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1165700000002

第2章 锤炼心境(2)

公仪休的话深受老子的影响,因此他更加深切明白以天下为公,保持淡泊无奇心境的道理。古人对圣人的追慕,不仅仅是行动上的体现,还有那种对心境的锤炼。在中国古代官员仕途上,升迁有时是一种难以预测的事情,那就更需要官员用淡泊的心境处之。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大家都熟知,中国宋代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司马光,他曾经主持编纂了鸿篇巨制《资治通鉴》,可是他的仕途也是坎坷崎岖,几度升迁。失意时也曾一度消沉,但是他酷爱看书的习惯是改不了的,经常与一帮人喝酒论道,谈古论今。在他升迁之后,经常日理万机,闲暇之余也会与那些昔日的旧友互通往来,鸿雁传书。书信中不免喜忧哀乐,诉诸笔端,当然也有许多人慨叹怀才不遇,希望哪一天有人推荐一展抱负。司马光对此都了然于胸,他也是有选择的推荐了一些人,刘器之就是其中之一。

一天,刘器之来访,司马光就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么?"刘器之笑着回答说:"当然因为我们是老相识了。"司马光听后哈哈大笑,反问道:"我的旧友故交那么多,若是仅仅因为思念旧友,朝廷里不都是旧友故知了?"刘器之听后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司马光接着说:"当我赋闲在家的时候,你经常去看望我。咱们一块坐而论道,互抒己见,有时还因为意见不同而争得脸红脖子粗。当时,我的心境不好,你却经常宽慰我,鼓励我。我当时无权无势,是你在真正帮我。后来我做官之后,凡是那些与我有过一面之交或者是数语的泛泛之交,都纷纷来信,要我提拔。只有你从来不给我来信。你并不是那种因为我居高位就依附于我的人,对我无求,依然能够安心做学问!对失意的人照顾有加,并不打击。对得意的人并不吹捧,这就是你与其他人最大的差别,因此我就推荐了你。"刘器之听后,不禁慨叹司马光对他理解,他也对司马光加深了认识。

刘器之正是因为有如此心态,才会被司马光推荐。"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话真是透彻。刘器之的表现可能是自己没有刻意去这样做,那是长期锤炼养成的,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逐渐由凡入圣,暗合道家圣人的轨迹。

纵观历史,很多聪明志士都由这种表现,明朝皇帝朱元璋手下的谋士刘基深受器重,朱元璋曾经称赞"他是我的张子房"。我们都知道,张良曾经帮助汉高祖刘邦出谋划策,打下了天下,明代的刘基也是统领全局,料事如神,他为人正直,严明执法,宽以待人,也不居功自傲。

朱元璋夺得天下后论功行赏,刘基更是坚决辞受,当朱元璋让他当丞相时,刘基却推辞说自己好直言,别人很难看惯,又不善于处理繁琐事务,不适合做丞相。朱元璋就封他为弘文馆学士,次年他就辞官回乡过上了平民般的生活。很多地方官员前来拜会,他都闭门不见。后来一位县令为了见他竟然化装成普通百姓,刘基对百姓热情招待,就让厨房的人招待客人。当这位县官表明自己的身份后,刘基大吃一惊,再也不与他见面了。人们常说刘基善于韬迹,就是那种希望过上平淡的生活,并拥有淡泊无奇的心境吧。

所以老子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只有能够放下一些人们所追求的"私欲",才能成就"大私"。淡泊无奇不是禁欲修行,而是能够时刻不忘记自己的角色和目标,抵御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攀升。这样,能够成就的才是"大私",对社会、对他人都有益的一种"私"。

宠辱不惊的情态

【老子说】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第13章)

意译:虚荣和羞辱使人困扰,人们常把人生中的一些大患看的像自身一样重。为什么虚荣和羞辱使人困扰?因为追求虚荣,躲避羞辱,得到它困扰,失去它也困扰。所以说虚荣和羞辱使人困扰。

【解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有一位老童生,考了大半辈子,也没有考上秀才。最后,他还是和儿子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了。也许是失望太多的缘故,放榜的那天,老童生自己都不敢去看榜,只是让自己的儿子去看看。儿子看榜回来,老童生正在洗澡。儿子兴高采烈地告诉他,我考取了,是第几名。看着儿子的样子,老童生脸一沉,训诫儿子,考取个秀才,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儿子赶紧收敛笑容,告诉父亲,你也考取了,是第几名。老童生闻言兴奋地从澡盆里跳出来,没穿衣服就跑到院子里大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老童生很可笑。但是我们想想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不也是一样吗?用老子的话说,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是是非非,经历一些风风雨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人很难放下功名屈辱,也就是说,对此也很难看得开。当一个人有了成绩的时候经常欣喜若狂,甚或得意忘形。如果遇到挫折则往往垂头丧气,甚至一蹶不振。但是老子很反对这样,说这些人的毛病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如果根本感觉不到你自己的存在,你还会有什么忧虑和困扰呢?

对于我们来说,要做到的,是一种宠辱不惊,作为每天需要面对各种复杂事物的领导干部来说,更是应该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人一旦有了一官半职,便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甚至会陶醉其中,摆出一副志骄意满的脸孔。这样的干部,往往在工作上耽于满足,不思进取。更有甚者,若是两年、三年得不到提拔,便认为是组织上"门缝里看人",是组织上与自己过不去,到处发牢骚,工作上也不再认真对待。还有的人,虽然也有一定的"政绩",但是他们做工作的动力是希望能够尽快得到提拔,有的人甚至不惜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打造"政绩工程",误国误民,贻害无穷。这实际上是内心深处的"宠辱"观念在作祟。

宠辱不惊不是一种表面的样子,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内心修养。日本的白隐禅师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白隐禅师是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受到乡里居民的称颂,都认为他是个可敬的圣人。然而,一次突发的事件给他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附近乡里有一家小店铺,店主夫妇有个漂亮的女儿。有一天,老店主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的大起来。好端端的黄花闺女,做出了这样不可告人的事,令她的父母非常愤怒。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女儿终于吞吞吐吐说出"白隐"两字。大家尊敬的圣人竟然做这样的事儿,老店主夫妇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讲理。然而,这位大师对这件事儿根本就不置可否,只是若无其事地说:"就是这样吗?"

孩子出生以后,就被送给白隐。这时候,这位受人尊敬的出家人已经是名誉扫地,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伪君子,欺骗了大伙儿。但是白隐禅师并不以为然,他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向附近的乡民们乞讨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人们往往对他白眼以对,有时候还冷嘲热讽,不过总算是可怜孩子,多少给点施舍。白隐对这一切却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一年以后,那位未婚先生子的姑娘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其实,孩子和白隐没有关系,孩子的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老店主夫妇知道真相后,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抚养。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没有诉说自己的委屈,也没有乘机教训这一家人,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了一句:"就是这样吗?"仿佛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

白隐禅师的行为,和老子主张的宠辱不惊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的人很注重对内心的修养,老子提倡的,实际上是一种在把自己锤炼得宠辱不惊的心态。这自然是与社会现实中的势利之交判若天隔。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就遇到过同样的事情,当廉颇在长平之战前被免去了将军的职务,很多门客就离他而去。就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再次启用他,那些门客又回来了。廉颇非常生气的说:"你们既然都走了,那就都回去吧!"那些门客反而不以为然的说:"唉!你为什么要这样呢?你得势的时候大家依附你,在你失势的时候就离去,这本来就是世间常情呀!又有什么可以怨恨的呢?""天下汹汹,皆为利来"本来是非常明白的道理,但是廉颇却看不惯这种态度,真是没有看透世间的万象。

真正将心境锤炼到宠辱不惊的情态还是有很长路要走,即便是古代著名的人士也是这样。宋代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在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后,挥毫泼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文中开始就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很多历史上被贬的官员大多在这里饮酒赋诗,排遣心扉,观赏一下那里的景色,抒发一下情感。我们都知道,这些当官的人大多学问层次比较高,可是他们很多都想不开,更何况是普通人呢?范仲淹在最后说:"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种洒脱的心境还真是难得。或许,正是因为太难得了,所以很多人都想得到。

唐朝的时候,有个叫卢承庆的幽州人也曾经遇到过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在考核官员业绩的时候,发现一次运送粮食的船只因为发生事故沉没了,他就找到负责此事的官员。就给他评定业绩功劳的时候评为"中下"。当卢承庆把这件事情告诉这位官员时,没有想到这位官员即不高兴也不失望。卢承庆后来一想,船只的沉没是因为意外事故造成的,与这个官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就把该官员定为"中中",谁知这个官员知道后还是一脸平静,卢承庆惊叹道,像这样的官员真是太难得了,这种宠辱不惊的情态世间少有。因此,就坚决将他评为"中上"。

老子所谓的宠辱不惊,只不过是对人心境锤炼的最基本要求。唯有如此,人才能肩负重任,才能有所成就,为天下苍生谋利。东汉中期著名官员第五访,年幼时家境贫寒,曾经到豪门大族家里打工,挣钱奉养兄嫂。少年的艰辛,令他尝遍了人间疾苦,对人民的遭遇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长大以后,他被人举荐当了郡守的总务长,处理地方上一些人事的任免以及其他政务。任职期间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政绩显著,很快就得到提拔,担任了县令。在上任之后,更是治县有方,百业兴盛。短短三年之内,相邻的几个县的人都纷纷涌入,该县的人口激增。要知道,中国古代人口多了,劳动力就多,这是评价一个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因为第五访的卓越政绩,他被朝廷提拔为甘肃张掖的太守。谁知上任后,就遇见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一连好几个月,滴雨未下,焦土千里,庄稼更是颗粒无收。这时,一些豪家大贾趁机囤积居奇,抬高粮价,民众无钱购买,怨声载道。人民忍饥挨饿,奄奄一息。

第五访看到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急如焚,寝食难安。为此,他当即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我们知道,粮库开启是需要朝廷批准的,其他官员也都怕朝廷怪罪,因此迟迟不敢行动。他们打算先上报,然后再行动。可是,从甘肃到朝廷,路途遥远,若不果断采取行动,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第五访果断的说:"我身为一县之长,愿意以自身性命挽救民众。如若朝廷怪罪,那就我一人负责。"于是慨然打开粮仓,按照人口多少,赈灾放粮。

事后,第五访就把灾情和开仓放粮的情况上报朝廷,皇帝知道后并没有怪罪,反而嘉奖了他。第二年,第五访率领百姓救灾建业,恢复生产,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大获丰收,官民喜气洋洋,郡内一片太平,百姓们都对第五访感恩戴德,称之为"父母官"。第五访能够急民众之所急,以身为天下,也正是老子所提倡的精神。

《菜根谭》里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样的心境也正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面临事物的大迁大动时所追求的。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到老子那里寻找智慧,体会他所提倡的那种宠辱不惊的心境,追求他在此种心境之上以身托天下的境界。当然,宠辱不惊并不是要求我们什么事儿都不关心,而是能够在"宠辱"面前放开自己、放下自己,去思考、去实践、想得更远,从而使人生的境界更高。

与世无争的奥秘

【老子说】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

意译: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地,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地位,所以才能成为百川所归往。所以"圣人"要上临于人民,必须先对他们谦下。要作人民的表率,必须把人民放在前面。所以"圣人"倨于上位,而人民并不感到负累,居于前面而人民并不感到妨碍,天下乐于推戴他而不厌弃他。就是因为他不与人竞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竞争。

【解读】

做官必先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做官从政很容易栽根头。做人处事,最难得的是修练出一种平和的心态。老子提倡的"不争",就是修炼心态的一剂良药。这种"不争",实际上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种江海般的的胸怀。

如果细读《老子》,我们就会发现,老子很喜欢水。在《老子》中,有多处都提到水,还常常用水做比喻。如"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在这里,老子用江海来作为比喻,江海之所以能够称为百川的总汇,是因为它"不争",陆地上的河流最终都会自动的流入大海,因此它能够成为"百川之王"。老子认为,若是圣人想成为人民的领导者,就要低调做事;要想统治好人民,就必须把自己摆在人民后面,使人民感觉不到负担与妨碍。这样,因为他"不争",天下人就会推戴他而不感到繁重。得到天下人的推戴,天下就没有人能够和他争。

提起我们的开国第一元帅朱德,你会想到什么呢?一位战无不胜的元帅,一位缔造人民军队的"红军之父",一位宽厚的长者?是的,朱德元帅留给我的形象是多方面的。仅仅在做人处世方面,就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资源--大海一般的胸怀。长征胜利后,毛泽东曾经题写了这样一副对联,送给自己的老战友:"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1937年3月2日,朱德在延安抗大第二期开学典礼讲话后,毛泽东再次为抗大题写此联:"学习朱德总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从朱德经历的几件小事上,我们更能够清楚地看出他的度量。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此刻天安门城楼下礼炮齐鸣,万众欢腾。天安门城楼上记者在拍照,希望能够永久记录下这个时刻。然而,这时朱德却从毛泽东的身后突然离开,因此没有能够在这个历史性的照片中留下自己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