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凤舞之驭兽太子妃
1191100000139

第139章 母子争执,兄弟情深(1)

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已经成年,并且大婚。七皇子今年十五了,也开始挑选亲事了,所以皇帝干脆也将他提前册封了。余下几位皇子,要等他们大婚前再册封。不过从皇帝拟定的封号可以看出,他只是想要自己的儿子们“福寿安康”罢了。这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期望,但是放到皇家,显然是一种奢望,可惜现在皇帝还不明白。

这次大胜鞑靼的第一功臣赵荣从靖远伯晋封为靖远侯,世袭罔替。封侯,还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这已经是大夏立国以后最高的封赏了。

要知道,大夏几位国公爵都是开国有功的将领,而后就再也没有封过国公这样的爵位。就是分封出去的皇子,也是减一等承袭爵位的,几代之后,若没有特别的功勋,便只是普通皇族庶支了。若不懂经营,几乎与普通百姓无异。

也就是说,这个世袭罔替的侯爵爵位甚至比现在的王爵都不差多少的。当然,这个时候说得好是世袭罔替,但一旦以后某一代的靖远侯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爵位被剥夺也是可能的。

另外,此次带兵深入鞑靼草原的前锋大将林峰也被封为定远伯。

林峰本来是御林军中一名校尉,此次被抽调去戎州协助赵荣收复戎州。林峰作战勇猛,很快脱颖而出得到赵荣重用,最后更是让他领兵深入草原,这才立下此等大功。

御林军的出身就代表林峰是属于皇帝的亲信一系,如若不然,以他庶民的出身,要一下子封爵,即便有这样的大功,也是不容易的。

这次赵荣将带领部分有功将士回京受封,林峰就是其中之一。他本来就是御林军的人,这次回来,皇帝直接将其升为御林军副统领,足见皇帝对他的信任。

因为靖远侯世子亡故,两个嫡子也一起为国捐躯了,靖远侯不得不将自己唯一一个的庶子赵简请封为世子。

赵简今年十一岁,与九皇子同岁。因为是庶子出身,生母早逝,赵荣又在边关,不管是嫡母还是嫡兄,都不会对他太好。这些年他除了打架捣乱,基本上也没有学到别的本事。如今被封为世子,教养自然就成了大问题。

皇帝体谅赵荣不容易,便下旨让赵简到上书房,随八皇子和九皇子一起读书。

“靖远侯世子赵简参见八殿下、九殿下,给两位殿下请安!”

“你就是赵简?我早就知道你了!听说你功夫很好?哪天咱们比试比试!”八皇子杜嘉麒哈哈笑着,就要将赵简扶起来。“你快起来,你现在是世子了,不必这样拘礼的。”

杜嘉麟也紧跟着道:“赵世子免礼。咱们以后也算是同窗了,不必如此拘礼的。”杜嘉麟的声音淡淡的,脸上也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但其实很疏离。

赵简身穿一身极为简单的月白色细棉袍,连一点刺绣都没有。他嫡兄去世,刚过五个月的齐衰,服饰依然素净。

赵简是庶子,母亲出自边关,身上有异族血统,所以他的五官生得非常立体,高鼻深目,是一种集阳刚与俊美为一体的俊朗。其实他外貌很漂亮,但那种明显的异族血统在这个时代却是被人鄙视的。

因此,赵简眼底隐隐藏着些对人的防备甚至嫉妒,但是他作为臣子,又不得不对两位皇子低头,恭敬中又不得不带上几分讨好。于是,就在身上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气质。

凤舞一见赵简,就知道这是个心思极深不容易亲近的人,甚至凤舞感受到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深沉的戾气。再加上赵家和崔家如今的关系,杜嘉麟自然也不待见赵简。

不过,现在的杜嘉麟早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单纯的皇家小霸王了,他就算不喜欢赵简,明面上该有的礼仪却是半点不缺的。这也是对赵荣这个靖远侯的尊重,杜嘉麟不会给别人攻击自己的借口。

赵简虽然年纪不大,却是赵贵妃的弟弟,与八皇子还有有些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再加上赵荣现在成了大夏朝的大英雄,八皇子极其崇拜靖远侯,连带着也对赵简这位靖远侯世子另眼相看。

于是,上书房里隐隐地再次分成了两派。

就在赵荣回京不久,朝中就有人上书皇帝,说戎州到处都是太子的生祠,百姓们朝夕供奉。甚至戎州百姓只知太子,不知皇帝,这将皇帝置于何处?

朝臣们一听就明白过来。

崔氏败落,赵氏崛起,这是赵贵妃和福王(二皇子)打算争夺太子之位了吗?

皇帝详细询问了关于戎州百姓为太子建生祠的情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既没有找太子问询此事,也没有为难上书的大臣。也不知道皇帝是要自己再派人去戎州调查呢,还是压根儿不在意这件事情。

但是,作为一个皇帝,有人在民间的威望比他高,比他得人心,他真的能不在意?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赵氏一系的人就笃定了皇帝肯定会在意此事,就算不能因此搬倒太子,也能在皇帝心里扎上一根刺。至于皇帝此时没有表态,或许皇帝还在考虑,或许还在调查。毕竟要废太子,也不是皇帝一句话就行的。

凤鸾宫中。

福王杜嘉言愤怒地冲进去,质问道:“母妃,您到底想做什么?”

赵贵妃头戴明晃晃的七尾镶红宝石金凤钗,身穿橘红织金云龙海水纹襽裙,面容明媚娇艳,身材珠圆玉润,气质雍容华贵。

杜嘉言忽然觉得这些日子的母妃跟从前很不相同。从前的母妃是明艳而娇柔的,带着温柔耐心的气韵,但这段时间的母妃却是明艳而锐利的,带着不容拒绝的气势,高高在上,好似以前的皇后娘娘……

赵贵妃淡淡地瞥了杜嘉言一眼,慵懒地缓缓坐起身来,慈爱中带着几分不满看着杜嘉言道:“怎么跟母妃说话的?你的孝道学到哪里去了?”

“母妃!”杜嘉言震惊而愤怒地低吼道,“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就算崔氏颓败,太子哥哥依然是储君,是父皇最疼爱的儿子,您这样做除了招惹父皇不满,不会有别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