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1168400000005

第5章 天堂与地狱

禅师的宽容与慈爱,好似一种无声的力量,在学僧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这种无声的教诲令学僧有口难言,心服口服。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生活的启示呢?在恒心和爱的支持下,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不能逾越的障碍!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

海澄大师到寺外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海澄大师便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看他打那瓶子,因为他还从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

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猜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海澄大师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海澄大师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

“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海澄大师笑了一笑:“谢谢师父,不用了!”

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海澄大师怔住了。半晌,才喃喃地说:“噢……施主,对不起!但他为什么要这么玩?”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海澄大师语塞了,“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海澄大师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海澄大师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海澄大师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便转身向寺庙的方向走去。

走出不远,海澄大师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宽恕别人的错误往往能拯救他的灵魂。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是一个人品质的外在表现。与人交往的时候,时刻都不要忘记你的礼节与教养,因为它既可以带你升入天堂,也可以带你进入地狱。

这天,名叫信重的武士向名叫白隐的禅师请教说:“真有地狱和天堂吗?你能带我去参观参观吗?”

“你是做什么的?”白隐禅师问。

答曰:“我是一名武士。”

“你是一名武士?”禅师大声说,“哪个蠢主人会要你做他的保镖?看你的那张脸简直像一个讨饭的乞丐!”

“你说什么?”武士热血上涌,伸手要抽腰间的宝剑,他哪受得了这样的讥嘲!

禅师照样火上浇油:“哦,你也有一把宝剑吗?你的宝剑太钝了,砍不下我的脑袋。”

武士勃然大怒,“唰”的一声抽出了寒光闪闪的利剑,对准了白隐禅师的胸膛。此刻,禅师安然自若地注视着武士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一瞬间武士恢复了理智,觉察到了自己的冒失无礼,连忙收起宝剑,向白隐鞠了一躬,谦卑地道歉。

白隐禅师面带微笑,温和地告诉武士:“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本来缘有地,

因地种花生。

本来无有种,

花亦不曾生。

——慧可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