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我并不去试着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一看到树下有火,心里就很不痛快。
“我总是骑马来到这些孩子面前。警告说:‘如果你们使公园发生火灾,就要被送进监牢去。’我以权威的口气,命令他们把火扑灭。如果他们拒绝,我就威胁说要叫人把他们抓起来。我只是尽情发泄我的怒气,根本没有顾及他们的看法。
“结果呢?那些孩子服从了——不是心甘情愿而是愤恨地服从了。但等我骑马跑过山丘之后,他们很可能又把火点燃了,而且恨不得把整个公园烧光。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为人处世有了更多的知识,变得通情达理,更懂得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于是,我不再下命令了,我会骑着马来到那个火堆前,说出这样一番话:
“‘玩得痛快吗?孩子们。你们晚餐想煮点什么?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烧火堆,而且现在还是很喜欢。但你们应该知道,烧火在这个公园里是十分危险的,我知道你们几位会很小心,但其他人可就不这么小心。他们来了,看到你们生起了一堆火,因此他们也生起了火,而后来回家时却又不把火弄熄,结果火烧到枯叶,蔓延开来,把树木都烧死了。如果我们不多加小心,以后我们这儿会连一棵树都没有。但我不想太啰唆,扫了你们的兴。我很高兴看到你们玩得十分痛快,可是,能不能请你们现在立刻把火堆旁边的枯叶全部拨开。另外,在你们离开之前,用泥土,很多的泥土,把火堆掩盖起来。你们愿不愿意呢?下一次,如果你们还想生火,能不能麻烦你们改到山丘的那一头,就在沙坑里起火。在那儿起火,就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真的谢谢你们,孩子们!祝你们玩得痛快。’”
显而易见,善解人意绝不是用来表演以求实利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精神。
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此,当我们以诚恳真挚的心设身处地从朋友的立场出发,同时也注意到每一个待人处事的细节,很自然的,朋友会感受到我们的真情,也会伸出友善的双手,这样你们之间的相处就会越来越融洽。
知己是一种需要用心体会的友谊类型,想要与更多的人结为知己,或者想要与知己保持良好的关系,必须要率先做到真心真意地善解人意。
朋友亦可为镜
每个人眼中的“自己”都不是真正的“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自认为能在工作中表现得很出色,但是他们就是得不到别人的接纳,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别人不对,还是自己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心理学家认为: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与否的标准就是他对自己的看法与别人对他的看法是否有太大的距离。二者没有太大的距离,会被看做是自我了解的一个标尺。
年轻人汤姆在一家大的投资公司做管理工作。他付出艰辛的努力,却总是得不到提升。眼看着与自己资历差不多的同事一个个都得到了提升,他心中既羡慕又嫉妒。后来,他的一个下级又升了职。他再也忍受不住了,不满的情绪终于在他脸上显现了。他认为:无论是人品,还是才华,自己与任何同事相比,都丝毫不差。为什么别人能屡屡升迁,自己却只能在原地踏步呢?在一个为时两天的管理训练课程中,汤姆和他的上级主管都参加了自我—他人评价练习。在这个练习中,要求参加者从一系列形容词中选出一些最恰当地描述他们人格的词语,然后试着互相做同样的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检验自己的形容词与其他人为他选择的形容词是否一致。
汤姆给自己所选择的形容词是:守时、勤奋、诚实、幽默、忠诚、友好、礼貌、自信、创新、能干、坦率、合作、有理解力。而他的上级主管给他选择的形容词却是:墨守成规的、寡然无趣的、无创意的、不敏锐的、不忠诚的、守时的、诚实的、冷漠的、防御的、不可靠的、固执的、郁闷的。
汤姆心目中的自己与上级主管心目中的汤姆居然判若两人。问题出在哪里?
俗话说得好:“好坏善恶总有人评说。”人有时候不能对自己做出准确的评价。有时候你自己只能看到自身的长处,而往往会忽视自身的短处。把知己当做一面镜子,可以看清自己的得失,知己眼中的“你”,才是真正的你。
真诚对待知己,严肃反省自我
知己是我们的一面人生之镜,因为自我认识的时候难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这样的评价就会有失偏颇。苏东坡有句诗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能正确、准确、精确地认识自己,就是因为当局者迷。如何借助“旁观者清”的力量来剖析自己,是完善自我认识所必需的。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他和佛印禅师一起坐禅。
苏东坡说:“大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
“看来像一尊佛。”佛印说。
苏东坡讥笑着说:“但我看你倒像一堆大便!”
苏东坡回到家后,满心得意地对苏小妹炫耀自己是如何占了佛印禅师的便宜。谁料苏小妹不仅没有赞同他的说法,反而说出这么一番话:“因为自己是佛,看别人也会像佛;自己是大便,看别人也会像大便。”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但是苏东坡面对的困境和尴尬在现实中是很多人都遭遇过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借助知己这面镜子,认识到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并及时地加以弥补,才能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在“若即若离”间把握交友的度
失去距离,失去知己
知己是心灵相契的朋友,遇见知己,人们就仿佛看见了另一个自己,有一见如故之感,很谈得来,坐在一起便觉得心里热乎乎的,这正是知己给人带来的奇妙的精神慰藉。但是,如果因此而渴望与知己亲密无间、形影不离,那便大错特错了,交往过密往往会引起嫌隙和摩擦,久而久之,友谊便出现裂痕,最终导致令人失望的分离,甚至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
牵牛花和离它不远的一棵小草是好朋友。每天天一亮,牵牛花和小草都扯着嗓子互致问候。日子久了,它们都把对方当成自己最知心的朋友。但是,它们发现由于相距较远,每天扯着嗓子说话很不方便,便决定互相向对方靠拢。牵牛花拼命地扩散自己的枝叶,它蓬勃地生长,舒展的枝叶像一柄大伞一样,小草则尽量向牵牛花的方向倾斜自己的身体,它俩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它们都为距离的缩短而开心,以为这样更容易交流,感情会越来越好,但事实却与它们预想的完全不同。牵牛花的枝叶像一柄张开的大伞,遮住了小草的阳光,也挡住了它的雨露。失去阳光和雨露滋润的小草日渐枯萎,它在伤心之余,认为是牵牛花动机不良,故意谋害自己,便在心里痛恨起牵牛花来。牵牛花呢?由于枝叶过于茂盛,一次狂风暴雨之后,它的枝叶被折断得所剩无几,身子光秃秃的。看着遍体鳞伤的自己,牵牛花把这一切后果都归咎于小草,如果没有小草,它也绝不会恣意让自己的枝叶疯长的。
一对好朋友就这样反目成仇了。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亲则疏”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这也可以算是一条交际规律,所以,知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十分必要。这里所说的距离,主要指的是应有的礼貌和尊敬。有些人一旦和朋友相处久了,就丢掉了分寸感,进入了所谓不分你我的境界。物极必反,一到这种程度,友情就快走向反面了。
热情过火,对朋友产生占有欲
一旦与知己交往过于亲近,人们还容易产生对朋友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把朋友捆得紧紧的,使朋友心里很有压力而不能完全放松,久而久之,友谊就出现了裂痕。
张丽和李冰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张丽把李冰看成是比一日三餐还重要的朋友,上班时间也要抽空和她聊几句。下班回到家,张丽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李冰打电话,一聊起来能达到兴致勃勃的地步。
星期天,张丽总有理由把李冰叫出来,陪她去买菜、购物、逛公园。李冰每次都勉强同意。张丽每次都活力十足,不玩一整天是不回家的。李冰是个有心计的姑娘,她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偷偷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星期天,李冰刚背起书包要出门,张丽打来电话要她陪自己去商场买衣服,李冰解释了大半天,张丽才同意李冰去上电脑班。可是李冰赶到培训班,已迟到了10分钟,心里很烦恼。第二个星期天,张丽说有人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非让李冰一起去给个建议,李冰说:“不行,我得去学习。”张丽怕李冰偷偷溜走,一大早就赶到李冰家软磨硬泡,李冰没有上成电脑班。最终李冰郑重声明,以后星期天要学习,不再参加张丽的各种活动。
张丽一如既往,满不在乎,她认为好朋友就应该形影不离,彼此属于对方。有时星期天照样来找李冰,李冰为此躲到亲戚家去住。这下张丽可不高兴了,她认为李冰有意疏远她。张丽说:“我很痛苦,她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可她一点也觉察不到。”
张丽没有顾及朋友的利益,只是一味要求,过密而没有距离的交往几乎剥夺了李冰的自由,使李冰的心情烦躁,不能合理按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合理生活。张丽用过度的热情烧毁了她们的友谊,这种过度热情是交友的一大误区。
侵犯隐私,引起朋友的反感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私密空间,朋友之间过于亲密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引起隔阂和冲突。侵犯朋友的隐私绝不是一件小事,它很可能埋下破坏性的种子。
因为在隐私世界中,一般总是些令人不快、痛苦、羞恨的事情,比如恋爱的破裂、夫妻的纠纷、事业的失败、生活的挫折、成长中的过失、感情上的纠葛……隐私不会对他人造成威胁,不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但是这些隐私是当事人内心的秘密,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想让外人知道。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葬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
近距离的交往容易发现朋友的隐私,发现他们那些“永不向人打开”的秘密,而知道朋友的隐私,对朋友、对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给朋友增加了心理负担,给自己增加了保密的负担。有的人好打听别人的隐私,津津乐道,以此为快。有的人好翻朋友的抽屉,乱拆朋友的信件,擅自翻阅朋友的日记,自诩亲密待人,不分你我。还有的人喜欢打听、泄露朋友不成熟的构思设想,未完成的论文、报告,这些行为不仅是不健康心理的反映,更会引起朋友的极大反感。所以,那些认为朋友之间就应该坦诚相见,没有秘密的人是不可能交到朋友的。
心灵必须贴近,形体不妨远离
不管知己之间的磁场力有多大,两个人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即使是知己,也要保持一定距离。“保持距离”是指心灵应该贴近,但形体应该保持距离。“保持距离”能使双方产生一种“礼”,有了这种“礼”,就会相互尊重,避免碰撞而产生伤害;事实上,越是心灵相通的知己,就越是无须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伟大的友谊常常表现为两颗心灵跨越时空的契合。
真正的友谊是心灵的默契和情感上的升华,聪明的人会把情感放在和理性等距离的位置上,在交往中和对方保持合适的距离。
给嘴巴上把锁
为知己保守秘密才能赢得尊重
“人之交,信为本”,只要是答应为知己保守秘密,或者知道知己的秘密是不应该泄露的,就要切实地做到替人保密。张扬知己的秘密,扮演“小喇叭”的人只能失去知己的信任,成为不讲道德的人。
古时候,有个小国的使者到邻近的大国朝见,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价值连城,让皇帝高兴极了。
可是这小国的使者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以证明大国人才济济。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禀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老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回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回答:“答案正确。”
稻草从第一个金人另一边耳朵掉出来,是指这个金人听事却不记事;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出来,就是说这个金人听事后就随意传播出去;而最后那个金人的稻草却掉进了肚子里,说明它把事记住了。我们与知己交往也要这样,倾听他们的秘密和心里话,但绝不要张扬出去。紧紧地把它们锁在心里才能赢得知己的尊重,让友谊天长地久。
管住“嘴巴”,为知己守口如瓶
知己之所以将他的“隐私”告诉你,目的是为了赢得你的同情、爱怜,要你及时帮他出点子、想办法。但这些“隐私”知道者范围不能大,只能“你知我知”。
知己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了你,即使没有叫你保密,也证明了他对你的极度信任。对此你只有为他分忧解愁的义务,而没有把这种“隐私”张扬出去的权利。如果不把“保密”作为一种义务、一种责任,热衷于传播流言飞语,把他们的“悄悄话”公之于众,就会使你失去知己,甚至会失去周围人对你的信赖,最终成为孤家寡人。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他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住在巴黎的时候,与诗人海涅之间的友谊达到了“只要半句就能互相了解”的地步。海涅思想相当进步,写下了很多战斗诗篇。夜晚,就到马克思家中朗诵自己的新作。马克思和妻子燕妮就一起与他加工、修改、润色,但马克思从不在别人面前“泄露天机”,直到海涅的诗作在报章上发表为止。海涅称马克思是“最能保密”的朋友。他们的友谊至今仍为世人所羡慕,所称颂。
为知己保密,就是保护了知己的权利和自尊,只有做到这一点,友谊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散发出诱人的芬芳。
北宋时期,朝中有位大臣叫韩克,与司马光是同窗好友。有一次,韩克的儿子偷了家里的银子去参与赌博,被发现后,韩克又是打又是骂,却起不了什么作用。在苦恼之余,他去找司马光,希望司马光能为他想点办法。
司马光听了韩克的倾诉之后,教了他一个办法。韩克听了很高兴,可是转念一想,家丑已被外人所知,心中顿有焦虑之念。
然而过了很久,韩克都未听到朝中大臣的议论及有关此事的影射之言,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后悔惭愧之余,韩克更加信服司马光,与他结为知己好友。
司马光在这里处理朋友关系时,就很好地运用了不做传话筒这一原则,不但帮了朋友的忙,还保守了朋友的秘密,最后使朋友为之信服,两人的关系由此又前进了一步。
知己找你倾诉,必定是十分信任你,希望能让你帮他分担欢乐或悲伤,他可在倾诉中发泄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在倾诉中整理自己的思绪、审视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做一个好的聆听者,通过自己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地为他分析,帮助他调整自己的情绪,平缓一时的冲动,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并不在于此,而是在聆听之后,切莫做一个令人厌烦的传话筒。