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1209600000083

第83章 张煌言抗清

(近代)赵尔巽 等

【导读】

本文选自《清史稿》卷二二四《张煌言传》。

在朝野党争、农民起义、满族入袭的多重压力下,以外藩继承帝位的崇祯皇帝苦苦支撑,却越来越力不从心。16世纪严重的灾荒使农民流离失所,李自成因此召集了大批的追随者,攻入北京。进京的李自成企图建立新朝,却苦于无法约束部下的行为。与此同时,士大夫的敌意也越来越明显。不久,满族入关,击溃李自成部,占领北京。满族入关后草创新朝的举动,迅速消除了人们对其意图的怀疑。对陌生的异族王朝,士大夫尽管不悦,却无意坚决反抗。毕竟在内战的风雨飘摇中,地方秩序已经逐渐落于大大小小的武装集团之手。一些士大夫宁愿将满族入关视为恢复秩序的机会,因此选择坐观待变。清军南下的进展十分顺利,南京的南明朝廷组织的脆弱抵抗,很快就被清军及其扑灭。此时此刻,士大夫对明朝的忠诚也被证明是有限的。

然而清廷一项不经意的政策,却破坏了这相对和平的局面。清朝发布剃发令,命令汉人按照满族发式剃去额发,结起发辫,以证明归附清朝的忠诚。剃发令颁布后,新归附的江南地区发起激烈反抗。汉族士人将发式视为文化尊严的象征,农民对改变传统的剃发令也极为痛恨。江南地区的士民仓促起事,与精锐的清军对峙。清军以无区别的血腥杀戮镇压反抗,许多繁荣的市镇化为废墟。

剃发令掀起的血雨腥风,激起了反抗的道德激情。其后,在南方的山林、田野、市井、甚至学苑中,都隐藏着反抗活动的火种。恢复旧王朝的希望,与恢复文明的希望合流了。清政府控制大陆地区后,反抗分子在海上漂流。反抗分子一旦登陆,无疑就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因此, 清政府颁发禁海令,以封锁大陆和反抗分子的联系,直至后者崩溃。但是因剃发令而生的种族差别,一直是新王朝的隐痛。早年血腥镇压的记忆,也深藏于汉族士民的心中。两百多年后,在“排满”的呼喊中,帝国的军队纷纷叛变,王朝在转瞬之间灭亡。

张煌言,字玄箸,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时以兵事急,令兼试射,煌言三发皆中。慷慨好论兵事。顺治二年, 师定江宁,煌言与里人钱肃乐、沈宸荃、冯元飏等合谋奉鲁王以海[鲁王以海:南明监国鲁王朱以海。明亡后,为钱肃乐等拥戴, 监国于绍兴。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进占浙东,遂逃亡海上,翌年,驻舟山。后来,清军占舟山,为张煌言等扈至厦门,驻金门。顺治八年(1651年)去监国号。康熙元年(1662年),病卒于金门。]。煌言迎于天台,授行人[行人:官名。明代多以进士为之,掌捧旨奉使之事]。至绍兴,称“监国”,授翰林院修撰。入典制诰[典制诰:掌管制令皇命],出领军旅。三年,师溃。归与父母妻子决,从王次石浦,与黄斌卿军相犄角,加右佥都御史。

鲁王诸将,张名振最强。四年,江南提督吴胜兆请降[吴胜兆请降:吴本明朝官吏,明亡降清。顺治四年(1647年) 谋起兵叛清。], 煌言劝名振援胜兆,遂监其军以行。至崇明,飓作,舟覆,煌言被执。七日,有导之出者,走间道复还入海。经黄岩,追者围而射之,以数骑突出,自是益习骑射。集义旅屯上虞、平冈。诸山寨多出劫掠,独煌言与王翊履亩劝输[履亩劝输:亲自到田里劝农人交纳赋税],戢所部毋扰民。六年,觐王于健跳。七年,名振奉王居舟山,召煌言入卫。乃以平冈兵授刘翼明、陈天枢,率亲军赴之,加兵部侍郎。八年,闻父讣,浙江提督田雄书招降,却之。师攻滃洲, 名振奉王侵吴淞,冀相牵制。俄,师破舟山,乃奉王入金门, 依郑成功。成功用唐王隆武号,事鲁王但月上豚、米,修寓公之敬。煌言尝谓成功曰:“招讨始终为唐,真纯臣也!”成功亦曰:“侍郎始终为鲁,与吾岂异趋哉?”故与成功所事不同,而其交能固,王亦赖以安居。九年,监名振军,经舟山至崇明, 进次金山。十年,复至崇明,师与战,败绩。十一年,又自吴淞入江,逼镇江,登金山,望祭明太祖陵。烽火达江宁,俄, 退次崇明。再入江,略瓜洲、仪真,薄燕子矶,寻还屯临门, 皆与名振俱。十二年,成功遣其将陈六御与名振取舟山,台州守将马信约降,煌言以沙船五百迎之。名振中毒卒,遗言以所部属煌言。

十三年,师再破舟山,煌言移军秦川,王去“监国”号, 通表桂王[桂王:即南明永历帝]。十四年,桂王使至,授煌言兵部侍郎、翰林院学士。两江总督郎廷佐书招煌言,煌言以书报,略曰:“来书揣摩利钝,指画兴衰,庸夫听之,或为变色,贞士则不然。所争者天经地义,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待者豪杰事功,圣贤学问。故每毡雪自甘,胆薪深厉,而卒以成事。仆于将略原非所长,只以读书知大义。左袒一呼[左袒: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诸吕用事。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等欲铲除吕氏势力。周勃对吕禄掌管的北军说:“为刘氏者左袒。”将士全部露出左臂,周勃遂控制北军。],甲盾山立,济则赖君灵, 不济则全臣节。凭陵风涛,纵横锋镝,今逾一纪矣,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来书温慎,故报数行。若斩使焚书,适足见吾意之不广,亦所不为也。”

十五年,与成功会师将入江,次羊山,遇飓,引还。十六年,成功复大举,煌言与俱,次崇明。煌言曰:“崇明,江、海门户。宜先定营于此,庶进退有所据。”成功不从。师防江, 金、焦两山间横铁索,隔江置大炮,煌言以十七舟剪江而渡。成功破瓜洲,欲取镇江,虑江宁援至,煌言曰:“舟师先捣观音门,南京自不暇出援。”成功以属煌言,煌言所将人不及万, 舟不满百,即率以西。降仪真,进次六合,闻成功拔镇江,煌言致书,言当先抚定夹江郡县,以陆师趋南京,成功复不从。煌言进薄观音门,遣别将以轻舟数十直上攻芜湖,分兵掠江浦。成功水师至,会芜湖已降,趣煌言往抚,部勒诸军,分道略地,移檄诸郡县。于是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广德及诸属县皆请降,得府四、州三、县二十四。煌言所过,秋毫无犯,经郡县,入谒孔子庙,坐明伦堂,进长吏,考察黜陟,略如巡按行部故事,远近响应。

方如徽州受降,闻成功败,还芜湖收兵,冀联合瓜洲、镇江军为守计,既,闻成功并弃瓜洲、镇江入海,煌言兵遂溃。两江总督郎廷佐发舟师断煌言东下道,书招煌言。煌言拒不应,率余兵道繁昌,谋入鄱阳湖。次铜陵,师自湖广至,煌言与战而败,抚残兵仅数百,退次无为,焚舟登陆。自铜城道霍山、英山,度东溪岭,追骑至,从者尽散。煌言突围出,变服夜行,至高浒埠,有父老识之,匿于家数日,导使出间道,渡江走建德、祁门乱山间,痁作[痁作:疟疾发作],力疾行,至休宁,得舟下严州。复山行,经东阳、义乌至天台达海,收集旧部,成功分兵益之,屯长亭乡,筑塘捍潮,辟田以赡军。使桂王告败,桂王敕慰问,加兵部尚书。十七年,移军临门。十八年,廷议徙海上居民绝接济[廷议徙海上居民绝接济:指清王朝为断绝抗清义军的救济来源,命令沿海居民内迁。],煌言无所得饷,开屯南田自给。

成功攻台湾,煌言移书阻之,不听。师下云南,取桂王。煌言遣其客罗纶入台湾,趣成功出兵,成功以台湾方定,不能行;遣使入郧阳山中,说十三家兵,使之扰湖广,以缓云南之师。十三家者,郝永忠、刘体纯辈,故李自成部将,窜据茅麓山,衰疲不敢出。康熙元年,煌言复移军沙堤。成功自攻江宁败还,取台湾谋建国。鲁王在金门,礼数日薄,煌言岁时供亿,又虑成功疑,十年不敢入谒。及闻桂王败亡,上启鲁王, 将奉以号召。俄成功卒,煌言还军临门,又有议奉鲁王监国者,煌言使劝锦,以李亚子锦囊三矢相勖。

……二年,鲁王殂,煌言恸曰:“孤臣栖栖海上,与部曲相依不去者,以吾主尚存也。今更何望?”三年,遂散遣其军, 居悬澳。悬澳在海中,荒瘠无人烟,南汊港通舟,北倚山,人不能上,煌言结茅而处,从者纶及部曲数人,一侍者、一舟子而已。廷臣与提督张杰谋致煌言,得煌言故部曲,使为僧普陀,伺煌言,知踪迹,夜半,引兵攀岭入,执煌言及纶,与部曲叶金、王发,侍者汤冠玉。煌言至杭州,廷臣宾礼之。九月乙未,死于弼教坊,举目望吴山,叹曰:“好山色!”赋绝命词,坐而受刃,纶等并死。煌言妻董、子万祺先被执,羁管杭州,先煌言死。

【延伸阅读】

复明的浪漫传奇

南明弘光朝廷覆灭后,流散旧臣和士绅相继拥立一些宗室,企图延续明朝国统。然而宗室之间的妒嫉,政治宗派的纠葛,军人首领的野心,如梦魇一般继续纠缠着流亡的朝廷。事实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明朝复兴的希望已经消逝。

正当政治前途渐渐无望时,一些浪漫的故事开始久为传诵。明末抗清的志士张煌言幸运地远离了流亡朝廷中的纠葛,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清。张煌言尽忠的朝廷虚弱不堪,而他却成就了孤独的事业。复辟的前景黯淡,正可勾勒出激励人心的浪漫主义英雄传奇。

张煌言投身反抗活动时,明朝复兴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在张煌言坚持的19年间,清朝的统治日渐巩固。人们不会责备张煌言毫无建树。事实上,他被视为坚持孤忠的节义之士,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者,为理想决然赴死的殉难者。

清末的革命党人在面对黯淡的时局时,就以效法张煌言一辈的浪漫传奇为荣。循着先辈的足迹,革命党人向旧王朝发动毁灭性政治冲锋。这种浪漫主义的冲动,与同时兴起的国族启蒙运动一脉相承,深深地印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