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
11556400000003

第3章 序二

鞠维强[2]

建平先生是我的老师,他四十年来的道德文章一直为学生所景仰。老师让我为他的新作《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作序,着实令我惴惴不安,学生岂能为老师的书作序呢?然而,当我读完老师的著作,我想不仅是师命难违,同时自己同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确实有许多深切的体会和感想。

建平先生是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是我国最早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学者,并对《资本论》方法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竞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今天拜读的新作《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却是他以一个经济学家的眼光,以一个大学校长、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来著述的。此书正是整理收录了他在2002年8月至2008年7月这6年任福建师范大学校长期间所作的报告、讲话、访谈以及撰写的相关文章。这些报告、讲话都是他亲力亲为,而不是秘书所为。在这本书里,体现着建平先生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经验。

大学校长一般都被赋予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而中国的大学,特别是地方大学在发展中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比较复杂,在多元的角色承载和多样的任务担当之下,大学校长的生态并不宽松,甚至有点艰难。作为地方大学的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世俗化。而这种世俗化必然迫使每个大学校长都要不断调整自身的角色并实现某种转型,需要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思考并形成新的大学教育哲学。这本著作,清晰而又完整地显示出了建平先生为创建新的大学教育哲学所作的努力。

办好大学,要有好校长,校长的胸襟、抱负、视野和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决定发展方向。作为福建师范大学这所百年老校的校长,建平先生对大学的理念,包括大学的本质、大学的使命、大学的方向、大学的办学特色作出了精辟的诠释。建平先生认为:“大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体现大学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是大学文化中最稳定、最核心的要素。大学理念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大学长期办学经验的积淀和升华。”建平先生对凝练办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一要追溯学校的历史,从学校博大精深的人文传统中汲取有益的养料;二要探寻学术的源流,无论是国学、“西学”还是“苏学”源流,从中我们都可得到启示;三要把握时代的特征,办学理念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现代化而与时俱进;四要关注高校的风云,从国内外优秀大学发展的动态中获取精华,不断充实自己的办学理念。建平先生在担任校长6年期间,倡导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推行由师范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变,从以教学为中心向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转变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师范性、学术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办学特色,已成为学校十分重要的办学理念,成为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内在力量。

办学工作千头万绪,抓住核心,抓住根本,就能纲举目张,带动整体,实现跨越。作为大学的校长,建平先生对治校之道有深刻的见解,在办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建设,建平先生任校长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学科建设。他认为,重点学科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学科建设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人才,一切都等于空中楼阁。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建平先生明确指出,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崇高使命,强调教学工作要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凝练特色上下功夫。建平先生高度重视学校管理,他语重心长地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是治国之道,也是治校之道。管理不仅出效率,也可以出效益。管理不善,流失的不仅是资金,而且是人心。”近十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在学科调整和水平提升上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上取得的显著成效,在深化校内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的重大突破,都凝聚了建平先生的办学智慧和付出的艰苦努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建平先生长期坚持“双肩挑”,他从一名普通教师到著名学者的过程中,先后担任过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副主任、主任,经济法律学院院长,副校长,直到校长。即使是年近70高龄的今天,他仍然担任着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建平先生是一个追求卓越、永不止步的长者,他累到视网膜脱落,胃大出血,也仍然坚持工作。他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事业心,勇于进取、朴实无华、踏实务实的品质和气质,对工作不知疲倦的执著和勤奋,是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建平先生是我的老师,拜读了他的这部著作,我感受到了追求大学理想的光辉,感受到了办学治校的艰辛,也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职责。在我们全力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相信,通过学习建平先生的办学理念、治校方略和办学经验等,将对加快高校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有深刻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2012年12月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