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008

第8章 颜涿聚作冒死谏

故事原文

昔者齐景公①游于海而乐之,号令诸大夫曰:“言归者死。”颜涿聚②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③?君虽乐之,将安得④?”齐景公曰:“寡人布令曰:‘言归者死’,今子犯寡人之令。”援戈将击之。颜涿聚曰:“昔桀杀关龙逢⑤而纣杀王子比干⑥。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⑦之可也。臣言为国,非为身也。”延颈而前曰:“君击⑧之矣!”君乃释戈趣驾⑨而归。至三日,而闻国人有谋不内⑩齐景公者矣。齐景公所以遂有齐国者,颜涿聚之力也。(《十过》)

注释

①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君主,名杵(chǔ础)臼,齐庄公之同父异母的兄弟。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

②颜涿聚:名庚,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景公的大臣。

③奈臣有图国者何:语意是国内若有臣作谋反行为该怎么办?

④安得:如何能得到它。这句“虽乐之,将安得”的意思是,你现在虽然玩得快乐,今后又如何能再得到它?

⑤关龙逢(pánɡ旁):夏桀王时的大臣,因为规劝桀不要荒淫无度而被桀杀死。

⑥王子比干:比干,商纣王的叔父,也是商王文丁的儿子,所以又称为王子,因为他多次劝纣王好好理政,不做荒淫的事,遭纣王剖腹挖心致死。

⑦三:三个。“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若你把我杀了,让我与关龙逢、比干合起来,凑成三。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⑧击:击杀,杀。

⑨趣驾:趣,催促。驾,驾车。趣驾,催促着驾车走。

⑩不内:内,通“纳”,接纳。不内,不接纳。

故事大意

从前齐景公在海边游玩,高兴极了。于是他给众大夫发了一个命令:“谁也不允许提回归的事,谁提就让谁死。”这时大臣颜涿聚发话了,他对齐景公说:“你玩海玩得很高兴,家里有人企图谋反怎么办?你今天虽然取得快乐了,将来你还能得到快乐吗?”齐景公说:“我已发布过命令,不许人提回归的事,提者杀,你犯了违反我命令的罪。”齐景公操起兵器准备杀颜涿聚。颜涿聚从容地说:“往昔有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比干,你现在要杀我,这样可以构成关、比、我三个效忠国家的人。我讲上述的话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不是为了我个人。”说完,伸长脖子对齐景公说:“请你杀我吧。”齐景公被感动了,放下武器催促着驾车赶快回家。过了三日,就听到国都内有人有不接纳齐景公回来的,图谋造反。最后所以有齐国的存在,这完全是依赖着颜涿聚所出的力啊。

读后感

本故事取自《十过》中一个“过”,“过”名“离内远游”。

本故事最令人感动的是颜涿聚这个人了,亮点是“忠”字。

颜涿聚的“忠”有三个可贵处。

一、是忠国,不是忠君。忠君是忠个人,被忠的那个人,即君,想怎么干,就服从地让他怎么干。如本故事说,齐景公想玩海,你就陪着玩海,不管玩海有什么后果,不说二话,忠诚得很。忠国,就要考虑玩海的后果了,国若有被政变可能的话,就不能玩海,颜涿聚规劝君,尽管齐景公是发了死命令的,作冒死谏。

二、敢与历史上忠国之士做对比。如本故事言,在颜涿聚所在那个年代前,有两位非常有名的忠国之人,一位叫关龙逢,是夏桀时代的大臣,因为规劝桀不要荒淫无度而被杀,一位是商纣时代的比干,比干是纣的叔叔,因为他规劝纣不做荒淫事要善理国事而被剖腹致死。故事中所说的“三”,含义深刻,是说,我颜涿聚为国家利益愿做关龙逢、比干的后继者,第三人。这话有潜台词,是说,你齐景公若杀了我,你就将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第三个暴君,含有深刻的批评、批判成分。

三、是强谏,作延颈请齐景公杀的谏。颜涿聚为国家前途不畏死,可以称之为大忠臣。

现在再说一点齐景公,齐景公远游玩海,乐不思归,忘却国家的事,显然是错了。好在齐景公还有点天良,在颜涿聚作冒死谏的情况下,有后悔表示,放下戈,赦了颜涿聚,赶紧“趣驾而归”,避免了一场国内政变大祸。

是的,齐国所以得能再存,如本故事言,是“颜涿聚之力也”,我们称颂颜涿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