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1336200000018

第18章 知己(1)

一剂医治孤独的良药

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现实,在这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红尘世间,每个人都有一些不能也不愿和家人、同事,甚至爱人倾诉的心里话,藏在心灵深处。所以,每个人都需要知己,得意时可以和他一起分享快乐,失意时他是自己最忠实的倾诉对象。

§§§第一节灵魂相通即是知己

人贵知心,知己无界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或许你从仆如云,一呼百应,但未必有一个知音;或许你高朋满座,珠玑妙语,但知音不是虚位以待就能得来;或许你在亲情的环绕下,有人嘘寒问暖,但他们不一定真懂你;或许你佳人携手,如花美眷,但爱人不一定能解人意。“高山流水”的典故体现着千百年来人们对这种情谊的渴求——知音。

春秋战国时期,身为晋国大夫的俞伯牙与楚国的樵夫钟子期偶然相遇。伯牙操琴,其意在高山。他弹琴的手刚停,钟子期马上感慨地说:“多美啊!展现在我眼前的巍峨高山。”伯牙不语,又弹奏一曲,其意在流水。余音尚存,钟子期赞叹道:“多美啊!我的面前又展现出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俞伯牙惊喜若狂,总算找到了“知音”。他们于是结为“契友”,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以兄弟相称。不幸钟子期因病去世,俞伯牙闻知“五内崩裂,泪如涌泉,傍山崖跌倒,皆绝于地”。而后到钟子期坟前跪拜,挥泪为已故的知音弹了一首悲哀的曲子,以吊唁亡友,他忽然感到从此再无知音了,于是悲愤、绝望地将琴弦割断,将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茫茫人海,找一个朋友容易,获得一个知己却很难。知己是和我们同心合契、共创奇迹的那个人;知己是同我们和谐相处、分享成果的那个人。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是生命的另一半,是人生项圈上那颗最耀眼的钻石。

知己之谊超越空间的距离

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和舒伯特之间的友谊被传为千古佳话:两人共同生活在维也纳30年之久,虽然只见过一次面,却成为知己。在贝多芬的事业如日中天时,舒伯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音乐创作者。贝多芬生性孤僻,舒伯特深知他的个性,所以从不敢贸然造访。直到后来,因为一位出版商的盛情邀请,舒伯特才带着一册自己的作品前去登门拜访。不巧的是恰逢贝多芬外出,舒伯特只好留下作品,怅然而归。

然而,当贝多芬患病后,有一天,友人想调解他的寂寞,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册书放在他的枕边,让他翻阅消遣。这册书正是舒伯特留下的作品集。贝多芬马上被其中的作品吸引住了,细心吟味了一会儿,大声叫道:“这里有神圣的闪光!这是谁做的?”友人告诉了他舒伯特的名字,贝多芬对其大加赞赏。

贝多芬弥留之际,托人把舒伯特召至床前说:“我的灵魂是属于舒伯特的!”

贝多芬死后,舒伯特终日郁闷。第二年,他也告别了人世。临终的时候,他向亲友倾诉遗愿:“请将我葬在贝多芬的旁边!”

后人对他们之间的友谊给予了最美好的赞誉,并为他们铸起了并立的铜像,至今仍屹立于维也纳广场。

可见,真正的友情并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地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所谓知己,就是彼此心灵相通的人。

知己之谊超越年龄和时代

知己之间的交往并不局限于同时代、同年龄段的人,虽然,这些人相对来讲更加与你接近。但是有时,一旦与前辈或晚辈形成忘年交,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罗曼·罗兰23岁时在罗马同70岁的梅森堡相识,后来梅森堡在她的一本书中对这段忘年交做了深情的描述:“要知道,在垂暮之年,最大的满足莫过于在青年心灵中发现和你一样向理想,向更高目标的突进,对低级庸俗趣味的蔑视……多亏这位青年的来临,两年来我同他进行最高水平的精神交流,通过这样不断地激励,我又获得了思想的青春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强烈兴趣……”

只有心灵的高度契合才能让人产生如此强烈的心灵震撼,仿佛与知己的交往,能够使人焕发出对于青春和生命的极大热忱。在这样的“灵魂之交”中,一切外在的形式,如年龄、身份、经历、成就都显得十分渺小,甚至微不足道,这就是知己的力量。

照亮灵魂深处的知己

知己提升你的生活境界

知己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把我们的精神生活提到日常事务的枯燥单调之上,赋予平凡的生活以意义,使得它具有一种精神的投射、温和的超越、趣味的升华。

“文革”后期,老舍的家人和朋友冒着风险打开他被封多年的书房兼卧室。满屋尘土,凌乱不堪,惨不忍睹。地上有不少纸片,随手捡起一个旧信封,上面有鞋印,显然是被践踏过的。抽出里面的纸,竟是一幅完好的中国画。细看,是傅抱石先生送给老舍先生的一件礼物。横幅,幅面不大,未裱,题为《洛神图》。画面上是一位古装仕女,席地而坐,抚琴,端庄典雅,额上有一颗装饰红点,小嘴同样猩红,脸型和眼神很美丽,仿佛在冷峻、平静的外表下有一股热烈的激情在心中涌动。

显然,当时傅抱石先生在南京家中作画,画得意了,装上信封,寄到北京,送给知己老友。没有特殊的因由,几乎是什么也不为,甚至也不写什么多余的话,寄去就是了。是一种问候?是一种惦记?是一种关切?是一种友情的延续?是一种自我陶醉?是一种急切的分享?

可能都对,也可能都不对,因为这份礼物中的深意只有老舍和傅抱石两位先生自己最清楚,这就是知己之间的情谊,它是两个人心灵之间的一种感应,是一种彼此心有灵犀的精神境界。

知己初见之谊开辟灵魂的一片净土

有这样一则故事,它和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影片一起,打动过世间无数男女的心:

他初见她的时候,已经是36岁的中年男子。而她,还是一个23岁的女孩,瘦削的身材,矜持、内敛的性格。他第一眼看见她,心就有一种微微的颤动。

他们都是演员。那是他们第一次合作,分别饰演戏中的男女主角。那时,他已是好莱坞的大牌明星了,人们心中的偶像。而她,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用现在的话说,她还是第一次“触电”。因为这部戏,他们两人天天聚在一起。她在他的面前,有时候喜笑颜开,显得温顺娇小,而有时候又是那么的冰冷孤傲,拒人于千里之外,仿佛没有谁能够走进她敏感而脆弱的内心世界。在那次合作里,他忽然发觉自己已经分不清戏里戏外了。

那是一次成功而经典的合作。在拍戏之余,他们常常在黄昏时分,沿着附近的一条静静的小河散步。一轮明月升上来了,它含笑看着树荫下那两个并肩而行的年轻人,清澈而明净的河水,也一天又一天悄悄偷听着他们的话语,被那真挚而纯净的心声打动得发出潺潺的声响。

那时候,他的第一次婚姻已走到了尽头。他多么渴望得到她的爱情啊!然而,从小受到父母离异伤害的她,对离了婚的他感到害怕,因而远远地离开了他,有情人没能成为眷属。

1954年9月,当她结婚的时候,他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了她的婚礼。其实,她的丈夫,也是他后来给介绍的,是他的好朋友。他送给她的结婚礼物是一枚蝴蝶胸针。

后来的某一天,63岁的她在睡梦中飞走了。而他来了,他来看她最后一眼,他心中那个永远娇小迷人,眼睛里总是盛满了忧伤的女孩。

又是10年的光阴匆匆流过,他得知要在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义卖她生前的衣物、首饰的消息。87岁高龄的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了她近40年的胸针——那一年他送给她的蝴蝶胸针。现在,它温暖着他的胸膛。

终于有一天,他也闭上了眼睛。相信在他进入天国的时候,他也同时看见了他的天使。

——他们第一次合作的那部电影叫《罗马假日》。她是电影史上永远让人魂牵梦萦的“公主”奥黛丽·赫本。而他,就是被誉为“世界绅士”的格里高利·派克。他们超越爱情之上的纯洁友情永远让这个世界为之欷歔动容。

知己之谊,因为超越而变得崇高和圣洁。

也因为圣洁和崇高而更增添了分量。

朋友是一本书,读懂了就能成为知己。

有一知己,远离孤独

孤独是每个人都必然遭遇的处境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无论与别人有多好的感情、多亲密的关系,人还是孤独的,因为我们只属于自己。

有人说乐观的人有很多朋友,生活多彩,但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当渐入梦乡的时候,当遇到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别人帮不上忙的时候,其实无论是谁都是孤独的。我们的整个生命与孤独始终相伴。

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同桌吵架,午睡的时候躺在被窝里想,他肯定不会再跟我玩了,失落感油然而生,从那时候起,我们认识了孤独。后来,我们上学了,长大了,恋爱了,我们满心欢喜地陷入了“相信人间一切美好”的漩涡,然而最终还是被突如其来的失落打败了。那个时候,我们学会了孤独,一直到我们老了,一个人坐在摇椅上追忆似水年华,那个时候我们懂得了孤独。

更何况处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竞争的时代,让人感到人事纷繁,精神上不得安宁,世间有许多繁杂的事,困住的不仅是人的身,更重要的是困住了人的心,使人身心失去了自由,很多人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人时时都有孤独的可能,孤独像一个魔鬼时时在威胁着自己,孤独感像一片阴影随时都有可能来袭。有亲人和朋友的相处可以解除孤独,但亲人和朋友不能常伴。尤其是亲人或朋友与自己两心相隔、两身各异,甚至心之背叛时,这种孤独感就难以排遣了,这是一种永恒的孤独感,是情思无以寄托、无以交流的深刻的孤独感。比如我们可能对于下面的感受产生共鸣:

“虽然我朋友特别多,但有时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心境上也是一种独处的感觉。”

“每一次和朋友相聚的时候,心里都感觉很悲哀。悲哀的感受并不是说不喜欢这些人、这种气氛,而是团聚以后常常会有很长时间的分离。好不容易适应了那种热闹,那种感觉和视觉上的忙碌,但是热闹很快又过去了。团聚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的,客人走了以后迎面扑来的却又是骤然冷却的空荡。”

“我没有什么朋友,父母也不理解我,我经常一个人上网玩游戏来消磨时间,但是玩完以后回家的时候感觉我的人生没有什么价值。我的心是孤独的。我也尝试着去结交朋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不怎么接近我。”

“凌晨一点多钟醒来,忽然间感到难过。打电话给朋友,全世界好像都停机了。翻开电话簿,也不知道能给谁打电话。忽然间发觉找不到可以在深夜和我通电话的人。苍白的夜晚,闹钟的滴答声清晰可闻,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在心里蔓延开来。”

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感伤,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孤独状态,但是孤独不是无法战胜的恶魔,只要肯想,就一定会找到一种驱除孤独的方法,让自己摆脱孤独的纠缠,成为一个心灵充实的人。

知己是一剂医治孤独的良药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消除这种孤独呢?有很多人想到的是找一个理想的知己,希望这个知己了解自己,同声相求,同气相依,从而使自己得到印证与认同,坚定信念,安定心神。

这确实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人运用这个方法摆脱了孤独感,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了追求理想,李白的足迹踏遍了华夏大地,但他放荡不羁的个性与中国古代的政治舞台格格不入,于是,纵使有一身的抱负也只能寄洒诗篇。他并不明白这些,秉着其执著的追求,一次次挑战权贵。正因为开罪了权贵,而在年过半百之时被流放到夜郎。

“明月楼中音信疏”等,都是诗人在流放路上的孤独印象。李白在其流放的路上也是不寂寞的,沿途的达官贵人纷纷设宴求诗,我们看到李白极多的诗篇均是赠某某、谢某某就可感知了,朋友虽多,这并不能去除李白的孤独感。

直到他在杜甫父亲杜闲的家里认识了杜甫,两人诗歌往来,共度了一段美好时光。李白与杜甫相会是在李白因触怒权贵放归山林时。杜甫在诗中描写当时的情形是:“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两人可谓一见如故。

这一次的相遇被闻一多先生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或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相比,闻一多把这次相遇比做“太阳和月亮的相碰”。

但他们的交往,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两人从此再也没有见面。他们以其高贵的人格和真挚的友情,谱出了文学史上的一段“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孤独”与“知己”仿佛有着天然的联系。只有有了知己,孤独才能从人的心里彻底离开。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孤独的,幼失父母、寄人篱下的命运,使她屡屡感怀身世,做司马牛之叹。但是有了宝姐姐的善解人意、关怀体贴,她从内心里感到了温暖。

宝钗深知黛玉心中的苦楚。黛玉生病,她去探望,当得知黛玉怕别人说三道四而不愿熬什么燕窝粥的时候,立刻将自己家的燕窝送给黛玉吃。当黛玉悲叹自己孤苦伶仃的时候,她便劝慰道:“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繁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如此劝慰体贴,使黛玉觉得自己到底有个可以相伴谈心的知己,自然更加亲近。宝钗又说:“我虽有个哥哥,但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是同病相怜!”这句同病相怜,使两颗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原先对她抱有敌意的黛玉视她为可靠的知己。

可见,如果这个世上有这样一个人,能在你感到孤寂的时候,给你以慰藉;能够在你忧郁的时候,给你以疏导,那么谁都会欣然引为知己。

这正应了一句古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不仅能驱除痛苦还能带来快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几句关于闲谈的话:“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曾不知老之将至”。真是道出了知己相聚、随意闲谈之乐。对此话极为欣赏的钱伯城先生便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聊天乃人生一乐》。文中写道:朋友相聚,乐在聊天,若相对无言,就乐不起来了。我所喜欢的,清茶一杯,二三其人,互无戒心,话题不着边际,议论全无拘束,何妨东拉西扯,亦可南辕北辙。乘兴而来,尽兴即散。

有这样的几个知己,达到这样一种人生境界,那“孤独”二字便可在人生的字典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