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1292500000012

第12章 先秦时期嘉陵江流域文化空间演变(2)

2004年,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西汉水流域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和周、秦文化的相关问题,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考古系等联合组成了早秦文化联合课题组和考古队,对西汉水上游流域进行全面勘察。从他们的调查材料来看,西汉水上游也普遍存在着马家窑文化遗存。只不过与白龙江流域第四期文化阶段单纯的马家窑文化相比,西汉水上游的文化因素更为复杂,有龙山时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常山下层文化和齐家文化等。又从陕西凤县的新石器时期遗存的调查材料来看,嘉陵江东源流域存在着仰韶文化遗存。由此可见,在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时期,嘉陵江上游流域普遍分布着仰韶文化遗存,无疑是属于仰韶文化区域。而在仰韶晚期和龙山时期,嘉陵江上游区域却普遍分布着马家窑文化遗存,应为马家窑文化空间,尽管在西汉水上游流域,也有庙底沟二期文化、常山下层文化等文化。

进入三代时期,在我国西北部地区生活的主要是西戎族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有灿烂丰富的文化,嘉陵江上游流域的文化面貌无疑深受其影响。在黄河上游,继马家窑文化发展的是齐家文化,这是早期青铜文化。齐家文化的来源,可能不单纯来源于马家窑文化,也受了陇山以东乃至关中文化的影响,年代上限相当公元前2000年,已进入夏代编年范围。据学者研究,齐家文化在白龙江流域也有广泛的分布,往往与马家窑文化遗址共处一地,或与寺洼文化合出一地,遗存内涵丰富,出土完整陶器甚多,主要分布在舟曲的八楞、三角坪乡、大年乡、南峪乡的马各坪、城关乡的北上坪(上层)、巴藏乡上坝子(上层)以及武都县两水镇后村、宕昌县上堠乡清水村和文县、迭部县的一些台地遗址。可见,嘉陵江上游流域也从马家窑文化演变为齐家文化,相应的也是齐家文化的分布空间。

继齐家文化发展的黄河上游青铜文化是寺洼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14~前7世纪,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根据早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的考古调查材料,他们在西汉水上游流域发现寺洼文化的遗址22处,而且一些遗址面积大,内涵单一,可能是该文化的地区中心。这些遗址分布在礼县县城南侧石沟坪、雷神庙遗址以南的区域,与北面的周秦文化相对峙。寺洼文化是这次考古调查的一大发现,以前在西汉水上游流域尚没发现有寺洼文化的遗存。在白龙江流域,寺洼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迭部县东部和舟曲县的曲瓦、巴藏、大峪、南峪、大川、城关等地,以及武都县的北峪河的一些台地上。可见,在嘉陵江上游流域,除了西汉水上游流域的北部地域是周秦文化分布区而外,其余地域演变为寺洼文化的分布空间。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先祖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周孝王时,“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被周孝王赐为附庸,以秦为邑。周厉王时,戎人攻占犬丘,秦人大宗大骆一族被灭。周宣王时,秦庄公伐戎,收复了犬丘。犬丘何在?成为早秦文化研究的一个难点。1994年甘肃文物考古所对礼县大堡子山被盗掘的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而证实这是秦公西垂陵墓区,为寻找早秦文化提供了新的线索。2004年的早秦联合考古队的考古调查,发现了大量周秦时期秦人的相关遗址,在47处周代遗址中,以秦文化为主的遗址有38处,其中有“六八图——费家庄”、“大堡子山——赵坪”、“雷神庙(西山)——石沟坪”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大遗址群,每一个遗址群包含着大、中、小不同层级的遗址,占据了流域的不同位置,是早期秦人活动中心。2005年和2006年,联合考古队先后对西山和大堡子山两处遗址进行了发掘,确认西山为早期秦人的中心聚落,其使用年代从西周时期一直沿用到战国时期,大堡子山遗址为秦公及早期秦人贵族的墓地,繁荣在春秋时期。在这两处遗址中,都发现了城址遗址,其中西山城址依山势而建,面积10万平方米,城内有大型的建筑基址和宗教祭祀遗迹。从对城墙的试掘解剖来看,城墙在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已经废弃,因此,有学者认为西山遗址是犬丘故地。可见。早秦文化是一只外来文化,主要分布在西汉水上游北部流域。

三、先秦时期嘉陵江中下游流域文化空间的演变

嘉陵江中下游流域是指广元以下的川中盆地区,主要由涪江流域、渠江流域和嘉陵江干流流域组成。该区域北靠岷山和大巴山,东接华蓥山,西为丘陵,与成都平原相连。目前该区域经过正式发掘,材料已经发表的先秦时期的考古遗址有广元中子铺、张家坡,通江擂鼓寨,宣汉罗家坝,绵阳边堆山,合川沙梁子等,广元邓家坪、鲁家坟,巴中月亮岩,阆中蓝家坝,南部报本寺、南充淄佛寺等有调查材料,而大量的调查材料和发掘报告尚未公布。根据这些材料,我们曾对其典型遗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三峡地区、成都平原和汉水流域等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将其文化的演变分为七个时期。叙述如下:

第一期,以中子铺遗址下层文化为代表。该期文化遗存主要是石器,极少出陶器,有小三足器、圈足器等。由石器类型来看,以带刃的小石片为多,主要是细石器。而陶器火候很低,特征原始,从小三足器来看,应是受到了汉中李家村仰韶文化的影响。经过碳十四测年校正,距今约6000~7000年间,相当于新石器文化中期。

第二期,以邓家坪遗址下层文化为代表。该期文化遗存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较少;石器则有少量的细石器。通过与丰都的玉溪上层文化比较,二者的同一性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认为两者为同一文化的可能性很大。年代为距今约5500~5300年间。

第三期,以通江擂鼓寨,邓家坪遗址上层,宣汉罗家坝遗址A组,南部报本寺A组、南充淄佛寺A组等文化遗存为代表。从陶器来看,主要以夹砂陶为主,纹饰盛行绳纹、菱格纹等,部分器物口沿有细小花边。通过与三峡玉溪坪文化和成都宝墩文化的比较,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可归入玉溪坪文化系统,与宝墩文化差异甚大。年代距今约5300~4600年。

第四期,以巴中月亮岩、广元张家坡、广元鲁家坟、绵阳边堆山等文化遗存为代表。从文化面貌来看,巴中月亮岩、广元张家坡、广元鲁家坟等遗存以夹砂陶为主,还可见部分沿下的附加堆纹装饰,与三峡的中坝文化接近,但却少见中坝文化中尖底器、盘口器等,说明与三峡地区文化的差异逐渐拉大,或可视为同一文化下的不同类型。涪江流域的绵阳边堆山文化遗存与渠江流域同期文化遗存差异甚大,而与宝墩文化更为相似,应属于宝墩文化范围。年代距今约为4600~4000年。

第五期,以南部报本寺B组、南充淄佛寺B组文化遗存为代表。从采集的材料来看,完全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遗物,因此,应属于三星堆文化范畴。时期约为夏代晚期至商代中期。

第六期,以阆中蓝家坝商周遗存为代表,该遗存盛行的炮弹状尖底杯在成都平原的十二桥文化和三峡地区的石地坝文化都十分常见,由于材料较少,究竟属于哪一种文化尚难判断。年代约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第七期,以宣汉罗家坝B组文化遗存为代表。从文化遗存来看,是巴文化的典型器物。同时,也有一些的楚文化影响。年代约为战国中晚期。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嘉陵江中下游流域文化演变的脉络并不十分清晰,这样的文化分期只是表明某一时期某一地点的文化面貌,并不能反映某一时期整个嘉陵江中下游流域文化的面貌。因此,我们就只能以某一时期某一小区域的文化分布来进行分析。

大约在距今约6、7千年时,四川盆地的广元的中子铺区域受到李家村文化的影响,可视为仰韶文化的影响区。在距今4、5千年的新石器晚期,渠江流域与嘉陵江干流中下游的文化遗存明显受到三峡地区文化的影响,可视为三峡文化的分布空间,而涪江流域的边堆山遗址则与成都平原宝墩文化面貌接近,可视为宝墩文化的分布区域。后世巴、蜀文化的地理分野初见端倪。三代时期,四川盆地的考古学文化主要为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其分布范围远达陕南和鄂西地区。从南部报本寺、南充淄佛寺及阆中蓝家坝的文化遗存来看,嘉陵江干流的中下游流域当在其分布空间之内。到了战国时期,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国疆域“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在此区域内的渠江流域、嘉陵江干流的中下游流域及涪江的下游流域当为巴文化的分布空间,而涪江上、中游流域及嘉陵江的剑阁、广元一带区域当为蜀文化分布空间。

由此可见,嘉陵江虽然发源于秦岭,由北向南流经陇南、陕南、川北及重庆等地区,但因为地理环境的制约,并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地理空间,而是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由于地缘的优势,它们各自受到周边地区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并在不同时期演变为不同的文化空间,而最终成为大的区系文化空间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嘉陵江流域的地理环境,是先秦时期嘉陵江流域文化空间演变的基础。

伍小琴,南充旅游职业中专学校讲师。

赵炳清,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