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007

第7章 秦穆公计破戎王

故事原文

由余①出,公②乃召内史廖③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吾将奈何?”内史廖曰:“臣闻戎王之居,僻陋而道远④,未闻中国之声⑤。君其遗之女乐⑥,以乱其政,而后为由余请期⑦,以疏⑧其谏。彼君臣有间⑨而后可图也。”君曰:“诺。”乃使史廖以女乐二八遗⑩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许诺,见其女乐而说之,设酒张饮(11),日以听乐,终岁不迁,牛马半死。由余归,因谏戎王,戎王弗听,由余遂去之秦。秦穆公迎而拜之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形。既以得之,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12),开地千里(13)。(《十过》)

注释

①由余:晋国人,逃亡到戎那里为臣,后到秦,受秦穆公热烈欢迎,获重用。

②公:秦穆公,名任好,春秋时秦国君主,公元前659年至前621年在位。

③内史廖:内史,官名,主管国家财政方面等事。廖,人名。

④僻陋而道远:僻陋,荒僻简陋。道远,路途遥远。

⑤中国之声:中国,中原之国。中国之声,中原之国中的声乐、音乐。

⑥女乐:古代的歌舞女子。

⑦请期:请求让由余在秦国住更多更长时间。

⑧疏:减少。

⑨间:离间,隔阂。

⑩遗:派送。

(11)张饮:张,通“帐”,设帐欢饮。

(12)兼国十二:兼并十二个西戎国家。

(13)开地千里:拓展千里疆域。

故事大意

由余离开了宫廷。秦穆公召来内史廖,对廖说:“我听到在西戎的国家里,有一位道德、才能很高的人,叫由余的,对此我有点发愁,我该怎么办才好?”廖说:“我听说戎王所住的地方很荒僻又简陋,离中原遥远,听不到中原的音乐,你可以想法送一些女歌手到戎,以扰乱戎的政治。另请求戎王让由余在秦国的时间再延长些,以使戎王得不到由余的政治见解。戎王与由余之间关系疏远,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秦穆公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请廖派出能歌善舞的女子十六人给戎王,并请戎王同意由余仍然留在秦国。戎王允诺了秦的请求,见到歌女十分高兴,设帐设宴欢饮,天天听着歌女们唱歌,长年不迁移住处,使牛羊没有草吃,半数饿死。由余回到戎那儿去了,劝阻戎王要善理政事,戎王不听。由余的意见得不到戎王的采纳便离开戎去了秦。秦穆公热烈欢迎由余到来,封他为上卿官职,并向由余讨问戎的兵势与地形,在问清了戎的情况后,发兵攻打戎等国家,一举兼并了西戎等十二个国家,开辟疆域千里以上。

读后感

本故事是韩非所写的《十过》中又一个“过”:“耽于女乐”。它告诉我们君主不要沉迷于女乐,否则会伤大事,甚至亡国的。戎王沉迷于女乐而亡国是一例。

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能鼓舞意志,能陶冶性情。当然,这里所说的音乐是高尚音乐、健康音乐,靡靡之音不行,颓废之音不行。但是,音乐不是人生全部或主要内容(专业音乐工作者例外),人还是要干别的事的,干更有意义的事。

现在,说一点戎王的对立面秦穆公问题。秦穆公不愧为春秋时期最有功绩的君王。从本故事说,最起码有三点值得赞赏:一是善用人,如对内史廖的意见善加汲纳。特别是对由余,他爱由余如渴,由余不是秦国人,在戎那里做事,他就千方百计地把由余从戎那里挖了过来,为秦服务。秦穆公除用由余外,历史上,还起用了很有才能的百里奚、蹇叔等人。百里奚原是虞国大夫,被晋俘获,后作为陪嫁的奴隶去了秦国,在去秦的途中逃到了楚国,放牛为生,但被秦穆公发现了,百里奚时年已70余岁,秦穆公用五张黑色的公羊皮从楚国把他赎买了过来;那蹇叔也是秦穆公用重礼从宋国那里赎买过来的。是百里奚、蹇叔还有由余等人协同一起帮助秦建功立业,使秦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二是善谋划。把女乐送给戎王,让戎沉迷于女乐,让戎丧志,同时让由余长期离开戎,使戎没法得到谋士由余的政治帮助。三是了解戎的情况,通过由余了解戎的兵势、地势等,然后发兵攻戎,一举“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着重地说一句,韩非讲本则故事,其主题是规劝作君主的一定要防止犯沉迷歌舞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