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的生活里有多少赏心悦目的人与事,亲情,永远是我们眼中最朴素、最真挚、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当我们揣着泪水换上开心面具激情上路,最终得到的常常是伤痕累累、满心疲惫之时,也许每个人如我一样,最先想到的,是我们生命中最亲最爱的人。
★虽然世界很大,但只有家是温暖的港湾
家是什么?社会学家的说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文学家说是宝盖下面养着一群猪。究竟什么是家呢,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富翁醉倒在他的别墅外面,他的保安扶起他说:“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富翁反问保安:“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吗?”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远处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么?”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栋豪华别墅,一本正经的,断断续续地回答说:“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由上面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家不是房屋,不是彩电,不是冰箱,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空间。物质的丰富固然可以给我们一点感官的快感。但那是转眼即逝的。试想,在那个空间中,如果充满暴力和冷战,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家,将不成为其家。而成为一个争斗的战?1鹗?汽车,不过是这个现代化的战场中的悲剧的摆设品罢了。难怪有一些大款自我解嘲道:“我穷得只剩下钱了!”
既然家不是财富堆砌起来的空间。那么家到底是什么呢?家在那里??第二个故事将给我们较好的提示。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它发生在南非。在南非的种族分裂内战时期,许许多多的家族备受战乱之苦,支离破碎,房屋被摧毁,人民被屠杀,有一个大家庭原来有几十口人,最后只剩下一个老祖母和一个小孙女了,这个老祖母年事已高,病入膏肓,就等到天堂报到了。再活下去真没意思。但当她得知小孙女还在人间,老祖母便决心要找到她的小孙女,要不然,她睡不着,吃不香。为了找到她的小孙女,她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反侧数万里,找遍了非洲大陆,最后一刻,她终于找到了她的小孙女,她激动地、紧紧地和小孙女拥抱在一起,这时这个老祖母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到家了!”老祖母不缺钱,不缺财产。在她的心中,她需要爱她的亲人。需要那份特别的真情实感,两个相互牵挂的人就是家啊!家在这里上升为一种信仰,一种宗教,一种支撑老人活下去的精神力量。概括的说家是爱的聚合体,试看天下之家,皆为爱而聚,无爱而散。
在美国女作家白涅德夫人的作品《小公主》中,对家是这样解释的:萨拉:“校长,我认为这里并不是我的家,虽然有我的容身之处。家,应该是一个有温暖的地方啊!”
寻找自己的家,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的宿命。而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无家可归的漂泊者。我们和浪迹天涯的人相比,只是多了一个物质的外壳。我们常常把这东西叫做“家”,但它并不总是使我们感到心灵安宁的地方。
我们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家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范畴,正应了一句禅语:“佛在心中”。家又何尝不是呢?家是一个感情的港湾,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家就是我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而房屋等物质全部可成为“庭”就这个概念来说,后者又是微不足道的补充。
阳光心态:
正确地认识“家”的概念,对我们的人生是大有裨益的,它让我们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只去追求“庭”而不去追求“家”。
★虽然面临危难,但爱人会站在我们身边
所谓真正永恒的爱情,是在两个人都白发苍苍的时候还能够坐在一起回忆年轻时的故事。
生活中总有些无法预料的不幸和某些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我们陷入了困境和无助。但往往又是这些灾难使我们更加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同时,也帮助我们认清了在危难关头,谁不会遗弃我们,谁才是真正可以共患难的人。
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感人的故事。
有一对老夫妻回老家探亲,途中遭遇了轮船底舱起火即将爆炸沉船的险情。面对船长下达的穿上救生衣上橡皮筏逃生的命令,体弱多病的老头对老伴说:“我有病,你就不要管我了,赶快逃生吧。”老伴说:“我一个人逃就是活下来又有什么意思?我绝不能把你扔在船上,我就守着你,咱们要死就死在一起。”老头说:“这怎么行?一辈子你跟着我没有享多少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我不能拖累了你。”老伴说:“没有你,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跟着你无论是死是活都是福。”
于是,轮船上这对没有上橡皮筏的老夫妻,面对人们纷纷逃生的情景,手拉手紧紧偎依着,平静沉稳地迎接即将到来的不幸。也许是他们忠贞不渝的感情感动了上天,他们等来了救援的直升机。他们相扶着用相互给予的爱支撑着彼此,奇迹般地迈过了这道生死攸关的门槛。事后,老头感激地说:“如果没有老伴陪着我,我是无论如何也活不下来的,是老伴帮我拣回了这条老命。”
在某种意义上,这对老夫妇应该感谢这场灾难的降临,因为正是这场灾难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彼此在对方心中的分量,以及那份连死亡都无法割舍的深情厚谊。
阳光心态:
如果有一天突然间房子、车子、票子统统都没有了,只要还有最亲的人,就还有力量从头再来。如果连亲人也没有了,自己孤零零站在这世上,一个人哭一个人笑,那该多么可怕。有些事物是无法代替的,比如几十年的血肉亲情,比如相依相偎的亲密爱人。
★虽然诱惑当前,但也不能让它毁了亲情
“亲人的爱如苍天大树,你曾是一粒种子,在他们的庇护下茁壮成长。有一天你长成了参天大树,请别忘记,你曾吸取过他们的营养。”这是一句普通人说的话,然而,在我们听来,它却如震天的雷声在我们耳边轰响。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记得“亲情”这个如此温馨的字眼?
李辉出生在长沙市望城县的一个小村落里,因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他辍学了,来投靠在长沙做工程师的叔叔,想谋份适当的工作。有女无子的叔叔十分看重这个侄儿。他鼓励侄儿上进,努力读书,并愿意资助他圆个大学梦。
李辉很争气,真的考上了某大学理工科,他说要像叔叔一样当一名工程师的时候,老人热泪盈眶。老人说:“我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从没想过要他还钱,看着自己供养这个孩子长大挺有成就感的。”
大学毕业后,李辉如愿做了一名工程师,叔侄的关系一直如父子般亲密。
然而,这种亲密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一个“贪”字让李辉掘下了埋葬亲情的坟墓。
2002年春季房交会,老李看上长沙县山水芙蓉的一套商品房,但由于年龄的限制他已经不能办理房屋贷款了。于是以侄儿李辉的名义到房地局和银行办理了相关手续。除了首付款、税款等费用外,2002年6月开始,老李还在按月偿还银行按揭。
看着户主是自己名字的房产证,一个罪恶的念头在李辉的脑中产生了。
房子不久后正式交付使用,李辉跟叔叔商量,为减少自己的租房支出,暂时搬进新房居住,等叔叔要用了再还给他。叔叔怎么会拒绝“儿子”的要求,甚至李辉恋爱、结婚,叔叔都帮其隐瞒房屋真正的主人,怕“黄了”侄儿的好事。
2006年,叔叔看着侄儿“大功告成”,想跟他商议把房屋装修后出租。李辉以妻子怀孕为由搁置了叔叔的计划。
2007年,年迈的叔叔想一人安居此屋养老,再次与侄儿商量装修。哪知侄儿翻脸拿出房产证说房屋原本就归自己所有。但因多方证据显示,李辉2002年的经济状况没有能力购买此房,他不得不立下字据:“我现在居住地山水芙蓉X栋X号,是叔叔用我的名字购买的私房,所有花费(包括首付款和历年还贷等)都是叔叔支付的,待小孩出生后,如叔叔需要将无条件搬出,李辉。”
可这一纸承诺一拖再拖,李辉始终没有搬出此房,伤心的老人只好与其协商把投入的钱归还自己,房子他不要了。
然而李辉却翻脸了,说房子是自己的,与叔叔无关。
老李很是震惊,没想到侄子会说出这样的话。万般无奈,他只好到法院起诉李辉,逼他还款。最后法院作出判决:李辉应在判决书生效5日内把房款归还叔叔。房屋归李辉所有。
李辉终于得到了房子,然而,他的亲友陆续地疏远了他,有的甚至不再与他来往了。
一个辍学的农村少年,因叔叔的资助圆了大学梦,成为一名工程师,却妄图逐步蚕食叔叔出钱购买的房屋,一段亲情的纠葛,一场债权与物权的博弈,他最终赢了房子,可输掉的是千金难买的亲情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
无论我们的生活里有多少赏心悦目的人与事,亲情,永远是我们眼中最朴素、最真挚、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它没有爱情的浓郁热烈,不像友情那样清新淡然,它是世间一首人性之美的无言颂歌,一种大爱无声的心境升华。它缠绵于心灵而不绝、余韵在生命而悠长。它执着的和我们血脉相连,忠诚的与我们生命相伴。爱请之美难于留芳,铮铮友情也许反目成仇,只有亲情——是我们心中永远温柔的角落。
忙忙碌碌中,我们往往会因为亲情的平常而忽视淡漠;人生旅途上,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它朴素而会借口忘记。然而当我们揣着泪水换上开心面具激情上路,最终得到的常常是伤痕累累、满心疲惫之时,也许每个人如我一样,最先想到的,是我们生命中最亲最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可以携着亲情拥着受伤的我们轻轻入怀,给我们安慰,帮我们疗伤,再苦再难也会对我们不离不弃、不厌不烦、不计得失的敞开胸怀接纳我们,将家的的温暖透过浓浓的亲情传递给我们。
爱因斯坦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是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然而,如果没有亲情的抚慰,世界上就不会有爱因斯坦这个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牙牙”学语。当比他小两岁的妹妹玛伽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被一些邻居认为是白痴。
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却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父亲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了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爱因斯坦长到六岁的时候,语言能力仍然很差,一天到晚也说不了几句话。七岁的时候,父母把他送到学校,但是他根本无法融入学校的氛围,不与其他小朋友来往,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们都认为这个学生是一个傻瓜,校长甚至断言,即使长大后,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但是,父亲却鼓励爱因斯坦:“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得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爱因斯坦小时候常常爱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认为:“我的小爱因斯坦并不傻,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下,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爱好,并开始走向科学研究的巅峰之路。
阳光心态:
在别人看来,我们也许是个很失败的人,但是,我们的亲人却始终如一地关爱着我们,那一份浓浓的亲情会让我们忘掉所有的痛苦和烦恼。
★虽然关系最亲,但猜疑会让夫妻成仇人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也可说是瞎折腾的极端。有句俗话说:“猜疑把你和我都变成了蠢驴”,然而在遇到问题时我们还是经常推断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因为我们的先入为主而让问题变得更复杂。
世间最亲密的关系莫过于夫妻了,通常夫妻之间应当充分信任对方,不乱猜疑。外国有句俗话,叫做“疑来爱则去”,深刻地揭示了猜疑的危害。然而,正因为关系最亲密,也就成了最适合猜疑生长的温床。猜疑一旦产生,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难以挽回的后果。著名的文学家莎士比亚,他的名著《奥塞罗》中就叙述了类似的一个悲剧。
国王的女儿苔丝德蒙娜冲破家庭和社会的阻力,同奥塞罗这样一个出生卑贱、肤色黝黑的将军结了婚。婚后的生活十分美满。然而,奥塞罗部下的一个军官尼亚古出于卑鄙自私的目的,编造谣言,制造陷阱,挑拨他们的夫妻关系,使奥塞罗对忠诚纯洁的妻子产生了猜疑之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竟用被子将苔丝德蒙娜活活闷死了。后来,奥塞罗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追悔莫及,自刎于妻子的脚下。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戏剧,现实中不会有奥塞罗这样的蠢蛋。但是,有谁敢保证,自己从来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家庭悲剧。
三十出头的刘某,看起来非常柔弱。她结婚已经五年了,夫妻二人的关系由当初的浓情蜜意逐渐转为平淡如水。丈夫为了事业在外打拼,她在家里被生活琐事烦扰,因此她不时地会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想象吓到:丈夫常年在外会不会有异心?自己人老珠黄会不会被抛弃?这种“疑虑”时时刻刻困扰着刘某。随着二女儿的出生,刘某越发感觉到丈夫的眼光已经很冷漠,看来自己时刻担心的事迟早会发生的,那时候自己该怎么办呢?
3年前,刘某和丈夫在有了第一个女儿后,决定再要一个儿子。因此,面对刘某的第二次怀孕,全家人满怀欣喜,唯独刘某忧心忡忡。刘某认为,自从有了第一个女儿后,丈夫对自己就不满意,为此,刘某整日提心吊胆,害怕丈夫在外边有外遇,甚至怕丈夫为了生儿子和别的女人有染。有了疑心,刘某的行为变得有些诡谲,她常常跟踪丈夫、偷看丈夫的手机、查看丈夫的钱包……妻子的行为引来了丈夫的强烈反感,丈夫不但不解释,反而更加冷落妻子。
盼星星盼月亮,刘某终于再次怀孕,她满怀期待可以通过生个儿子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二女儿的出世,彻底粉碎了刘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