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普希金绘画
11441200000009

第9章 沙皇像

普希金生平中赶上了两朝沙皇。1825年以前是亚历山大一世,1825年以后是尼古拉一世。普希金与两朝沙皇的关系都有过变化。

普希金少年时曾经赞扬亚历山大一世有爱国精神,后来则抨击他的独断专行。从普希金的文字与画像中都可以发现这一点。

普希金与尼古拉一世的关系,是从对尼古拉登基时的信任,甚至妥协,到后来的疏远和厌恶。

亚历山大一世(1777—1825)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位二十四年,从1801年到1825年。

亚历山大身材魁梧,谢顶,总是绷着一副死板严肃的面孔,他是靠杀害父亲登上皇位的。他自称讨厌武力,但一生主张用管理军队的办法统治国家,让人民无条件地服从他这个“上帝使者”。他在欧洲征战十多年,成了有名的霸主。他害怕暴露自己的真面目,佯装温和、宽厚和明智。

1815年,亚历山大一世统率俄军打败入侵的拿破仑,少年普希金对沙皇颇有好感,写诗赞美他,欢迎他的凯旋。

1818—1819年反动势力抬头,普希金的作品里出现了反叛思想,如《童话》一诗中,说沙皇允诺的事不外是个“童话”。

1820年,普希金的思想日趋革命化,写出歌颂自由与反对政府的作品,如《自由颂》等,引起沙皇的愤怒。沙皇想把这个不安分的青年诗人流放到索罗夫基岛或西伯利亚。由于当朝一些重要官员的说情,才改判他去南方任职。从此以后,普希金对亚历山大一世再没有好感。他写了一些讽刺沙皇的短诗,如1826年说他是个“了不起的大官”,他接受的是“鼓点声中的教育”,“在奥斯特利茨城下他逃之夭夭”等等。

在烧毁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十章中,他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毫无掩饰地抨击亚历山大一世,如:

怯懦、狡猾、独裁,

懒惰、秃头、无赖,

获得荣誉纯属意外……

普希金画过亚历山大一世,把他的狂妄特征尽情地夸大,使人感觉到那不是什么皇帝,而仅仅是身穿皇服的丑类。

尼古拉一世(1796—1855)

亚历山大一世驾崩后,本应由他的二弟康斯坦丁继承皇位,但康斯坦丁娶了波兰女人为妻,坚决不当皇帝,皇位便落在了三弟尼古拉头上。

1825年12月14日是尼古拉一世宣布登基的日子,那一天爆发了军事起义。起义被镇压,尼古拉一世亲自连夜审讯。从被审讯的人的口中,他得知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的关系。他们都提到普希金的诗的鼓舞作用。1826年4月12日茹科夫斯基在写给普希金的信中说:“在每一位犯事人的档案中都有你的诗。这可不是和政府相交的好办法。”

尼古拉一世登基后,普希金在朋友们的怂恿下于1826年5—6月间从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写信给新沙皇,请求允许他前往莫斯科,或彼得堡,或其他地方去治病。1826年9月8日沙皇把普希金召到莫斯科丘多宫官邸。两人谈话持续一个多小时。

据说普希金向沙皇承认:如果1825年12月14日他在彼得堡的话,就会“站在暴乱者行列里”。普希金没有隐瞒他与某些起义者的关系。会面之后,沙皇向人表示,他“和俄罗斯最聪明的人进行了一次交谈”,还宣布以后普希金的作品由“朕亲自审查”。其实沙皇是想把普希金引向自己推行的轨道。

尼古拉一世继续对普希金进行秘密监视。普希金的《斯杰恩卡·拉金》《青铜骑士》《鲍里斯·戈都诺夫》都不允许发表,还被禁止出国,甚至连波尔塔瓦也不允许去。

1831年,普希金结婚,迁居彼得堡。是年年底普希金被安排在外交部工作。后又赐封他为宫廷侍从。他的年龄与该职位极不相称。一般宫廷侍从是贵族青年,年龄最大的不超过十八岁。他认为这是对他人格的侮辱。

沙皇把普希金夫妻引入皇室活动,出席各种招待会与舞会,普希金怀疑尼古拉一世垂涎他年轻貌美的妻子。

普希金最初对尼古拉一世抱有幻想,但渐渐明白了:他也是个狡猾的统治者。

普希金为尼古拉一世画过几幅肖像,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普希金似乎一直在琢磨尼古拉一世的心机,所以他画的尼古拉一世也是模糊不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