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017

第17章 丰狐之皮

故事原文

翟①人有献丰狐、玄豹②之皮于晋文公③,文公受客皮而叹曰:“此以皮之美自为罪。”夫治国者以名号为罪,徐偃王④是也;以城与地为罪,虞、虢⑤是也。故曰:“罪莫大于可欲。”(《喻老》)

注释

①翟(dí敌):通“狄”,也可写作“狄”,是古代对居住的北方的部族的泛称,晋文公出逃时曾去了翟。

②丰狐、玄豹:丰,大,丰狐,大的狐狸的皮。玄,黑红色,玄豹,黑红色的豹皮。

③晋文公:春秋时晋国的君主,名重耳,是晋献公之子。晋献公信嬖妾骊姬之谗,杀太子申生及群公子,因此重耳出逃,十余年后回国,是谓文公。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

④徐偃王:春秋时徐国的国君。他信奉仁义,以仁义治国著闻,江淮诸侯从者达三十六国。获周国、楚国妒忌。楚国发兵攻徐国,徐偃王为爱民,不与之斗,徐灭。

⑤虞、虢(ɡuó国):春秋时的两个小的国家,先后为晋国所灭。虞,参见本书故事3之注③。虢,参见本书故事3之注④。

故事大意

一位翟人献给晋文公一份大的狐狸皮和黑红色豹皮的礼物。晋文公接受下来后感慨地说:“这都是因为这些皮的美丽所造成的灾害。”治国者因为图美名而获灾害的是徐偃王,因为图城市与土地而受灾害的是虞国与虢国。所以,老子说:“罪孽没有比引起贪欲更为严重的了。”

读后感

晋文公的感慨:“此以皮之美自为罪(这些都是因为美丽所造成的灾害)”,有些道理,但又不完全有道理。

有道理,丰狐的皮,玄豹的皮,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因为其美丽从它们的母体中被剥落下来的,值得感慨。但是,又不完全如此。一、因为狐皮豹皮具有实用价值,有美饰功能,有御寒功能,所以被剥落了下来;二、美丽也是一种贡献,打扮社会,打扮自然,为社会、自然服务,其存在也有合理性。

美是风景,不是祸水。由此想到了卓越,事业的卓越,工作的卓越,卓越也是美。事业的卓越,工作的卓越,若到了绝伦的地步,危险就会来。如美丽的花被折,出头的鸟被射击,会被无中生有遭诽谤、被诋毁、被诬害、被伤害,人怕出名猪怕肥。

卓越了,绝伦了,伤害就会来。对此,我想讲两点:一、做诽谤、诋毁、诬害、伤害他人的人不好,自己事业、工作不好,就说人家坏话,无聊,可耻,赶快停止这种诽谤、诋毁、诬害、伤害行为才对。二、有卓越表现的人,不要怕诽谤、诋毁、诬害、伤害,继续做你的卓越、绝伦的事,脚正不怕鞋子歪,只要举手举得正正的,投足投得直直的,你诽谤、诋毁、诬害、伤害奈我何?

韩非的议论也值得推敲。韩说:“夫治国者以名号为罪,徐偃王是也。”是说:治国为了图一个好听的名声而获灾害的是徐偃王。徐偃王实行仁政,其做法听是好听的了,实际却是错了,楚来攻,一下被灭。徐偃王实行仁政并没有错,但也必须讲法,有三十六个诸侯国拥护它跟随它就是证明。楚攻,徐偃王因为爱民,不与楚决斗,这不对,难道让老百姓当亡国奴就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