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巴山寻根
1233400000047

第47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

2011.4.26 周二 晴

昨天下午,我们在高岩村召开村民大会。说是村民大会,其实是村民代表会。眼下正是农忙,要把全体村民都集中起来,难度很大。就算不是农忙,现在要开个会也难。村支书雷安镁告诉我,他们开会都要给钱,半天30元,不然,很少有人到会。

我与镇里的肖书记三点准时到村委会的四楼会议室。这个会议室不大,中间是个圆桌,圆桌周围都摆满了油漆发亮的椅子,可以坐五六十人,这在村一级条件是不错了。雷书记一看开会时间到了,不停地给参会人员打手机:过来没有哒,已经三点了……哦,快到了,好,快点到哈。副书记小赵忙不迭地招呼与会村民,指定他们入座,端茶倒水,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

我与肖书记步入会场时,不少村民与我们点头致意。时间已过一刻钟,围着圆桌的凳子上已经坐满了人。主持会议的雷书记征求我意见说,开始吧,边开边等。雷书记是个很老练的村干。他很自然地开讲:今天,在座的有幸与我们省旅游局的陆局长和挂职的童县长一起开会,难得呢。高岩村是个幸运的村,高岩村的村民是幸运的村民。高岩村有今天,省旅游局给了我们太多的帮助支持。我们现在家家吃上了自来水,出门走的是干净路,户户用上了沼气,过上了小康生活。现在“三万”工作组又走村入户,与我们一起研究调整产业结构,为的是让高岩村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他提议村民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讲话。村民们拍着巴掌,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

我讲了“三万”活动的意义,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来,来干什么,重点就走访中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讲解。我说,高岩村一组、五组的村民,过去都在老街,有的市口很好,坐在家里收钱。移民都快十年了,大家从老街搬到175(三峡蓄水的水位)以上,这条街是按照特色民居建的,住房条件是改善了,但新的产业还没找到,农家乐因为人气不旺,办得也是不冷不热。大家心里很着急,甚至有怨气,这一点,我们非常理解,建房时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有的还欠债,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怎么办呢?我想一是要向前看,沿渡河与神农溪已经连为一体,巴东的旅游很强势。4月18日那天,我参加了你们巴东的第三届纤夫节,可以说,巴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世界有个巴西,中国有个巴东;巴西有足球,巴东有旅游。宜巴高速即将通车,来巴东旅游的会成倍增加,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井喷现象,当旅客来了以后,我担心接待不了,住的、吃的、玩的、购的,很难满足。来巴东,肯定就会来神农溪。现在上岸的码头已经招标立项,并将很快开工,这是个很让人振奋的消息。码头建好了,游客在沿渡河上岸就有了条件。听你们雷书记说,将来在二环以内,搞个农家园,发展庭园经济,我很赞成。

农家园建起来了,栽上椪柑、李子、桃子,特别是潘家湾的西瓜日照时间长,很甜很水,在当地早有名气,再养上土鸡,综合开发,真正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更可喜的是,山上的风景迷人,很有开发价值。在罐子口那儿,沿渡河与红砂河交汇的地方,建个观景台,可以观光,也是摄影者的最佳去处。这些年,我们省旅游局与高岩村一直是对口帮扶单位,我们为高岩村做了一些事,大家都非常感谢,我们也很感动。我们这个对子还要结下去,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高岩村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旅游这一块。我们解决不了太多的现实问题,但我们可以呼吁,可以宣传,可以出点子,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大家要树立信心。二是大家要把心态放平和些。有句老话,和气生财。走访中,大家反映比较普遍的是“三通一平”的补贴,三通是通了,水、电、路,主要是平地费,不少村民认为没有落实。经了解,那个钱是按人口算的,每人1650元,其中平地费是570元,其他的包含搬迁费等。还有占地费每亩6000元,加百分之五十增值共3000元,一分钱也没少给。另外建特色民居每户还补助了两万元。给不给是原则问题,给多给少是政策问题。

但不得不承认,在山区建房,成本高,平地费570元可能少了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不能全靠国家,国家这么大,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把话说大一点,我们也得有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没有国家就没有我们小家,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有我们这么好的强农惠农政策。有困难大家要共同克服。锅里有,碗里才有啊。大河有水,小河才能不干。相信大家都懂这个道理。三是要改变观念。我们最近到一些农家乐体验了一下,同在一个镇上,菜价和服务就大不一样。有种鱼叫潜鱼,有的要买一百多一斤,有的只要三十。一只鸡,有的是一百八,有的最多一百五。会经营的人要抓回头客,不能来了就宰,刀磨得快快的,宰得血淋淋的,顾客一子就搞怕了,下次还到你这儿来吗?我讲到这儿,大家先是会心地笑了,接着就议论开了。我让大家待会再发言,等我说完。中国有句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沿渡河镇上有个“纤夫人家”,那个老板姓谢,很年轻,是个外乡人,不仅卫生、服务、烹调好,而且价格也适中,餐馆办得很红火。观念一变天地新啊,眼光要看远一点,农家乐不把回头客抓住,肯定办不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要相互学习、取经,才能把农家乐越办越好。

我看到不少到会人员点头,相互之间表示赞同。我的话一讲完,大家就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思忖道:今天一大早开了早车,总算没白折腾。

我讲完之后,童建新开讲。他主要围绕如何搞好农家乐,结合这些年搞乡村旅游的体会和江西婺源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专题辅导,大家听了很解渴,会场秩序一直很好。有几个手机响了,立马关了。最后是镇党委肖谨诚书记讲话。这位在沿渡河镇已经干了九年的党委书记,在我讲话时,在笔记本上划了个提纲,就很流畅地开讲了。他讲话语速快,感觉他的语言赶不上思维。他说,这次“三万”由过去的输血变成了造血。我们陆局带了工作组,在高岩村蹲下来,给我们做了样子。我们都是来自农村,也许父亲不是农民,但爷爷辈肯定是。我们平时下不去,忙是一个原因,还一个是干部怕吃苦。肖书记说的还真是实话。他顿了一下,我们高岩村如何发展,旅游是一条出路。要充分利用175到185这个空间,搞清水走廊,建好特色民居、特色餐饮“两条街”,把生态观光园搞起来,让游客上岸后有吃的,有住的,有玩的,有购的。下一步,我们要把接待自驾游作为一个方向,让高岩村成为旅游目的地。游客上岸了,如果没得吃,住不上,那就是我们高岩村的悲哀。农家乐,刀不能磨得太快,来一个宰一个,把游客吓跑。我在县里搞过旅游,我们这儿风水好,又有很厚重的文化,李自成屯过兵,神农帝采过药,不远的三里城又是巴人的发源地,这么好的条件,不利用岂不可惜?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作为乡镇干部,我觉得一要会说,二要会干。说要说到群众心里,说得大家听得进,坐得住。肖书记应该说是这样一类的干部。

肖书记讲完,雷支书让大家自由发言。七十三岁的张扣珍首先发言:我说几句。旅游局来了,我们老百姓高兴。解放后我就唱歌,看着国民党走了,共产党来了,心里头想唱,新歌旧歌我都记得。如果旅游搞起来了,要我唱,我还唱,别看我年纪大了,唱起来不比别人差。我这辈子亏在没文化,亏在年纪大了。她一停顿,老党员吴启华接上了话茬:我提点小倡议,咱们搞旅游农家乐,要服从统一规划,不能各搞各的,要保护好环境,尤其是植被要保护,多种马盐藤,不能乱倒垃圾,乱扔瓶子,杀鸡取卵的事做不得,把旅游名村的牌子砸了划不来。他的话音一落地,一个四十开外的女村民站起来发言,光搞果园不行,要建个花园广场,这样客人来了有散步休闲的地方。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高岩村的发展远景。天色近晚,雷书记不得不做了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