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与养生
1145300000003

第3章 源远流长的禅

早在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之前,印度人就有一种与神相契(梵我合一)的修行方法,视为圣者所必经的过程。要脱离物欲尘累的烦恼,须凭借禅修达到心力集中(如注意呼吸的出入、长短、大小)和体内外统一的境地,求得智慧。印度禅重定,以定发慧。客观而言,最初的禅并不神秘,只是到后来人为地把它神秘化了。

大约与释迦牟尼相近时代,印度产生了一种名为瑜伽(调节身心)的修行方法。“瑜伽”是梵语的音译,有“联系、冥想、活动、心的统一”等意思。渐渐地,古印度各派宗教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它集佛教之外一切禅定的大成,主张四禅八定。四禅是修行的四个阶段,八定即修行的八种方法。

1.持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

2.助行:清净、知足、苦行、诵瑜伽经;

3.静坐:跏趺坐(盘腿,两脚掌向上),半跏趺坐,两脚跟合拢,置于会阴处;

4.调息:调整呼吸,由粗而细,由静而止;

5.制服五根:制五官,不为色等感触所动;

6.制心: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处,如脐轮,心莲、舌等;

7.禅定:心住一境,没有其他虚幻杂念;

8.三昧:心境合一,心不住念,亦不住境,达到最高境界。

释迦牟尼学习了外道禅之后,认为仍有神我合一,未能获得真的解脱。他将诸派外道禅定列出一个层次和系统来,在瑜伽派修行方法基础上,另加一级,名为“灭受想定”(灭却微细的心意、感受、进入“空”或“无我”的境界)。这便是佛教最初的禅。

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的禅法,一般称为小乘禅法,视释迦为教主。佛祖初传以后为大乘禅法,公元1—7世纪最为盛行。所谓小乘、大乘,好比车船载人到达目的地,小车船载人少,即小乘;大车船载人多,即大乘。

佛教小乘注重自利,追求自我解脱,运载众生至涅槃彼岸,好比小车船。小乘禅法讲求:(1)止观:“止”,即心神凝聚一处;“观”,以智慧观照实相真理。(2)三昧:不偏于“止”、“观”,心态正直、平和,观智成熟,照境清明。此外,还有“十二念与二甘露门”、“五停心与四正断”、“六妙门”等。小乘离释迦时代较近,重修“四谛”、“十二因缘”,证成罗汉果。

佛教大乘注重利他,运载众生至涅槃彼岸,好比是大车船,普度众生。它宣扬大慈大悲(慈则予乐,悲能拔苦),把成佛济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理想。

小乘与大乘的区别在于:小乘断法执不断我执,大乘断我执不断法执。小乘只知有我速求证果;大乘只知有众生,不求寂灭。小乘执行声闻、缘觉,十二因缘;大乘执行菩萨道,广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证成佛果。将释迦牟尼神化为如来佛,对世俗生活不即不离。一般视小乘为初级阶段,大乘为高级阶段。

释迦牟尼以心传心,摩诃迦叶是第一传人,即为初祖。一日,释迦牟尼于灵山法会上,手里拈一支金色菠萝花对着大众微笑,众弟子茫然不解,只有摩诃(意译为大)迦叶报以会心的微笑(这便是“拈花微笑”的典故。佛陀手中拈动的花正象征着生命,生命正是那朵从未开到绽放,再到凋零的花。佛陀拈着花,意在指示大众,生命的意义在自己手里,是自己掌握着自己,应接纳自己,并对它报以欢喜的微笑)。释迦牟尼知他领会其意,说:“我有正法眼藏(普照一切的根本大法),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嘱咐摩诃迦叶。”

以一物象征,佛陀心灵相印传承,传至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授法于菩提达摩,共28代。

菩提达摩是南天竺人,公元520年从广州珠江登岸来到中国。在金陵(南京)梁武帝邀请他到宫中请教,问:“朕建寺养僧,做了许多佛事,有何功德?”“并无功德。是有漏之因,虽有非实。”达摩直截了当地回答。他与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话不投机,就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山后的石洞中面壁九年。相传其身形影印于石中(其石于乾隆时移至后殿),“即之一粗石,了无异处,向之后退五六尺外,渐有人形,至丈余,则俨然一活达摩坐镜中矣”。535年,达摩又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终年150岁(估计),葬于寺内。北魏使臣宋云从西域返国,在葱岭见达摩手执桃杖,脚穿一只鞋西归。报知皇帝,感到惊异,命开棺查看,棺中仅鞋一只,方知初祖成佛,遂改定林寺为“空相寺”。梁武帝非常惋惜,亲撰碑文赞颂,并建造了达摩塔和达摩殿。

僧人神光闻达摩东来,前往求教,立于雪中。达摩道:“无须劳苦。”神光自断左臂以表决心,达摩方收为弟子,改名慧可。授以《楞伽经》四卷,开创了中华禅宗或大乘禅法,倡导“不立文字,直指心性,见性成佛”,注重禅定。单传至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之后,“一花五叶”(即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伪仰宗、临济宗五大派),蔚然大观。由于贴近生活,浅显易行,深受大众喜爱。从公元7—11世纪(唐玄宗到宋徽宗),是极盛的黄金时代。

宋代以后,佛教大势已去,其他各宗逐渐走向衰落,只有禅宗还在流传,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影响最广泛的宗派。所谓佛,实际上就是禅,以禅宗为核心统一了佛教。由此,禅宗成了佛教的代表,也成了佛教的代名词。禅宗提倡“即心即佛”,“明心见性”。此“心”,接近于儒家作为道德本体之“人心”。所言之性,也是带有浓厚道德色彩之“人性”。大乘禅法也逐渐走向人间,而且与儒学有相通相融之处,相互需要而结合在一起。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才是真正的中国化佛教。

禅宗一经问世,很快成为中国佛教主流和代表,风靡朝野。问起汉地佛教寺院僧尼的法脉,十之八九属禅宗。如今我们只要见到“××禅院”、“××禅林”,便知是佛门。影视中手执禅杖者即为佛门弟子。只要提到“禅”字,便知是佛教,甚至在某些经典和禅师们开示中,禅与佛教也等同运用。禅宗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佛教要解决的问题。两宋以后,所谓佛,实际上就是禅。“无禅不成修,无禅不成佛”。中国佛教,如果没有禅,也就没有灵魂了。从晚唐一直到清,禅宗覆盖了整个中国汉传佛教地区。还弘扬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越洋过海传向全世界。禅的最高境界即是佛教的最高境界,禅宗代表了超越性的中国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