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凤舞之驭兽太子妃
1191100000138

第138章 胜得惨烈,人心浮动(3)

这四个多月来,鞑靼死了十多万壮年男子,而一旦三雄关再次被大夏控制住,他们再想打进来可就难了。所以,这一战,对大夏来说真的是一场大胜利。

消息的最后说,赵荣因为痛失儿孙,让先锋大将林峰带着六千骑兵去草原上报复鞑靼人去了。

皇帝沉默了一下,让何公公将这八百里加急拿给太子看。

这些日子,因为边关战事乃大夏重中之重的大事,皇帝一直让太子留在勤政殿与他共同处理政务。这也让崔氏败落以后,某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看清了风向——不管崔氏如何败落,皇后如何失宠,太子的地位依然稳固!

杜嘉瑾看完以后,也长长地叹了口气。

“父皇,赵家为了大夏,付出太多了!您要重赏。不如,就将靖远伯晋封为靖远侯吧!”当初,崔骥就是因为打败鞑靼而封侯的。

同样是死了世子,甚至外公自己也死了。可是一个打胜了,一个打败了,结果便是天差地别。如何不让人感叹?如今谁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是谁力挽狂澜救了大夏?曾经的功绩,因为这最后一次败仗就全部抹杀了吗?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不败?

外公当初要是听他劝,及时退下来,该有多好。

至于赵荣死了世子嫡孙……

如果不是赵荣存心想要让世子和两个嫡孙趁着这最后一战捞些军功,只怕也不会死。

这一战,赵荣有功,功劳巨大。但赵家如此惨烈,却也是他自找的。当然,这些话杜嘉瑾不会说出来。

可是,杜嘉瑾能看得出来的,皇帝又岂会看不出来?只不过人都死了,追究这些只会让赵荣寒心,而给些封赏对皇帝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皇帝看着太子明了却淡然的神情,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们兄弟也大了,趁着这次机会,朕打算将你几个成年的弟弟都分封出去。”

杜嘉瑾震惊地看着皇帝,满眼的感激之色。他明白,皇帝一直没有将几个成年的皇子分封出去,只是因为年纪渐长,开始贪恋这对皇家来说极为难得的天伦之乐。而几位皇子没有分封出去,就得留在恒京,对太子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威胁。

按照大夏一惯的传统,分封到封地的皇子,也就等于失去继承人的资格。而留在京中的皇子,多半是皇帝喜欢的,作为皇位继承人接受考察的皇子。当然,前面几朝都没有早立太子,这才导致皇子们为了争储无所不用其极,打得血流成河。

“父皇,二弟三弟四弟都大婚了,也该给他们封王了。只是我们兄弟几个一惯感情好,倒是没有必要一定要他们去封地。儿臣身体不好,几位弟弟就在京里,还能帮父皇分忧。”

皇帝静静地看了太子好一阵才缓缓点头,脸上露出释然地笑意,对着太子赞许道:“好!不愧是父皇亲自教养长大的太子!不但有国之储君的气度,更难得也是一位知道疼爱弟妹的好兄长!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父皇看到你们兄弟几个这样齐心,也就放心了。”

而后,皇帝又起身走到太子跟前,轻轻拍着他的肩膀道:“瑾儿你放心,你永远都是父皇心中最好的儿子!他们要留在京中可以,但谁要是敢起不该有的心思,父皇绝不姑息!”

杜嘉瑾立即道:“父皇您别多心,几个弟弟断然没有这个心思的。只不过大家一起长大,舍不得离开父皇母妃,舍不得兄弟姐妹分离,这是人之常情。”

皇帝欣慰地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

杜嘉瑾将凤舞单独叫过去,告诉了她一个坏消息。

“据戎州来的消息,戎州城破之后,鞑靼大军烧杀抢掠……你还记得上次我们在戎州见过的那位云馨姑娘吗?”

“嗯,”凤舞点点头,“您说她是我的表姐。”

杜嘉瑾点点头道:“虽然是个坏消息,但是太子哥哥也不想瞒着你。戎州的官员大都被鞑靼人杀害了,百姓死伤无数,无数年轻女子被抢……你原本在戎州的那些亲人,你的舅舅、姨母、表哥表姐,都不在了……”

凤舞低下头去,眼睛有些泛红。虽然她不将那些人当她的亲戚,但是想着戎州那么多人被杀,那么多女子被抢走被侮辱,甚至很多人因此而轻生自尽,她心里还是感到很难过。

杜嘉瑾摸摸她的头道:“别难过,记住你现在姓颜,你还有很多亲人。颜家对你不错,是不是?”

凤舞点点头,是啊,颜家对她真是不错的。逢年过节总是想办法接她回颜家,颜家的长辈对她极为疼爱,对她的学习和在东宫的生活也非常关心,她与姑姑颜月,叔父颜庆、颜吉,还有几位堂兄们关系都不错。大家看她年纪小,长得漂亮又会说话哄人,都是真心疼爱她的。

很多时候,人与人相处真的要看缘分。就像她在秦家,本来与她有血缘关系的父亲祖父哥哥姐姐们根本就不认她。可是到了颜家,她与他们分明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他们却真的将她当成亲人一般关心疼爱。她现在穿的衣服,好几件还是姑姑和姐姐们给她做的。

腊月初,边关再次传回胜利的消息。大夏深入鞑靼腹地的骑兵借鉴了草原人的战术,打了就跑,并不断转变方向,让鞑靼几次围追堵截都没堵到。他们在草原上以战养战三个月,灭杀鞑靼成年男子十多万,估计鞑靼至少二十年内没办法恢复过来。为此,鞑靼不得不遣使向大夏求和。

当然,这支骑兵伤亡也很大,六千人出去,回来的只有一千多人。也是因为人越来越少,又太过疲惫,他们才不得不结束这场复仇的屠杀,返回大夏。

赵荣带着部分立功将领回京受封时,已经是天佑十五年的春天了。同行的,还有鞑靼的使臣。

今年正月二十朝中启印以后,皇帝就宣布了对此次有功将领的封赏,同时也正式将几位成年皇子封王。

二皇子杜嘉言被封为福王;三皇子杜嘉佑被封为寿王;四皇子杜嘉明被封为安王;七皇子杜嘉仪被封为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