩不说,连爸爸妈妈也没时间陪自己了,心思全在这个“讨厌鬼”身上。由此,孩子会失望和心里不平衡,甚至会欺负弟妹,制造麻烦。

并不是说抗拒弟妹降临的孩子就没有以上问题,而是因为其表现出不欢迎,父母会对孩子有更多的解释说明,孩子对弟妹婴儿时期的状态会有多一些的了解,他的预期会与现实状况更接近一些,对弟妹的接纳就算出现问题,也相对和缓些。

多子女养育的研究,会专门讨论4岁以内的孩子在有了弟妹后出现的“行为倒退”。这是指一些孩子仿效新生婴儿的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比如,两岁半的Linda觉得妈妈大部分时间都抱弟弟,不像以前那么注意自己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发现只要弟弟一哭,妈妈就会跑过去;弟弟拉臭臭,妈妈就会殷勤地为他换尿布。于是,Linda也开始大哭,并且乱拉臭臭,模仿婴儿般的行为,希望妈妈再重视自己,而妈妈被搞得焦头烂额。

所以家长不要忘了,在母亲怀孕生子的这个阶段,无论孩子对弟妹欢迎与否,都要仔细跟老大交流,让他们明白弟妹出生意味着什么。可以这样跟孩子讲解:“弟弟出生后,会很小,他们整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会哭闹,需要很多照顾才能慢慢长大。他长大了,才能真正和你做伴玩耍,你要有耐心哦。”也要告诉孩子:“有了弟弟,妈妈得花不少时间照顾他,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你玩。如果你觉得受到冷落,记得来告诉我。”

这类交流,可以增加孩子对现实的预期,避免落差导致的麻烦。

等到弟弟妹妹真正出生之后,父母一定要理解和正视老大的嫉妒和失衡。

有的老大完全没有嫉妒,这是很好的;但吃醋和失落的哥哥姐姐是毕竟占大多数,一定要处理和安抚好。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在其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里,提醒父母一定要了解,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第二个婴儿的诞生是他最重大的危机,他的生活轨道突然改变,需要有人帮助他定位和导航。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真正的情绪才能帮助他们。

如果孩子说:“妈妈,你不喜欢我了,你更喜欢妹妹。”

家长不要只回答“你不要那样想,我爱你们两个”,或“不对,那样想完全没有必要”。

这样做,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情绪,也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解读和思考,孩子听了会依然困惑,觉得受到冷落。

最好的做法,是接纳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有如此疑问的背景原因,然后逐一解释交流。

家长可以这么说:“你觉得妈妈更喜欢妹妹,为什么呢?”

“因为你整天只抱妹妹,陪着她睡觉,很少陪我。”

“宝贝,真抱歉让你有这种感觉。但是,你一定要相信,妈妈爱你和妹妹是一样的,只是妹妹现在太小了,妈妈不得不照顾她,时间分配上就和以前不同了。你来告诉我你的感觉,非常好,来和妈妈亲亲。”

这个故事以孩子和妈妈亲吻拥抱结束。

只要孩子感觉到了关注,并且化解了心中的疑惑,孩子其实是最讲理和最大度的。

有一回,我去探望才生了二胎不久的同事,她新生两个月大的儿子又胖又可爱,我抱了一会儿他就香香地睡去了。

我和同事在客厅说话,她3岁的女儿Lynn时不时过来拿块饼干吃。突然,我们听到弟弟惨烈的哭声,冲到卧室,见Lynn拿着半块饼干从里面出来。

“弟弟怎么哭了?”我同事着急地问,抱起儿子哄着,在他身上查看有没有问题。

“我怎么知道他为什么哭,他不是成天都哭吗?”Lynn回答,但是眼神很慌乱。

“你刚在这里干什么?”

“我想喂弟弟吃饼干,但他好笨,根本不会吃。”

“啊!你咬弟弟的手了?你为什么要咬弟弟?”同事发现儿子手上新鲜明显的牙印,边给我看了,边狠狠地质问女儿。

“我没有咬弟弟!”Lynn愤怒地拒不承认。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完全可以确定弟弟的手肯定是Lynn刚才咬伤的。整栋房子里只有我们三个人,我和同事在另一房间,只有Lynn在“事发现场”。再说了,留在弟弟手上的牙印小小的,一看就是小孩子的,不可能是大人的。

“你为什么不承认?除了你还有谁,这就是你的牙印!”妈妈的火起来了。

“不是我,就不是我!”Lynn哭着跑走了。

Lynn妈处理了儿子的咬伤之处,哄儿子睡了。她对着我摇摇头,一副无奈疲惫的样子。

我劝Lynn妈先消消气,不要去责骂女儿,也无需追究Lynn是否咬了弟弟,反正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应该关心下Lynn的情绪。

Lynn妈平复了一些后,去女儿房间,用另外一种方式和Lynn交流。

“Lynn,我看得出来,你很生气,也很伤心。”Lynn妈不再去审问孩子,评判对错,而是先去接纳孩子的情绪。

“是的,我非常生气!”Lynn的脸上挂着泪,气鼓鼓的。

“妈妈刚才很着急,冲着你大叫大嚷,对不起。”

“你总是对我很凶,对弟弟很好!他明明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笨蛋。妈妈,你说弟弟会不会是傻子?他连饼干都不会吃。”Lynn依然愤愤不平,但已经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即便有些不友好。

“我知道,弟弟常睡觉,爱哭闹,啥都做不了。不过小宝宝都是这样的,你像弟弟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样。那时,每次看到你睡得香甜的小脸,妈妈都忍不住要亲亲。弟弟不是傻子,只是他现在还吃不了饼干而已。但他也会慢慢长大,像你一样会跑会跳,能说会道。”

“我什么时候开始吃饼干的?”

“大概是你1岁之后吧。不过你不是吃饼干,而是舔饼干。”

Lynn听到自己的事情,哈哈笑了起来,随即说:“妈妈,告诉你个秘密。刚才弟弟连舔饼干都不会,我试了几次他都没张嘴,我觉得他太笨了,就咬了他一口。他张嘴了,但是我还没来得及喂饼干,你就来了。”

Lynn妈:“原来是这样。你想和弟弟分享饼干很好,但是别心急,以后他会吃的。你要是想喂弟弟吃喝东西,先来告诉妈妈,跟妈妈商量,咱们俩可以一起喂,好吗?不过,弟弟不是用来伤害的,不能再咬他。”

Lynn:“我知道,妈妈。刚才弟弟哭了,我也吓了一跳,想去找你。可是你对我那么凶,我怕你惩罚我,就不敢承认了。”

很多时候,父母错误地认为必须“分析案情”,戳破孩子的“谎言”才能让孩子接受教训。其实,要让孩子跟弟妹和睦相处,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说教,让孩子打开心扉。给予孩子公开表达感受、倾诉苦恼和困扰的机会,并试着去理解接纳,才能防止他们因为弟妹而闷闷不乐或是背地里做些“小动作”。如此才利于建立家庭和兄弟姐妹间的纽带。

有界限的分享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之间能和睦共处,但现实和愿望的差距往往是巨大的。

见孩子们争玩具闹得不可开交,很多父母都纳闷:那么多玩具可以玩,哥哥为什么非要抢弟弟手里的那个?

如何化解这一冲突呢?下面这些方式,家长们估计都尝试过。

转移注意:拿起另一个玩具,吸引弟弟去玩。

分配时间:告诉孩子们不要争了,裁定哥哥玩10分钟,然后弟弟再玩10分钟。

分享相让:劝令哥哥让弟弟,再加持一些品德性的帽子给哥哥,如“要大方,要懂得分享”等。

其实,以上做法都欠妥,属于治标不治本,就算一时缓和了争抢,但下一轮争抢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家长们就在处理孩子的争抢吵闹中,忙得焦头烂额,被这些纷争绊住手脚、消耗时间,无法解放自己。

具体分析上面三种做法的弊端。

转移注意,在短时间内有可能会达到目的,弟弟的确开始玩新给的玩具了,但可能哥哥察觉后,会立马丢下手里的玩具,开始争抢弟弟手里的新玩具。相同的问题再次重演,循环反复。

分配时间或是由大人临时定规矩的办法,是最容易引发延续问题的。父母想当然地充当裁判,自以为公平,但并没有考虑孩子的自我意愿和决定权,是个强制的指令。研究发现,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感受到公平,只有没有得到满足的“情绪记忆”。先玩10分钟的哥哥,记得的是“我还没玩够,就被妈妈拿去给了弟弟”;而后玩10分钟的弟弟会觉得玩具被妈妈夺走了,感觉等待的时间很漫长。所以看似平均分配,孩子们却都觉得受了委屈。还有一个大忌,就是规矩没有提前定好,而是“临场”视情况而定,孩子们没有消化的时间,会感到困惑,故而孩子不会特别遵从这类规则,会觉得受到剥夺和侵犯。

分享相让,也是大人用孩子并不明白的品德标签,强制做决定的办法。规则不明,界限模糊,而且所谓的“大方”和“分享”这种要求,过于空洞,孩子很难实施,在现实中常常无效。

不少大人喜欢用“孔融让梨”的故事,鼓励孩子待人接物时要自觉地将玩具或是零食,大方分享给其他人,教孩子“让妹妹吃”、“让做客的小朋友玩”,告诉孩子这才是好孩子。如果孩子听从了这种所谓的“礼让”,很可能就会遇到现实中的打击:有人并不跟自己分享相让!

这时,孩子会感到矛盾困惑,不知如何是好。因为父母教自己分享时,并未告诉原因和规则,孩子不懂如何跟“不分享”的兄弟姐妹或小伙伴协商,争取所得。很多时候,孩子还会简单地认为,他不让我,就不是好孩子,我也不和他玩了。这种随意贴标签的方式,除了影响家庭或与朋友和睦的感情外,更会令孩子习惯埋怨,有很不健康的“受害者”心理。

最好的方式,是孩子一定要在自我界限的树立和意识中,去与人分享和相处。

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在跟人与外界的相处互动中,清楚界限。这种界限感的分类定位,要一点点培养。父母需要在事前明确制定规矩,划清范围,也要列出奖惩标准。

还是用争抢玩具的例子。

在确立界限和归属范围时,可以分成几类:共享的玩具、哥哥自己的玩具、弟弟自己的玩具。

告诉孩子们,有些玩具不特定属于谁,买来就是为了孩子们一起玩的。哥哥和弟弟都可以拿取来玩,小朋友来家做客,公共区域的玩具,也是可以分享的。如果要争抢公共玩具,则自己谈判协商,建议在自己特属的玩具中挑一件交换。

个体特属的玩具,各自照顾好,如果哥哥想玩弟弟的,一定要征求弟弟的同意,否则不能随便取来玩;弟弟也要这样。

有小朋友来家做客,提前跟孩子们商量,哪些玩具是孩子愿意跟小伙伴分享的,拿出来放在“玩具分享区”,而孩子不愿给别人玩的,绝对尊重。如果有人抢孩子的玩具,孩子可以非常有条理地捍卫自己所属:“这是我的,不能给你玩。你不想给我玩的,我也不会勉强你。你看,那个盒子里的都是我们可以一起玩的,你可以随便拿出来玩。”

如此一来,孩子们会树立“自我”、“他人”和“共享”的观念,这才是界限。有了界限才会有分寸,懂得尊重自己,体谅他人。有据可循的界限感,是安全感的基石。

孩子在4~8岁间,是建立对分类和界限感的认知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引导孩子对“界限”建立认知非常重要。教育专家总结出一些8岁以内孩子不会懂的笑话,他们看不到其间的笑点,是因为孩子对类别和界限的观念模糊。

比如,给5岁的保罗准备披萨的妈妈问:“你想让妈妈把这块披萨切成8牙还是6牙?”保罗回答:“切成6牙吧。你切成8牙的话就太多了,我吃不完。”

再举个我亲身遇到的事例。

一次我在阿姆斯特丹举办幼儿“平衡膳食和喜爱蔬菜”的教学互动活动,参加的孩子5岁左右。我知道有两个小朋友是专程从鹿特丹赶来的,想让其他来自阿姆斯特丹的孩子们表示下特别的欢迎。于是,我说:“今天有两个小朋友是鹿特丹人,请举手。”只有一个孩子举手,而另一个好奇地东张西望,没有举手的意思。

我问他:“你不是鹿特丹人吗?”

孩子笃定地向我摇摇头:“不,我不是鹿特丹人,我是荷兰人!”

在这个年龄段,不同的孩子对从属、分类等界限概念的认知大有区别,有的清楚些,有的模糊些。所以,家长要多观察孩子,尝试在这个阶段引导孩子在社交和理解身边状况时,对类别和界限有更多的认定。

在建立“界限感”的过程中,纷争和试探是无法避免的,家长要正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

很多家长特别害怕孩子争执,一看到有纷争就去当“和事佬”,希望一切立即终止,孩子们能和好如初。

在欧美教育专家看来,要给兄弟姐妹纷争的空间,让其抒发表达观点和矛盾碰撞,这样才能确保真正的相亲相爱和整个家庭的和睦。

任何小孩子的成长都是在矛盾中找到自我,在冲突中确定界限,在压力中争取,在分歧中学会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而一个“老好人”型的听话乖小孩,反而是有问题的,没有自我的个性,没有见解,不敢争取,长大后很可能是个无聊且生活无趣的人。

所以,在面对孩子的纷争时,父母切忌干预太多,不要去做是非的仲裁者,而是当旁观者,引导孩子们自己解决处理纷争。

我的一对侄儿侄女,小时候常争东西。姐姐Sara 6岁,弟弟Sem 5岁时,两人争抢电视频道,一个想看这个台的动画片,另一个想看其他台。他们的妈妈当时采用了“分配法”,对姐姐说,今天让弟弟看,明天弟弟让姐姐看。

弟弟满意了,姐姐却哭闹不止,大叫不公平,不断去干扰弟弟看电视。不难想象,第二天姐姐看电视,弟弟也会因为看不到自己想看的节目去打断姐姐,而不会记得自己前一天已经看过了电视。

这时爸爸下班回家了,了解情况后,二话不说,拿起遥控器就把电视关了。他对孩子们说:“在你们商量好之前,谁也不准看电视!现在你俩自己想解决方案吧,想好了来告诉我。”

姐弟俩被镇住了,乖乖地去想办法了。一会儿,姐姐过来对大家说,共识达成了,她看电视,而弟弟玩玩具。在姐姐津津有味看电视时,我们去看弟弟,只见他在姐姐房间里,兴致勃勃地玩着一个组合玩具。这个玩具以前姐姐不让他玩,今天姐姐出让玩具,让弟弟选看电视还是玩玩具,弟弟选了后者。他抬眼对我们说:“其实,我也没有那么想看电视。这个才好玩!”

孩子对自己参与处理的状况,才会心服口服,遵守约定;这种参与也训练了他们了解自己、寻找谈判砝码的能力;最终,纷争得以化解,孩子心里更不会留下情绪的阴影。

孩子如果更小些,不知该怎样通过协商解决纷争时,基于“丛林法则”的自然竞争也是有效的。比如,谁手脚快先抢到或谁凭体能争取而来,就作数。家长不要对此反感,觉得这是鼓励争抢。其实,现实中的竞争,有一类就是以强胜弱的丛林法则,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争取成功或接受失败,都是自我认知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所有人本能的竞争力的体现,不用去刻意阻止。当然,家长要避免以强凌弱,跟孩子说好不能相互伤害,注意观察他们出手的轻重,适时提醒。

很多人会说,用“丛林法则”,肯定永远是大的强的占便宜,小的弱的吃亏。

这还真不见得。

就说Sara和Sem两姐弟,姐姐只比弟弟大一岁,却高出弟弟一个头,身体也比弟弟强壮。俩人有时抢东西,姐姐一拎弟弟脖子,Sem就被提到后面去了,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弟弟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体力不如姐姐,于是开始发展自己的“技能”来应对。比如,跟姐姐硬碰硬不行,他就发明了一招“手脚乱挥舞动法”。他会快速认定他想要的,速战速决拿到手里,为了避免姐姐伸手拉住他抢回去,他就一通手脚乱舞,姐姐无从下手只得作罢。姐姐也知道,弟弟身子小,灵活敏捷,在外面玩,穿栅栏,翻篱笆,都比自己快,也会寻求弟弟的合作。

所以,丛林法则,也是一种让孩子自己去认识强弱项,找到相处界限和协同方式的好办法。

总之,家长需要放手来让孩子寻找并建立自己的界限感,无论是在分享中,还是在纷争中。对界限把握得越好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越会选择、交流和规划,幸福感和自我认同也更强。

别因为公平,忽略了公正

与中国家庭挂在嘴边的“相亲相爱”不同,欧美一直把“同胞竞争”(sibling rivalry)当作多子女教养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此,中西方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希望一个家庭的孩子们之间和睦互爱,自由成长。只是中国人更强调结果,而西方更注重问题的看待和解决。在欧美教育专家看来,只有处理好兄弟姐妹间的纷争,才能真正确保整个家庭的和睦。

同胞竞争,是指兄弟姐妹之间产生的嫉妒、竞争、争斗或恩怨。

同胞竞争,除了孩子之间本身会自然产生的比较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的态度和做法造成的。

很多中国家庭不愿承认和面对子女间出现的矛盾和对峙的状态,一味地回避或掩盖问题,父母在中间当“和事佬”,最后造成的是彼此之间更严重的疏离。

孩童时代没有解决好的同胞竞争苦果,对成年后的生活影响深远。其严重性超过大多数父母所能意识到的程度。它可能会对人格造成永久的伤害,也可能成为一生中麻烦不断的主题。去正视它,走出对此的误区,才有正常的孩子,温暖的家庭。

别因为公平,忽略了公正

家长最容易走入的误区,是怕孩子抱怨偏心,从而努力让孩子相信父母公平地爱他们每一个。这些父母小心翼翼地避免任何能引起孩子间妒忌的由头,刻意地防止区别对待。礼物、奖惩、假期和零食的给予,都经过计算,平等公正地发给每个孩子。

这种做法却无法阻止嫉妒和竞争的产生。家长精打细算着情感或物质的付出,费神耗力,孩子却并不买账,有时其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孩子依然会“鸡蛋里挑骨头”,嚷着“不公平”。

没有什么事情,比慎重的公平更弄巧成拙了。

公平和公正,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给三个高矮各异的孩子,搬来三张同样的小板凳在桌前吃饭,这叫公平。

如果你同样搬来了三张板凳,但考虑了孩子们的身高,给高个子坐矮板凳,小个子坐高的,使三个孩子都能以自己适宜的高度在餐桌前用餐,这叫公正。

一视同仁,不是相同对待,而是针对孩子的个性和特点,有的放矢。孩子并不渴望平等地分享父母的爱,他们需要被爱得唯一,而不是均一。

所以,父母无需为了公平,把关爱定量配给或者批量分发。孩子渴望得到的,是那份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完整的爱。弟弟喜欢户外奔跑,就以他想要的方式共处;姐姐喜欢安静画画,就在她身边欣赏陪伴。没有必要弟弟出门了半小时,姐姐也要如此。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得体的关注,恰当的给予,拥有来自父母对自己唯一的珍视时,就会安心,也会对同胞有爱,并且坚强自信地成长。

不清晰的标准

无可否认,很多时候父母的确会特别偏爱某个孩子。可能是因为某个孩子体弱而溺爱扶持,也可能是因为某个孩子的天赋超群而关爱有加。这是最容易引起孩子间嫉妒和造成心理阴影的情况。

如果一个孩子因为性别、长相、智力、才艺,或者社交能力而得到特别重视和赞扬,妒忌就会产生,也会导致孩子之间无休止的竞争。

这种偏爱,和上文中提到的“公平和公正”情况不同。它常常是产生于漠视个性的双重标准下,父母会给某个孩子过多的特权。比如,姐姐要干家务,而弟弟不用,因为弟弟功课差要专心学习。妹妹想吃哥哥手里的糖果,妈妈立马要哥哥让妹妹吃,因为她年纪小。这些标准混淆的决定,会非常伤害孩子,使其笼罩在委屈埋怨的郁郁不乐中;有的还会找到机会报复拥有特权的孩子。

我认识一对姐妹花,姐姐漂亮成绩好,妹妹活泼爱运动。父母对待女儿们的态度标准,整个一团浆糊。比如,成绩平平的妹妹,常会被指责分数不如姐姐;妹妹好动,又被说成没有姐姐文静,不像个女孩子,弄得妹妹成天活在姐姐的阴影中。看似父母偏向姐姐,其实又不尽然。妹妹的成绩不好,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都要交钱读书,大学没考上,就送她出国了。而且常常因为小女儿偶尔考好了成绩,就表扬庆祝,全家出去吃饭。可是,大女儿想买些生活日用品、衣服或是旅游,父母全都拒绝,因为钱都花在小女儿身上了。后来大女儿出国和结婚,父母也不拿钱出来,说是大女儿能干,可以自己搞定一切,得给不能干的小女儿攒钱。

看得出来,父母绝对是对两个女儿都爱。但是这种方式,让大小女儿都觉得愤愤不平。长大成人的小女儿在国外几乎不回家,姐姐结婚也拒绝出席,她说父母偏心,自己一辈子生活在与姐姐的比较中,不堪回首,不愿见面和联系。而姐姐更是一肚子心酸委屈,也说父母偏心,凭什么自己成绩好肯努力,就要牺牲更多,辛苦拼搏,而妹妹又可以玩又可以不学习,最后父母还出钱出力地帮妹妹走捷径。已经年迈的父母,左右为难,苦闷无比。

这就是没有处理好的“同胞竞争”。父母亲不能任意滥爱,要建立些统一公平的家庭规则。比如,那对姐妹花中的妹妹,父母没必要无视她的个性,一味拿她不擅长的成绩跟姐姐比较。对姐姐,父母不能在金钱上全给妹妹,应该给姐姐留出相应的份额,比如,1万元钱,姐妹俩各5000,就算妹妹升学有急用,可以先挪借一下,之后也应给大女儿存补上。

父母与孩子的分别独处

一个多子女家庭的父母,有时会特别强调作为一个整体的家庭集体活动,却无意中忽略了个体的分享。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其必性格各异,各有所好,如果每次出门必须一大家人同行,家庭活动一成不变,兄弟姐妹要无谓地相互适应,必然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摩擦和纷争。

对孩子应该强调注重其个体性,不提倡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视同仁。相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该享有新的权利和新的责任。年纪大一点的孩子比起年纪小一点的孩子,自然应该有多一点的零花钱,晚一点的就寝时间,以及更多的自由,可以出去和朋友一起玩。这些权利要公开地、得体地给予,这样,年纪小的孩子会懂得成长伴随着自主和权利,也会渴望长大。

随着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成长,父母应该与不同的孩子有独处的时间。比如,母女或母子单独相处,父子或父女一起出行。这种分别独处很重要,可以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了解和情感,是属于孩子和父母的私密时光。爱的重点是优质和独特,而不是平等均衡。

相互扶持,别勉强

不少家长希望兄弟姐妹间能相互扶持,甚至有的父母生老二就是为了让体弱多病的老大有个伴,让小的照顾大的。

这是“同胞竞争”中会导致的最大争斗和阴影之一。

生养教育孩子,应该是父母的选择和责任,不应该让兄弟姐妹负担。同胞的关系应该是互有独立性地共同成长,而不是充当彼此的保姆。

很多长大成人的同胞间水火不容的案例,都有一个在父母的要求下,不得不牺牲放弃的童年。

姐姐被要求帮助父母照顾残疾的弟弟,不能和自己的同学出去玩,所有的出行假期都要按照弟弟的方式来。一个孩子的残缺,要牺牲另一个孩子的人生来成全,很不公平,这不该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家人间的剥夺,不是支持。

同胞竞争,只要处理得当,家庭和亲情会非常温暖和谐。父母不要用同一种方式爱所有的孩子,要看到和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给予他们独特唯一的爱,这样孩子们才能放松自由、舒适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