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观学概论
1145800000027

第27章 佛性义(1)

(第一节)佛性概说

佛性,又作如来性、觉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本来性质。为如来藏之异名。据《北本涅槃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若断烦恼即显佛性。在印度佛教中,佛性思想的范围及地位是很受限制的。在佛陀住世时代,释迦与弟子共住,释迦亦在僧数,佛性问题根本不存在。所谓“吾在僧数”,说明释迦也是众比丘之一,差别仅在于他比一般比丘更有修养,更有学问,能力更高一点。佛陀涅槃后,其肉身不在了,但他说的法还在,弟子们出于崇敬、景仰的心情,一方面把释迦牟尼佛法化,一方面把佛说的法人格化,于是二者的结合产生了“法身”。《增一阿含经·序》说:“释师出世寿极短,肉体虽死法身在。”可以说原始佛教是无佛性说的。到部派佛教时期,不同部派的思想各有殊异,大体而言,上座部主历史的释迦牟尼,大众部则把释迦牟尼佛神化;故尔小乘部派产生了对佛性解执的不同。世亲在《佛性论》说:“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本,所以凡圣皆从空出,空是佛性,佛性即是大涅槃。”又说:“若依毗昙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进而又把众生分别为三:一定无佛性永远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时即得。三足有佛性,即三乘人:声闻从苦忍上即得佛性,独觉(缘觉)从世法上即得佛性,菩萨从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住于佛性。

在对佛性来源之一的“心性本净”说上,小乘诸部亦解执不一。大众部、分别部主“心性本净”说。《异部宗轮论》说:“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所杂染,说为不净。”这是说众生心性本净,只为客尘烦恼所污染,故为不净,若能去掉烦恼染污,即可呈现清净本心,得到解脱。这可以说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先驱思想。与此相反,说一切有部否定“心性本净”说。《阿毗达摩顺正理论》说:“分别论者作如是言……圣教亦说心性本净,有时客尘烦恼所染。……故不应说心性本净,有时客尘烦恼所染。若抱愚信,不敢非拨言此非经,应知此经违正理故,非了义说。”说一切有部虽未敢言“心性本净”说为非经,但已将其降为了“非了义”的地位。

大乘佛教也不是一开始就有佛性思想的,以龙树为代表的中观学派,般若经论的思想,以“空”为核心,此“空”乃非一无所有之空,而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谓,这种思想承接了早期佛教之缘起性空、无常无我的思想,另一方面为后期之妙有思想打开了大门,铺开了道路。《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般若波罗蜜多中,或时分别诸法空是浅,或时说世间法即是涅槃是深。色等诸法即是佛法。”也就是说,观察诸法是空,乃系浅义,肯定世间诸佛即同于寂灭的涅槃,才是深义。所以,色等一切万法,皆是佛法。空理是指诸法无自性,非是要否定诸法而说空。不难看出,此中之性空妙有,以及空有相即之中道实相说,已经含有后期大乘佛教的“妙有”佛性思想。

佛性思想的孕育完成与明确化,严格说是中期大乘佛教的事。特别是在《涅槃经》、《胜鬘经》、《如来藏经》等阐扬佛性,如来藏的经典出现之后,佛性思想有了大的发展。中观学派依《涅槃经》,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众生之所以都能成佛,是因为皆有佛性,有佛性就能成佛。这说明佛性是成佛的基因。我国中观学派大师吉藏依《涅槃经》,说有五种佛性,最终以不二中道为正因佛性。废有关佛性之种种议论,以别为因果即是迷执,故称非因非果之无所得中道为佛性。

五种佛性,如《涅槃经》中说:“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并解释说:“有因”就是十二因缘,“因因”就是智慧,“有果”指三菩提,“果果”即大涅槃。再加上“非因非果”,称为五种佛性。“有因”即是十二因缘,为什么呢?经中又说:“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乃至非因非果。”即以十二因缘为所观境,所以为“因”佛性。“因因即是智慧”,指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所生的观智,这观智是因因而有,所以称这智慧为“因因佛性”。这“因”与“因因”又叫“缘因”和“了因”,十二因缘是所缘境,所以叫“缘因”,智慧能照了理境,所以叫“了因”。“有果即是三菩提”,指由于修习观智,证得佛菩萨果,名叫“果佛性”。“果果即是大涅槃”,指菩提已经是果,由证菩提,得入涅槃,所以涅槃就是“果果佛性”。这四种佛性,还不是正因佛性,非因非果才是正因佛性。《涅槃经》卷二十五说:“十二因缘,非因非果,名为佛性。”然而非因非果也是中道,就是以中道为正因佛性。所以经中说:“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种子。”换句话说,就是以中道种子为正因佛性。既然非因非果是正因佛性,为什么还说有五种佛性?因为非因非果是中道理体,从体起用,虽然是非因非果,为度众生,方便而作因果说。非因说因,指境界因和观智因,非果言果,故说二果;谓菩提与涅槃,因为这个因缘而说佛性有这五种。虽然有五种,却是以非因非果中道为正因性。佛性是成佛的基因,五种佛性中,菩提与涅槃是果,其余三种是因,故说佛性。又说有“三因佛性,一是缘因佛性,指十二因缘境界因;二是了因佛性,谓观十二缘的观智因;三是正因佛性,即是非因非果的中道理性。另外,有三句辨佛性因果,一是因非果,就是境界因,所以经中说,“是国在非果如佛性。”二是果非因,就是果果性,所以经中说:“是果非因名大涅槃。”三者是果是因,即是观智和三菩提,望后为因,望前为果。

综上之说,可以了知佛性思想的源流及发展,原始部派佛教,不说佛菩萨以外之成佛,故亦不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旨。但据世亲之《佛性论》卷一,说一切有部等主张众生无先天之“性得佛性”,但有后天依修行而得之“修得佛性”。依此,分决定无佛性、有无不定、决定有佛性三类众生。对此,分别说部以空为佛性,一切众生悉以空为本,从空所生,故主张本性皆是佛性。而同书卷二复将佛性分为三位(称三位佛、三佛性),即:(1)住自性佛性,众生先天具有之佛性。(2)引出佛性,通过佛教修行所引发之佛性。(3)至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圆满显发者。中国和日本佛教诸宗派,于此有诸说而互相论难,除三论宗外:

天台宗立正、了缘之三因佛性说,即:(1)正因佛性,一切众生本具三谛三千之理。(2)了因佛性,观悟佛理所得之智慧。(3)缘因佛性,能起智慧之缘的所有善行。其中,前者属性(先天),后二者属修(后天),但本来性修不二,圆融无碍,三佛性是非纵非横(非前后继起,亦非同时并列)。又三因佛性加上果性(菩提之智德)、果果性(涅槃之断德),亦称五佛性。以其因果不离,果位互具。

华严宗以众生之佛性圆满具足一切因果性相,有情具足成佛之可能性为佛性、觉性,以此与非情具有真如之理称为法性加以区别,故主张成佛唯限于有情。

密宗以森罗万象悉是大日如来之法身,故立悉有佛性之说。

法相宗说有二种佛性,即:(1)理佛性,所有存在本体之真如理。(2)行佛性,含藏于各人阿赖耶识中成佛之因无漏种子。具理佛性,而不具行佛性者,亦不得成佛。又立五种佛性说,即菩萨、声闻、缘觉证悟所得之三种定性、不定性及永不能成佛之无性;主张唯菩萨定性与不定性者具有行佛性。

禅宗虽言证悟众生本来之面目,但却否定执迷佛性有无等问题,故有“狗子佛性”等公案,乃表超越存在的佛性之实态。

净土宗承认理佛性之说,然亦有加以否定者。日本净土真宗主张成佛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谓如来给予众生之信心为佛性,引即信心佛性说。

(第二节)中道佛性义

关于佛性问题,自竺道生(355—434)因阅读法显所译之六卷《泥洹经》,乃谓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之后,时《大般涅槃经》尚未传译,闻者难信,受到群起而攻之。以后,便有种种说法。有根据《涅槃经》的义理谈佛性,也有根据《大品般若经》、《地论》、《摄论》来谈佛性的。吉藏大师在《大乘玄论》卷三中说,当时谈佛性的有十一家。后来净影慧远大师之《大乘义章》、慧均之《大乘四论玄义》都根据这些谈论当时的佛性之说有所评述。然吉藏在《大乘玄论》卷三,就十一家佛性之说:

第一家云:以众生为正因佛性。故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级因者谓六波罗密,既言正因者谓诸众生,故知以众生为正因佛性。又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故知众生是正因也。

第二师以六法为正因佛性。故经云:不即六法,不离六法。言六法者,即是五阴及假人也,故知六法是正因佛性也。

第三师以心为正因佛性。故经云:凡有心者必定当得无上菩提。以心识异乎未石无情之物,研习必得成佛,故知心是正因佛性也。

第四师以冥传不朽为正因佛性。此释异前以心为正因,何者?今直明神识有冥传不朽之性,说此用为正因耳。

第五师以避苦求乐为正因佛性。一切众生,无不有避苦求乐之性,实有此避苦求乐之性,即以此用为正因。然此释复异前以心为正因之说,今只以避苦求乐之用为正因耳。故经云二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故知避苦求乐之用,为正因佛性也。

第六师以真神为正因佛性。若无真神,那得成真佛?故知真神为正因佛性。

第七师以阿犂(赖)耶识自性清净为正因佛性也。

第八师以当果为正因佛性,即是当果之理也。

第九师以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也。

第十师以真谛为正因佛性也。

第十一师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故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故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也。

河西道朗法师与昙无谶法师共译《涅槃经》,亲承三藏,作《涅槃经义疏》,释佛性义,正以中道为佛性。尔后诸师皆依道朗之《涅槃经义疏》,得讲《涅槃经》,乃至释佛性义。吉藏大师于此十一家佛性之说,概括为三种:(1)以众生为正因,或以六法为正因,这有两种解释,不出假实两种意义。众生即是假人,六法即五阴及假人也。(2)以心为正因,或以冥传不朽,或避苦求乐,或真神,或阿赖耶识为正因。这五种解释,虽复体用真伪不同,都是以心识为正因。(3)有以当果、或得佛性,或真谛,或第一义空为正因。这四家解释,都以理为正因。吉藏一一破之。

破第一义众生是佛性之说,“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既不即六法,则六法非即佛性。”破第二义中之五家,认为都是“心家体用”。又经中说:“有心必得菩提,非言是正因佛性。心是无常佛性常,故心非佛性也。”乃至阿赖耶识,也非佛性,所以《摄大乘论》说:“是无明母,是生死本,故六识七识乃至八九,设使百千无量诸识,皆非佛性,皆是有所得,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所不见故。”于第三义,“以当果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者,彼言世谛之理,以真谛与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者,此是真谛之理。此是北地摩诃衍师所用。”吉藏大师更以破之:“若依涅槃义以第一义空为佛性者,下文即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名为佛性。故知以中道为佛性,不以空为佛性也。真谛为佛性,此是和法师、小亮法师所用。”吉藏谓其“无佛经为正。”又说:“当果为正因佛性,古旧诸师,多用此义。此是始有义。若是始有,即是作法,作法无常,非佛性也。”谓得佛理为佛性,吉藏说:“此是零根僧正所用,此义最长,然缺无师资相传。”吉藏对这得佛理为佛性之说,作三重破:“第一作有无破,只问得佛之理,为当有此理,为当是无?若言是有,有已成事,非谓为理。若言是无,无即无理,即堕二边,不得言理也。第二作三时破,只问得佛之理,为是已理?为是未理?为是理时有理?若言已理,则理已不用,无复有理。若言未理,未理故未有。若言理时有理者,若法已成则是已,若法未有则堕未,故无别第三法,称为理也。第三即离破,只问得佛之理为当即空,为当离空?若言即空者,则早已是空,无复有理;若言离空有此理者,空不可离,岂得离空而言有理?又离空而有理者,则成二见。经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岂可以二见颠倒的正因耶?”

吉藏既破诸家说,归于言非真非之中道,为正因佛性。《涅槃经》谓:“佛性有因即是境界因,谓十二因缘也。”有因因“即是缘因,谓十二因缘皆所生观智;有果即三菩提;有果果即是大涅槃。”然而吉藏说这四者依因果说。因则异果,果则异因,因果差别,则因是傍因,果是傍果,即非正因,只有《涅槃经》说到的“非因非果”,才是正因。非因非果就是中道,名正因。……故经中说佛性是三菩提中道种子。所以佛道就是中道种。正因佛性非因即因,所以有二因,即境了二因;非果而果,故有二果,谓菩提与涅槃。故若缘若了,并非正因,非缘非了,乃是正因。若菩提涅槃并非正果,非菩提非涅槃乃是正果。……但因中名为佛性,至果便成性佛。故在因但名非因,在果则名为非果,只是二个非因非果。……佛性在因,佛性在果,故果因名佛性,果果名性佛。此“不二二义,不二二,故二即非二。故云二不二是体,不二二是用。以体为用,以用为体,体用平等不二中道,方是佛性。一切诸师释佛性义,或言佛性是因非果,或言是果非因,此是因果二义,非佛性也。”

关于佛性是本有还是始有的问题,吉藏说:“一师云众生佛性本来是有,理性,真神、阿赖耶识。所以涅槃有二种,性净涅槃本来清净,方便涅槃从修始成。第二种解释:经中既然说佛果从妙因而生。何容食中已有不净?故知佛性始有。又有人说,本有于当,故名本有。问:如果这样,就是本有吗?答:又有始有的意思。……如果说始有,应该是无常。而说本有于当,这是什么意思?定是本有还是定当体有?……一切有所得的意思,无不是从开始就有的……若执本有,则非始有;若执始有则本有。但地论师说佛性有两种:一种是理性,一种是行性。理非造物,故说本有,行借修成,故说始有。……若说理性本有非始,行性始有非本者,更执成病,圣教非药。”吉藏还说:“今一家相传,说佛性非有非无,非本非始,亦非当现……至论佛性,理实非本始,但是如来方便讲解是为了破除众生无常病,故说一切众生佛性本自有,以是因缘得成佛道。但众生无方便,故执言佛性,性现相常乐;是故如来为破众生现有病,故隐本明始。至论佛性不但非是本始,为破本始故,假说非本非始。若能悟得本非本始是非平等,始可得名正因佛性……无明初念与佛果相望……也都得是始得是本。……这生死涅槃也是这样。所以生死为始,涅槃为本;涅槃为始,生死为本。所以生死涅槃,不是本有,不是始有,最终是无本无始,而今假名说故,更互为本始没有差异。经中说本有今无,本无今有。本若是有,今则是无,今则是有。故今之为本,皆得名有,皆得名无……若悟假名,论有论无,最终总是无有无无。故言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何异说新故本始,最终总是无有新故本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