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1209600000086

第86章 正 始

(清)顾炎武

【导读】

本文选自《日知录》卷一三《正始》。

正始是曹魏少帝曹芳的年号。当时,汉末党人的政治影响已经消散,宫廷贵族文化盛行一时。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大肆杀戮亲曹魏的贵族,并以恐怖政治打击政敌。在司马氏的分化、打击下,曹魏朝廷分化成两个势不两立的阵营。司马氏一党挟持宫廷,操持军政大权,残酷镇压了曹魏残余贵族的反抗。

经历政局动荡的贵族失去了政治热情。自此之后,贵族对皇室三心二意。士风浮华的背景下,司马氏的统治也未能持久。恢复封建、以宗室镇抚地方的努力首先引发了残酷的帝位争夺战。争战的各方尽力拉拢胡人参战,帝国、贵族以及文明相继在内战中湮灭。在帝国的废墟上, 胜利的胡人建立了许多昙花一现的王国。

“五胡乱华”被视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黑暗年代,其对中原文化的冲击直至六七个世纪后方才告一段落。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对此有切肤之痛,他相信满族入主中原意味着中原文明的终结。在顾炎武看来,文明当下濒临的危机,甚至与一千多年前胡人入袭的黑暗年代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魏明帝殂[魏明帝:三国时魏国皇帝,公元226—239年在位。死时遗诏权臣司马懿与宗族曹爽共同辅政],少帝即位,改元正始[正始:少帝,即魏齐王年号,公元240—249年],凡九年,其十年,则太傅司马懿杀大将军曹爽,而魏之大权移矣。三国鼎立,至此垂三十年,一时名士风流,盛于雒下[雒下:指当时都城洛阳]。乃其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即此诸贤为之倡也。自此以后,竞相祖述,如《晋书》言王敦见卫玠[卫玠:西晋人,好言玄理,每出一言,无不入微,听者绝倒], 谓长史谢鲲曰:“不意永嘉之末[永嘉:西晋怀帝年号,公元307—313年],复闻正始之音。”沙门支遁, 以清谈著名于时,莫不崇敬,以为造微之功,足参诸正始。《宋书》言羊玄保二子,太祖赐名曰咸、曰粲,谓玄保曰:“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余风。”王微与何偃书曰:“卿少陶玄风[少陶玄风:年轻时受到玄学风气的熏陶],淹雅修畅,自是正始中人。”《南齐书》言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南史》言何尚之谓王球[王球:南朝宋人,颇好文义,自高身份,不与庶族往来。]:“正始之风尚在。”其为后人企慕如此。然而《晋书·儒林传序》云:“摈阙里之典经[阙里:孔子故乡。此处借指儒学。],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此则虚名虽被于时流,笃论未忘乎学者。是以讲明六艺,郑、王为集汉之终[郑、王:指郑玄与王肃。郑玄,东汉经学大师,集汉代经学之大成者。王肃,三国时期魏国人,通群经,创“王学”,与郑玄的“郑学”齐名。];演说老庄,王、何为开晋之始[王、何:指王弼与何晏,皆三国时期魏国人。二人都以通辩能言闻名,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清谈风气,史称“正始之音”。]。以至国亡于上,教沦于下,羌戎互僭,君臣屡易,非林下诸贤之咎而谁咎哉!”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昔者嵇绍之父康被杀于晋文王[嵇绍:西晋人。其父嵇康被司马氏所杀后,嵇绍杜门不出。西晋代魏之后,在当时左仆射山涛劝说下出仕。八王之乱时,随惠帝征伐成都王颖,兵败,死于荡阴。],至武帝革命之时,而山涛荐之入仕,绍时屏居私门, 欲辞不就。涛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 而况于人乎。”一时传诵,以为名言,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于率天下而无父者也。夫绍之于晋,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当其未死三十余年之间,为无父之人亦已久矣,而荡阴之死,何足以赎其罪乎!且其入仕之初,岂知必有乘舆败绩之事,而可树其忠名以盖于晚也?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遍于天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使谓绍为忠,则必谓王裒为不忠而后可也[王裒:西晋人,其父被司马氏所杀,终身不西向坐,示不臣晋。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何怪其相率臣于刘聪、石勒[刘聪: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国君。石勒:羯族人,十六国时后赵建立者],观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动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延伸阅读】

明清学风之移变

明末,复社人士目睹国势飘摇,遂有匡扶之志。他们除致力于尊经复古外,对研习经世济用之学,同样不遗余力。复社的陈子龙编纂了《皇明经世文编》,这是中国古代经世类书籍中的巨著,对后世的经世思潮有着深远的影响。复社成员后来的写作,多有早年受学的痕迹。

明清易代,士人痛感天崩地裂,反思之下,往往将亡国之因归结于晚明学风的空疏。痛定思痛,一些作者企图矫正这种空疏、轻浮的学风。此等作者之中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最为著名。其中前二子皆列于复社门墙,而王夫之也颇受复社氛围的熏陶。

黄宗羲总结历代得失,反思明代灭亡,写下了《明夷待访录》。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建都、方镇诸篇,涉及国家政治、选举、教化、财政、官制、兵制诸多方面。在国体上,黄宗羲将君主的缘起归结于功利的原因,并以此鼓吹限制君权。在政制上, 黄宗羲比较了封建与郡县的得失,反对中央的绝对集权,主张扩大地方权力。在法律上,黄宗羲试图论证“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上述的观点大多来自明人的论述,但表述之清晰,当以黄宗羲为最。

顾炎武是黄宗羲的密友,他的成就不在后者之下。《日知录》是一部读书札记,其写作的时间延续了数十年。顾炎武自述“愚自少读书, 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有改定”。经过多年的删改、考证、修订, 《日知录》遗存的条目大多是发前人所未见者。其中涉及解释儒家经典的经义,论述经世济用的治道,以及博物广志的见识。相对于《日知录》而言,后人的考证学问,则多流于文献的搜集和校正,对世事的见解和思考颇为欠缺。

王夫之经历了南明最后阶段的抵抗运动,其中历经艰辛。在抵抗运动失败后,王夫之避居于荒凉的山野之地,在极为艰苦的情形下坚持写作。王夫之的著述以历史著作见长,《读通鉴论》以清晰、冷静的评述梳理了《资治通鉴》之中的史实。对照王夫之记录南明史实的《永历实录》,不难发现,《读通鉴论》之中的见解也是伤于先朝故事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