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美哉,中国女人
1234200000095

第95章 天使·“最美的中国女人 ”

白鸥的电视讲座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了江枫的预料。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闭幕不久,作为国内第一个为地球降温的电视讲座,凭着主讲人“铁肩担道义”的崇高精神和“胸怀全人类”的满腔热忱,激起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共鸣和各地观众深切的关注。

江城的报纸、电台几乎都在重要位置报道了这个讲座。在众多的报道中,要数伊露写的述评最有分量,也最震撼人心。这篇题为《从白鸥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的述评,在详细报道了讲座的内容后,激情澎湃地写道:“从白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女人情深似海、义重如山的传统美德,更看到了中国女人在改革开放后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这,也就是足以让我们自豪的中国形象!”

讲座以后没几天,低碳生活和低碳行动的志愿队、宣传队就从江城的大学迅速蔓延到全市的中学和小学,并有向全社会扩展的趋势。白鸥在讲座上朗诵的那首诗,不知是谁谱了曲,以十分动人的旋律,在大街小巷被人们传唱。反应特别强烈的是许多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和常驻中国的外籍教师、外国专家。赞美、表彰乃至歌颂白鸥的信件、电话、和手机信息,如雪片般飞向江城电视台、白鸥所在的气象局和白鸥本人。

外国专家和学者,称颂白鸥是“最美的中国女人”、“将爱洒向世界的美丽天使”;外国留学生则盛赞白鸥是“东方的维纳斯”、“怀抱地球的圣洁女神”。至于各种各样的求爱和交友的信函,也通过邮局、电讯部门和网络纷至沓来。……

让白鸥和江枫意想不到的是,就连秀水镇广播站长熊毅,江枫的叔叔江耀宗都连夜打来电话,祝贺白鸥的讲座大获成功。

“咱小鹭子出挑得真像一朵花,俺一眼就看出她是俺江家的人啊!她叫什么来着?——白鸥?原来是银杏村那对老夫妻收养她的啊!”江耀宗在电话里激动得一个劲地叫嚷,“刚才俺动员村上的人都收看了这电视,从此俺这脸上更有光彩啦!往后,俺说啥也要把银杏村的事办好!”

白鸥的父母、肖老师、张波夫妇、白小龙等父老乡亲,心里更是乐开了花。他们像过大年一样,欢天喜地的在白鸥和江枫家里住了两个晚上。白鸥的爸和妈高兴得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白鸥爸耸起漆黑的浓眉,将宝贝女儿夸了又夸:“哎呀,俺这回算是亲眼看见了,俺的闺女真的跟她妈一样,有大爱,有大义,还有大智、大勇!这么大的场面,对着全省全国几千万人,她笑眯眯一讲就是两个钟头,哈哈,这勇气比她妈上山去找狼还要胜过几分呢!”

“俺看,最难得的是她那股志气!”白小龙说,“把一生献给为地球降温、为人类造福的大事业,在今天这样的社会,谁能做到?可是,俺百分之百相信,白鸥能说到做到!”

最高兴的要算楚山夫妇。电视讲座结束后的第二天一大早,老夫妇俩就双双来到江枫家里。楚山满脸红光,意气扬扬,多日来的愁闷忧虑一扫而空,彷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一进门,他就亮开了大嗓门:“哈哈,这半年来,我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费了多少心计,吃了多少苦头啊,想不到转过身来,我要找的‘她’却在我的身边出现了!”

“昨晚,这老头子高兴得一夜都没合眼!”梅晓萍也喜滋滋地说,“才睡下,他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打开录像看看,说:‘美哉,中国女人!’到半夜,他又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打开录像看看,说:‘美哉,中国女人!’一个晚上,不知爬起来多少次,高兴得就像个孩子!”

“像白鸥这样的年青人,要是多一点,再多一点,咱们国家就大有希望了!”楚山拍着江枫的肩膀,动情地说,“我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咱们的工作,就是要让白鸥这样有志气的年青人大批涌现,越来越多!过几天,我就要找白鸥商量画画的事了。”

至于白鸥自己的兴奋和激动,更是难以形容。

那天,白鸥一下讲台,就被热浪般汹涌而来的人群包围住了。记者的镁光灯刺得她眼睛发花,争抢着要她签名的声浪震耳欲聋。要不是江枫急中生智,与钟少春、孔祥炫一起竭力阻拦,白鸥就很难脱出重围。晚上回到家里,白鸥搂住了江枫,一个劲地笑啊,跳啊,唱啊,高兴得泪花飞溅。她翻来覆去地对江枫说:“靠大伙帮衬,俺是凭一滴水掀了大浪,借一点颜色开了染坊!”江枫特别提到,她的讲演竟然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一个“俺”字,那个“我”字转换得那么自然,那么流利,这实在是他没有想到的。白鸥一听这话,忍不住咯咯咯大笑起来,说:“这里头的秘密,俺过些日子再告诉你。”由于极度的兴奋,再加上要陪伴父母和乡亲,她一连两晚都没有好好睡觉。到第三天,客人都走了,她再也支撑不住了,竟在家不吃不喝,倒头而睡,从早上一直睡到红日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