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1168400000006

第6章 合作才能“双赢”

有时为他人做嫁衣也会有一份成就感,并且一定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朋友。这自然会使你的工作快乐得多。

一位老禅师坐在快速前进的马车上,一不小心掉了一只刚买的新鞋子。由于急着赶时间,也来不及停车去拾取了。

他身边的小沙弥叹了口气说:“师父,好可惜呀,刚买的新鞋子呢。”

没想到老禅师迅速地把另外一只也扔了出去,小沙弥惊讶地问道:“师父,您这是做什么呀?”

老禅师微笑着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怎样,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这也是“双赢思维”的一种体现。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的同时,也想想自己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吧!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往往能够为你带来巨大的能量。

南岳衡山,福严寺掩映在茂林修竹古藤老树之中,怀让禅师在寺前看到一个人正踏着夕阳余晖而来。

“施主是……”怀让问道。

“弟子特来投拜大师。”那人说道。

“不,公非出家守灯之人。”怀让禅师对着来人说道。

那人长叹不止。原来他叫李泌,才高八斗,是唐肃宗李亨身边的重臣。可当时宦官李辅国弄权嫉才。他为逃避灾祸,就想到衡山隐居。怀让终于心动,留他居住,并和他成为一对好朋友。

数年后,唐肃宗驾崩,李辅国暴死,新皇帝唐代宗派人来到衡山,召李泌出山回京城。

七十高龄的怀让率弟子为李泌送行。在寺院门口,李泌忽然发现一棵枯死多年的老树冒出了新芽,便问:“这树死了多年,怎么又发芽了呢?是因为尊师为寺住持,率众植松杉十万株,感动了天地,让枯木逢春吧!”

怀让说:“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

李泌闻言,感慨良多。

枯树发芽,源为生命之水。山河大地,鸟兽花草也有禅心体验啊!

李泌于是大悟,提笔写了三个大字,便匆匆赴任。

那三个大字为“极高明”,后来被镌刻在寺前的石崖上,字体遒劲朴实,启迪后人。

枯木逢春的奇迹不难出现,难的是要坚持不懈地用心付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世事皆如此,只有这样才是真高明。

两个年轻人从小一起长大,因为都非常争强好胜,所以始终争斗不休。有一次,他们一同去向一位禅师请教,怎样才能获得成功。禅师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肥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鱼来了,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禅师随后语重心长地总结道:“竞争并未见得给人们带来成功,很多时候,精诚合作才是制胜之道。”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1+1”的力量往往大于“2”,合作才能双赢。

团团秋月印天心,

是物前头有一轮。

入穴虾蟆无出路,

却冤天道不平均。

——白云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