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巴山寻根
1233400000048

第48章 来自小神农架的呼唤

2011.4.27 周三 晴

昨天一天,安排很紧凑。上午,工作组开了碰头会,就“五一”前后的工作做了安排。随后,童建新带周实现回访高岩村的两个贫困户,我带钱松华去镇党委找肖谨诚书记听取意见,商谈沿渡河镇下一步的发展。

镇党委和政府坐落在镇中心,门楼上盖的是黄色的琉璃瓦,门楣上刻有毛泽东的手书题:为人民服务,门柱上是一副对联:团结拼搏铸时代辉煌,艰苦奋斗创千秋伟业。入得大门,整个建筑呈U字型,四层办公楼顶上篏着八个醒目的大字:旅游兴镇,产业富民。这些口号向人们宣示了这个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雄心和旅游的主打产业。

高岩村支书雷安镁带我们走上二楼,在挂有书记镇长门牌的办公室前停下敲门。入得门里,只见办公室里摆着两张办公桌,书记镇长面对面办公。办公桌一侧摆放着硬木沙发和两张坐椅,显得很拥挤。见我们进来,肖书记和谭镇长站起来与我们打招呼,又忙着给我们沏茶。我说,别忙乎,坐下来说说话。谭镇长说,我有点事,肖书记跟你们汇报吧。

肖书记中等个儿,肤色红润,双眼皮,嘴角上有颗不太明显的痣。他习惯地找来工作笔记本,说,我也没得准备,想哪说哪。我说,这样好。他先向我们介绍了沿渡河镇的基本情况。全镇有1.5万人口,56个村,经济主要靠农业、烟叶、特色油料、畜牧业和水电。巴东的人均收入是2700元,我们镇是3000元。我们镇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北连接神农架,西接巫山,神农溪有百分之八十流经我们镇,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星级酒店有一家,招待所14家,民间宣传队有7个。

他看我记得认真,说得也更带劲。我们这儿的皮影和唐戏是有名的,什么时候请您指点。我说,好啊,这些都是属于非遗类的,我很感兴趣呢。旅游强镇,发展经济,是我们主打产业,也是我们始终努力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对民居穿衣戴帽,对三桥(沿渡河大桥、罐子口桥、聂家沟桥)进行包装,在镇中心建个休闲广场。再把杨河口漂流搞起来,让纤夫拉纤,让旅客真正感受到纤夫文化。讲到要开发小神农架时,这位镇书记眼睛一亮,发出兴奋的光芒。他拿出厚厚的一摞资料递给我,说,这是中国地质大学为我们做的开发规划,花了三十多万呢。那儿不仅景色优美,不比神农架逊色,是浓缩的大神农架,遍地都是宝呢。它的海拔3305米,原始森林40平方公里,有珍贵的金丝猴、白肩雕、灵猫、毛冠鹿、黑熊、獾。珍稀植物也不少呢,像油杉、山杨、鹅耳枥、珙桐等,更有两万亩杜鹃,现在正是开花的季节,漫山遍野一片红啊。我问他,为什么方案做出来了,迟迟没有开发呢?肖书记挠了挠头,说,缺钱呢,还没招到商,真希望有眼光的商家投资,绝对有开发的价值呢。你们省旅游局就是搞旅游的,这次来,一定要抽时间实地考察一下,帮我们出点主意。我问,去有多远啊。他说,我们已经先期投资三十五万,搞了一条小路。要看完,整个得四天吧。路是远了点,我说,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等我们把民情回访完了可以考虑。肖书记说,求之不得呢。小神农架还有多少居民?户口上有六十户,目前只剩八户,真正开发移民任务不是太重。山里人,看山不是山,看水水不美。我真正担心的是我们纤夫文化能走多远?过去的神农溪是急流险滩,纤夫裸着身子拉纤,现在呢,神农溪只能平湖荡舟。如果我们把小神农架开发了,可以在175到185之间搞漂流,重现纤夫文化。如果这块开发出来,不仅对我们沿渡河,而且对整个的巴东的旅游业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朝他点点头。

肖书记把厚厚的开发小神农架的规划合上,继续道:农业这一块我们不能丢,进一步打造特色油料基地,主要是菜油和桐油,由现在的两万多亩发展成三万亩;种植万亩柑桔,形成果园规模;畜牧业主要是生猪养殖,在年15万头的基础上,再力争多养一点;加上烟叶、苕粉加工、水电等,形成一个以旅游为龙头,其他各业齐头并进的局面。肖书记说到这儿,脸上充满了自信。我问对工作组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肖书记说,我是从县旅游局出来的,在这沿渡河镇一干就是九年了。他掰着手指给我算:当副书记四年,当镇长和书记各两年半。我只希望省旅游局在发展乡村旅游上给我们更多的支持。沿渡河已经连续两年申报旅游名镇,但至今没批下来。我们今年继续努力。我说,我虽然刚到旅游局时间不长,我知道这旅游名镇竞争性很强,你们去年已经入围,没评上,说明还有不到的地方。希望你们对照差距扬长补缺。我们不能打包票,但可以帮你们努力,你们也要努力,努力不成,下年继续努力。

一看时间早过了十二点。我把笔记本收上,肖书记似乎言犹未尽。我说,先喂脑袋吧,有时间我们还可以谈呢。去不去小神农架考察,我们再做商议。他眼里放出热切的光芒,说,最好请领导抽空去一下,现在正是万亩杜鹃盛开的时候,很美的。

中午,我们在镇小食堂里用了个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