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078

第78章 积泽救火

故事原文

鲁人烧积泽①。天北风,火南倚②,恐烧国③。哀公④惧,自将众趣⑤救火。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⑥。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⑦。请徒行罚⑧。”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⑨;逐兽者,比入禁之罪⑩。”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内储说上七术》

注释

①鲁人烧积泽:积泽,日久形成的沼泽,这里指堆放柴火的地方,是柴荡。鲁人烧积泽,是说鲁国有人放火烧柴荡。

②倚:偏靠。

③烧国:国,国都。烧国,火往国都方向燃烧。

④哀公:鲁国国君。

⑤趣:通,“趋”,到,趋向。

⑥仲尼:孔子,孔子的字;“仲尼”,参见本书故事33注①。

⑦国不足:国家财力不足。

⑧徒行罚:只有采用惩罚的办法。

⑨比降北之罪:比,比照,按照。比降北之罪,按照投降败逃之罪作处罚。

⑩比入禁之罪:比,比照,按照。比入禁之罪,按照私入禁地之罪作处罚。

故事大意

鲁国有人纵火烧柴荡。天刮着北风,火势往南蔓延,往国都方面窜,情况危急。鲁哀公十分害怕,亲自带领一帮人去救火。周围却无人出来响应,尽去逐猎追兽去了。于是鲁哀公请来孔子商讨办法。孔子说:“行猎逐兽快乐且没有处罚,救火辛苦也没有奖励,这就是火所以没有人救的原因所在。”鲁哀公表示同意。孔子又说,现在事急,顾不及行赏了,凡来救火的都给赏国家没有这个财力,就只采用罚的办法处理吧。鲁哀公认可了这个办法。于是,孔子就发布命令:“不参加救火的按照作战逃跑者来治罪,追逐野兽的按照擅自进入禁地来治罪。”命令发布后,还没有作普遍传达,火已经被扑灭了。

读后感

本故事说明赏罚的威力。赏能动员人,罚也能动员人。一个赏罚动员就把众人动员来了,柴荡的火很快被扑灭。

本故事没有动用赏的力量,说是事情紧迫,顾不得赏了,况且国家财力也不够,只用罚的力量。这也许有道理,火不是很快地被扑灭了吗?这叫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什么样的情况用什么样的政策。

但是我想,不采用赏的办法,对态度积极舍生救火的人,不合适。另外,罚也不能只罚不来救火的人,对那些虽然来救火了,却不好好救火,比如磨洋工的、装样子的、吊儿郎当的,也要给予一定的罚。有赏有罚,赏罚合理,才是赏罚之道。财力不足,拿出部分的钱作适当的赏,总可以的吧!

还要说及一点,鲁哀公亲自率领一些人救火,以身作则,这个行为不错,能更好地动员人,遇到问题也便于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