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美哉,中国女人
1234200000094

第94章 天使·以天下为己任

“现在,我国西南五省的干旱已经持续很久了。珠江源头断流,漓江变成了小溪,黄果树大瀑布成了涓涓细流。但是老天爷还没有一点下雨的意思。这种百年未遇的大旱,就是恶劣气候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全国人民的心都揪紧了!” 白鸥从这里开始进入了下半场的讲演。

电视屏幕上映现出水库干涸、土地龟裂、大片大片庄稼干旱枯萎的景象,排成一字长蛇阵的队伍在等待远水的救渴。……

“据报道,那儿有的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洗澡了,有的人已经好多天没有喝到汤了;洗过菜的水用来擦脸,擦过脸的水再积起来洗衣,洗过多少次东西后变成泥浆一样的水,最后用来冲洗马桶。水真比油还要金贵啊!”

电视屏幕:特写镜头——一个焦渴的孩子两眼失望地瞪着空空的水桶。

“在全球许多地方,暴雨、飓风、洪涝、冰雹、海啸、暴风雪等自然灾害也愈来愈频繁,愈来愈猖狂。最叫人担心的是,极地冰层消融的速度正在加快,海水在不断地上涨。人类的生存正受到愈来愈严重的威胁 。今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政府在总统纳西的策划下,在首都马累附近的海水里,召开了水下内阁会议。所有的人以手语沟通,用防水笔在塑料板上签署了一份呼吁全球减排的文件。据预测,这个由上千个珊瑚礁岛组成的国家 ,在海平面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正面临着被海水淹没的危险。现在,全球首批‘气候难民’已经诞生了。位于新几内亚外海的卡特利特群岛,在海平面的不断上涨中随时有被吞没的可能。岛上首批家庭已不得不背井离乡,移居别处。一个名叫希伯特的白人摄影师回忆他2006年看到的这个小岛 :‘远远望去,那是蓝色海洋中的一片绿洲。这儿没有高山,没有高楼,没有工厂,也没有汽车,只有白色的沙滩、浓密的椰林、悠闲自得的岛民和玩水嬉戏的孩子。’然而,三年之后,前《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丹.伯克在这儿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珊瑚岛平均海拔只有一米,最高处也仅为一点七米。人站在岛的一头,只能看见另一头汹涌的巨浪正朝岛中心席卷而来。’椰肉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但是伯克却看到许多椰树因为吸收了海水中过多的盐分而被毒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残骸。当地人开始与海水争地,疯狂地捡拾贝壳筑堤,但仍无济于事。他们的生存面积越来越小。现在,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来读一段伯克在报道中写的首批‘气候难民’搬迁的情景:‘今年4月21日,天气很好。发动机的轰鸣声中,一艘白色渔船缓缓驶离卡特里特岛,5个黑人男子站在船舷挥手告别,留在他们身后的,是注定会消失的家乡和前来送别的岛民们。……当时的气氛是静止的,弥漫着悲伤的味道,这标志着全世界第一批气候难民集体迁移开始了。’……”

白鸥读到这里,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停顿。演播厅里气氛变得凝重而抑郁,有人在低低地咳嗽。观众仰望白鸥,只见她原本蓝天般明净的大眼睛变得阴郁了,暗淡了,脸上笼罩了一层阴云,她的声音也变得低沉和悲凉:“说心里话,这些气候难民都是无辜的,他们远在天涯海角,世世代代过着与世无争的低碳生活,他们对地球变暖没有任何责任,可是别人高碳生活所造成的灾难却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了。他们被迫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离去。他们的可爱的家园从此要从地球上消失了,沉没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这是多么叫人伤心而又痛心的事啊!为什么别人种下的苦果要让他们来他吞咽呢?这是不公平的呀!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会有6亿‘气候难民’,其中1.5亿将丧失家园。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它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它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良知。兵临城下,大敌当前,我要以一个气象工作者的名义呼吁:救救地球!救救那些气候难民!”

由于过分激动,白鸥的呼声犹如裂帛般高亢、强烈。

一霎那间,整个演播大厅鸦雀无声。

突然,一片海啸般的掌声爆发出来,嘉宾席上的人几乎全离座而起。

“救救地球!救救那些气候难民!!……”热烈的呼声有如地动山摇。

嘉宾们怀着激情连续呼喊了好几遍,这才陆续坐下。

“把地球的冷暖挂在心上,坚持过低碳生活,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地球降温,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白鸥喝了口服务人员刚端上来的热茶,清了清喉咙,继续往下说,“现在,我国首次宣布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有道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众志可以成城,全民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有专家算了这样一笔账:每月少开一天车,全国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夏天空调调高1度,全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每月少喝一瓶啤酒,全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就在这个讲座前的几天,我周围的一些邻居和朋友,聚集在我的家里,经过讨论,取得共识,回家后各自制定了“从我做起”的低碳生活计划。现在,我要将他们的计划告诉大家。——”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那天晚上楚山等在白鸥家里热烈讨论的场景,这是伊露受电视台的委托拍摄的。接着,电视镜头又对嘉宾现场进行扫描,最后在穿红色马甲的嘉宾席上定格,映出了楚山夫妇、林帆夫妇、江枫、伊露、钟少春、童丽娜、孔祥炫等人的形象。……

“江城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书画家楚山,与他的夫人心理大夫梅晓萍一起,已将他们家里绝大多数电灯换成了节能灯,只有楚山的画室里保留了一个吊灯,用的是原来的灯泡,但灯泡的数量已从原来的12个减少到8个。这个吊灯,只有在他作画时才可使用。他夫人梅晓萍,原来每晚从七点开始,看电视达三个小时,现在已改为两个小时。

“江城大学原社会学院长林帆教授和他的夫人余群,在自家的阳台上种植菖蒲、米兰、茉莉、棕竹、龟背等多种植物,营造了一片‘绿色的春天’。现在,他们决定从即将来临的春天开始,把种植绿色植物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教授公寓的住户,争取在三年内使家家户户的阳台上,一年四季都有‘春天的绿色’!

“江城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江枫教授,从新的一年开始,决定在学校办公和在家里写作时,都不再使用空调;夏天在办公桌上放一个小型电风扇,冬天在身边放一个取暖器。这样至少可比原来省电一半以上。他建议别的教师、员工在单独办公时也能这样做。

“江城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钟少春和他的未婚妻童丽娜,为实践低碳志愿,毅然放弃为结婚而购置小车的计划,决定外出时乘坐公交车辆。这个志愿,至少三年内不变。

“江城大学清洁工孔祥炫,一位已经自学完大学中文系全部课程的热血青年,也志愿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他无偿承包了江城大学所有公共场所的用水和用电的监管工作,决心为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尽自己的努力。

“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江城大学社会学院的学生班长林荫,她满怀热情发起组织了全校第一支低碳行动志愿队,利用假日在校内外广泛宣传低碳生活。她还带领她的团队,向全市三十多所兄弟院校发出了‘用实际行动为地球降温’的倡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市民称他们的行动是为地球降温的‘及时雨’。

电视屏幕的镜头扫向穿火黄马甲的嘉宾,最后定格在林荫身上,只见她掀开了迷人的酒窝,站起身来,微笑着,向两旁的嘉宾频频挥手;接着又挥手向讲台上的白鸥致意。可以看到,她的眼睛里闪着激动的泪花。江枫从侧面久久地凝视着她,两行热泪不知不觉从颊上滑落下来。

“在这里,我要以一个气象工作者的名义,向我周围的邻居和朋友,向江城大学的志愿队,向这许多为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而带头投入低碳生活和行动的志士仁人,表示崇高的敬意!”白鸥说完,走到讲台前,对着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

演播厅里掌声雷动。

“我们不能忘记,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农村,中国大多数人住在乡下。权威的学者指出,世界环境保护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的出路在农村。因此,我们应当把为地球降温的工作重点放在广大的农村。现在,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的家乡银杏村——”

电视屏幕上映出银杏村的村落、田野、山坡、水库、海滩,一望无际的稻田,连绵不断的林木,滚滚波涛中的八仙船和在海天之间奋飞的鸥鸟。……这又是张波专为电视台拍摄的。

“这些年来,我的家乡因为保留着原生态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被人称为“乡情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村民们立志把它建成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态旅游村。随着‘为地球降温’的这个伟大使命的提出,我们小村的父老乡亲也义不容辞地投身其中。村委会根据绝大多数村民的意见,决定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这个计划,得到了江城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江枫教授的支持。他初步确定,要与银杏村携起手来,在那儿建立一个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兼民风、民俗的教育基地。不久他将陪同他故乡曲阜的叔叔、水果和水稻的种植专家江耀宗,到银杏村考察,帮助村上引进良种水果和曲阜香米,让银杏村所有的山坡都长出优质水果,让银杏村所有的稻田都生产曲阜香米。村里决定大力发展养猪业和畜牧业,广种紫云英,用厩肥、绿肥和沤肥逐步代替化肥,直到最后完全不用化肥。村民家里,要发展沼气,推广省柴灶,搞好污水处理。现在,一个以‘八仙船’命名的海滩游泳场已正式立项。我相信,要不了多少年,我的家乡就会大变样,它将成为一个集低碳产业、低碳环保和低碳养生于一身的乡村先进典型。到那时,我要带着大家到我的家乡去旅游,去看满山红艳艳的枫叶、满田金灿灿的稻谷,去听布谷鸟的叫唤、纺织娘的歌唱,去采树林里的蘑菇、田埂上的蒲公英,去吃水灵灵的苹果、无公害的蔬菜、‘一家煮饭,全村飘香’的香米饭,还有用稻草的余烬煨出来的喷香喷香的红焖牛肉。我还要带妇女们赤着脚在清凌凌的小溪中洗衣裳,在阳光下的场地上晒被单,在满是阳光香味的被窝里睡觉,做最美最美的好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银杏村可以变成几十个、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几万个银杏村。我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将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感到自豪。在这里,我要向故乡人民,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和我的启蒙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要告诉他们:爱人类,爱自然,是我心灵最好的归宿。从此,我要把我的一生献给为地球降温、为人类造福的壮丽事业。最后,我还想朗诵一首诗。这是江城大学的江枫教授不久前写的,我从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现在我把这首诗送给大家。——”

白鸥稍作停顿,从身上掏出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的纸,展开来,又向嘉宾席上的江枫打量了一眼,用激动的声调念道——

“ 我们都是一滴水,

我们又是一片海。

一滴水也能掀起巨澜,

只要你不离开大海的胸怀。

我们都是一滴水,

我们又是一片海。

一滴水也能照亮人间,

只要你吸收了太阳的光彩。”

一片暴雨般的掌声过后,一支清新、优美的乐曲骤然响起。霎时间,电视大厅群灯齐明,几十个照相机和电视机的镜头一齐对准了白鸥。白鸥美丽的脸上顿时焕发出天使般奇异的光彩,她那由于过分激动而泪光闪闪的大眼睛,深情地凝视着远方,满含着骄傲和自信;那清澈的眼神,宛如被阳光照耀的湖波,明媚,纯净,透亮,跳跃着火苗似地光点,彷佛能将人们的心灵点燃!

银杏村的父老乡亲挥舞着“生态农业,前途无量”和“环保的希望在农村”的大幅标语,统统站起身来,面对讲台,振臂欢呼。大厅里,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身穿红色马甲的嘉宾中,一个彪悍的身影高高举起了手中的摄像机,足足有五分钟。他的镜头对准了白鸥,一分一秒也不偏离。而当拍下了白鸥刚才凝视远方的镜头时,他高兴得一拍大腿,直跳起来。他将摄像机交给身旁的老伴,望着台上的白鸥,双手挥舞,激动得浑身发抖。

见到这一切,江枫眼眶里再次噙满了泪水。

“老楚啊,你终于找到你梦寐以求的人了!”他在心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