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075

第75章 三人成虎

故事原文

庞恭①与太子质于邯郸②,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③,竟不得见④。(《内储说上七术》)

注释

①庞恭:人名,魏国人,有人说他又叫庞葱的,也有说他又叫庞敬的。

②质于邯郸:质,人质。邯郸,赵国首都。质于邯郸,在邯郸充当人质。

③反:通“返”。

④竟不得见:(因为魏王听信了他人的谗言,庞恭)终于没有见到魏王。

故事大意

庞恭陪同魏太子去赵国做人质。庞同魏王说:“今有人说市里有虎,你信不信?”答:“不信。”又问:“又有人说市有虎,你信不信?”又答:“不信。”再问:“又有人说市有虎,你信不信?”魏王说:“我信了。”庞恭进言说:“市里没有虎是明显的,然而有三人说市里有虎,你就以为市里真的有虎了。现在邯郸离魏要比离市远得多,非议我的人也要远远多于三人,请王明察他们的话。”后来,庞恭从邯郸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最终他还是没有能见到魏王。

读后感

这个故事已演化为成语:“三人言虎”。但是,这个成语的出典却另有说法。《战国策·魏策二》说:“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韩非语同这《战国策》的语几乎一样,看来,这个成语的出处应是《战国策》。

庞恭讲本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庞恭很有才干,在魏国有很好的口碑,魏王也很喜欢他,因此遭到很多人嫉恨。庞恭为了让魏王信任他,在他随魏公子去赵国作人质前夕,同魏王说了这个“三人言虎”的故事。

“三人言虎”,说明流言飞语的可怕。我们做事情、搞管理务必要以事实做依据,不要轻信谣言,哪怕有三人说、四人说,乃至更多人说。说的人多未必是真,有造谣惑众的,有恶意中伤的,有制造事端的,有寻机报复的,有人云亦云的,有以讹传讹的等,必须细察,我们信奉的是真。

关于“三人言虎”,韩非在《韩非子·八经》中也讲过类似的话:“言之为物也以多信,不然之物,十人云疑,百人然乎,千人不可解也。”是说,语言作为物质的转化形态,依靠多次重复以取信他人。一个本来不存在的事物,如果十个人都如此说,听者就会将信将疑;一百个人作如此说,那么你就可能会相信它了;一千个人都那么说,那么这件事可能已牢牢地进入你的脑海中了。

遇到“三人言虎”的情况后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调查,按韩非的说法:“参验”,作细致调查,弄清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