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128

第128章 李悝失误两和

故事原文

李悝警其两和①,曰:“谨警②敌人,旦暮且至击汝③。”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④。(《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李悝警其两和:李悝,约公元前455—前395年,战国魏人,法家,帮助魏文侯实行法治,成绩卓著。和,军门。两和,左右两侧营垒的军门中的部队。本句话的语意是,李悝警告左右两侧部队的人。

②谨警:谨,小心。警,警告,警惕。

③旦暮且至击汝:旦暮,从早到晚,意思是不拘时间。且,将。击,袭击。汝,你们。“旦暮且至击汝”是说,不拘任何时间地敌人将来袭击你们。

④至几夺其军:至,竟然。几,几乎。夺,夺取,引申为消灭之意。军,军队。至几夺其军,是说竟然几乎把其军队全消灭了。

故事大意

李悝警告他的左右两侧军队说:“请小心敌人,不拘什么时间,他们将会来袭击你们。”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着两侧军队,结果敌人没有来。两侧军队懈怠了、麻痹了、松劲了,不相信李悝了。过了几个月,秦国人真的来攻击了,致使几乎把军队消灭殆尽。

读后感

李悝是著名法家,帮助魏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但与秦作战中却失误了,失误在对敌情判断上,而且是多次失误。这个失误,对两侧军队来说,是一种失信。一次失信,二次失信,多次失信,结果导致两侧军队不再相信李悝了,思想松懈了,斗志麻痹了,备战松劲了。秦军真的来攻,最终导致军败,甚至几近全军覆灭。

李悝的失信失在判断上。事物是复杂的,判断要做到完全正确是不可能的,有失误可以理解,但应该尽量做到少失误。李悝的问题是多次失误,产生多次失信的恶果,这就成为问题了。

这个故事,从反面告诉我们,信重要,诚如韩非在写完本故事之后所说的那样:“此不信患也”。不能做有失信用的事,主观失信的事不能做,客观原因导致失信那样的事也应尽量避免,李悝判断失误导致失信那样的事也尽量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